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土木工程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9.69 MB
- 文档页数:19
土木工程发展史简述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其发展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
以下是土木工程发展史的一个简述:
古代: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建造简单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例如,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以及用于灌溉的水渠系统。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建造了雄伟的神庙、剧场和大型水道系统,这些都是古代土木工程的重要成就。
中世纪:在中世纪,土木工程的发展相对较慢,主要集中在修建城堡的防御工事和修筑道路桥梁上。
在欧洲,修道院成为土木工程的中心,修道院的修士们负责修建宝库、教堂和修道院本身。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是土木工程发展
的重要转折点。
人们开始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例如钢和铁路。
这让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和建造更大、更强大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在20世纪,人们开始使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其他新
型材料。
现代土木工程师能够设计和建造高楼大厦、大坝、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项目。
未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土木工程的发展将继续推动。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可持续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兴起,以及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土
木工程也将与其他学科,如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引言古代土木工程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达时期近代土木工程奠基时期进步时期成熟时期现代土木工程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理论研究精密化━━━━━━━━━━━━━━━━━━━━━━━━引言人类出现以来,为了满足住和行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从构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操作开始,到今天能建造摩天大厦、万米长桥,以至移山填海的宏伟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
为便于叙述,权且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划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三个时代。
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时代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木工程时代的起点。
人类最初居无定所,利用天然掩蔽物作为居处,农业出现以后需要定居,出现了原始村落,土木工程开始了它的萌芽时期。
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土木工程经历了它的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不过因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颇不平衡。
古代的无数伟大工程建设,是灿烂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土木工程最初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后来出现人工烧制的瓦和砖,这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古代的土木工程实践应用简单的工具,依靠手工劳动,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但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了指导工程实践的成规。
15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近代土木工程出现的先声,是它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
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土木工程进入近代的标志。
从此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的学科。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
土木工程发展史范文古代文明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476年)在古代文明时期,土木工程以水利工程为中心,主要用于农业灌溉、风水以及城市的建设。
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印度的恒河和古中国的黄河等大河流域是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土木工程例子。
古代文明中的农田、城市和宫殿的建设都依赖于土木工程。
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工业革命时期(公元1760年-公元1840年)20世纪(公元1901年-公元2000年)20世纪是土木工程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集中在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木工程领域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城市,同时还需研究如何保护环境资源。
在这个时期,高速公路、大桥、水坝和大型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21世纪(公元2001年至今)21世纪是土木工程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土木工程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地震工程、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城市等领域已经成为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土木工程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和开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
总结土木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古代文明时期的水利工程到中世纪的城市建设,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铁路建设和现代的基础设施建设,土木工程一直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土木工程的未来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继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木工程发展史1.古代土木工程古代土木工程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
也就是从人类第一次拿起工具改造土地、营造房屋开始,到公元17世纪中叶生铁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这一时期被看作是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
这一时期的土木工程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建筑材料以天然材料和砖瓦为主;木结构、砖石结构是主要的结构体系。
公元前11~前3世纪砖瓦的出现又成为了古代土木工程形成期和成熟期的分水岭。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
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西方多是砖石结构。
其在该时期优秀建筑杰作有埃及金字塔、墨西哥奇琴伊扎城、法国加尔桥、希腊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埃塞俄比亚拉里贝拉独石教堂、罗马帝国道路网等。
中国古代多为木结构加砖墙。
相传公元前21世纪的大禹治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5世纪成书的《考工记》则是最早的一本有关土木工程的著作。
公元前3世纪中叶李冰父子在四川灌县修建的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
公元前7~3前世纪,修筑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砖石结构——长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公元6世纪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于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上地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11世纪在山西应县建造的佛宫寺释迦塔,高67.3m,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之一。
还有陕西秦皇陵兵马俑、京杭(北京—杭州)大运河、秦朝全国郡县间驰道网(咸阳中心)、北京故宫、天坛等。
2.近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约300年时间。
这一时期的建筑材料已由天然的木、石、砖瓦发展为人造的铁、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早期预应力混凝土;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
简述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以下是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简述:
1. 古代土木工程:早在5000年前,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石头、木头和砖块等材料,建造宫殿、城池、陵墓、水利工程等。
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土木工程的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公路和水道、古希腊的剧场和体育场馆等都是古代土木工程的杰作。
2. 中世纪土木工程:中世纪时期,城市的兴起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土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城墙、教堂、桥梁和运河等建筑物的建造成为当时土木工程的主要任务。
3. 工业革命时期土木工程: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土木工程开始转向以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进行。
大型钢铁结构、高架桥、隧道等建筑物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公共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和水力发电工程等也成为了当时土木工程的热点领域。
4. 现代土木工程:20世纪以来,土木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土木工程涉及的领域包括交通工程、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等。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引言古代土木工程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达时期近代土木工程奠基时期进步时期成熟时期现代土木工程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理论研究精密化━━━━━━━━━━━━━━━━━━━━━━━━引言人类出现以来,为了满足住和行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从构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操作开始,到今天能建造摩天大厦、万米长桥,以至移山填海的宏伟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
为便于叙述,权且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划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三个时代。
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时代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木工程时代的起点。
人类最初居无定所,利用天然掩蔽物作为居处,农业出现以后需要定居,出现了原始村落,土木工程开始了它的萌芽时期。
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土木工程经历了它的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不过因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颇不平衡。
古代的无数伟大工程建设,是灿烂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土木工程最初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后来出现人工烧制的瓦和砖,这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古代的土木工程实践应用简单的工具,依靠手工劳动,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但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了指导工程实践的成规。
15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近代土木工程出现的先声,是它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
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土木工程进入近代的标志。
从此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的学科。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设计、建造和维护人类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时期,下面将详细介绍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
1.古代土木工程:自古代文明时期开始,土木工程就开始发展。
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和大型建筑物方面取得了突破。
他们掌握了水利和排水系统的技术,建造了庞大的水坝和灌溉系统。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在建筑和道路建设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著名的罗马建筑包括斗兽场和圆形剧场,这些建筑物至今仍然存在。
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中世纪的土木工程受到了战争和瘟疫的影响,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土木工程再次发展起来。
意大利的建筑师们恢复了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提出了新的工程方法。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师包括布鲁内莱斯基、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
3.工业化时代:18世纪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工程实践。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利,铁路和桥梁得以迅速建设。
同时,工厂和城市的快速扩张也加速了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和公共建筑。
4.现代土木工程:20世纪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现代工程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模拟,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新材料的引入,如钢筋混凝土和复合材料,也使得建筑物更加坚固和耐用。
5.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土木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工程师们开始关注如何设计和建造环保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土木工程的新方向。
总结起来,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历了古代土木工程、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工业化时代、现代土木工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不同阶段。
每一个时期都有独特的技术和工程实践,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建筑和基础设施。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引言古代土木工程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达时期近代土木工程奠基时期进步时期成熟时期现代土木工程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理论研究精密化━━━━━━━━━━━━━━━━━━━━━━━━引言人类出现以来,为了满足住和行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从构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操作开始,到今天能建造摩天大厦、万米长桥,以至移山填海的宏伟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
为便于叙述,权且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划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三个时代。
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时代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木工程时代的起点。
人类最初居无定所,利用天然掩蔽物作为居处,农业出现以后需要定居,出现了原始村落,土木工程开始了它的萌芽时期。
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土木工程经历了它的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不过因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颇不平衡。
古代的无数伟大工程建设,是灿烂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土木工程最初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后来出现人工烧制的瓦和砖,这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古代的土木工程实践应用简单的工具,依靠手工劳动,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但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了指导工程实践的成规。
15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近代土木工程出现的先声,是它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
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土木工程进入近代的标志。
从此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的学科。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
展板一:土木工程简介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展板二:古代土木工程展板三:北京故宫展板四:都江堰水利工程展板五:山西应县木塔展板六:埃及金字塔展板七:近代土木工程展板八:帝国大厦展板九:埃菲尔铁塔展板十:金门大桥展板十一:现代土木工程展板十二:广州塔展板十三:台北101大厦展板十四:长江三峡工程土木工程的展望展板十五:工程材料发展展望、建造理论发展展望展板十六:建造技术发展展望、土木工程建造场所的拓展展板十七:香港国际机场展板十八:榆靖高速公路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土木工程范畴从建造的对象看,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市政工程、港口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从使用的材料看,土木工程可分为金属结构、混凝土结构、高分子材料结构、木结构、石结构、土结构等。
从技术性质看,涉及到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修等。
从职业分工看,有从事土木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教师等。
土木工程教育为培养土木工程所需的各类人员,世界各国在大学本科教学中都设立土木工程专业。
世界上最早培养土木工程师的大学是1747年法国创办的国立路桥学校。
我国土木工程教育事业最早出现在1895年创办的北洋西学学堂(后称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
经过一个多世纪,特别是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迅速发展,我国目前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土木工程按照建造材料、建造理论和建造技术出现根本性的突破,可将土木工程的发展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土木工程旧石器时代——17世纪,主要采用天然材料,建造主要依赖经验。
北京故宫都江堰水利工程山西应县木塔埃及金字塔北京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从整体规划到单体建筑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建筑群中,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1)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
(2) 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3) 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4) 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及垂脊吻上有大型陶质兽头装饰,戗脊上饰有若干陶质蹲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
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
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造福于四川人民。
即使今天看来,这一水利设施的设计也是非常合理、十分巧妙,许多国际水利工程专家参观后均十分叹服。
山西应县木塔公元11世纪建成的山西应县木塔,塔高67.31m,共九层,横截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达30.27m。
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该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历时近千年仍完好耸立。
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1)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具有耗能减震作用。
(2)从结构上看,木塔采用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将木塔平面分为内外槽两部分。
内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人员活动。
内外槽之间又分别有地袱、栏额、普柏枋和梁、枋等纵向横向相连接,构成了刚性很强的双层套桶式结构。
(3)木塔外观为五层,而实际为九层。
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
这个暗层也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
在历代的加固过程中,又在暗层内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
应县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七十多座,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部的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埃及金字塔成为了古埃及文明最具有影响力和持久力的象征。
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它相当于一座四十多层的摩天大厦。
胡夫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
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
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
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
近代土木工程 17世纪——二次世界大战,逐步形成力学计算和设计完整体系,将钢和混凝土材料应用于工程建造。
在工程设计理论方面,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
设计理论方面,法国的纳维于1825年建立了土木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容许应力法。
在工程材料方面,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1859年转炉炼钢法的成功及1867年钢筋混凝土开始应用是土木工程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建造技术方面,打桩机、压路机、挖土机、掘进机、起重机、吊装机等纷纷出现,这为快速高效的建造各类土木工程设施提供了有力手段。
帝国大厦艾菲尔铁塔金门大桥帝国大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一栋著名的摩天大楼,共有102层,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
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
哈顿岛的地基非常好,再加上帝国大厦由花岗岩、印第安纳砂石、钢铁、铝材等建成,大厦显得非常坚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帝国大厦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筑。
直到1973年世贸中心和1974年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建成,它才退居第四。
帝国大厦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在建筑史上创每周修建4层半楼的纪录;每天参加施工的人员高达4000人,全部工作量超过700万工时;共使用6万吨钢、1000万块砖、80万公里长的电缆与电线、192公里长的管道;1600公里长的电话电缆;6500扇窗户;1860阶台阶;安装了73部电梯、电梯速度高达每分钟427米。
帝国大厦占地面积为2.66公顷,当时全部造价4100万美元,后来的维修费用累计为6700万美元。
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于1889年建成。
它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
埃菲尔铁塔高300米,铁塔钢质构件有18038个,重达10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
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
塔分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
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体系既直观又简洁:底部是分布在每边128m 长底座上的4个巨型倾斜柱墩,倾角54°,由57.63m高度处的第一层平台联系支承;第一层平台和115.73m高度处的第二层平台之间是4个微曲的立柱;再向上4个立柱转化为几乎垂直的、刚度很大的方尖塔,其间在276.13m高度处设有第三层平台;在300.65m高度处是塔顶平台,布置有电视天线。
铁塔总重10000t,承担这些重量的是4个坚固的直伸至下卧持力土层的沉箱基础。
金门大桥金门大(Golden Gate Bridge)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长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于1933年动工,历时4年,利用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设计。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单跨超过千米的大桥,桥跨1280m,桥头塔架高277m,主缆直径1.125m,由27572根钢丝组成,其中每452根钢丝先组成一股,由61股组成主缆索,索重11000t左右。
锚固缆索的两岸锚碇为混凝土巨大块体,北岸混凝土锚碇重为130000t,南岸的小一些,也达50000t。
大桥的桥面宽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宽敞的人行道。
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朴素无华。
桥身呈朱红色,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华灯初放,如巨龙凌空,使旧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壮丽。
现代土木工程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今,以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土木工程的现代化。
在建造材料方面,随着化学工业和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新型材料不断出现。
在结构设计理论方面,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
设计理论进入基于概率理论的可靠度设计方法。
一些新颖的结构如任意曲面形式的网壳结构、各种类型的斜拉桥等都不断涌现。
在建造技术方面,在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下,建造技术由单一使用机械发展到机-电-计算机的一体化。
对于复杂的工程,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监控和计算机控制,使施工精度、施工质量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广州塔 101大厦长江三峡工程广州塔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地面标高600米,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为广州最高建筑物,国内第一高塔,而“小蛮腰”的最细处在6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