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物理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1(无答案) 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2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1)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根据测电阻的实验目的制订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材、拟定步骤.2.能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器材,能正确收集和数据处理,解决故障,分析误差,同时发展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正确而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电学实验器材.2.根据实验原理制订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材、拟定步骤.学习难点:1.实验故障的分析、排除.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想办法较小误差.一、课前自学板块:1.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_________法.(2)提供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材,如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画出电路图(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中,电压表根据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表根据_________选择合适的量程(5)数据处理:未知电阻的阻值等于多次测量电阻值的__________(6)外接法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它适合用于测量阻值________(较大/较小)的电阻;内接法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它适合用于测量阻值________(较大/较小)的电阻(7)测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时,能否应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1)电路图(使用单刀双掷开关):(2)测量顺序:先将___________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表示数合适并记录,在将__________接入电路,调节____________使电表示数与刚才相同二、课堂讨论探究板块:任务1.伏安法测电阻【议一议】(1)根据欧姆定律,如何计算、测量导体电阻的大小?(2)根据以上测量原理,为测量某一未知定值电阻的大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3)由于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在估读时不可避免会导致电阻的测量产生误差.这种误差通常如何减小?你打算添加何种器材来改进实验电路从而减小由于电表估读而产生的测量误差?(4)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有哪些?(5)本实验中,电表量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大体如何选择?【画一画】若待测电阻阻值大约为10Ω左右,请将右图实物元件用铅笔画线连接起来,注意电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做一做】(1)写出实验步骤有哪些?(2)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序号①②③最后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一议】同一灯泡在较低的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与在较高的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相等?哪一个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三、巩固板块例1.实验室要测量一只阻值约为400Ω的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定,约为3V),学生用电流表(0~0.6A,0~3A)一只,学生用电压表(0~3V,0~15V)一只,滑动变阻器R(100Ω 2A)一只,电阻箱R0(0~9999Ω 5A)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示分析。
2.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测量电阻、判断电路故障等。
3.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示分析,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实际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的关系。
2. 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通过图示分析,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讲解如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以及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讨论成果。
5.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示。
2.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3.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电路图答案:电阻器的电阻值为Ω。
电路图答案:电流表的读数为A,电压表的读数为V。
判断原因: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为电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值为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I/A I/A 图2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复习回顾思方法: 1.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来探究。
如图1所示:(1)当我们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___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根据数据我们获得的图像应是下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2)当我们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___不变,更换___ ___,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根据数据我们获得的图像应是下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二、感悟新知得方法: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里: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实验方法:伏安法 请写出实验的注意点,比比谁最细心,写得最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测量出来的电阻有没有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怎样来确定电阻值呢?R=______Ω2.测量小灯泡的阻值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里: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3 U/vR/ΩI/A 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实验方法:伏安法 在这个实验中,除了上面这个实验的注意点之外,还 有什么地方要注意,请你把你认为的其他注意点写下 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备好了吗?开始动手实验吧!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探索自我、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
为了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我设计了本节课成,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兴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成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载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围绕认知发展、情感培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展开,旨在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阻、导线、电压表、电流表等。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欧姆定律实验套件。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好奇心。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工程师修建电路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思考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 探究欧姆定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欧姆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应用欧姆定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讨论家用电器工作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
5. 课后拓展:布置一道关于欧姆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认识欧姆定律,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主动思考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14.4课题:欧姆定律的应用(一)学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1. 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 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学习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掌握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如何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功率、电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能够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姆定律。
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以及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难点:如何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计算电路中的功率、电能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几个典型的欧姆定律应用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I = U/R2.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功率、电能等七、作业设计:电源电阻1电阻2电流表地|电压表电源电阻电流表地|电压表答案:1. 电流I = 2A,电压U1 = 12V,电压U2 = 6V,电阻R1 = 6Ω,电阻R2 = 3Ω。
5、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提醒学生注意开关、滑动变阻器、电表的接法,以及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等。
)6、讨论:(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2)依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算出每次测出的电阻阻值。
再对多次实验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R=___________。
(3)最后撕下电阻上的封条检查自己测量值是否准确。
为何测量值与电阻上所标值不完全相同?介绍:上述测量电阻的方法,通常叫做“伏安法”。
上述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测量小电灯的电阻,这对我们设计调光灯是有帮助的。
下面我们再用测定定值电阻的方法来测一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二)测量小电灯的电阻1、先请同学们设计电路图和所需的表格。
2、然后动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并记录数据。
3、分析与讨论:(1)从你们测出的结果看,你发现了什么?同一灯泡在较低的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与在较高的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相等?哪一个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能否用求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值?(不能,测量定值电阻时电阻温度变化不大,电阻受温度影响很小,不同电压下电阻有偏差,主要的实验误差引起。
所以可以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而灯丝在不同电压下温度变化很大。
电阻也随之变化。
所以测得值不同是实际值不同,误差不是主要原因。
所以不能求平均。
)(三)学以致用 例题:在测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及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_________端(选填“A ”或“B ”)。
(3)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Rx ≈_______Ω。
三、随堂检测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何体会?五、布置作业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 1.0 2.0 3.0 电流(A ) 0.2 0.4 0.6 教学反思S P B A R x。
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物理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物理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物理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欧姆定律的应用课题14。
4欧姆定律的应用主备班级集备审核姓名【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2、学会用等效的思想,根据物理规律进行正确推论的思维方法。
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师生互动】复习巩固:欧姆定律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一、活动:14.6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路设计:3、实验原理是4、实验中采取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5、上述测量电阻的方法,通常称做。
6、数据记录次数电压 / V电流 / A电阻 / Ω12I RU A SU 2 U R 1 3R=二、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串联电路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串联电路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过程:讨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Rn 串联,则它们的总电阻R 等于多少?n 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 总=_______________【巩固例题】1、将一个2000Ω的电阻R1和一个0.1Ω的电阻R 2串联,总电阻为R 总,则 ( )A 、 R 总= 2000 ΩB 、 R 总〈 2000 ΩC 、 R 总〉 2000 ΩD 、无法确定2、两个电阻, R 1与R 2串联, R 1=5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 8V, R 1两端的电压为5V,求R 总为多少?方法一方法二A R 1P R V 【练一练】1、两电阻 R 1与R 2串联, R 1=5Ω, R 2=15Ω,通过R1的电流I1=0.2A 求电源电压U 总2、两电阻 R 1与R 2串联,通过R1的电流I1=0。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4节,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 学习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探讨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学生能够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难点:如何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欧姆定律示例电路图。
学具:学生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讲解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欧姆定律的应用题,现场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刚学的欧姆定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U = IR电流 I: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电压 U: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 R: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安培,电压为12伏特,求电阻。
答案:电阻 = 电压 / 电流 = 12V / 2A = 6Ω2.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流为4安培,电阻为8Ω,求电压。
答案:电压 = 电流× 电阻= 4A × 8Ω = 32V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否掌握,并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欧姆定律应用【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的公式变换;2.学会“伏安法测电阻”;3.知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处理。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个人复备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活动:用“伏安法”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一)根据实验原理(R=U/I),议一议:(1)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每个器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你能设计电路图吗?(3)你能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吗?(二)实验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将数据填入你设计的表格中(三)小结与交流(1)如果实验用电源的电压为3V,未知电阻的大小约10Ω,那么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位置,电压表应选择量程,电流表应选择量程。
(2)下面列出的是某些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请你结合实验电路图帮助他们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故障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①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和电压表就立即有示数个人复备②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③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④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出现反偏⑤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五、总结提学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还可以做哪些实验:①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②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③“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六、达标检学:【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欧姆定律公式的记忆及运用。
2.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的电流计算,引入欧姆定律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重点讲解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设备、交通工具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欧姆定律电流I = 电压U / 电阻R七、作业设计答案:I = 220V / 10Ω = 22A2. 请解释一下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公式的记忆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除了在照明电路中的应用,还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
学生们可以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欧姆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这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重点解析(一)欧姆定律公式的记忆及运用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其内容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题:欧姆定律的应用(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1、2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回顾欧姆定律。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各有什么特点?
2、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其成正比,与成反比,这个结
论叫,它是德国物理学家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实验得出
的,它可用公式表示。
3、小电灯上标有“3.8V 0.2A”,则该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是
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一般
情况下,导体温度越高,导体的电阻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一) 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活动14、6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是
(2)画出实验电路图
(3)实验数据记录
(4)实验中采取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上述测量电阻的方法,通常称做“伏安法”
活动14、7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思考:你测量出的灯泡电阻是一个定值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四、导学导练:
1、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2、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L1电阻是8Ω,L2两端的电压是4V,则L1中的电流是____ A。
3、学校实验室有一只标有“10Ω1A”的指示灯和一只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一位同学把它们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指示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V ,此时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
4、把电阻R 1 =3Ω、R 2 = 6Ω接入同一电路,关于它们的总电阻值,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
A .9Ω
B .2Ω
C .9Ω或2Ω
D .3Ω
第1题图 第4题图
5、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甲小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Ω,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5V ,则该小组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V ;实验中
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 .
(2)乙小组选用其它规格的电源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
得到几组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 图像(如图丙).由图像 可知,电阻箱阻值为2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该组所选用定值
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