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题)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时间:40分钟)一、计算:1、口算:24%7+7= 9+5= 3+13= 14+0+4=6-2= 0+10= 5+7= 13+5-2=15-3= 18-8= 19-0= 2+11-3=12+7= 2+13= 6+12= 17-10+8=16-6= 9+6= 8+7= 0+9+2=9-9= 6+8= 6+4= 11+3+2=二、填空:1、填数:8%2、概念:10%(1)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20里面有()个十。
(2)18里有()个一和()个十。
12里有()个一。
(3)13这个数,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4)()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17。
(5)10个一是()。
3、○里填上>、<或=:8%20○8 5+7○8 4+4○18-18 19-2○11+312○13 10-4○13 8+4○9+8 2+3○9-8+144、在○里填上+或-:8%3○7=10 7○4=11 13○2=11 7○6=1314○5=19 0○9=9 14○14=0 8○8=165、填□:8%□+7=19 □+5=8 □+4=12 □-3 < 49+□=18 16-□=12 8+□=10 9 < □+56、18、8、10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4%□+□=□□+□=□□-□=□□-□=□三、讲讲算算:16%1、 和⑧共有17个2、红花10朵黄花6朵有5个 , ⑧有几个?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口答:⑧有_____个。
口答:红花和黄花一共有___朵。
3、停车场有14辆,开走了3辆4、△△△▲▲▲▲还剩几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口答:还剩____辆。
5、小军和小方一共剪了18颗星。
6、树上原来13只小鸟,小军剪了9棵,小方剪了几颗?飞走了5只,还有几只?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小方剪了____颗。
姓名□○□=□□○□=□□○□=□□○□=□□○□=□□○□=□概念题五一、 填空:1、先画算珠表示,然后在( )里填数。
1 52 0 15是(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是20 12是( )个一和( )个十2、16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2个十是( ),20里面有( )个十。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14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3、写出下面数字( )( ) ( )(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8+( )=10 8+4=( )+8 9+( )=147+( )=13 8+( )=18 ( )+10=12二、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13、8、0、20、19三、看图写四道算式:◎◎◎◎◎◎ ◎◎◎◎◎◎◎◎◎□○□=□ □○□=□□○□=□ □○□=□概念题六1、1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数是()。
2、15前面连续的三个数是()。
3、18和20中间的数是()。
4、13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5、1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2个十是(),10里面有()个十,10里面有()个一。
15里面有()个一。
7、在18、4、9、16、2、14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8、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9、7个一,1个十组成的数是()。
10、19 16 1212 1611、用6、15、8、9中的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12、写数二十十八十一十十七十四( ) ( ) ( ) ( ) ( ) ( )13、读数15 12 20 18 11 19()()()()()()概念题七1.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2.20里面有()个十,有()个一。
3.“14”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4.和15相邻的数是()和(),和9相邻的数是()。
5.一个数,它的十位上数字是1,个位上数字是3,这个数是()。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大全第一章:加法和减法1. 小明有3本故事书,他又买了2本。
请问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2. 有5个苹果,小红拿走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3. 叔叔给小明10元钱,小明花了5元,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4. 妈妈给小妹7个糖果,请问她和姐姐一共有多少个糖果?5. 小明打了6个气球,他的弟弟把其中3个打破了,还剩下几个气球?第二章:数的顺序1. 把1、2、3、4、5这5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把4、2、7、3、6这5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填入适当的数字:1、2、3、4、____。
4. 用适当的符号把这组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列:10、7、4、1。
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边?(图形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第三章:相等和不相等1. 请问10-7=____?2. 填入适当的符号:10 ____ 7。
3. 画圈圈表示不同的:4,4,3,2。
4. 请问3+2 ____ 2+3。
5. 画圈圈表示相同的:2,5,2,4。
第四章:形状和空间1. 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图形为正方形、三角形、椭圆)2. 这个图形有几个角?3. 匹配正确:方形有____条边,圆形有____条边。
4. 这个图形是什么?(图形为圆柱体、长方体、立方体)5. 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第五章:分数1. 把一条短线分成两等份,每一份叫做____。
2. 请画出2/4的部分。
3. 配对:1/2和2/4是(相等/不相等)的。
4. 请画出3/5的部分。
5. 把一条短线分成四等份,每一份叫做____。
第六章:刻度尺和钟表1. 请按刻度读出下面的长度:(图形为刻度尺)2. 把时间画出来: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7点。
3. 请按刻度读出下面的时间:(图形为钟表)4. 请画出上午10点和下午4点之间的所有时间。
5. 请画出离中午12点还有5分钟的时间。
第七章:图形的移动和对称1. 把这个图形向下移动3个单位。
2. 把这个图形向左移动2个单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凑十法-破十法-借十法讲解与练习题完整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加法与减法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其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重点。
本文介绍了两种方法:凑十法和借十法。
一、“凑十法”:凑十法是指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将大数拆分成10和个位数,再用个位数凑成10,最后相加。
例如,计算9+4时,先将4拆分成1和3,然后将9和1凑成10,再加上3得到13.凑十法有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歌,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二、“借十法”:借十法是指在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将个位数不够减的情况下,从十位借10来减。
例如,计算13减4时,先用十位的10减去4得到6,再用6和个位数3相加得到9.借十法也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很强的规律性,不仅适用于20以内的加减法,也可以扩展到更大的数值范围。
学生可以通过练和实践来掌握和应用这些方法。
15 - 6 = 9.14 - 5 = 9.13 - 4 = 912 - 3 = 9.11 - 2 = 9.16 - 7 = 917 - 8 = 9.18 - 9 = 9.16 - 8 = 815 - 7 = 8.17 - 9 = 8.14 - 6 = 813 - 5 = 8.12 - 4 = 8.11 - 3 = 816 - 9 = 7.15 - 8 = 7.14 - 7 = 713 - 6 = 7.11 - 4 = 7.12 - 5 = 715 - 9 = 6.14 - 8 = 6.13 - 7 = 612 - 6 = 6.11 - 5 = 6.14 - 9 = 513 - 8 = 5.12 - 7 = 5.11 - 6 = 513 - 9 = 4.12 - 8 = 4.11 - 7 = 412 - 9 = 3.11 - 8 = 3.11 - 9 = 2练题.九】(凑十法)1.将小数拆分成大数,凑成10后再相加。
9 + 8 = 10 + 7 = 10 + 6 = 20 + 5 = 139 + 5 = 10 + 4 = 10 + 3 = 20 + 2 = 229 + 2 = 8 + 7 = 8 + 6 = 14 + 6 = 20Exercise 10 (Making 10 Method)2.Break down larger numbers to make smaller numbers。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训练题一、分与合基础题(1 - 10题)1. 3可以分成1和几?- 答案:3可以分成1和2。
- 解析:根据数的分与合的概念,3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3可以分成1和2。
2. 2和3合起来是多少?- 答案:2和3合起来是5。
- 解析:把2和3这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2 + 3=5。
3. 4能分成2和几?- 答案:4能分成2和2。
- 解析:因为2+2 = 4,所以4可以分成2和2。
4. 1和4合起来是几?- 答案:1和4合起来是5。
- 解析:将1和4相加,1+4 = 5。
5. 5可以分成3和几?- 答案:5可以分成3和2。
- 解析:3+2 = 5,所以5可以分成3和2。
6. 2和1合起来是多少?- 答案:2和1合起来是3。
- 解析:2+1 = 3。
7. 3能分成0和几?- 答案:3能分成0和3。
- 解析:0加上任何数等于这个数本身,所以3可以分成0和3。
8. 4和0合起来是几?- 答案:4和0合起来是4。
- 解析:4+0 = 4。
9. 5可以分成1和几?- 答案:5可以分成1和4。
- 解析:1+4 = 5,所以5可以分成1和4。
10. 3和2合起来是多少?- 答案:3和2合起来是5。
- 解析:3+2 = 5。
二、分与合提高题(11 - 20题)11. 把5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别是什么?- 答案:有两种分法,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
- 解析:根据数的分与合,将5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就只有这两种情况。
12. 如果有4朵花,要分成数量不同的两堆,怎么分?- 答案:4可以分成1和3。
- 解析:因为要分成数量不同的两堆,4除了分成2和2这种相同数量的分法外,就只能分成1和3了。
13. 2和几合起来是4?- 答案:2和2合起来是4。
- 解析:因为4 - 2=2,所以2和2合起来是4。
14. 5能分成4和几?- 答案:5能分成4和1。
- 解析:4+1 = 5,所以5可以分成4和1。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1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把下列物体与相应的立体图形连起来。
(20分)二.在正方体的下面画“√”,圆柱的下面画“”。
(10分)三. 在长方体下面画“√”,球的下面画“”。
(10分)四.左面的立体图形是由右面哪两个立体图形拼组成的,在相应的括号下面画“√”。
(20分)五.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4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六.立体图形①和立体图形②都可以组合成哪些立体图形?画出三种即可。
(16分)附:参考答案:一. 二.三.四.五.长方体:(①④⑥⑧⑨)正方体:()圆柱:()球:()六.画出三种即可,以下为示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2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找朋友,连一连。
(12分)二.数一数,填一填。
(20分)三.认一认,画一画。
(24分)1. 在圆柱的下面填“Y”,在球的下面填“Q”。
2. 在长方体的下面填“C”,在正方体的下面填“Z”。
四.填一填。
(18分)1. 从左往右数,第()个是圆柱。
2. 从右往左数,第()个和第()个是正方体。
3. 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球有()个。
五.数一数,填一填。
(12分)六.想一想,上面的立体图形是由下边哪两个立体图形拼组而成的,在图形下面的()里画“√”。
(14分)1.2.附:参考答案一.二.三.四. 1. 1 2. 1,5 3. 3,2,1五.六.1. 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5B. 8C. 9D. 112. 下列哪个数字是奇数?A. 4B. 6C. 7D. 103. 下列哪个数字是10的前一个数字?A. 8B. 9C. 11D. 124. 下列哪个数字是10的后一个数字?A. 7B. 8C. 9D. 115. 下列哪个数字是5的倍数?A. 6B. 7C. 8D. 1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3=5,这个等式是正确的。
()2. 102=8,这个等式是正确的。
()3. 4×3=12,这个等式是正确的。
()4. 9÷3=3,这个等式是正确的。
()5. 5+5=10,这个等式是正确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7+2=______2. 84=______3. 6×2=______4. 9÷3=______5. 5+5+5=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加法的意义。
2. 请简述减法的意义。
3. 请简述乘法的意义。
4. 请简述除法的意义。
5. 请简述数字10的组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小红有8个糖果,吃掉了2个,请问还剩下多少个糖果?3. 小明有6个玩具,小华有2个玩具,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个玩具?4. 小红有9个气球,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气球?5. 小明有5个橙子,小华有3个橙子,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橙子?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
2. 请分析数字10的组成,以及如何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来表示数字10。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数字卡片(110)进行加法运算,找出所有可能的加法组合。
2. 请用数字卡片(110)进行减法运算,找出所有可能的减法组合。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包含5个数字的加法题目,并计算出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序数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学业发展,数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练习题序数是一个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练习题序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帮助一年级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一、练习题序数的概念在学习练习题序数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序数。
序数是表示事物顺序的数字,它与基数(表示数量的数字)有所不同。
例如,基数“1”表示一个,而相应的序数为“第一”。
序数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我们常说的日期、年级、排名等等。
二、练习题序数的性质练习题序数也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了解:1. 序数的构成:大部分序数由基数加上后缀“-th”构成,例如“first”表示第一,“second”表示第二。
但是在英语中,一到十几之间的序数有一些特殊的形式,比如“first”、“second”、“third”、“fourth”等。
2. 序数的变化规律:当序数大于20时,只需将基数部分变为相应的序数形式,然后加上“-th”后缀即可。
例如“21”为“twenty-first”(第二十一),“39”为“thirty-ninth”(第三十九)。
3. 序数的读法:在读序数时,我们通常要注意一些特殊读法。
例如11和12的序数读作“eleventh”(第十一)和“twelfth”(第十二),而不是“oneth”和“twonth”。
三、练习题序数的应用掌握练习题序数的概念和性质后,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练习题中,提升我们的数学能力。
以下是一些例题:1. ABCD四个点按顺序排列,点C在点A和点D之间。
请问C的序数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知C是ABCD四个点中“第二”个点,因此C的序数为“second”。
2. 有三个小男孩,他们的生日分别是1月5日、3月10日和5月15日,问谁的生日在最后?解析:根据月份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得知5月是最后一个月,因此生日在5月15日的男孩生日最后,他的序数为“third”。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练习题线段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两个点之间的连续部分,通常用一条直线表示。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线段的基本定义以及如何测量和比较线段的长度。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接下来将给出一些线段练习题,需要你用正确的格式回答问题。
练习一:1. 请用直尺,连接下面的两个点,并画出所连接的线段。
A点坐标:(2, 3) B点坐标:(6, 3)2. 上面的线段长度是多少?3. 请用直尺,连接下面的两个点,并画出所连接的线段。
C点坐标:(1, 1) D点坐标:(1, 5)4. 上面的线段长度是多少?练习二:1. 请用直尺,连接下面的两个点,并画出所连接的线段。
E点坐标:(4, 2) F点坐标:(8, 5)2. 上面的线段长度是多少?3. 请用直尺,连接下面的两个点,并画出所连接的线段。
G点坐标:(2, 4) H点坐标:(2, 8)4. 上面的线段长度是多少?练习三:1. 请用直尺,连接下面的两个点,并画出所连接的线段。
I点坐标:(7, 1) J点坐标:(7, 5)2. 上面的线段长度是多少?3. 请用直尺,连接下面的两个点,并画出所连接的线段。
K点坐标:(3, 6) L点坐标:(5, 6)4. 上面的线段长度是多少?练习四:1. 下面列举了若干个线段的长度,请对它们按顺序进行排序,从最短到最长。
7个长度:4cm,10cm,2cm,7cm,1cm,5cm,9cm练习五:1. 请根据下面的线段长度,选择正确的符号:>,<,=。
M线段长度:6cm N线段长度:6cm2. P线段长度:3cm Q线段长度:7cm3. R线段长度:5cm S线段长度:3cm4. T线段长度:2cm U线段长度:2cm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练习题。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能够巩固你对线段长度的理解,并能够正确测量和比较线段的长度。
请认真完成每个题目,并仔细检查答案。
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年级应用题的时间与日历概念时间和日历是一年级数学学习中的基础概念,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
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应用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
关于时间和日历概念的应用题,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
些概念。
1. 时钟读数题
今天早上小明7点起床,他的妈妈叫他等到8点吃早饭。
小明可
以看到时钟上的时间指针,指针指向了哪一个数字?
小提示:时钟上的小时数由指针指向的数字代表。
解答:小明可以看到时钟上的时针指向了8,因此他知道现在是8点。
2. 时间顺序排序题
以下是小明一天的活动安排,请把这些活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吃早饭、上学、吃午饭、放学、吃晚饭、睡觉。
解答:按照时间顺序排序为:吃早饭、上学、吃午饭、放学、吃
晚饭、睡觉。
3. 月份排序题
请将以下月份按照从一月到十二月的顺序进行排序:四月、九月、二月、十一月、五月、七月。
解答:按照顺序排序为:二月、四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4. 日期计算题
今天是3月10日,再过15天是几号?
解答:今天是3月10日,再过15天是3月25日。
5. 闰年概念题
判断以下哪一年是闰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解答:2020年是闰年,因为闰年是指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通过以上应用题的练习,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和日历的基础概念。
这些概念不仅在数学上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希望孩子们通过多做类似的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时间与日历的概念,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和第几》练习题1、一共有()只小动物在排队,排第1,排第(),排第(),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2、从左数,第四张图上有( )朵花,有3朵花的是第( )张图。
3、从右边起涂色。
涂3个涂第3个4、(1)从左往右数,在第三个下面打“√”(2)从右往左数,圈出后面四个(3)从右往左数,第五个是什么()(4)从左往右数,把第八个涂上色。
5.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去游玩,一共有()只动物去游玩,从左边数起()在第7个。
6.(1)共有()个小朋友。
(2)从小红数起,小阳排在第(),第3个是()。
7.(1)把右边的7只蝴蝶圈起来。
(2)从右边数起,把第7只蝴蝶涂上颜色。
8.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一共有()人,从左数起,戴帽子的男同学排在第()个。
9.上图是8个人正向前走,穿深色衣服的人排在第6个,当他们向后走时,穿深色衣服的人排在()个。
10..(1)上面一共有()种水果。
(2)把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圈起来,从左数它是第()个,从右数它是第()个。
(3)把右边第3种水果圈起来。
(4)桃子的左边有()种水果,桃子的右边有()种水果。
11、(1)一共有()个图形(2)从右往左数,把后面5个圈起来(3)从左往后数第5个是()(4)在右边第三个图形下面打“√”,在左边第4个图形下画△12.(1)一共有( )只昆虫。
(2)从右边数,青蛙是第( )个,第3个是( )。
(3)从左边数,蜗牛是第( )个,第1个是( )。
(4)把左边4个小昆虫圈起来。
(5)青蛙的左边是( )只昆虫。
(6)蜜蜂的左边有( )只昆虫。
13. ☆☆☆☆☆☆☆☆☆(1)把下图中右边的6个☆圈起来;(2)从右数起,把第5个☆图上颜色。
15.(1)一共有()张数字卡片。
(2)第2张是8,第4张是(),第7张是(),第10张是()。
(3)从右数起,7是第()张,5是第()张。
8是第()张。
16.(1)一共有()只小动物,(2 排第4 ,排第(),(3)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一年级数学上前后左右方位题库
一、基础概念题。
1. 小明在队伍中,他前面有 3 个人,后面有 4 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个人。
解析:小明前面有 3 个人,后面有 4 个人,再加上小明自己,所以一共有 3 + 4 + 1 = 8(个)
2. 小红的左边有 2 个同学,右边有 3 个同学,这一排一共有()个同学。
解析:小红左边有 2 个同学,右边有 3 个同学,再加上小红自己,一共有 2 + 3 + 1 = 6(个)
二、位置判断题。
1. ()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例如:小狗在小猫的前面,小猫在小狗的后面。
解析:根据所给定的动物,判断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
2. 请根据指令摆放物品:把铅笔放在橡皮的左边,尺子放在橡皮的右边。
解析:先确定橡皮的位置,再根据指令摆放铅笔和尺子。
三、综合应用题。
1. 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 5 个人,后面有 6 个人,小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小明前面的人数加上小明后面的人数,再加上小明自己,即 5 + 6 + 1 = 12(人)
2. 教室里,黑板在讲台的前面,桌子在黑板的下面,椅子在桌子的旁边。
请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关系。
解析:依次描述每个物品相对其他物品的位置,如黑板在讲台的前面,说明讲台在黑板的后面;桌子在黑板的下面,椅子在桌子的旁边。
一年级数学上册方位练习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有关方位的练习题。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方位概念,提升自己的数学技能。
1. 已知下图中的方向指示,请你填写方向对应的字母。

A. 北
B. 东
C. 南
D. 西

解答:
a. A
b. D
c. B
d. C
2. 下面的图中,有一个小猫咪,它的位置是哪里?

解答:小猫咪的位置是C。
3. 找到与下图中的动物相对应的字母。

A. 狗
B. 猴子
C. 大象
D. 老虎
解答:
a. B
b. D
c. C
d. A
4. 下面是几个小动物和它们的位置,请你填写正确的位置字母。
(1) 猩猩在哪里?

解答:猩猩的位置是E。
(2) 老虎在哪里?

解答:老虎的位置是B。
(3) 兔子在哪里?

解答:兔子的位置是C。
(4) 熊猫在哪里?

解答:熊猫的位置是F。
(5) 大象在哪里?

解答:大象的位置是A。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方位概念,并提高我们的
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如果有不懂
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
继续加油,相信你们能够取得更好的进步!。
《0.0》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关于“0.0”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理解、应用实践和问题解决。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1. 准确理解“0.0”的概念;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3.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题:请列举生活中的“0.0”实例,并解释其含义。
要求:用3个个句子描述。
2. 应用实践题:请计算以下题目,并解释你的解题思路。
例如:一个水池的容积为50.0立方米,其中有0.0立方米的水,请问水池中水的体积占比是多少?3. 开放性题目:假设你有一种方法可以将0.0变得有意义,比如加入负数、分数或小数点等,请说明你的思路并列出步骤。
要求:至少提出两种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覆盖所有作业目标,难度适中;2. 基础概念题和应用实践题需学生自行完成并解释解题思路;3. 开放性题目建议学生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和拓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 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对于错误问题会给予解释说明;2. 对于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老师将通过课堂讲解或其他形式进行重点指导;3. 对于优秀作业,老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完成作业后,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思考自己在“0.0”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也欢迎学生对作业设计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本次小学数学课程《0.0》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加强问题解决技巧等方面发挥其数学潜力。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相信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小数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等,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上半年数学题可能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计算题、应用题、概念题等等。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回答,以供参考:
题目: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回答:小明和小红一共有23个苹果。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苹果,所以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苹果数量相加。
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把他们两个的数量加起来:15 + 8 = 23。
所以,他们一共有23个苹果。
再举一个例子:小华有6个香蕉,小芳有9个香蕉,如果他们俩都有一些草莓,并且草莓的数量等于他们所拥有的不同水果的数量之和,那么小华和小芳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回答:小华有6个香蕉,小芳有9个香蕉。
因为他们俩拥有的草莓数量等于他们所拥有的不同水果的数量之和,所以他们的草莓数量就是6 + 9 = 15。
所以,小华和小芳一共有15个草莓。
当然,一年级数学题可能还包括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数等等。
只要根据题目描述,使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请注意,以上回答是基于一个假设的题目,实际的题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有需要,可以向老师或者家长寻求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50道一.解答题(共50题, 共237分)1.一队有10人, 小明排第6, 小明后面有几人?2.跳绳比赛。
(1)小红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下)(2)小明和小亮一共跳了多少下?□○□=□(下)3.同学们站队, 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数红红都排第2, 这一队有多少人?4.学校两旁各种7棵树, 学校一共有多少棵树?5.拖鞋够吗?6.某班共有16人, 人人参加竞赛, 参加数学竞赛的有8人, 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那么有多少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7.小军吃了5个苹果, 还剩下3个, 小军原来有多少个苹果?8.植树节到了, 李老师种了5颗白玉兰后, 现在校园里有11棵白玉兰, 原来有几棵白玉兰?9.篮子里的桃子和苹果一样多。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几个?□○□=□(个)10.悦悦排队买汉堡, 这一队共5人, 从后往前数, 悦悦排第3, 悦悦前面有几个人?11.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 (朵)12.一只钢笔笔9元钱, 一个文具盒比它贵了5元。
买一个文具盒多少钱?13.两只松鼠摘松果。
大松鼠摘了16个, 给小松鼠7个后, 它们俩的松果就同样多。
大松鼠比小松鼠多摘几个松果?14.原来有7个苹果, 摘了5个, 还剩多少个?15.妈妈买来10盒牛奶, 妹妹喝了2盒, 给奶奶送去5盒, 还有多少盒。
16.车上原来有5人, 又上车2人, 到站下车4人。
现在车上有几人?17.妈妈买了一些苹果, 第一天吃了5个, 第二天吃了8个, 两天一共吃了多少个?18.小刚吃了12个水饺, 妹妹吃了6个, 还剩下2个。
一共有多少个水饺?19.书包够吗?20.停车场开走了8辆小汽车, 现在还有9辆, 停车场原来有多少辆小汽车?21.一只钢笔笔9元钱, 一个文具盒比它贵了6元。
买一个文具盒多少钱?22.十一路车到站后, 上来了8个人, 现在车上有12个人, 原来车上有几个人?23.奶奶家里有10个, 第一天吃了2个, 第二天吃了3个, 还剩下几个呢?24.小朋友做剪纸 , 用了8张红纸, 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 他们用了多少张纸?25.草地上有一群小羊,走了10只,又走了5只,一共走了多少只?□○□=□(只)26.树上现在有12只小鸟, 已经飞走4只, 树上原来有多少只小鸟?27.(1)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棵)(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试着解答。
一年级数学概念题
1、什么是长方形?
2、什么是正方形?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4、什么是三角形?
5、100是由多少个1组成?
6、最大的一位数是几?
7、最小的两位数是几?
8、最大的两位数是几?
9、最小的三位数是几?
10、三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是什么位?
11、一元等于几角?一角等于几分?10角等于几元?10分等于几角?
12、计算有小括号时,怎么计算?
13、笔算加法时,相同的位数对齐,先从哪个位加起?满10怎么办?
14、笔算减法时,相同的位数对齐,先从哪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15、数量词,前面应写什么?后面应写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填空》练习题1
1、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 20里面有()个一;20里面有()个十;
3、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4、 3个3个数,6的前面是(),后面是()。
5、10的相邻数是()和()。
6、把5、10、0、6、2、9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请把这些数排一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9比5多(),5比7少()。
8、1的相邻数是()和()。
9、 8里有()个1。
8里有()个2。
10、14这个数中“1”在()位上,表示()个(),“4”在在()位上,表示()个()。
11、6个1,一个十组成数字()。
20里有()个十。
12、 15的相邻数是()和()。
5个5个数,10的相邻数是()和()。
13、 18比()多3。
比12小6的数是()
14、小明给小青2支铅笔后,两人一样多。
原来小明比小青多()支铅笔。
15、去年玲玲4岁,姐姐8岁,今年他们共()岁,今年姐姐比玲玲大()岁。
16、 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个一,1个十组成()。
17、2个2个数,数()次是10。
20里面有()个5.
18、 11的相邻数是()和()。
2个2个数,18的相邻数是()和()。
19、()比5大4。
比13小2的是()。
10再添()个5就与20同样多。
20、明明比小胖多6支铅笔,他给小胖()支,他们就一样多。
21、 16的一半是()。
()的加倍是14。
22、比6大的数有(),比4小的数有()。
23、 7离3远一些,还是离9远一些?是()。
24、比4大比10小的数有(至少3个)_____、_____、_____。
25、0~10各数中。
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
10的一半是()。
26、8和6的中间数是()。
5的相邻数是()和()。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填空》练习题2
1. 15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2. 9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 19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 8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5. 5和7中间的数是()。
6. 13和15中间的数是()。
7. 18和20中间的数是()。
8. 比12小1的数是(),比12多1的数是(),12比()多1,
12比()少1,( )比12多1,()比12少1。
9. 比9多1的数是(),比9小1的数是(),()比9多1,()比9少1,9比()多1,9比()少1。
10. 19比()少1,19比()多1,()比19 少1,()比19多1,比19多1的数是(),比19少1 的数是()。
11.比6大、比10小的数有()。
12.比14大,比19小的数有()。
13.比9大,比13小的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