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面面观
- 格式:pdf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8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观点一,手机使用对健康有害。
手机使用过多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疾病等健康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观点二,手机使用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
手机使用在驾驶过程中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手机也被用于犯罪活动,如诈骗、偷拍等。
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可以有效减少这些社会安全问题的发生。
引用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担心的是,科技会使人类变得愚蠢。
”这句话表明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手机作为一种科技产品,也可能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2019年,美国加州通过了一项法律,全面禁止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
这项法律的实施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证明了全面禁止手机使用的积极效果。
反方,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观点一,手机使用对个人生活有益。
手机可以帮助人们方便地进行沟通、获取信息,提高生活效率。
另外,手机还可以用于学习、工作等方面,对个人生活有积极作用。
观点二,手机使用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手机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面禁止使用手机会对这些产业造成不利影响,影响经济的发展。
引用名人名句,乔布斯曾说过,“手机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这句话表明了手机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应该轻易全面禁止使用。
经典案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手机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健康监测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将会影响这些便利服务的提供,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对于保护健康和社会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会对个人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应该在禁止手机使用和保护个人权益之间寻求平衡,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手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手机首先,手机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许多人沉迷于手机,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每天平均使用手机超过5个小时,这种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因此,禁止使用手机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干扰。
其次,手机的使用对健康有害。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健康问题。
此外,手机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手机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禁止使用手机可以减少人们受到手机辐射的危害。
再者,手机的使用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在一些场合,手机的使用会对他人造成困扰,比如在电影院、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使用手机会打扰他人。
此外,在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比如驾驶时使用手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禁止使用手机可以保障社会安全。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手机首先,手机的使用是一种个人权利。
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使用手机的方式。
禁止使用手机会侵犯个人的权利。
其次,手机的使用对个人生活有益。
手机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
此外,手机也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益。
再者,手机的使用对社会发展有益。
手机的普及和使用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灾难发生时,手机可以帮助人们及时获取救援信息。
综上所述,虽然手机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但禁止使用手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反,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教育,引导人们正确使用手机,避免手机对生活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说:“技术本身并不是邪恶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待技术的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手机的使用,而不是简单地禁止使用手机。
一 智能手机的主要操作系统 及其安全机所谓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PC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引言:200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CanSecWest安全会议上,PWN2OWN黑客大赛第一次把手机作为攻击目标,但当年没有任何斩获。
2010年的PWN2OWN大赛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卢森堡大学的Ralf Philipp Weinman和Zynamics公司的Vincenzo Iozzo 合作成功攻破了iPhone 3GS(iPhone OS 3.1.3)。
他们只利用Safari浏览器访问特定的Web页面,就得到了执行任意代码机会(这种攻击方式就是目前常见的网页挂马攻击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手机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而手机自身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
本质上说,手机安全和PC终端安全原理上一致,但手机上的安全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手机安全面面观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IBM设计的一款概念性的智能手机“Simon”。
智能手机真正出现则是在1996年Nokia推出的Nokia 9000。
Nokia 9000的操作系统是GEOS(基于DOS开发),CPU为x86架构,支持MMC扩展卡。
由于智能手机不具备像PC一样的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其功能是越来越强大,其产品也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
从现在主流的智能手机来 文/绿盟科技 刘业欣- NetworkServices: 用于使用移动网络,例如:拨打电话或发送文本消息。
- Location: 准许访问手机的位置信息。
需要通过签名和声明书(D e c l a r a t i v eStatement)获得的能力7项- PowerMgmt: 准许在系统中中断任何进程或者转换机器状态(关掉设备)。
智能手机安全知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能手机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开详细分析智能手机安全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智能手机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智能手机也面临各种安全威胁。
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软件和网络钓鱼等问题时有发生,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严重后果。
在保护智能手机安全方面,我们首先要注意设置强密码。
密码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如生日、手机号等容易猜测的组合。
更好的选择是使用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以增加破解的难度。
其次,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也是保持智能手机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智能手机制造商和应用开发者通常会为其产品提供定期的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其中包含修复已知漏洞和安全问题的补丁。
我们应该养成定期检查并更新的习惯,以确保我们的智能手机始终拥有最新的安全防护措施。
此外,保持警惕也是智能手机安全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意避免点击未知来源或可疑链接,以免受到钓鱼欺诈等网络攻击。
另外,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应用程序,以免被恶意软件感染。
同时,我们还应该为智能手机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及时扫描和清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还应该保护个人隐私。
智能手机中储存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如联系人、短信、照片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个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审慎授权应用程序访问个人信息,并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敏感数据。
总结起来,智能手机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通过设置强密码、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保持警惕和保护个人隐私,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智能手机的安全。
通过了解并正确应用智能手机安全知识,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和放心地利用智能手机的便利功能,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与快乐。
手机日常应该注意什么安全手机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使用它进行通讯、娱乐和工作等各种活动。
然而,手机安全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手机日常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手机的物理安全。
因为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经常会将手机随身携带。
所以,我们需要注意避免手机丢失或被盗的情况。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加强手机的物理安全:1.将手机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将它暴露在公共场合;2.避免将手机放在易被盗窃的地方,例如露天咖啡厅、电影院;3.为手机安装物理设备保护工具,如手机腰带或手机链等;4.避免将手机放在衣服后袋或裤子口袋中,容易导致手机从口袋中掉出;5.给手机设置密码锁屏,以防止他人随意进入手机。
其次,我们需要保护手机的软件安全。
手机被盗或丢失后,不仅会导致手机本身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我们个人信息的泄露。
因此,保护手机软件安全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确保手机软件的安全:1.定期更新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确保其有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2.谨慎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只从官方或可信任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3.不安装来自未知来源的应用程序;4.仔细阅读应用程序的权限要求,并只授予必要的权限;5.安装手机安全应用程序,如杀毒软件和防盗软件,以保护手机安全。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
因为我们经常使用手机上网,所以我们需要保护手机免受网络攻击和欺诈的威胁。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保护手机的网络安全:1.使用安全的Wi-Fi网络,避免使用公共的不安全的Wi-Fi网络;2.不随意连接不可信任的蓝牙设备;3.避免下载可疑的电子邮件附件或点击可疑的链接;4.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避免被网络诈骗和钓鱼攻击。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手机支付和账户安全。
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我们需要保护手机支付和账户的安全。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保护手机支付和账户的安全:1.在手机上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2.不随意共享账户信息和支付密码;3.不随意点击不明确的短信和推送通知,防止被钓鱼攻击;4.定期检查手机账户和支付记录,注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浅析手机安全的重要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和工作工具。
由于手机的重要性,手机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信息时代,手机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部安全的手机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重视手机的安全问题。
手机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
手机中储存了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照片、视频等。
如果手机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这些信息极有可能被他人非法获取,导致隐私泄露的风险。
而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可能被用来进行欺诈和恶意攻击。
手机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手机安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财产安全保护方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比如通过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进行购物支付,还有通过手机进行银行转账等等。
而如果手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支付密码、银行账户信息等就有被他人盗用的风险。
据统计,手机资金盗窃、非法消费等案例屡见不鲜,手机安全对财产安全保护至关重要。
手机安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信息泄露与网络攻击方面。
如今,很多手机用户都会通过手机上网浏览新闻、购物、社交等,而一旦手机的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个人信息和隐私便有可能被黑客攻击者远程控制,导致信息泄露,甚至出现诱骗、敲诈勒索等问题。
据统计,从手机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愈发严重。
所以手机安全问题关乎使用者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对于保护个人和单位的重要信息资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手机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一旦手机被盗、丢失或者损坏,也将给手机用户带来不便和损失。
一旦手机丢失,其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资料也有被泄露的风险。
而且对于一些重要工作来说,手机的丢失也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处理工作事宜,进而影响工作的进行。
手机安全对于避免个人财产损失和工作效率提升也至关重要。
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手机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使用手机的常识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安全使用手机的常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安全使用手机,以提高我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个人隐私。
一、设置屏幕锁定密码手机屏幕锁定密码是保护个人隐私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设置密码、图案或指纹锁定等方式,可以确保即使手机丢失或被盗,他人也无法轻易访问手机内部信息。
在设置密码时,应尽量选择较为复杂和安全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增加手机的安全性。
二、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公共无线网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黑客可以通过公共网络截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
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进行网上银行、支付和输入其他敏感信息的操作。
在需使用无线网络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受信任或加密的私人网络。
三、下载应用需谨慎应用商店中存在大量的应用程序,下载应用时需要谨慎选择。
首先要确保下载应用的来源可信,尽量选择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
其次,阅读用户评价和评论,对于评价较差或存在安全风险的应用,应避免下载和使用。
此外,定期检查手机上已安装的应用,及时删除不常用或有安全问题的应用。
四、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手机也面临着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威胁,因此,安装一款可信赖的安全防护软件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防护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和拦截恶意软件、病毒以及其他安全威胁,提供手机系统的安全保护。
五、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是安全使用手机的重要方面。
在手机上,不要随意泄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同时,对于来自不熟悉或不信任的来源的短信、电话、链接等要慎重对待,以免受到钓鱼网站、诈骗电话等的欺诈。
六、合理使用手机除了以上安全措施,合理使用手机也是保证手机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注意避免下载和使用不明来源的应用,不随意点击垃圾短信、不浏览不安全的网站,避免点击不明链接等。
此外,不将手机暴露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环境中,避免手机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以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手机与安全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几乎人手一机已经成为了常态。
然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手机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个人信息和隐私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手机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紧密相连,几乎记录了我们的方方面面,包含了个人隐私、工作数据和经济信息等等。
如果不加以保护,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例如,手机中存储的联系人、聊天记录、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一旦被黑客或恶意软件侵入,则极有可能被滥用,从而带来经济损失或身份被盗用的后果。
其次,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变化,网络犯罪的方式也不断进化和升级。
手机病毒、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威胁方式层出不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智能手机具有网络功能的特点,使得网络攻击的渠道更加广泛。
比如,通过恶意软件能够远程控制手机,窃取个人信息或者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都对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此外,手机网络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现象的变化,如网络暴力、虚假广告诈骗等问题。
手机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快速且广泛,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就会加剧手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而导致更多的谣言、恶搞和诈骗事件的发生。
为了加强手机安全,我们首先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切勿轻信陌生电话、不明短信或链接;不随意下载不明软件或应用,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定期更新手机系统和安全软件,尽量避免使用网络速度慢的公共WiFi等等。
同时,手机厂商也应加强技术研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机产品,给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
总之,手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与之相关的个人隐私、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都离不开的。
只有加大对手机安全的重视和投入,共同来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才能让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好它的作用。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首先,手机的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人沉迷于手机,导致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工作或学习。
据统计,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其次,手机的使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问题。
此外,手机辐射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健康。
最后,手机的使用对社会安全产生了威胁。
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司机使用手机而造成的。
此外,手机的使用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安全。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手机。
首先,手机的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手机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得到解决,因此,全面禁止使用手机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手机的使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现代手机的屏幕和辐射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少。
此外,手机也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获取健康信息和进行健康管理,因此,全面禁止使用手机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最后,手机的使用对社会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
手机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呼救和求助,提高社会安全。
此外,手机的使用也可以帮助警方更快速地处理案件和解决问题。
因此,全面禁止使用手机会影响社会的安全。
名人名句:“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乔布斯。
“手机的发展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不是给人们带来麻烦。
”——马云。
经典案例:2019年,美国加州通过了法案,禁止驾驶员在驾驶时使用手机。
这一举措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交通安全。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安全都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权衡各方利益,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规范手机的使用,而不是一味地全面禁止。
智能手机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智能手机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我们会在手机上进行各种操作,如购物、社交、游戏、金融等,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让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智能手机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威胁。
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未知的消息、广告以及链接,这些都可能包含病毒和恶意软件。
一旦手机感染了病毒和恶意软件,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和电池寿命,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资金被盗刷等问题。
第二是网络诈骗的风险。
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在线交易和金融操作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这也让我们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犯的目标。
例如,一些假冒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可能会要求您输入各种个人详细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用于违法犯罪。
第三是密码和账号安全的问题。
在智能手机上,我们登录各种应用程序时通常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
但是,如果某个应用程序的密码被破解或账号被盗用,您的隐私和财务信息都会暴露在外。
而在保护智能手机隐私方面,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尤为注意:首先是应用程序权限的管理。
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权限设置,常见的包括读取通讯录、使用相机、访问位置等。
如果某个应用程序拥有大量权限,那么它就能够在背后监视您的所有活动,甚至获取您的个人信息。
因此,在安装应用程序时,需要细心地查看权限申请,谨慎选择安装。
第二是隐私设置的灵活管理。
智能手机中的很多功能和应用程序都有隐私设置,包括密码锁屏、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加密、数据备份等等。
我们需要灵活管理这些设置,以便在手机丢失或被盗时能够远程锁定、消除数据和恢复备份。
第三是从网络攻击中保护手机。
在互联网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和黑客攻击,包括电子邮件欺诈、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等。
为了保护智能手机的安全和隐私,我们应该定期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安装安全软件、加强病毒防御等等。
总的来说,智能手机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需要我们加强安全常识和使用技巧、注意威胁比如诈骗病毒等,并且要时刻关注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新闻和安全更新,及时进行维护和变更。
一 智能手机的主要操作系统 及其安全机所谓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PC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引言:200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CanSecWest安全会议上,PWN2OWN黑客大赛第一次把手机作为攻击目标,但当年没有任何斩获。
2010年的PWN2OWN大赛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卢森堡大学的Ralf Philipp Weinman和Zynamics公司的Vincenzo Iozzo 合作成功攻破了iPhone 3GS(iPhone OS 3.1.3)。
他们只利用Safari浏览器访问特定的Web页面,就得到了执行任意代码机会(这种攻击方式就是目前常见的网页挂马攻击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手机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而手机自身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
本质上说,手机安全和PC终端安全原理上一致,但手机上的安全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手机安全面面观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IBM设计的一款概念性的智能手机“Simon”。
智能手机真正出现则是在1996年Nokia推出的Nokia 9000。
Nokia 9000的操作系统是GEOS(基于DOS开发),CPU为x86架构,支持MMC扩展卡。
由于智能手机不具备像PC一样的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其功能是越来越强大,其产品也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
从现在主流的智能手机来 文/绿盟科技 刘业欣- NetworkServices: 用于使用移动网络,例如:拨打电话或发送文本消息。
- Location: 准许访问手机的位置信息。
需要通过签名和声明书(D e c l a r a t i v eStatement)获得的能力7项- PowerMgmt: 准许在系统中中断任何进程或者转换机器状态(关掉设备)。
- ProtServ: 准许服务器应用可以用一个受保护的名字进行注册。
受保护的名字以“!”开头。
- SwEvent: 准许生成或者捕获键盘以及笔输入事件。
- SurroundingsDD: 准许访问提供外围设备输入信息的逻辑设备驱动。
- ReadDeviceData: 准许读取系统设备驱动数据。
- WriteDeviceData: 准许写入系统设备驱动数据。
- TustedUI: 区分正常应用和可信应用的用户接口。
需要通过“Symbian能力请求”认证才能获得的能力5项- MultimediaDD: 准许对所有多媒体设备驱动(声音、摄像头等)的访问。
- NetworkControl: 准许修改或者访问网络协议控制。
- CommDD: 准许访问通信设备驱动。
- DiskAdmin: 准许进行硬盘管理操作,例如格式化驱动器。
- AllFiles: 准许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可见,而且还可对在/private下的文件进行写操作。
只有设备制造商才能获得的能力2项- DRM: 准许访问DRM保护的内容。
-T C B : 准许在终端中访问/s y s 以及/resource目录。
签名又大致分三种:Symbian 收费证书签名即用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官方颁发的收费证书签名。
通过了Symbian 安全认证的软件才会获得Symbian的证书,这个认证是需要收费的,而看,其CPU都采用ARM架构,其上的操作系统被几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来统治。
下面我们就来按照当前市场占有率排名依次分析一下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图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2010年一季度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布图Symbian OS Symbian OS依靠以诺基亚为首的多个手机大厂的支持,一直都是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
Symbian OS前身叫做“EPOC”,到6.0版本的时候正式改名为“Symbian OS”,目前最新版已经是9.5版本,并且已经被Nokia收购,开放了部分版本的源代码。
当前的Symbian OS内核是微内核设计,具有抢占式多任务和内存保护机制。
由于Symbian OS中存在多种不同的用户接口(UI),Symbian OS又可分为UIQ, S30, S40, S60, S80, S90, MOAP(S)等等多种平台。
Symbian OS 9之前的版本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安全机制,因此其上的恶意软件比较泛滥。
从Symbian OS 9.1(S60 v3)开始引入了平台安全(Platform Security)机制,即用数字签名技术来进行“能力”(也就是权限)限制,从此Symbian OS安全性才得以大大提高。
目前Symbian OS对应用程序的能力可以细分为20项: 只需要通过签名获得的能力6项- LocalServices: 用于通过USB、红外和蓝牙发送或接收消息。
- ReadUserData: 准许读取用户数据。
系统服务器和应用引擎可以自由地对他们的数据施加这一限制。
- WriteUserData: 准许写入用户数据。
系统服务器和应用引擎可以自由地对他们的数据施加这一限制。
- UserEnvironment: 准许访问用户及其附近环境的实时保密信息。
且每更新一次版本可能还得重新认证。
该类软件有较高的安全级别,在手件进行了签名。
这类软件可以在手机上安装运行(可能会遇到安全性警告,可跳过)。
但因为公共免费证书权限较低,故不能实现那些“被特别限制”了的功能。
用户签名(使用开发证书)严格来说这个应该是属于“开发者签名”。
因为Symbian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一种“开发证书”,原意本来是让软件开发者作软件测试用的。
这个“开发证书”是与作为测试用的机器的IMEI 码挂钩的。
使用这种证书签名的软件只能在该IMEI 码对应的机器上使用,不能用于别的机器。
开发证书自颁发日起有效期为三年。
不幸的是,虽然Symbian OS 9.x具有了强制签名机制,但仍然被人找到了漏洞可以突破这个限制。
针对S60的最新固件版本的签名破解程序已经出现,破解之后强制签名机制将不再有效。
现在还不清楚恶意软件能不能用这个破解方法进行传播,即使不能被直接利用。
由于很多人为了不受限制,进行了这种破解操作,导致系统本身失去了安全性,也就给恶意软件的入侵带来了机会。
Symbian平台是Symbian OS的后续产品,采用Symbian^N的版本记号,Symbian^1就是S60 v5,Symbian^2是基于S60 v5.1进行开发。
以半年为间隔,各个版本将先后依次经历各个开发阶段,稳定后发布上市,其后生命周期为一年。
因此,同时在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将达到5个版本:S^N处在“Harden”稳定性增强阶段。
两款早期系统S^N-1和S^N-2处在稳定阶段,是提供给厂商使用的主流系统。
S^N+1处在丰富功能阶段,开发者可以提供新的功能特性。
S^N+2处在早期版本测试阶段。
BlackBerry OSBlackBerry OS是RIM公司专有的手机操作系统,具有多任务能力和强大的基于RIM自己服务端的PushMail功能,为公司环境提供了端到端的企业无线解决方案。
2010年4月,RIM公司发布了BlackBerry OS 6.0。
BlackBerry OS安全机制也是通过强制签名来进行权限划分。
虽然BlackBerryO S自身出过一些安全漏洞,但都不严重,又由于BlackBerry OS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因此BlackBerry OS到现在其安全机制也没有被破解,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突出。
iPhone OSiPhone OS是苹果公司基于Mac OS X开发的iPhone专用操作系统。
其提供的多点触摸方式给手机带来了新的体验。
iPhone OS的安全机制也是强制签名机制,只有 “AppStore”上的应用软件才能安装运行。
2010年6月,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OS 4,并且改名为iOS 4。
随着iPhone市场的火爆,iPhone OS的市场占有率迅速超过了Windows Mobile,目前排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第三位,并且到2010年底很有可能超过BlackBerry OS再晋升一位。
如同Symbian OS,iPhone OS也被人找到了可以突破限制的漏洞,俗称“越狱”(Jailbreaking)。
而且在2010年的PWN2OWN大赛,攻击者利用真正的远程可利用漏洞成功地对当时最新版本的iPhone OS进行了攻击。
AndroidAndroid是基于修改的Linux内核,并结合关键应用程序和Java中间件技术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系统最初由Android公司开发,后来Android公司在2005年7月被Google公司收购。
2007年11月,包括Google在内的多家移动产品和运营公司共同成立了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Android也成为开放手机联盟旗下唯一的移动操作系统平台。
2010年5月,开放手机联盟推出了Android 2.2。
由于Android得到了大部分移动厂商的支持,并且完全开放,是最有前途超越Symbian OS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安全机制没有采用强制第三方签名机制,只要自签名的程序就可以正常运行了,因此这种签名机制形同虚设。
Windows Mobile Windows Mobile是微软公司基于Windows CE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
由于微软提供了强大的Windows CE的开发环境,使得开发Windows CE上的软件与Windows上的软件过程基本类似,再加上系统也支持.NET,因此有众多的软件开发者和开发商为其开发应用软件,使得Windows Mobile上的软件资源非常丰富。
2010年2月,Windows Mobile 6.5.3在索尼爱立信的Aspen手机正式发布。
Windows Mobile提供的安全机制也非常全面,与Symbian OS的安全机制有所差别,并不是只依靠签名来决定其拥有的能力,而是通过三级权限来进行划分,每一级别权限的能力依靠安全策略来配置。
而且签名机制并非强制,可以在安全策略中关闭。
于是在目前大多数的Windows Mobile的产品中,都没有启用强制签名机制。
这样也就给恶意软件敞开了大门。
之所以采取这样配置,应该是考虑到大量未签名的应用软件的存在,如果采用强制签名会导致非常多的麻烦。
虽然Windows Mobile出厂时候未做严格的安全配置,但实际上用户可以通过自行修改注册表的方式来进行严格的安全限制。
Windows Phone 7是微软公司革命性的手机操作系统,虽然仍然基于Windows CE的内核,但是架构和与之前的Windows Mobile完全不兼容,不能直接运行Windows Mobile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