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爱国运动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0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和口号。
2、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大致过程。
3、理解记忆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和口号; 2.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学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图示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勾画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和口号。
(A 级)2、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
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为什么?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理解并记忆五四运动的性质。
(A 级)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C 级)【合作探究】(A 级)五四运动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表现在哪儿?【展示提升】展示一:情景剧表演:五四爱国运动。
展示二:抢答: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编写人姓名彭雪伟审核八年级历史组班级姓名日期213-9-11课型新授课当堂反馈一、基础题1.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抗强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2.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对此你认为最正确的理解是()A.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B.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C.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五四之所以成为“中国青年节”是因为()A.运动参与者大多数是青年学生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C.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令人钦佩D.应继续发扬中国青年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4.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D.提出了“外抗强权,内除国贼”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族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A.领导阶级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群众组织基础相同D.革命对象相同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第18课五四爱国运动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
它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源于中国人民对于巨大的国家屈辱感和对外国压迫的强烈不满。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运动方式表达爱国情感的事件,五四爱国运动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时,正值巴黎和会期间,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希望能够通过和会取得一些有利的条件,以求得改善国家的处境。
然而,中国在和会上的努力未得到充分尊重,使得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的屈辱感更加加深。
2.:五四爱国运动时期,中国正遭受着列强的压迫和干涉。
例如,中国的领土被分割、中国的资源被掠夺、中国的主权被侵犯等等,这些都加剧了中国人民对于外国干涉的强烈不满情绪。
3.:五四爱国运动是激进的、以现代思想为核心的运动。
中国的许多知识青年受到现代科学文化的影响,他们反对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他们追求新兴的科学与民主,以此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活动1.: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学生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表达对于国家处境和外国干涉的不满。
学生们高举爱国横幅,高呼口号,要求政府争取国家利益,追求民主。
2.: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在国内外各地,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开展了爱国宣传活动。
他们发表演讲、写文章、组织讲座等,号召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3.:五四爱国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改革。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批评和反思,提倡以科学为导向的现代文化。
此外,五四运动还促成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包括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等。
四、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1.:五四爱国运动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进步。
它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中国政治的革新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2.:五四爱国运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1篇摘要: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运动,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本文旨在通过五四运动之爱国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一、引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它起源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这场运动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五四运动,本文提出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五四运动之爱国实践教学的意义1. 深入理解历史: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2.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五四运动中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 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综合素质。
三、五四运动之爱国实践教学的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2. 观看纪录片:组织学生观看《五四风云》、《五四运动》等纪录片,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五四运动的全过程。
3. 课堂教学:在历史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深入了解五四运动。
4. 主题班会: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五四运动相关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五四运动的氛围。
6.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诗歌表达对五四运动的敬意和爱国情怀。
7. 主题征文: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五四运动的经过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二、德育目标通过分析五四运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五四运动中近代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三、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地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例,要求学生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目的等方面比较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由此说明"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理由。
2.通过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归纳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及相互的联系。
例: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投影仪关于五四运动的影视资料片断,如《我的1919》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构思本节课应抓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这一重要历史特征来进行必要的理性分析。
对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除讲清其直接原因外,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其根本原因;对于五四运动的经过,不必细讲;对于其历史意义,要做细致而形象的分析。
二、导入语例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分赃会议。
在会上,帝国主义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一侵略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三、新课学习[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1.国际方面:都是要讲清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被压迫民族的人民指明的光明的大道,衬托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
2.国内方面:教师要提示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是造成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另外,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发展壮大,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强有力的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重点要说明两者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通过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分析,培养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同它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相比有哪些不同,加深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注意革命的开端。
提高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为国家与民族的进步开创了新起点。
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的五四运动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占有显著位置。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是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是课标要求内容,而且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有其必然性,有其深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认识革命不可避免。
同时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历史地位。
2.难点分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要与以往的革命相比较,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前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体会,得出结论: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他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以后,领导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来。
这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教学过程四、知识链接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
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第十八课五四爱国运动一、背景概述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爱国民主运动,爆发于1919年五月四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结合体。
此次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为中国的革命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诱因与起因五四爱国运动的诱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导致了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作为协约国应该获得对德属胶澳权益的归还。
然而,使中国人民大失所望的是,在这次和会上,中国失去了对德属胶澳的合法归还权。
其次,五四爱国运动还受到了中国内部政治经济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民主思潮的蔓延中,尤其是在北京的学生中。
同时,对于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感到愤怒的情绪也在蔓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三、运动的特点五四爱国运动展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学生群体是这次运动的主力军。
在运动中,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学子,组织起来,参与到运动的各个环节中。
其次,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运动呼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此外,五四爱国运动还展现出激烈的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倾向。
运动中的学生们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表达了极大的不满,提出了新文化新思潮的口号,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四、运动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运动发出的爱国呼声,激励了全国各地的民众投身到了反帝斗争中。
这种爱国主义情操和意识的普及,为中国后来历次抵制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五四爱国运动还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
运动中提出的新文化口号和主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动力。
许多学者和知识分子受到运动的影响,开始主张社会变革、思想解放,为中国的文化进步铺平了道路。
最后,五四爱国运动还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女权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重庆市白市驿职业中学苏妮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2)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3)运用: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同它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相比有哪些不同,提高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加深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1)通过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经过和历史意义,启迪学生对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必然性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是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2)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发挥和继承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形象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情景法”,通过创设情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另外设计师生互答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五四爱国运动浮雕图片(提问):这幅图片上的浮雕出自于何处?它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生):人民英雄纪念碑,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
(师):对,就是五四爱国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请大家看动画《五四运动》。
(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动画(师):看完了动画,大家一定深有感触。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探索和斗争。
(师生共同完成):1840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