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知识和机采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1.45 MB
- 文档页数:43
无偿献血知识讲座一、介绍1.1 无偿献血的重要性1.2 献血的历史背景1.3 献血对社会的意义二、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2.1 献血的定义2.2 献血者的条件2.3 献血的程序2.3.1 报名登记2.3.2 健康评估2.3.3 献血2.3.4 休息恢复三、献血前的准备3.1 饮食注意事项3.2 饮水建议3.3 心理准备四、献血的好处4.1 无偿献血的健康益处4.2 献血对社会的帮助4.3 献血的心理满足感五、献血后的注意事项5.1 饮食和饮水5.2 休息和活动5.3 献血后的常见反应六、献血的常见问题解答6.1 献血的年龄限制6.2 献血的间隔时间6.3 哪些人不能献血6.4 献血对身体的影响七、鼓励和宣传无偿献血的措施7.1 政府的支持和倡导7.2 献血宣传活动的组织7.3 社会媒体的推广八、献血的未来发展8.1 献血技术的改进8.2 献血制度的完善8.3 科学研究的进展以上是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知识讲座的基本框架,可以根据需要展开分述不同部分的内容。
通过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基本知识、献血前的准备、献血的好处以及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可以让听众对无偿献血有更全面、详细、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解答一些常见问题和介绍鼓励宣传无偿献血的措施,可以激发听众的献血意愿,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最后,还可以展望献血的未来发展,引起听众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关注和重视。
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通过讲座的方式来宣传和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为社会健康和公共福祉做出贡献。
普及献血知识
全血捐献:通过捐献的全血,可以制成血小板、血浆、红细胞临床需要的血液成分。
成分血捐献:目前,国内最普及的成分献血是机采血小板。
两种捐献方式都是安全的,且有益于献血者的健康。
定期献血可以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
有研究表明,献血可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有益处的。
一次献血的量不会超过人体血液总量的8%,所以献血并不会导致人体贫血和降低身体免疫力。
在我国,18—55岁健康的公民都可以献血,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献血之前需要经过健康征询,身体的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的,才能最终决定能否献血。
目前比较提倡固定献血者按照献血的周期定期献血,定期献血可以让身体血液的新陈代谢更加有规律。
献血前要注意清淡的饮食,保证适量水分和正常饮食的摄入,在献血前鼓励饮食,但不要吃肥肉、含猪油食物及油炸食品,不要饮酒。
献血之前,需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把良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到献血过程中。
献血之后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注意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献血后的几天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以及驾驶车辆,也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更加不要参加通宵娱乐活
动。
避免饮酒,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清淡的饮食,后期的恢复,补充营养不要过量。
【健康科普知识】机采成分血相关知识成分血是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自愿献血行为。
机采成分血主要有机采血小板、机采血浆、机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机采淋巴细胞、机采粒细胞、机采红细胞等。
目前医疗需求量最大的机采成分血是血小板,由于血小板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为10天,而献出的血小板又能在48小时左右恢复到正常,加上血液分离机的操作是全自动化、封闭式、电脑程序运作,还有工作人员护理,确保了全过程安全。
血液经过及时处理,从全血中分离出所需要的血小板,将其收集到一个血袋内,而其他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及时回输给献血者,相对简单又安全,整个过程需要1小时左右。
一、机采成分血的应用1.1 救治疾病•红细胞浓缩物:用于治疗贫血患者,如贫血、失血性休克和器官移植手术患者。
•血小板浓缩物: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如白血病患者和骨髓抑制患者。
•新鲜血浆:用于止血、补充多种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
主要用于如肝病、稀释性凝血异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患者。
•粒细胞:用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或部分肿瘤疾病,如白血病、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瘤等。
2. 机采成分血的过程2.1 采集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
血液从献血者的体内抽取,流经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管道进入血液分离机。
2.2 分离分离机会根据密度差异将血液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这些成分分别被收集并储存在不同的容器中。
2.3 返回在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成分后,其他的血液成分会通过还输的方式返回给献血者。
这确保了献血者的血容量在采集后得以恢复。
3. 机采成分血的重要性3.1减少副作用治疗有针对性,一位机采成分血捐献者可以向病人提供一至两个治疗量的血液成分,大大减少了因输入多人份血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所有捐献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都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确保了捐血过程中不会发生交叉污染。
参观采供血流程,了解献血、用血知识输血是临床中救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亦是多种疾病治疗采用的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确保患者获取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很多采供血相关政策,并设置了相应的采供血机构,以为人们的献血提供方便,保障临床用血的充足、安全、及时。
那么,您是否了解采供血流程及用血知识呢?以下为您介绍:一、血液采集:献血前需要核对献血者身份及年龄,首先进行有效身份证件验证,建议的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符合健康检查要求,既往无献血史,且多次献血者,提出要求再次献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对献血者进行询问,看其是否具有献血史,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时间应≥6月,针对献血征询问题,献血者应如实作答,医护工作者予以一定指导,并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后,签名,实施献血前相应的检查。
实际在进行献血之前,对献血者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进行检测,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等相关项目,采血方式为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符合献血条件后方可进行献血。
全血(单采血小板)采集主要是静脉采血法,选取献血者上肢肘部粗大、清晰、容易固定的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均是常常选取的静脉,穿刺后献血者应加重按压穿刺点15分钟,献血后在休息区休息15分钟后,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献血后及时进行水分的补充,确保充分的睡眠时间,切不可饮酒,献血过后的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不宜过劳运动,如感觉明显不适,及时联系血站。
二、成分制备:完成全血的采集后,实施过滤、离心、分离和洗涤等操作,根据临床用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制备,提取其中的血液成分,完成制备后交待检库根据不同血液成分进行保存。
三、血液检测:在对血液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应同时留有待检测标本。
针对检测标本,应保证符合要求,且应实施血型、丙氨酸氨转氨酶、核酸及其国家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所规定时效性、地方性输血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
机采血小板是什么在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他们大多是由全血捐献者“转战”到捐献机采成分血这一新的献血方式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机采血小板知识。
1.血小板功能收缩血管,止血功能是血小板的功能之一。
血小板可以释放收缩血管,促进凝血功能的血管收缩素,其中包含有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帮助受伤的血管不再继续受到伤害,减少血液的流失量。
另外,血小板的体积很小,它们可以粘附在受伤血管上,大量的血小板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形成团形,发挥止血作用,止血栓能堵住受损的血管让其不再继续流血,还能让血管的完整性得到保留。
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凝血功能是通过血小板释放凝血块实现的,血小板Ⅲ因子是可以在受损血管上粘附的,在凝血的过程中速度很快。
如同血小板一样,看看我们体内的细胞,他们渺小又脆弱,渺小到我们肉眼都无法看见,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他们的存在,脆弱到一个病菌就可以杀死他们。
可是他们勇敢又坚强,哪怕全世界都放弃了你,哪怕连你自己都放弃了你自己。
他们依然努力着,为了你活下去而努力工作到最后一刻。
2.什么是机采血小板机采血小板又被称之为单采血小板,它通过单采机器和一次性耗材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输给那些需要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整个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过程约为60-90分钟,单采血小板储存在专门的保存袋中,在20-24℃左右振荡保存。
单采血小板的优点是疗效可靠,且更加安全。
3.机采血小板安全吗?机采血小板整个过程非常安全,在献血者献成分血前,其资料已输入了成分分离机的电脑系统,进行了管道的初始化,输入的性别、身高、体重、血细胞比积和血小板计数等献血者实际值数据,机器屏幕将会显示产量、容量、浓度和运行时间等血小板采集的最终估计值,还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精心护理。
在捐献成分血的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都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每位捐献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