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 格式:doc
- 大小:714.00 KB
- 文档页数:13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历程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工程技术。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古代的石拱桥、木桥,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高铁,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空间隧道、城市空中花园,土木工程行业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二、土木工程行业的现状1.1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2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了土木工程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我国政府的引导下,绿色建筑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也在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土木工程行业还在积极探索水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影响下,土木工程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土木工程行业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设计和施工。
例如,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能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着土木工程行业的面貌。
三、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将逐渐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工程项目中,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参与到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中。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设计、建造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水坝、建造物等。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
一、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土木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和罗马的水道都是土木工程的杰作。
然而,土木工程的现代发展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机械化和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土木工程的进步。
19世纪是土木工程的黄金时代。
随着铁路的兴起,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
著名的工程师如乔治·史蒂芬森和伊莎姆·布鲁内尔在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成为土木工程的重要领域。
20世纪是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混凝土和钢材等新材料的使用大大改善了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同时,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
例如,公路和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交通效率。
二、土木工程的现状目前,土木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推动土木工程的发展。
以下是土木工程的几个重点领域: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土木工程的重要任务。
城市交通、给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环境工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木工程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环境监测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土木工程的重要方向。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土木工程的未来前景展望土木工程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论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未来论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未来摘要:土木工程最为最古老的工程之一,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美好的未来。
古代的土木工程用料都比较简单,各种设施主要依靠经验。
与古代土木工程相比,近代土木工程则有了新的特点和提高。
而现代的土木工程则充分体现了:土木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运输高速化的特点。
土木工程的未来将向着更高、更新的要求发展。
关键字:发展史、理论、展望土木工程发展是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阶段。
古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很长,它大致从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起)到17世纪中叶。
当时的各种设施主要依靠经验,没有什么理论设计。
所用的材料也为十分简单的自然原料。
如石块、草筋、土抷等。
但是先人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工程。
在中国,最著名的当数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5000余公里的长城了。
“锦江春色来天地,雨蝶浮云变古今”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建于公元前306——前251年间,其创意科学,设计巧妙,举世无双,至今仍造福于四川,是成都平原成为“沃土千里”的天府之国。
又如公元590年到608年在河北赵县建成的赵州桥。
隋朝开凿修建的京杭大运河以及建于明朝永乐四年的故宫等等,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在西方,有建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的埃及金字塔,其中以古王朝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
又如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法国的加尔桥等。
都是令人神往的。
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第一次世纪大战后的三百余年被称为“近代土木工程阶段”,在这一时期,力学和结构理论,土木工程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和重大的突破,土木工程开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理论方面,168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发表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1687年牛顿总结出了力学的三大定理。
1852年法国的纳维建立了土木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容许应力法。
在土木工程材料方面,勃兰特水泥的发明,转炉炼钢法的发明和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与应用,使得钢材可以大量生产,复杂的房屋结构,桥梁设施建设得以实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概述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正在不断完善。
此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还将受益于新兴技术的出现。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近些年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概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未来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历史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一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的史前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们就使用晶体石头或木材等建筑材料在土壤上构建房屋、围墙等建筑物。
古代的土木工程技术发展到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了特殊的技术。
公元前几个世纪,许多伟大的古代建筑都使用了这些技术,比如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和罗马拱门等等。
公元后,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和进一步发展。
例如,罗马大帝建造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直到18世纪,由于工业水坝、铁路建设和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技术也发展得很快。
19世纪中叶,建筑工程中出现了新技术,如金属结构、层状混凝土结构等。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土木工程是一门关于设计、建造和维护基础设施的工程学科。
它涉及到建筑、桥梁、道路、隧道、水坝等土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土木工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1. 古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在古代,土木工程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
古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和亚洲的古代城墙都是古代土木工程的杰作。
古代工程师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将巨大的石头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结构。
2. 工业革命时期的土木工程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土木工程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工程师开始运用机械设备和新材料,如钢铁和混凝土,来改善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伦敦的泰晤士河桥梁和美国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都是此时期的代表作品。
3. 20世纪的土木工程发展20世纪是土木工程领域重要的发展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对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增加,土木工程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大规模的公路和铁路建设、高层建筑和地铁系统的兴建,对土木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时期的亮点包括美国的洛杉矶水利工程、中国的长江三峡大坝和迪拜的世界之最建筑。
4. 当代土木工程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也在不断演进。
如今,土木工程师致力于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建筑和减少碳排放等方面。
另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改变土木工程的方式,通过模拟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和优化建筑项目。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奇迹到现代的创新,土木工程一直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土木工程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我们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浅谈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及展望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以下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关于土木工程发展趋势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土木工程涵盖的内容很多,一切跟水、土地、文化三者建设相关的工程都属于土木工程的范围内,其中包括道路的修建,房屋的建设等。
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期,土木工程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涵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海底建筑纵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时期,从最初的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到如今的发达时期和成熟时期。
从最初的简陋住房到如今的多功能超高型建筑,可以说,土木工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行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1、土木工程的涵义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
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
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2、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自从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土木工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时期的土木工程拥有良好的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工程设施体系和持久耐用的建筑材料,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此当今的土木工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工程功能化;②交通高速化;③施工过程工业化;④理论研究精密化。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的历史变革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木工程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注册土木工程师作为这个行业的核心力量,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的历史变革与发展趋势,通过对历史进程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带领读者了解这一专业的变迁和前景。
一、历史变革(段落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土木工程师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
那时候的注册土木工程师主要以项目经验和工作年限来进行资格认定。
(段落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土木工程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1994年,我国出台了《注册土木工程师管理办法》,正式建立了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从根本上提升了行业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段落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工程项目的复杂化,注册土木工程师的培养和认定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经验认证,转向学历认证和考试认证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转变使得注册土木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培养,提高了行业整体水平。
二、发展趋势(段落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土木工程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土木工程师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和分析工程风险,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未来,信息技术会与土木工程更加紧密地结合,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
(段落二)绿色环保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土木工程行业也在积极响应。
未来的注册土木工程师将更多关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段落三)工程安全是土木工程师的重要职责,而现代工程项目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隐患和挑战。
未来,注册土木工程师需要更加注重工程安全,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尽力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段落四)国际化是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土木工程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未来,注册土木工程师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综合能力,为我国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做出贡献。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及专业前景分析
土木工程是一门利用数学、物理、力学等科学知识为基础,研究土木工程结构
的力学性质、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及耐久性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国家基础建设的加速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在日益重要。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在建国初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先后制定和施行了适合其自
己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此后,从1978年开始,在经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土
木工程专业对外开放,引进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和工程技术,与国际接轨,不断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专业普及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改变了传
统的办公方式,并采用了新型的设计和施工模式。
随着社会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将继续朝着更加科学、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土木工程专业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日俱增,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日益广阔。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我国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加大对基建的投入,因此土木工程行业市场仍有广阔的前景。
同时,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为土木工程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越来越关注,土木工程专业也将朝着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环保等方向不断努力和发展。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上漫长而成功,行业前景也在不断扩大和
变得更加广阔。
未来的土木工程将面临更高的安全和环保要求,需要行业内从业者继续提高技术水平、拓宽应用领域,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土木工程是一种以建筑及土木工程建设物为基础的技术管理行业。
其发展可以追溯至
文明古国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当代发展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便利用木材、石材、沙土等自然材料进行建设,创造出不少重
要建筑,比如汉代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伟大的罗马防御工事等。
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
崛起,以土木工程为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不断累积,使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急剧的发展,得
以在世界各地、多种地质条件下推行工程建设。
当今,土木工程从两个方面实现了发展,即工程建设和技术管理方面。
在工程建设方面,由于技术知识的进步和材料进口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结构和理论,比如钢结构框架、地铁建造、水利建设等,迅速普及。
在管理方面,土木工程工程师需要熟悉安全建设管理、技术报告的定期发布及工程步骤的管理。
此外,近年来社会发达,大量信息技术手段也进
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从而方便了工程的管理落实。
未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强调、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土木工程的发展还将
有很大满足,这也将促使土木工程技术不断完善。
同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特大型桥
梁等大型工程的狂热投入,也将极大地推动土木工程不断发展。
总之,土木工程作为一类相对完善的专业,具有极高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公共交通福
祉和提高建筑安全及舒适度,而土木工程的发展从远古时期便不断前行,而当今其发展前
景更是硕果累累。
凭借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不断加强的技术管理,土木工程实力可期,
届时一定会成为城市建设和特大型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持。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土木工程是以土木、建筑、地质、力学、材料科学、水文学、环境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分别从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一、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土木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时代,人类就已开始建造巨大的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等古代建筑,其建造技术已经非常的高明。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和建造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意大利的教堂、法国的凯旋门等等都是当时时代的杰作。
近现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土木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在现代数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从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水利工程都是土木工程的杰作,如埃菲尔铁塔,三峡水利等项目。
同时,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也涉及环境保护、城市公共工程的建设以及天然资源的利用等诸多领域,如近年来的高铁建设、地铁建设、隧道工程、能源资源开发等。
土木工程一直在支撑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未来土木工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
同时,人们将关注到城市的健康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师也将关注到城市规划中的再生能源、低碳环保、绿色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鉴于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土木工程的技术将更加丰富和实用,而这必将推动建筑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需求的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土木工程师将继续为未来的社会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院(部):管理工程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题目:伟大的土木工程班级:信管121姓名:刘兆森学号:***********伟大的土木工程刘兆森信管121 20120216036关键词:土木工程古代近代认识展望一.引言人类出现以来,为了满足住和行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从构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操作开始,到今天能建造摩天大厦、万米长桥,以至移山填海的宏伟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
为便于叙述,权且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划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三个时代。
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时代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木工程时代的起点。
土木工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属性,牵涉面十分广阔,这个简史只是就发展的某些侧面作概略的描述。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时期土木工程的历史发展:二.古代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古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
1.萌芽时期大致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为避风雨、防兽害,利用天然的掩蔽物,例如山洞和森林作为住处。
当人们学会播种收获、驯养动物以后,天然的山洞和森林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使用简单的木、石、骨制工具,伐木采石,以粘土、木材和石头等,模仿天然掩蔽物建造居住场所,开始了人类最早的土木工程活动。
随着氏族群体日益繁衍,人们聚居在一起,共同劳动和生活。
从中国西安半坡村遗址还可看到有条不紊的聚落布局,在浐河东岸的台地上遗存有密集排列的40~50座住房,在其中心部分有一座规模相当大的(平面约为12.5×14米)房屋,可能是会堂。
各房屋之间筑有夯土道路,居住区周围挖有深、宽各约5米的防范袭击的大壕沟,上面架有独木桥。
这时期的土木工程还只是使用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等简单的工具,所用的材料都是取自当地的天然材料,如茅草、竹、芦苇、树枝、树皮和树叶、砾石、泥土等。
掌握了伐木技术以后,就使用较大的树干做骨架;有了锻烧加工技术,就使用红烧土、白灰粉、土坯等,并逐渐懂得使用草筋泥、混合土等复合材料。
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和天然材料建房、筑路、挖渠、造桥,土木工程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
2.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开始分工。
大约自公元前3千年,在材料方面,开始出现经过烧制加工的瓦和砖;在构造方面,形成木构架、石梁柱、券拱等结构体系;在工程内容方面,有宫室、陵墓、庙堂,还有许多较大型的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在工具方面,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公元前 3千年,中国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开始使用青铜制的斧、凿、钻、锯、刀、铲等工具。
后来铁制工具逐步推广,并有简单的施工机械,也有了经验总结及形象描述的土木工程著作。
公元前 5世纪成书的《考工记》记述了木工、金工等工艺,以及城市、宫殿、房屋建筑规范,对后世的宫殿、城池及祭祀建筑的布局有很大影响。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形成早期的土木工程。
3.发达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工效;工程材料中逐渐增添复合材料;工程内容则根据社会的发展,道路、桥梁、水利、排水等工程日益增加,大规模营建了宫殿、寺庙,因而专业分工日益细致,技术日益精湛,从设计到施工已有一套成熟的经验。
早在公元前 4世纪,罗马采用券拱技术砌筑下水道、隧道、渡槽等土木工程,在建筑工程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传统柱式。
公元前2世纪,用石灰和火山灰的混合物作胶凝材料(后称罗马水泥)制成的天然混凝土,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古罗马的券拱结构的大发展。
公元前1世纪,在券拱技术基础上又发展了十字拱和穹顶。
公元2世纪时,在陵墓、城墙、水道、桥梁等工程上大量使用发券。
古罗马的技术成就对欧洲土木建筑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土木建筑工程内容广泛,除教堂建筑外,还有各种公共建筑、广场建筑群,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人才辈出,理论活跃,如L.B.阿尔贝蒂著《论建筑》(1455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体系完备,影响很大;施工技术和工具都有很大进步,工具除已有打桩机外,还有桅式和塔式起重设备以及其他新的工具。
发达时期的其他土木工程也有很多重大成就。
秦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运用各地不同的建设经验,开辟了联接咸阳各宫殿和苑囿的大道,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向全国的驰道,主要线路宽50步,统一了车轨,形成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
比中国的秦驰道早些,在欧洲,罗马建设了以罗马城为中心,包括有29条辐射主干道和322条联络干道,总长达78000公里的罗马大道网。
汉代的道路约达30万里以上,为了越过高峻的山峦,修建了褒斜道、子午道,恢复了金牛道等许多著名栈道,所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随着道路的发展,在通过河流时需要架桥渡河,当时桥的构造已有许多种形式。
秦始皇为了沟通渭河两岸的宫室,首先营建咸阳渭河桥,为68跨的木构梁式桥,是秦汉史籍记载中最大的一座木桥。
还有留存至今的世界著名隋代单孔圆弧弓形敞肩石拱桥──赵州桥。
三.近代土木工程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300年间,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中迅猛前进的阶段。
这个时期土木工程的主要特征是:在材料方面,由木材、石料、砖瓦为主,到开始并日益广泛地使用铸铁、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在理论方面,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学科逐步形成,设计理论的发展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人力物力的节约;在施工方面,由于不断出现新的工艺和新的机械,施工技术进步,建造规模扩大,建造速度加快了。
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逐渐发展到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港口、市政、卫生等工程建筑和工程设施,不仅能够在地面,而且有些工程还能在地下或水域内修建。
土木工程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可分为奠基时期、进步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
1.奠基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奠基时期,也是近代土木工程的奠基时期。
伽利略、I.牛顿等所阐述的力学原理是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起点。
2.进步时期18世纪下半叶,J.瓦特对蒸汽机作了根本性的改进。
蒸汽机的使用推进了产业革命。
规模宏大的产业革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多种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及施工机具,也对土木工程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促使土木工程以空前的速度向前迈进。
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在这个时期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的进程。
蒸汽机逐步应用于抽水、打桩、挖土、轧石、压路、起重等作业。
3.成熟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
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道路、桥梁、房屋大规模建设的出现。
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另一个标志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这一时期的中国,由于当时的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缓慢,直到清末出现洋务运动时,才引进了—些西方技术,陆续建成了一些典型工程。
1909年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全长约200km,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全路有四条隧道,其中八达岭隧道长达1091m;1894年建成用气压沉箱法施工的滦河大桥;1901年全长1027m的松花江衍架桥竣工;1905年建成全长3015m的郑州黄河桥。
1865年上海开始供应煤气。
1879年旅顺建成中国第—个近代给水工程。
1929年中山陵建成。
1931年建成广州中山纪念堂。
1934年在上海建成了24层钢结构的国际饭店。
1937年建成公路铁路两用的钢桁架桥——钱塘江桥,全长1453m,采用沉箱基础。
在材料方面,1889年在唐山出现了中国第一个水泥厂;1910年开始生产机砖。
这些工程建设在中国近代土木工程史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对土木工程的现状的认识及其现代特点认识1.对土木工程的现状的认识现今的土木工程,正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公共和住宅建筑物要求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燃气、供电等现代技术设备日益结合成为整体。
工业建筑物则要求恒温、恒湿、防微振、防腐蚀、防辐射、防火、防爆、防磁、防尘、防高(低)温、耐高(低)湿,并向大跨度、超重型、灵活空间方向发展。
另外,高层建筑大量兴起,地下工程高速发展,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出现,并逐步实现交通运输高速化、水利工程大型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已具备更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条件,如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水利工程。
2.现代土木工程特点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
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建筑材料方面。
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
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
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
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2)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
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
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3)工程规划方面。
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
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
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
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五.对土木工程的未来认识及其展望1.对土木工程的未来的认识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
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
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家的急切关注。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这一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空前难得的施展才干、向国际水平冲击的良好机遇。
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与“竞争”交织、“创新”与“循旧”相争的时代,如何把握世纪之交时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是对我们跨世纪一代人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