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40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应知应会知识归纳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国家的含义及其根本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体现。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6、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8、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9、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选举制度:民主选举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仅供参考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国体与政体第一框国家是什么1、国家的产生(P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基本要素(P3)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3、国家的性质(P3)(1)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4、国家的本质(P4)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补充拓展】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P4)(1)区别:①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2)联系: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②(补充)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国家的职能(P4相关链接)①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
②社会管理职能。
7、国家性质的类型(P5)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
8、我国的国家性质(P5)(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
②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
(3)特点: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②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9、国体与政体的含义(P6)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谁掌握政权”)②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国家性质一.国家性质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类在经历了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将最终进入无阶级和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政治学,上国家性质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在一个国家中各个阶级或者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其中那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在宪法学上,国家性质是指通过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它反映着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民主主义国家。
二.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首先,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直接体现和决定着国家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根本的决定因素。
再次,社会文化制度也是影响和体现国家性质的重要因素。
最后,特定国家的国家性质还深受该国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三.各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1.资本主义国家大都没有关于国家性质的明文规定。
2.社会主义国家大都以规范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即公开宣称国家政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3.民族民主主义国家主要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一批从殖民统治下摆脱出来的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
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差异较大,有的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有的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提出)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列提出)理论的发展。
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4.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五.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思想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础知识梳理】一、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 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3.民主的含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4.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5.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力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6.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的内涵: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的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7.民主的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最终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8.专政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
9.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10.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
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性质的理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政治历史中,共有四种国家历史类型,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奴隶制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2. 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充分表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3.人民民主专政即国家性质,即国体。
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工人阶级领导其他能够团结的阶级所组成的,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占人口极少数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政权。
民主→广大人民专政→占人口极少数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所以我国是多数对少数的专政统治3.人民专制体制的作用(特征)A.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民主专制性质的首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a.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是经过共产党的领导实现的。
结:我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主体。
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谋福利,争利益。
B.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
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好的同盟军,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与工农联盟是分不开的结:工农联盟代表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基础。
C.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建国初期我国政权社会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主资产阶级阶级结构:工农联盟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绝大多数人改造为爱国者和劳动者,社会基础扩大现阶段参与国家民主专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的统一爱国者。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便于人民群众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充分提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效率,便于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
国家权力统一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在人民代表大会的统一领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地方性法规和各项决议,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这就保证了我国国家权力的统一,使国家机关领导统一,职责分明,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证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一贯原则。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便于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统一行动。
总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从法律上确认了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而且从制度上确保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无限的生命力。
我国国家性质一、什么是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3、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首次实现对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和对绝少数人的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二、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只有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以及犯罪行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民主:①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依法治国。
③强化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
④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⑤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专政: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国防建设,军队建设。
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原因:①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②我国的民主程度还不够完善,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人民的民主权利在有些方面没有充分实现,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2、措施:①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依法治国。
③强化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
④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⑤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