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外界的空气经过的处理后进入,在肺里与进行气体交换。
2、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
3、胸腔底部是,主要是肌肉组织。
4、在吸气时,膈肌,膈顶部,使胸廓。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胸廓。
5、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廓容积,肺随着肺内气体压力相应,气体被吸入。
呼气时相反。
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当吸气时,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7、我们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课堂助学1、情景引入: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空气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后又怎样了呢?学生们可提出各种猜测和假设。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阅读P45想一想:(1)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2)含量增加的成分是哪里来的?(3)含量减少的成分是哪里来的?学习任务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阅读教材P45-46,结合4-29,理解呼吸运动与胸廓容积发生变化间的关系。
关注以下问题:(1)吸气时肋骨是如何变化的?(2)呼气时肋骨是如何变化的?(3)吸气时膈是如何变化的?(4)呼气时膈是如何变化的?肋间肌收缩与肋骨、胸骨位置变化。
(1)肋骨上升时胸腔的容积是增大了还是缩小了?(2)肋骨下降时胸腔的容积是扩大还是缩小?(3)膈肌收缩时胸腔的容积是扩大还是缩小?(4)膈肌舒张时胸腔的容积是扩大还是缩小?(5)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学习任务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阅读P47文字,观察4-30,思考:(1)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是什么?(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3)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拓展延伸。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1)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分别与左右支气管相通。
(2)结构。
肺是由细支气管的树枝状分支和肺泡组成的。
①肺泡是由最细小的支气管的末端膨大形成的。
②肺泡的数目很多,约有3亿个。
③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毛细血管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例1】下列叙述中与肺内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C.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细胞构成2.胸廓变化与肋间肌和膈肌的关系(1)胸廓的组成。
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2)胸廓变化与肋间外肌之间的关系。
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胸骨上提,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廓扩大;当肋间外肌舒张时,胸骨下放,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缩小。
(3)胸廓变化与膈肌的关系。
当膈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当膈肌舒张时,膈顶上升,胸廓上下径减小,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容积变小。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大;肌肉舒张,胸廓缩小。
【例2】下列关于肋间外肌和膈肌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肋间外肌和膈肌交替舒缩B .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收缩或舒张C .肋间外肌收缩可缩小胸廓容积D .膈肌舒张可扩大胸廓容积3.呼吸运动实现了肺通气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
(1)吸气。
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新鲜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2)呼气。
人体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泡内的部分气体呼出体外。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肺的位置与结构”的图片能说出肺的位置及其结构。
(2)通过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针管打气的实验,使学生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教学准备1、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3、注射器四、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每吋、每刻都在呼吸,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一分钟内呼吸多少次呢?那现在老师现在给你们计时,请你们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的记卜-你的呼吸次数。
学生在音乐声中记下自己一分钟的呼吸次数缓解学生与老师的紧张情绪,也为讲人每分钟呼吸16次做铺垫情景导入过渡:刚才我们记录了自己的呼吸次数,现在我们来看看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区别?谙分析15 P46想一想,议一议的表格,发现呼出的气体成分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町见气体在肺中进行了交换,那含量增多的气体是哪里來的,含量减少的成分去哪里去了?要了解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生分析表格,知道呼出的气体屮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五、探究新知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提出问题: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内的?播放录像,引导学牛观察、讨论,描述肺的位瓷和功能。
讣学牛用双手轻触白己胸侧的肋骨处, 做深呼吸,感受口己在吸气和呼气吋胸丿郭的变化。
问题:你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感觉不一定准确,引出测最胸I韦I羌的必要。
(1)测量胸围差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貝、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达成共识,请学生示范操作后,三人一组做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内。
测量后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提出的讨论题。
学生通过感知和测量,知道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A. 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 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C. 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D. 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2.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在什么位置()A. 头部的毛细血管网B. 心脏 C.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D. 下肢的毛细血管3.当吸气时()。
A.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B.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C.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 C.D.5.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对应如图1、2、3、4不相符的是()A. 依次是肺泡、肺、呼吸系统、人体B. 依次是蝗虫、昆虫、节肢动物、脊椎动物C. 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D. 依次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6.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 肺B. 咽和喉 C. 气管和支气管 D. 鼻腔7.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A为平静状态B. 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C. 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 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8.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 肺泡被血块堵塞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D. 婴儿肺的质量大9.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会增多。
由图可知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A. 肺泡B. 血液 C. 气管 D. 组织细胞10.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情况是()A. 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肺泡回缩B. 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肺泡鼓起C. 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肺泡回缩D. 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肺泡鼓起11.静脉血经过图中B内的气体交换后变为动脉血,动脉血经过图中D内的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B和D 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而实现的.A. 呼吸运动 B. 肺C. 气体扩散 D. 呼吸系统12.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B.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C.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D.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13.(2015•黑龙江)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血液,需要穿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两层 C. 三层 D. 四层14.下列各项中,反映肺部呼吸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是()A. 呼吸的频率B. 肺活量的大小 C. 呼吸的深浅 D. 呼吸肌的强弱二、填空题(共5题;共29分)15.如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2)气体进入[7]时,[7]处于________ 状态,此时人体处于________ 状态.(3)[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 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 之间.(4)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__ 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________.(5)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1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________ 构成。
17.右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A________ ,另一端连通C________ .A内流动的是________ 血,C内流动的是________ 血,在肺泡这一部位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________ 由肺泡进入________ ,b________ 由血液进入________ .(2)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D________ ,另一端连接F________ ,D内流动的是________ 血,F内流动的是________ 血,在组织内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由________ 扩散到________ 中,b由________ 扩散到________ 中.18.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够气体交换是由于气体的________ ,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交换是由于呼吸运动。
19.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的路径是________。
三、综合题(共3题;共20分)20.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图1所示实验装置中,序号________模拟人体的肺,序号________模拟人体的膈.(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________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________径增大.(3)当人体处于图1所示的呼吸运动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________状态.21.图为模拟呼吸时隔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________,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__。
(2)图________表示吸气状态,图________表示呼气状态。
(3)图B状态中,膈肌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肺活量是指()A. 肺大的最大通气容量 B.每分钟从肺中呼出的气体容量C. 尽力吸气后,肺内存留的气体量D.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的气体量22.如图表示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作用完成的.(2)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________,②表示的气体是________.此时,血液中________含量会增加.(3)吸气时,血液流动将________带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________进入血液,此时,血液中________含量会增加.当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________进入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结果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呼气运动.可见,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的扩大是由于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的结果.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2.【答案】C【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可见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有两个,一个是肺周围毛细血管,一个是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经头部、心脏和下肢的组织细胞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故选:C.【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的变化情况.3.【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点评】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吸气与呼气与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原理。
4.【答案】D【解析】【解答】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故选:D【分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5.【答案】B【解析】【解答】A、1肺泡、2肺、3呼吸系统、4人体符号逻辑关系,A正确。
B、1蝗虫、2昆虫、3节肢动物、4脊椎动物不符合逻辑关系,因为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而不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
C、1脑干属于2脑的一部分,2脑属于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属于4神经系统,是包含关系,C 正确。
D、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是包含关系,D正确。
故选:B【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包含3,3包含2,2包含1,1的范围最小.4的范围最大。
6.【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温暖、湿润和畅通,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较易,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
7.【答案】A【解析】【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A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正确;B、曲线A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钟,频率较低,B错误;C、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C错误;D、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效率较高,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Ⅰ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Ⅱ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8.【答案】C【解析】【解答】答:A:产前死的婴儿体内不可能有痰液,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B: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是因为肺内未充气体,与肺泡被血块阻塞无关,为错误项.C: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为正确项.D: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与里面充气有关,并非因为肺的质量大,为错误项.故选:C【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所以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这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据此可以解答本题.9.【答案】D【解析】【解答】人体呼吸有四个环节,图中[A]是肺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D]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