血液透析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血透室规章制度考核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血液透析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工作。
因此,制定并执行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考核评估,才能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完善度。
本文将针对血液透析室的规章制度进行考核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规章制度考核内容1.医疗设备的检验维护及合格证明;2.用药及药物管理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3.职工的操作规范及卫生习惯的检查;4.在透析患者的库房、洗手间、工作台等环境卫生要求;5.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及演练情况;6.患者信息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7.服务态度及沟通技巧的考核;8.其他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规章制度考核方式1.定期抽查:不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抽查考核,确保规章制度落实到位;2.现场检查:通过实地走访、目测等方式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3.问卷调查:向患者及医护人员发放问卷,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建议改进;4.隐身监察:通过隐蔽方式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真实反映工作状态;5.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统计、比对、分析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三、规章制度考核要求1.考核专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2.考核要注重实际情况,不得虚假作秀或隐瞒问题;3.考核结果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考核结果严格保密;4.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进建议;5.规章制度考核应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便于查阅及溯源。
四、规章制度改进建议1.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职工的行为规范和操作技能;2.规范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3.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流程,严格控制用药规范和药品储存;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透析室清洁整洁;5.提升服务态度,改善医患沟通,加强患者信任感。
通过上述规章制度考核及改进建议,可以不断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治疗服务,实现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和满意度的提高。
血透室质量考核标准血液净化室质量考核标准(100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与核心制度①;落实查对制度:透析前核对姓名、治疗方式、治疗时间、脱水量、肝素使用情况②;检查用物质量③输血严格执行双人核对与签名①;落实三查八对制度②;按要求记录和签名③安全管理22分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时严格落实查对制度①;观察及时②;签名及时③;记录及时④根据患者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床档、约束带等)①;协助患者取放用物、搀扶患者等防止跌倒②;饮水温度适宜预防烫伤③及时关闭水、电、门、窗危重患者透析转运有护理人员陪同①;与病房交接并记录②规章制度健全①;有职责②;工作流程③;护理常规④;及应急(公共、专科)预案⑤;提问一名护士掌握情况⑥严格执行手卫生①;做好个人防护措施②抢救车规范管理①;急救药品、物品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②;专人管理、每日清点并记录③消毒隔离22分按要求做好各室、各区清洁及消毒工作并记录①;每月做细菌检测并记录②护理人员规范执行手卫生①;进入治疗室、透析区需着装(帽、上下衣、鞋)②;进入治疗室及操作时戴口罩③穿刺用物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包①;完成每一项(每个患者)治疗和护理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②物品、仪器专区专用保持清洁①;血压计袖带每月清洗一次②一次性无菌物品分类放置①;柜内清洁、无尘②;摆放整齐标识清楚③;无菌包清洁、干燥④;无破损⑤;无过期⑥规范处理血液溅洒污染的物品、仪器及地面①;高倍消毒液每月更换、浓度达标②备用药品齐全③开启的无菌盐水、棉签、敷料注明日期、时间①;有效期不超过24h②碘伏开启密闭保存①;注明日期,时间,姓名②;有效期在7d内,痛时符合院感检测要求③;配置肝素液有效期不超过4h④床单位一用一换,每周大换一次①;透析机、仪器、床单位终末消毒符合要求(一巾一用一消毒)②医用垃圾①;与生活垃圾处理符合院感要求②。
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1.布局是否合理;布局不合理每处扣 2 分;2.设施设备是否合用3.是否建立质量管理制度4.制度是否落实。
5.是否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程序执行是否到位;6.是否有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7.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有无整改意见。
8.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9.透析液的配制是否符合要求;10.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是否达标。
医疗服务安全和指令性任务设施设备不合用,每件扣 5 分;未建立制度扣 5 分;制度未落实扣 10 分;未建立制度和预案扣 5 分;程序执行不到位扣 10 分;无完整的监测记录,每次扣 10 分;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每次扣 10 分,无整改意见扣 10 分;设备不符合要求每处扣 5 分;透析液配制不符合要求,每次扣 5 分;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未达标,每项次扣 10 分;1.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室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意少开展一次扣 10 分;识。
2.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纠纷。
未及时报告和处理扣 20 分;3.认真完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未完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扣 20 分;益性活动。
1.医院的科室质量管理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本身就构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
科主任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室的质量水平。
除同行专家评审,作为普通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没有能力直接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评价是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及时常性工作。
科室所发生的质控扣分,质控小组成员承担 50%。
2015 年血液透析室考核标准考核项目一、科室管理(20 分)1.对各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有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及相关工作,有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
2.熟悉本科室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
3.熟悉医院及本科室突发应急事件预案及处理流程。
4.仪器设备、急救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专人管理,血液透析机符合国家要求,有设备档案与记录;有定期校验记录;有运行和维修记录;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各项工作记录完整。
考核方法处罚方法处罚理由1 查看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无目标、无记录扣护士长 1分2.提问 2 名护士本岗位职责。
2.不熟悉岗位职责,扣当事人0.5 分3.查看血液透析流程。
3.无血液透析治疗流程扣护士长0.5 分。
1.查看每月对护理工作制度,重点 1.无护理制度提问或考核记录扣护士长0.5是对透析室护理工作制度的学分。
习情况。
2.不熟悉透析室护理工作制度扣当事人0.52.提问 2 护士。
分。
3.违反护理操作常规扣当事人 1 分提问 2 名护士。
不熟悉扣当事人 1 分1.检查仪器设备及急救车的药品; 1.不符合要求扣护士长2分;2.检查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 2.未记录扣当事人 1分;记录; 3.无改进措施扣当事人1分。
3.查看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本。
5.科室有具体的绩效考核方案。
查看方案及实施情况,随机询问2 1.有方案未实施扣护士长2分;名护士。
2.护士不熟悉绩效考核扣1分6.有上新入护士上机操作的培训记录,上岗准 1.查看讲稿、业务学习签到表、学习 1.无讲稿扣当事人 1 分;无故不参加业务学习扣入培训,仪器操作熟练。
笔记、试卷及操作考试记录。
当事人 1 分。
2.查看科室准入制度执行情况。
2.无准入培训的相关考试扣护士长 1 分。
3.现场抽查 1 名护士血液透析机的 3.血液透析机使用不熟练扣当事人0.5 分。
使用。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考核标准____月份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考核(100分)检查人:检查时间:考核项目考核标准扣分标准扣分原因得分一、依法执业(5分)1.科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现场抽查,发现发现一起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或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扣-1分,引起医疗纠纷及投诉的全扣分二、科内管理(25分) 1.布局和流程应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2.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3.有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
4.有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与具体控制措施。
5.有突发或意外情况医院感染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演练。
6.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理进行消毒和清洗,并有记录。
7.每次透析结束后,用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实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
8.基本设备: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9.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10.定期对科室设备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并记录。
布局和流程不合理扣1分;工作区不明确扣1分;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扣2分;缺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与具体控制措施口2分;缺突发或意外情况医院感染应急处理预案,扣2分,未组织演练扣1分;反渗机和供水管理未及时消毒和清洗,扣2分,记录不及时扣1分。
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实施表面、物品表面未及时清洁消毒扣2分;基本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不到位每处扣0.5分;急救设备不齐全扣1分;未及时对科室设备设施进行检测、维护扣1分,记录不全扣0.5分。
三、质量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40分)1.有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制度,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及相关工作,建立合理、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
一、总则为了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和安全,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2. 设立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工作。
三、人员管理1. 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技术考核。
2.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
3.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设备管理1. 血液透析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血液透析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感染。
3. 血液透析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计量检测,确保准确可靠。
五、环境管理1. 血液透析室应保持清洁、舒适、安静,符合卫生要求。
2.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3.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六、操作管理1. 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更换工作服、工作鞋,佩戴口罩。
2. 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交叉感染。
3. 每次透析结束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4. 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七、感染管理1. 建立血液透析室感染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细菌学调查。
2.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
3. 定期对血液透析室环境、设备进行细菌学监测。
八、质量管理1. 建立血液透析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
2. 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治疗质量。
3. 定期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治疗质量。
九、应急预案1. 制定血液透析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水平。
3. 及时报告和处置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