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1课时限时练(无答案)新人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4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为
4
强调概念,突出重点。
引出下一学习目标:。
出问题:
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营养级之
流动的数据进行整理。
并计算能量传递的效投影展示经典例题。
(见附件)
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
基础。
能量的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描述能量流动的概念2、描述各营养级生物能量流动的方向和能量流动的特点3、学会解释实际生活中能量流动的现象【学习重点】1、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能量金字塔【学习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自主预习】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过程:(1)能量的源头:_______________(2)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
(4)能量传递渠道:________________。
(5)能量的散失途径(或输出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一级别的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本级别的消费者_______的能量—_______量(7)能量的转化和散失:请补充好下列食物链能量流动的示意图:3、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_____________ ,也不可 _________ 。
(2):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为。
注:(1)能量传递效率:(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可用“____ __金字塔”表示。
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合作探究】1、生产者的能量流向有那些?消费者的能量流向与生产者的相同吗?2、赛达伯格湖中的生产者的能量流入是通过作用实现的?还有无其他途径了?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4、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中,未利用部分指的是什么?最终去向是什么?【预习自测】1、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为()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2、如果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鸟又以该树上的昆虫为食。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⑴、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⑵、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重点)。
2、技能性目标⑴、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⑵、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
3、情感性目标⑴、通过小组讨论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生态学观念。
二、教学材料自制模型、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思路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从学生熟悉的生物在个体水平分析出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路。
再从生态系统水平(个体->种群->营养级)总结概括出能量流动的概念,通过自学、讨论、建模等手段构建的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
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林德曼的研究资料,引导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探讨能量流动过程的特点,并学会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
最后利用习题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首尾呼应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讨论为主线,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多手段、多角度的探索,多次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本节课知识点多且难,而课标要求只能用一课时来教学。
故教学中难度与广度很难把握。
知识点稍为拓深,时间就会超出要求。
如何做到在一节课内,完成本节课所以知识点,还需探讨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预习导学】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与过程1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的 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 •过程: (1)能量的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 。
(2) 起点:从 _____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3) 流入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传递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能量通过细胞呼吸,以 的形式散失。
【预习自测】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 散失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等于初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5. 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 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B. 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C. 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D.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6.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 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tqrt.、八 :课刖I I--先学案--( ( ( () ) ) )-2 -B. 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C. 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D. 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课堂检测】1. 依据下面的能量流动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 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植物把 能转变成 能,这些能量最终都变 —散失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 作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入某营养的能量=该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能量(选填摄入、同化) (4)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能量最后的去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4.能量流动的过程分解占利用2. 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②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 ④流人到分解者体内C .①③④D .②③④3. 请尝试完成下面贝类的能量去向图解。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1 / 7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讨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物链的长度,能量逐级递减,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再次的思考。
〖板书〗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板书〗一、能量流动的过程2 / 72〖讲述〗(1)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
注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
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
班级:________ ___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第Ⅰ部分
一、请自主总结本章知识。
第Ⅱ部分
二、单选题
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X1过程是通过光合作用完成的
B.Y1、Y2和Y3是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
C.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能量是反复循环利用的
D.能量是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的
2.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3.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食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3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6%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开始于光照射到生产者
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的形式有光能、热能和化学能
D.流动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积累的全部能量
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②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流经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6.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c>a+b
7.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的能量
8.图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
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9.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
10.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生产音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 +B2 +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二、非选择题(30分,每格2分)
11.(16分)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研究人员对以“作物一害虫一天敌”相互作用为
中心的棉田(全年均不施农药)进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l03kJ/(m2-a)。
分析结果,回答:
(l)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 __×l03kJ/( m2.a)。
(2)棉蚜靠吸取棉株的汁液生长,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从表中数据
可以看出棉蚜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依据是_ ___
(3)调查期间,研究人员每5天一次,采用___ _法调查棉田中蚜虫、瓢虫的种群数
量,右图为研究人员对蚜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请在答题纸上画出以棉蚜为食的瓢虫
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4)由棉田害虫流入捕食性天敌体内的能量为__ __ ×103kJ/( m2.a),其中_ __×l03kJ/( m2.a)储存在捕食性天敌体内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5)调查表明,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对害虫抑制作用大。
与施用农药防治害虫相比,利用捕食性天敌(瓢虫等)防治害虫除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之外,还有利于
(答一点即可)。
第Ⅲ部分
三、请写出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