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软基处理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70 KB
- 文档页数:5
道路软基处理方案1. 简介道路软基是指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局部,通常由土壤构成。
由于长期受到交通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道路软基容易出现不稳定和变形的问题。
软基处理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措施,对道路软基进行加固和改造,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道路的平安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道路软基处理方案,包括加固草料处理、土壤改进处理、混凝土悬浮桩处理和搅拌桩处理。
2. 加固草料处理加固草料处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清理:首先,对软基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铺设草料:在软基区域上铺设一层适当厚度的草料。
•压实:通过机械设备对草料进行压实,使其与软基土壤紧密结合。
加固草料处理的优点是本钱低、施工简单,适用于软基较浅且草料资源丰富的地区。
但其缺点是强度较低,不适用于承载性能要求较高的道路。
3. 土壤改进处理土壤改进处理是通过添加特定的材料改进软基土壤的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进方法包括灰土改进、水泥土改进和石灰土改进。
•灰土改进:将适量的石灰或水泥添加到软基土壤中,与土壤反响形成胶结产物,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土改进:将适量的水泥混合到软基土壤中,通过水泥颗粒与土壤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石灰土改进:将适量的石灰与软基土壤充分混合,石灰通过与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反响生成胶结物质,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
土壤改进处理的优点是可靠性好、施工技术成熟,适用于较深的软基和要求较高的道路工程。
但其缺点是本钱较高。
4. 混凝土悬浮桩处理混凝土悬浮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加固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预制悬浮桩: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混凝土悬浮桩,通常为圆形或方形截面。
•穿越软基:使用挖掘机将悬浮桩穿越到软基土层。
•压实:通过压实机械对悬浮桩进行压实,使其与软基土壤紧密连接,形成整体。
混凝土悬浮桩处理的优点是施工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软基较深的道路工程。
几种道路软基处理方案的比较软基处理方法分类有置换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灌入固化物法、振密、挤密法以及加筋法等。
结合具体地质条件进行选择,本次比较的软基处理工法有:堆载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深层水泥搅拌桩、低强度桩、管桩等。
①、堆载预压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在软土地基中插入竖向排水体(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通过堆载荷载预压,孔隙水通过竖向排水体排出,加快土体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性能。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标准横断面图堆载预压法的优点:a、通过堆载预压后,地基土固结并形成硬壳层,运营期沉降均匀。
b、由于土体性质得到改善,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管线基坑开挖时不会产生滑塌,保证施工安全,降低造价。
c、堆载预压工法造价低廉。
堆载预压法的缺点:a、该法施工工期长,沉降收敛慢,堆载期一般为12个月,若在雨季施工,降雨量大的地区,影响堆土速度,施工周期甚至更长。
b、该法需要大量的堆载土,堆载土的厚度一般不低于5m,土方来源困难,卸载后需弃方。
c、由于堆载高,容易发生失稳,有时需要设置反压护道。
d、堆载荷载施加时,应分级施加。
雨季施工时,堆载速度受到影响,进一步延长工期。
②、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该法的基本原理:在软土地基中插入竖向排水体(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通过抽真空和堆载荷载预压,孔隙水通过竖向排水体排出,加快土体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性能。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标准横断面图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由于施加80kpa的负压,代替了将近4.5米的堆载荷载,无需卸载,再加上沉降土方荷载,处治效果更好。
真空处理时,位移向道路中心,不会失稳,堆载速度快。
真空堆载预压法的工期一般为6~7个月,施工周期相对于堆载预压法要短。
该工法既有堆载预压的优点,又能很好的克服堆载预压法的缺点。
但是该工法要求控制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以及监测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适用范围:不含有透水夹层,地质纵横向变化不大的深厚软土地基。
③、深层水泥搅拌基本原理:深层搅拌法是通过特制的机械——各种深层搅拌机,沿深度方向将软土与固化剂(水泥浆,外加一定量的掺和剂)就地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体与固化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沿深度方向形成的该加固体成为深层搅拌桩,深层搅拌桩与天然地基组成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资料显示,本工程范围内全线道路范围内都存在淤泥、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等软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换填+6%戗灰及碎石垫层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换填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开沟排水→清淤→确定换填范围→挖出不良土→换填、戗灰处理、压实、养护→压实度检测。
二、换填施工方案
(1)在开挖淤泥前进行开沟、拦截、引排地表水,对于不
满足开沟引排的部位采用泥浆泵抽排。
(2)地表水排干采用挖掘机挖装淤泥和素填土、淤泥质粉
质粘土,自卸汽车运输,运往弃土场废弃。
(3)淤泥和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清除完后进行疏干和
凉晒,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填前压实,然后换填,采用合格土或者6%戗灰土回填。
换填作业采用水平分层方式,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逐
层向上填筑,逐层压至规定压实度,并按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三、换填施工技术措施
(1)在换填施工前由现场施工技术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按
设计图纸放出换填范围的边线,撒出白灰线,以便施工人员明确开挖的范围。
(2)由材料部门提前联系回填材料料源, 提前准备部分
材料堆放至工地临时堆放点随用随调。
(3)换填及回填工作尽量安排在晴好天气时进行, 避免
下雨时, 雨水影响软基处理的效果。
(4)换填合格土及戗灰土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
分层
铺筑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使用挖机直接进行翻挖戗灰,挖机拌合戗灰土3遍。
(5)淤泥换填从淤泥区域的小里程侧开始,逐渐向淤泥区
域的中心推进,进而换填至大里程侧。
1 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
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
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
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 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
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道路软基处理方法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在早期进行,这样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沉降,软基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
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一、表层处理法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这类处理方法包括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垫材料法、添加剂法等。
1、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而含水量过大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
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1.1沟槽的布置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要让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1.2沟槽的构造沟槽一般宽0.5m、深0.5~1.0m。
填土之前在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盲沟。
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15m布置。
沟槽内埋设多孔排水管时,必须用优质反滤层加以保护。
2、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
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2.1设计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的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造成的影响。
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这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方法并用。
填土面积大且排水距离长,预计有多处地下水渗出时,若仅用山砂作砂垫层,不能获得充分排水效果,应采用设置盲沟,砂垫层内的排水距离宜短不宜长。
xx高速公路项目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软基解决编制:复核:审核:批准:Xx高速公路项目日期:5月目录一、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首件工程选定和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首件工程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重要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与施工筹划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简析道路深层软基处理方案软体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率高、压缩性强、强度低及渗透性小等特点。
当天然地基较为柔軟,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时,必须经过人工处理后再造基础或填筑路基,这种地基加固称为软基处理。
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软基处理,而软基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和占用的成本,在整个城市公路工程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而值得我们注意并加以深入研究。
不同城市、不同道路工程的施工条件不同,软基的范围、深度、类型不同,因而所需的软基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充分结合施工条件和勘察结果,采取针对性、经济性、可行性较强的软基处理方案,是确保城市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经济效益和施工效果的重要基础。
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地貌单元为沿江丘陵低山平原区,微地貌单元为平原,地面标高一般在5~8m、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埋深在0.2~0.7m之间,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本项目穿越较多的水稻田和沟塘,软弱土分布较广泛。
考虑到本项目沿线均为软基,沟塘密布,清表、清淤、地基处理形成土方量巨大,同时道路两侧已征地范围富余较大,在路基施工完成后将用于绿化剩余的清表、清淤、地基处理形成的土方填筑于道路两侧作为反压互道。
2、软基处理方法本项目路基设计主要是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等,提出合理的路基处理方案,以确保城市道路路基的强度和整体性,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
根据地勘报告,本项目沿线软土连续分布,且根据纵断面设计,本项目全线为填方段,无可利用土方。
根据当地筑路填料分布、区域内其他道路设计经验及经济性分析等,本次设计采用山渣石作为路基填料。
根据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认为本次软基处理宜采用浅层置换法。
根据地勘报告,本项目所处区域软土分布广泛,且路基填土较高,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拟定路堤边坡坡率为1:2。
浅层置换法指的是将需要处理的深层软基挖去,以碎石、砂等材料进行换填,被换填的土层被称为垫层,因此浅层置换法也常被成为换土法或垫层法。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逐渐增多。
在公路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分析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处理意见。
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和承载力,做好排水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严格按照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路桥使用寿命。
标签: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技术一、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问题第一,前期勘探工作不够详细,无法为有效开展后续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施工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不够好,容易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二,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相应的处理手段不够先进和全面,容易出现一些工程路堤不够稳定的情况。
第三,分层填筑工作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采用的碾压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填土工程进行节奏过快,影响到了实际施工效果。
二、公路工程软弱地基施工的处理方案(一)采取换填法技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主要采取的就是换填法,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软性土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进行回填,其中考虑到软土的稳定性,会利用碎石进行使用,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想要使用这种技术,最主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确保其他方式不起效果的情况。
在技术使用阶段,需要对软土的地基进行清理,采取回填的方式,将粉末或者煤灰经过回填进行处理,在处理回填中需要结合排水法进行处理,此种方法更加适用于黄土地基,确保具有非常高效的应用效果。
(二)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承载能力是有效检验地基总体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总体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将能够针对公路工程的土体承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采用桩间土和桩体共同受力的方式,能够促进地基沉降的情况得以良好减少,促进填土速度的不断加快,这种方式比起一般性的排水固结方法,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
老路拼宽段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目标和要求1.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稳定性。
2.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平整度要求,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
3.保证道路的排水性能,预防积水和腐蚀。
4.考虑老路拼宽段的特殊性,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道路的功能和特征。
二、施工步骤与方法1.老路拼宽段软基处理施工的第一步是清理地面杂物和建筑垃圾,并对地基进行打浆处理。
打浆处理可以有效地清除地基中的泥土、石子和碎石,提高表面的平整度。
同时,打浆处理还可以加强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2.打浆处理完成后,对地基进行平整处理。
平整地基的目的是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
平整地基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进行,根据地基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平整地基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密实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3.地基平整处理完成后,进行软基处理。
软基处理主要是指对地基进行加固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软基处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振动压实法、深层碾压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软基处理完成后,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道路积水和腐蚀,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平稳性。
排水处理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进行,根据地方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
5.最后,进行道路的表面层处理。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进行铺设和养护。
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预算的限制选择合理的路面材料和养护方式。
三、施工管理与措施1.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了解地基的情况和施工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
2.施工过程中,加强队伍管理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3.施工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与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合理处置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
4.施工后,进行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
道路软基处理方案
1. 简介
道路软基是指道路工程中的路基部分,通常由土壤构成。
由于长期受到交通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道路软基容易出现不稳定和变形的问题。
软基处理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措施,对道路软基进行加固和改造,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道路软基处理方案,包括加固草料处理、土壤改良处理、混凝土悬浮桩处理和搅拌桩处理。
2. 加固草料处理
加固草料处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清理:首先,对软基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铺设草料:在软基区域上铺设一层适当厚度的草料。
•压实:通过机械设备对草料进行压实,使其与软基土壤紧密结合。
加固草料处理的优点是成本低、施工简单,适用于软基较浅且草料
资源丰富的地区。
但其缺点是强度较低,不适用于承载性能要求较高
的道路。
3. 土壤改良处理
土壤改良处理是通过添加特定的材料改良软基土壤的力学性质,提
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灰土改良、水泥土
改良和石灰土改良。
•灰土改良:将适量的石灰或水泥添加到软基土壤中,与土壤反应形成胶结产物,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土改良:将适量的水泥混合到软基土壤中,通过水泥颗粒与土壤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石灰土改良:将适量的石灰与软基土壤充分混合,石灰通过与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反应生成胶结物质,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
土壤改良处理的优点是可靠性好、施工技术成熟,适用于较深的软基和要求较高的道路工程。
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
4. 混凝土悬浮桩处理
混凝土悬浮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加固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预制悬浮桩: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混凝土悬浮桩,通常为圆形或方形截面。
•穿越软基:使用挖掘机将悬浮桩穿越到软基土层。
•压实:通过压实机械对悬浮桩进行压实,使其与软基土壤紧密连接,形成整体。
混凝土悬浮桩处理的优点是施工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软基较深的道路工程。
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预制悬浮桩。
5. 搅拌桩处理
搅拌桩处理是一种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对软基土壤进行改良的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
•定位并标记:根据设计布置要求,对软基区域进行定位和标记。
•搅拌桩施工:使用搅拌机械对软基土壤进行搅拌,使土壤与添加剂充分混合。
•形成桩体:搅拌过程中,通过剪切和挤压,形成一系列连续的搅拌桩。
搅拌桩处理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效果好,适用于软基较深的道路工程。
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对施工设备要求较高。
6. 结论
综上所述,道路软基处理是确保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根据软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可选择适合的软基处理方案。
加固草料处理适用于浅层软基和成本较低的情况;土壤改良处理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道路工程;混凝土悬浮桩处理适用于软基较深的情况;搅拌桩处理适用于要求施工速度快和效果好的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