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轴对称现象》导学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轴对称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讲解法:教师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
4.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片和实例,如剪纸、飞机模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一条对称轴,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对称轴是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轴对称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例、生活经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轴对称现象。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纸片、剪刀等,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轴对称的性质。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物品和图片,如剪刀、纸片、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和图片之间的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和图片都具有对称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轴对称现象。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对称中心,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操作一些实际的物品,如纸片、剪刀等,尝试制作一些轴对称的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是对称中心,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些轴对称的图案、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章5.1《轴对称现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轴对称现象,这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轴对称现象是几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学习更复杂几何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几何基础,他们对图形的认知不再陌生。
但是,对于轴对称现象,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及其理解。
2.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轴对称现象。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自主探索轴对称的概念。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实物,如剪刀、纸张等。
2.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正方形、矩形等。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实物和图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实物,如剪刀、纸张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现象。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正方形、矩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判断一些给定的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轴对称的概念。
《轴对称现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能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了解两个图形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是: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识别,难点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新知(一)体验观察1.京剧脸谱2.交通标志3.剪纸艺术 4.车标设计5.国旗欣赏6.实物图案摩洛哥英国肯尼亚同学们,通过上面几组图形的观察:你发现上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生活动【活动指令】1.准备一张纸 2.对折纸 3.发挥你的想象在纸上先画出图案再剪出来。
4.把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三)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针对性练习】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2.想一想折一折:圆有几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经过________的直线3. 你能找出下面五角星的对称轴吗?想一想,画一画4.你能找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吗?(四)轴对称:观察下图中的两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活动指令】1.取一张纸 2.将纸对折、压平;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
3.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彼此有什么联系?(五)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关系:轴对称图形是个图形【学生活动】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例子吗?【学生活动】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针对性练习】1.下面图形是一个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完整吗?试一试!2.想一想做一做【谈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主备合作审核课题 5.1 轴对称现象时间编号班级姓名组别等级使用说明预习课本115---116页内容。
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活动板块学生自主学习方案同步导案自主学习情景导入创设情境,观察特点,形成概念。
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
问题导学问题展示纠错观察特点、形成概念:[问题1]: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细心观察之后,你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问题2]: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合作探究1、做教材中的“扎图”活动。
①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扎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②观察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并与同伴交流。
2、作“印墨迹”实验。
①在纸上滴几滴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呢?②观察探究、相互交流。
3、类比观察,发现区别:观察课本116页“议一议”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他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课堂训练你能识别它们么?并能说出他们的对称轴么?(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他们各有几条对称轴?0123456789A B C D E F G H I J K(2)你能发现哪些汉字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么?口工用中由水日甲田课堂小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图形本身具有的特性翻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合对折后与图形的另一半完全重合当堂检测1.如图所示,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2.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作业习题5.1 知识技能3、4题。
《轴对称现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能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了解两个图形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是: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识别,难点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新知(一)体验观察1.京剧脸谱2.交通标志3.剪纸艺术 4.车标设计5.国旗欣赏6.实物图案摩洛哥英国肯尼亚同学们,通过上面几组图形的观察:你发现上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生活动【活动指令】1.准备一张纸 2.对折纸 3.发挥你的想象在纸上先画出图案再剪出来。
4.把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三)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针对性练习】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2.想一想折一折:圆有几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经过________的直线3.你能找出下面五角星的对称轴吗?想一想,画一画4.你能找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吗?(四)轴对称:观察下图中的两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活动指令】1.取一张纸 2.将纸对折、压平;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
3.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彼此有什么联系?(五)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关系:轴对称图形是个图形【学生活动】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例子吗?【学生活动】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针对性练习】1.下面图形是一个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完整吗?试一试!2.想一想做一做【谈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 轴对称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5.1 轴对称现象》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介绍了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定义,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的变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
但是,对于轴对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轴对称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张纸牌,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折叠使得纸牌的两面重合。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呈现轴对称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轴对称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例如,让学生拿出一张纸,通过折叠和剪切,创造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
国际部七年级数学〔下〕“明·学·研·展·测〞导习案学生姓名____________年级:七〔下〕轴对称现象115-117页编号:M7250101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重难点:1.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学法导航展示交流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___________。
2.如下列图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3.如下列图,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关键看能1轴对称A.2个B.3个C.4个D.5个否找到一图形的条直线,概念4.如下列图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并沿直线折叠,使A.1个B.2个C.3个D.4个它两旁的局部能否5、以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互相重合抽签后,组长分工、交流板书、预展、上台展示〔A〕1个〔B〕2个〔C〕3个〔D〕4个1、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有些轴对称图形可能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
2、判断以下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画出它的对称轴:2找对称轴3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条对称轴.找对称轴1.抽签注意三点:后,组长1〕直线;分工、交2〕使图流形对折;〔3〕能重2.板书、合。
预展、上台展示1、观察右边图案,答复以下问题:上面的每一组图案是由个图形组成的.由此发现,如果个平面图形沿一条对折后能够,那么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2、观察右边各组图形,两个图其中成轴对称的为______〔只写序号〕3形成轴对称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区别:轴对称是_______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