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9高考化学二轮专题题组训练 第14讲 考点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56.50 KB
- 文档页数:6
江苏省宿迁市府苑中英文学校2019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生活中下列物质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食盐和白醋都可作调味剂B. 糖类和蛋白质都可发生水解C.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都是含烃混合物D. 双氧水和碘酒都可作医用消毒剂参考答案:B【详解】A.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醋具有酸味,可作调味剂,醋具有酸性,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如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C.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烃,故C正确;D.碘酒、75%酒精溶液、双氧水溶液是三种常见的消毒剂,故D正确;故选B。
2. 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参考答案:答案:A考点: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解析: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酸性”两个字,选项B溶液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 c(OH-)=c(Na+)+c(H+),推导出:c(CH3COO-)-c(Na+)=c(H+) -c(OH-),如果c(CH3COO-)=c(Na+),同时有:c(H+) =c(OH-) ;如果c(CH3COO-)+),同时有:c(H+) -) ;如果c(CH3COO-)>c(Na+),同时有:c(H+) >c(OH-);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c(CH3COO-)>c(Na+)>c(OH-)>c(H+)都不能成立;选项D中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Na+)+c(NH4+)+c(H+),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c(H+),则c(CH3COO-)>c(NH4+)+c(Na+);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则c(CH3COO-)=c(NH4+)+c(Na+);当溶液呈碱性时,c(H+)<c(OH-),则c(CH3COO-)<c(NH4+)+c(Na+),所以c(CH3COO-)不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A.氢 B.碳 C.氮 D.氧2.反应NH 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Cl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B.N2的结构式:N=NC.Na+的结构示意图:D.H2O的电子式: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 .Al 2O 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NaOH 溶液:Na +、K +、23CO -、2AlO -B .0.1 mol·L −1FeCl 2溶液:K +、Mg 2+、24SO -、4MnO -C .0.1 mol·L −1K 2CO 3溶液:Na +、Ba 2+、Cl −、OH −D .0.1 mol·L −1H 2SO 4溶液:K +、4NH +、3NO -、3HSO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经水湿润的pH 试纸测量溶液的pHB .将4.0 g NaOH 固体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 −1NaOH 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 .MnO 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 2C .SO 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 4)2SO 3D .室温下Na 与空气中O 2反应制取Na 2O 2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室温下用稀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ClO −+Cl −+H 2OB .用铝粉和NaOH 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 2:Al+2OH −2AlO -+H 2↑C .室温下用稀HNO 3溶解铜:Cu+23NO -+2H+Cu 2++2NO 2↑+H 2OD .向Na 2SiO 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SiO 3+2H +H 2SiO 3↓+2Na +8.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 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 与X 位于同一主族。
4.绝密★启用前I 试题命制中心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化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厉害了我的国!系。
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F 列说法正确的是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Z<YD . Y 、Z 、W 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够两两相互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制备无水氯化铁浓氨水氧化钙C .制取少量NH 3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B •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NaXO,NaHCO,D .比较NaHCO 3和Na 2CO 3的热稳定性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歼-20 ”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神舟十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35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ClA .向Ca(CIO )2溶液中通入少量 CO 2:B .向AgCI 悬浊液中加入Na 2S 溶液,C .用强碱溶液吸收工业尾气制取硝酸:2CIO -+CO 2+H 2O2HCIO+ CO 2-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I+S 2-Ag 2S+2CI NO+NO 2+2OH 「2 NO 3+H 2OD .向莫尔盐[(NH 4)2Fe(SO 4)2 6H 2O ]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 4 +Fe 2++3OH - NH 3 H 2O+Fe(OH) 2 J\\\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氯化氢的电子式:HTG2-氯丙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CH 2CI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SO 2具有氧化性,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B .明矶水解形成 Al(OH) 3胶体,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剂C .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D .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X 、Y 、Z 、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 n-、Y n+、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W 的最内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强化训练14立体几何——大题备考第二次作业1.[2022·广东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面P AD是正三角形,M是侧棱PD的中点,且AM⊥平面PC D.(1)求证:平面P AD⊥平面ABCD;(2)求AM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2.[2022·河北唐山二模]如图,△ABC是边长为43的等边三角形,E,F分别为AB,AC的中点,G是△ABC的中心,以EF为折痕把△AEF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且PG⊥平面AB C.(1)证明:PB⊥AC;(2)求平面PEF与平面PBF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3.[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如图,在多面体ABCEF 中,AC =BC =2,∠ACB =120°,D 为AB 的中点,EF ∥CD ,EF =1,BF ⊥平面AEF .(1)证明:四边形EFDC 为矩形; (2)当三棱锥A - BEF 体积最大时,求平面AEF 与平面ABE 夹角的余弦值.4.[2022·山东德州二模]《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九章算术·商功》篇中提到“阳马”这一几何体,是指底面为矩形,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现有“阳马”P - ABCD ,底面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P A ⊥平面ABCD ,P A =2,E 、F 为边BC 、CD 上的点,CE → =λCB → ,CF → =λCD →,点M 为AD 的中点.(1)若λ=12,证明:平面PBM ⊥平面P AF ;(2)是否存在实数λ,使二面角P - EF - A 的大小为45°?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此时直线BM 与平面PEF 所成角的正弦值.强化训练15 统计、统计案例与概率——小题备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山东潍坊三模]某省新高考改革方案推行“3+1+2”模式,要求学生在语数外3门全国统考科目之外,在历史和物理2门科目中必选且只选1门,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门科目中任选2门.某学生各门功课均比较优异,因此决定按方案要求任意选择,则该生选考物理、生物和政治这3门科目的概率为( )A .12B .13C .16D .1122.[2022·山东威海三模]甲、乙两人相约在某健身房锻炼身体,他们分别在两个网站查看这家健身房的评价.甲在网站A 查到共有840人参与评价,其中好评率为95%,乙在网站B 查到共有1 260人参与评价,其中好评率为85%.综合考虑这两个网站的信息,则这家健身房的总好评率为( )A .88%B .89%C .91%D .92% 3.[2022·辽宁葫芦岛一模]有一组样本数据x 1,x 2,…,x n ,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y 1,y 2,…,y n ,其中y i =x i +c (i =1,2,…,n )c 为非零常数,则( )A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方差相同B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众数相同C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相同D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相同 4.[2022·辽宁辽阳二模]为了解某地高三学生的期末语文考试成绩,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对其进行调查,根据所得数据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不低于90分为及格,则这100名学生期末语文成绩的及格率为( )A .40%B .50%C .60%D .65% 5.[2022·河北保定二模]某研究机构为了了解初中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y (单位:分)与每周课外阅读时间x (单位:分钟)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搜集了100组数据(∑i =1100x i =3 000,∑i =1100y i =7 900),并据此求得y 关于x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0.3x +a.若一位初中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为2个小时,则可估计她的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A .70.6B .100C .106D .110 6.[2022·山东青岛一模]甲乙两选手进行象棋比赛,已知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若采用三局二胜制,则甲最终获胜的概率为( )A .0.36B .0.352C .0.288D .0.648 7.[2022·湖北武汉模拟]通过随机询问某中学110名中学生是否爱好跳绳,得到如下列联表:已知χ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根据小概率值α=0.001的独立性检验,爱好跳绳与性别无关B .根据小概率值α=0.001的独立性检验,爱好跳绳与性别无关,这个结论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C .根据小概率值α=0.01的独立性检验,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跳绳与性别无关”D .根据小概率值α=0.01的独立性检验,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跳绳与性别无关”8.[2022·湖南长沙模拟]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某特许产品100件,其中一等品98件,二等品2件,从中不放回的依次抽取10件产品(每次抽取1件).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是一等品”,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是二等品”,记取出的二等品件数为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相互独立B .甲与乙互斥C .X ~B(10,0.02)D .E(X)=0.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多选得0分)9.[2022·辽宁大连二模]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10块地作试验田.这10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 )互不相等,且从小到大分别为x 1,x 2,…,x 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x 1,x 2,…,x 10的平均数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B .x 1,x 2,…,x 10的标准差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C .x 10-x 1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D .x 1,x 2,…,x 10的中位数为x 5 10.[2022·山东枣庄三模]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若随机变量ξ,η满足η=2ξ+1,则D(η)=2D(ξ)+1B .若随机变量ξ~N(3,σ2),且P(ξ<6)=0.84,则P(3<ξ<6)=0.34C .若样本数据(x i ,y i )(i =1,2,3,…,n)线性相关,则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回归直线经过该组数据的中心点(x - ,y -)D .根据分类变量X 与Y 的成对样本数据,计算得到χ2=4.712.依据α=0.05的独立性检验(x 0.05=3.841),可判断X 与Y 有关且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11.[2022·福建福州三模]某质量指标的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N(80,σ2),则在一次测量中( )A .该质量指标大于80的概率为0.5B .σ越大,该质量指标落在(70,90)的概率越大C .该质量指标小于60与大于100的概率相等D .该质量指标落在(75,90)与落在(80,95)的概率相等 12.[2022·山东淄博三模]甲箱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箱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先从甲箱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箱,分别以A 1,A 2和A 3表示由甲箱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箱中随机取出一球,以B 表示由乙箱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事件B 与事件A i (i =1,2,3)相互独立B .P(A 1B)=522C .P(B)=25D .P(A 2|B)=845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2022·河北石家庄二模]某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 200、1 000、800,为迎接春季运动会的到来,根据要求,按照年级人数进行分层抽样,抽选出30名志愿者,则高一年级应抽选的人数为________.14.[2022·全国乙卷]从甲、乙等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则甲、乙都入选的概率为________.15.[2022·山东济南二模]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某校组织学生参与航天知识竞答活动,某班8位同学成绩如下:7,6,8,9,8,7,10,m.若去掉m ,该组数据的第25百分位数保持不变,则整数强化训练14 立体几何1.解析:(1)证明:因为AM ⊥平面PCD , 所以AM ⊥CD ,又底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D ⊥CD ,又AD∩AM =A ,所以CD ⊥平面PAD ,又CD ⊂平面ABCD , 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D ;(2)取AD 的中点O ,连接PO ,则PO ⊥平面ABCD , 则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2,则A (1,0,0),B (1,2,0),C (-1,2,0),P (0,0,3 ),D (-1,0,0),M (-12) ,0,32 ),所以AM→ =(-32 ,0,32 ),PB → =(1,2,- 3 ),PC → =(-1,2,-3 ),设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PB →·n =0PC →·n =0 ,即⎩⎨⎧x +2y -3z =0-x +2y -3z =0 ,令z = 3 ,则y =32 ,x =0,则n =(0,32 ,3 ), 设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所以sin θ=|cos 〈AM →,n 〉|=|AM →·n||AM →|·|n| =323·212=77 .2.解析:(1)证明:连接BF ,由△ABC 为等边三角形,F 为AC 的中点,所以BF ⊥AC ,由PG ⊥平面ABC ,AC ⊂平面ABC ,所以PG ⊥AC ,又PG∩BF =G ,PG ,BF ⊂平面PBF ,所以AC ⊥平面PBF , 又PB ⊂平面PBF ,所以PB ⊥AC ;(2)依题意PF =2 3 ,GF =2,在Rt △PFG 中,PG =22 , 以F 为坐标原点,以FB→ 为x 轴的正方向,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2 3 ,0),C (0,2 3 ,0),B (6,0,0),E (3,- 3 ,0),P (2,0,2 2 )FP→ =(2,0,2 2 ),FE → =(3,- 3 ,0),由(1)可知,AC → =(0,4 3 ,0)是平面PBF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P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FP →=2x +22z =0n·FE →=3x -3y =0 ,令x =2 ,则n =( 2 , 6 ,-1),所以cos 〈AC → ,n 〉=AC →·n |AC →|·|n | =63 ,所以sin 〈AC→ ,n 〉=1-cos2〈AC→,n 〉 =33,所以平面PEF 与平面PBF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33 .3.解析:(1)证明:因为∠ACB =120°,AC =BC =2,D 为AB 的中点, 所以CD ⊥AB ,且CD =BC sin30°=1,又因为EF =1,所以CD =EF ,因为EF ∥CD , 所以四边形EFDC 为平行四边形,因为BF ⊥平面AEF ,EF ⊂平面AEF ,所以BF ⊥EF ,所以CD ⊥BF ,因为BF∩AB =B ,BF ,AB ⊂平面ABF ,所以CD ⊥平面ABF, DF ⊂平面ABF , 所以CD ⊥DF ,所以四边形EFDC 为矩形.(2)由(1)可知,EF ⊥平面ABF ,BF ⊥平面AEF ,AF ⊂平面AEF ,所以BF ⊥AF ,AB =2BC2 - CD2 =2 3 ,所以三棱锥A - BEF 的体积V =13 S △ABF·EF =16 AF·BF≤112 (AF2+BF2)=112 AB2=1, 当且仅当AF =BF 时等号成立,此时FD ⊥AB ,据(1),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CD ,DF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 xyz 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下列点的坐标:A ( 3 ,0,0),B (- 3 ,0,0),F (0,0,3 ),E (0,-1, 3 ),所以AB→ =(-2 3 ,0,0),AE → =(- 3 ,-1, 3 ),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AE →=0m·AB →=0 ,即⎩⎨⎧-3x -y +3z =0-23x =0,取y = 3 ,则x =0,z =1, 所以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 3 ,1), 因为BF→ =( 3 ,0, 3 )是平面AEF 的法向量, 设平面AEF 与平面ABE 夹角为θ,则cos θ=|m·BF →||m|·|BF →| =32·6 =24 ,故平面AEF 与平面ABE 夹角的余弦值为24 .4.解析:(1)证明:λ=12 时,点E 、F 为BC 及CD 的中点. 连接AF 与BM 交于点G ,在△ABM 和△DAF 中,AB =AD ,AM =DF ,∠BAM =∠ADF =90°, 所以△ABM ≌△DAF ,于是∠ABM =∠FAD. 而∠FAD +∠BAF =90°, 所以∠ABM +∠BAF =90°,故∠AGB =90°,即BM ⊥AF.又PA ⊥平面ABCD ,BM ⊂平面ABCD , 所以PA ⊥BM.因为BM ⊥PA ,BM ⊥AF ,PA ⊂平面PAF ,AF ⊂平面PAF ,PA∩AF =A , 所以BM ⊥平面PAF.又因为BM ⊂平面PBM ,所以平面PBM ⊥平面PAF.(2)连接AC ,交EF 于点Q ,连接PQ ,记BD 与AC 交于点O ,如图:因为CE→ =λCB → ,CF → =λCD → , 所以EF ∥BD , 因为AC ⊥BD ,所以AC ⊥EF ,从而PQ ⊥EF , 所以∠AQP 为二面角P - EF - A 的一个平面角.由题意,∠AQP =45°,从而AQ =PA =2, 所以CQ =2 2 -2,于是λ=CE CB =CQ CO =22-22 =2- 2 ,所以CF =CE =4-2 2 ,BE =DF =2 2 -2.如图,以AB 方向为x 轴,AD 方向为y 轴,AP 方向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于是P (0,0,2),E (2,2 2 -2,0),F (2 2 -2,2,0),B (2,0,0),M (0,1,0)BM → =(-2,1,0),PE → =( 2 ,2 2 -2,-2),PF →=(2 2 -2,2,-2),设平面PEF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y ,z ),由⎩⎪⎨⎪⎧n·PE →=2x +(22-2)y -2z =0n·PF →=(22-2)x +2y -2z =0 ,得:⎩⎨⎧x =y z =2x ,取x =1,则y =1,z = 2 ,则n =(1,1, 2 ). 所以直线BM 与平面PEF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BM → 〉|=|n·BM →||n|·|BM →| =⎪⎪⎪⎪⎪⎪-2+14×5 =510 .。
2019届高三化学二模试题(含答案)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V 51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9年江苏“两会”明确提出要守住“环保”、“安全”等底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的管控,以免发生安全事故B. 开发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防止重金属等污染C.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D. 推广农田秸秆就地焚烧,以提高土壤钾肥含量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聚苯乙炔的结构简式:B.BF3的电子式: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HS-水解的方程式:HS-+H2O S2-+H3O+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 硅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C.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作制溴工业中溴的吸收剂D. 乙烯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Cu2+、NH+4、Cl-、SCN-B. 无色透明的溶液:Na+、Fe2+、NO-3、SO2-4C.Kwc(OH-)=10-12 mol?L-1的溶液:K+、Na+、CO2-3、CH3COO-D.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Mg2+、Ba2+、ClO-、I-5. 下列制取、净化Cl2、验证其氧化性并进行尾气吸收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Cl2B.除去HClC.验证Cl2的氧化性D.吸收尾气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氯化镁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Mg2++2OH-===Mg(OH)2↓B. 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Ag(NH3)2]++2H+===Ag++2NH+4C. 酸性碘化钾溶液露置于空气中:4I-+O2+4H+===2I2+2H2OD. 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Ca2++HCO-3+OH-===CaCO3↓+H2O7. 已知:①N2O(g)+3H2(g)===N2H4(l)+H2O(l)ΔH1②N2(g)+3H2(g)===2NH3(g) ΔH2③2NH3(g)+3N2O(g)===4N2(g)+3H2O(l) ΔH3④3N2H4(l)===4NH3(g)+N2(g) Δ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ΔH=3(ΔH2-ΔH1)+ΔH3B. 使用催化剂可使ΔH1变小C. 反应②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ΔH2>0D. 反应③若生成28 g N2,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最新修正版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系列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最有贡献的科学家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B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对宇宙中所有已知元素排序的列表 C .新版元素周期表中包含自然存在元素和人造元素 D .自然界中的元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1807年化学家戴维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金属钠:4NaOH(熔融) 电解4Na+O 2↑+2H 2O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8的O 原子:188O B .NaOH 的电子式:C .H 2O 的结构式:D .N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 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 .Na 2O 2与CO 2可以发生反应,常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 .N 2性质稳定,工业生产金属镁时,为防止其氧化,可以用N 2作保护气D .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K +、2AlO -、23CO -B .0. 1 mol·L −1 NaClO 溶液中:Fe 2+、Ca 2+ 、3NO -、I −C .0. 1 mol·L −1 HCl 溶液中:Cu 2+、Mg 2+、3HCO -、24SO -D .pH=13的溶液中:Ba 2+、4NH +、23CO -、Cl −5.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少量Cl 2B .除去Cl 2中的HClC .提高HClO 浓度D .制备无水FeCl 3 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硅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胶体 B .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C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红褐色液体逐渐变为黄色D .向偏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完全溶解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 4HSO 4溶液:Ba 2++OH −+H ++24SO-BaSO 4↓+H 2OB .Na 2S 与Na 2S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S 2−+23SO -+6H +2S↓+3H 2OC .碘水中通入足量的SO 2:I 2+SO 2+2H 2O2I −+24SO -+4H +D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ClO −+H 2O+CO 22HClO+23CO -8.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Y 的最外层电子数,Z 是第ⅠA 族元素,W 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化学 第 1 页(共 10 页)3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化学·全解全析1.D 【解析】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A 正确;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结构对宇宙中所有已知原子排序的列表,B 正确;2016 年修订的新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118 种元素,其中 90 种自然存在,另 28 种由人工合成,C 正确;一方面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含量非常稀缺,另一方面一些元素由于人类过度使用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 错误。
2.C 【解析】中子数为 8 的氧原子质量数为 16,A 错误;NaOH 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氧键,C 正确; 是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不是N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错误。
4.A 【解析】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Na +、K+、AlO - 、CO 2- 能够大量共存,A 正确,0. 1 m ol·L −1NaClO2 3溶液具有强氧化性,Fe 2+与 I −不能够大量存在,B 错误;HCO -不能在 0. 1 mol·L −1 HCl 溶液中大量存在,C 错误;pH=13 的溶液显碱性, NH +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且 Ba 2+与CO 2- 不能够大量共存,D43错误。
5.C 【解析】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 错误;除去 Cl 2 中的 HCl 应选用饱和食盐水,B 错误;氯水中存在可逆反应:Cl 2 + H 2OHCl + HClO ,加入碳酸钙固体,HCl 与碳酸钙反应,而HClO 不反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ClO 浓度增加,C 正确;如直接加热FeCl 3 溶液,Fe 3+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蒸干得不到无水 FeCl 3,D 错误。
6.A 【解析】A.在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得到硅酸胶体: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A 项正确;B.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B 项错误;C. 氢氧化铁胶体吸附一定数目化学 第 2 页(共 10 页)3 43 的正电荷,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首先看到红褐色液体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硫酸铁,溶液逐渐变为黄色,C 错误;D.向偏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生反应: Ba(AlO 2)2+H 2SO 4+2H 2O BaSO 4↓+2Al(OH)3↓,看到产生白色沉淀,当硫酸过量时,又发生反应:2Al(OH)3+3H 2SO 4Al 2(SO 4)3+6H 2O ,会看到沉淀有溶解现象,由于 BaSO 4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沉淀不能完全溶解,D 错误。
考点二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组训练·考能]1.(2018·长春联考)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实验Ⅰ: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 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 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3)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 g ,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 和B 中。
实验后装置A 增重1.8 g ,装置B 增重8.8 g ,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 和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生成H 2和白色不溶物,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或MgCO 3或[xMgCO 3·yMg(OH)2]。
(2)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MgCO 3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O 2-3。
(3)浓硫酸增重说明生成物中有H 2O ,碱石灰增重说明生成物中有CO2,且Mg(OH)2与Mg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由此可写出不溶物的化学式。
(4)溶液中存在HCO-3 H++CO2-3和H 2++OH-,Mg与H+反应生成H2和Mg2+,Mg2+与CO2-3、OH-反应生成沉淀Mg(OH)2·2MgCO3,两平衡均正向移动。
江苏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Cl-35.5 Sr:88第I卷(选择题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都是化学变化B.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放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8 O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C.氯分子的电子式:D.乙醇的分子式:H3C-CH2OH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B.c(OH-)=10-3 mol·L-1的溶液中:Al3+、NO3-、I-、Cl-C .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3 mol ·L -1的溶液中:Na +、Cl -、NO 3-、SO 42-D .0.1 mol ·L -1FeSO 4溶液中:K +、NH 4+、MnO 4-、ClO -4.下列通过制取硫酸铝、氢氧化铝获得氧化铝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均正确的是A .Na 2O 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用P 2O 5或无水CaCl 2干燥C .SO 2和Cl 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两者等体积混合可以增强漂白能力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6.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 ),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第14讲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组训练·考能]1.(2014·山东理综,31)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 2S 2O 3·5H 2O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 中发生反应如下:Na 2S(aq)+H 2O(l)+SO 2(g)===Na 2SO 3(aq)+H 2S(aq) (Ⅰ)2H 2S(aq)+SO 2(g)===3S(s)+2H 2O(l)(Ⅱ)S(s)+Na 2SO 3(aq)=====△Na 2S 2O 3(aq)(Ⅲ)(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 中为________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 中Na 2S 和Na 2SO 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 中Na 2S 和Na 2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装置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 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
a .蒸馏水b .饱和Na 2SO 3溶液c .饱和NaHSO 3溶液d .饱和NaHCO 3溶液实验中,为使SO 2缓慢进入烧瓶C ,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 ,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 ________。
a .烧杯b .蒸发皿c .试管d .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 2S 2O 3·5H 2O ,其中可能含有Na 2SO 3、Na 2SO 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 2SO 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2-3+2H+===S↓+SO2↑+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解析(1)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并且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装置D 是安全瓶,可防止倒吸;装置E是尾气处理装置,用来吸收过量的SO2,故所盛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等。
(2)根据盖斯定律,由(Ⅰ)×2+(Ⅱ)+(Ⅲ)×3,得2Na2S(aq)+Na2SO3(aq)+3SO2(g)===3Na2S2O3(aq),故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中的溶液不能和SO2发生反应。
蒸馏水溶解SO2;Na2SO3溶液能与SO2发生反应:SO2+Na2SO3+H2O===2NaHSO3;NaHCO3溶液也能与SO2发生反应:NaHCO3+SO2===CO2+NaHSO3;饱和NaHSO3溶液不能和SO2反应,也不溶解SO2。
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应使生成SO2的速率减慢,可通过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来实现;因反应(Ⅲ)相对较慢,C中反应达到终点时S消耗完,现象是溶液变澄清。
蒸发皿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试管是小型玻璃仪器,加热时也不需垫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底部面积大,防止受热不均匀,在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4)Na2S2O3和Na2SO3的存在对SO2-4的检验有干扰,要先除去。
根据题给信息,可先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二者除去,排除干扰,再检验SO2-4的存在。
答案(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可)(2)2∶1(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 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ad(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可)2.(2014·济南冲刺)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常用的消毒剂、杀菌剂。
(1)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请按照气体从左向右流动的方向将仪器进行连接: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其中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________。
(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存在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除CaCl2外可能存在的其他固体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________;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________;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Ca(ClO)2又含有CaCO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 mol·L-1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 取少量上述漂白粉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尾气吸收装置。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最好用饱和食盐水溶液。
(3)①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O)2和CaCl2,在空气中变质后生成CaCO3,由于肯定存在CaCl2,所以除CaCl2外,可能存在的其他固体物质就有三种假设:只有Ca(ClO)2,只有CaCO3,既含有Ca(ClO)2又含有CaCO3。
②将样品与盐酸混合,CaCO3能产生CO2,借助于澄清石灰水检验其存在;Ca(ClO)2能将盐酸氧化为氯气,借助于品红溶液检测其存在。
答案(1)B A C D E 饱和食盐水(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①Ca(ClO)2CaCO3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 加入适量1 mol·L-1盐酸溶解后,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①若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则假设1成立;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假设2或假设3成立步骤2 向步骤1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结合步骤1中的②:a.若品红溶液褪色,则假设3成立;b.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成立三种常见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1.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目标产物→确定可能原理→设计可能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选择原料→设计反应装置(方法、仪器等)→实施实验(步骤、操作要点、控制反应条件等)→分离提纯产品。
2.性质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类型→提出性质猜想→设计实验逐个验证→记录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合理推断得出结论。
3.性质验证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可能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等)→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2014·西安联考)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 2O 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溶液pH 的目的是使________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 4·5H 2O 制备无水CuSO 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 2(SO 4)3·18H 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 4·5H 2O(M r =250)含量。
取a g 试样配成100 mL 溶液,每次取20.00 mL ,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 ·L -1 EDTA(H 2Y 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 溶液b mL 。
滴定反应如下:Cu 2++ H 2Y 2-===CuY 2-+2H +写出计算CuSO 4·5H 2O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 4·5H 2O 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
a .未干燥锥形瓶b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c .未除净可与EDTA 反应的干扰离子解析 (1)第①步加稀硫酸、浓硝酸混合酸后加热,Cu 、Al 、Fe 发生反应生成Cu 2+、Al 3+、Fe 2+。
所以滤渣1的成分是Pt 和Au ,滤液1中的离子是Cu 2+、Al 3+、Fe 2+。
Cu 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4H ++2NO -3=====△ Cu 2++2NO 2↑+2H 2O 或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2)第②步加H 2O 2的作用是把Fe 2+氧化为Fe 3+,该氧化剂的优点是不引入杂质,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调溶液pH 的目的是使Fe 3+和Al 3+形成沉淀。
所以滤液2的成分是Cu 2+,滤渣2的成分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3)用第③步所得CuSO 4·5H 2O 制备CuSO 4的方法应是在坩埚中加热脱水;(4)甲方案在滤渣中只加硫酸会生成Fe 2(SO 4)3和Al 2(SO 4)3,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硫酸铝晶体中混有大量硫酸铁杂质,方法不可行;乙和丙方法均可行,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H 2SO 4,生成Fe 2(SO 4)3和Al 2(SO 4)3,再加Al 粉和Fe 2(SO 4)3反应生成Al 2(SO 4)3和Fe ,过滤后,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NaOH ,和Al(OH)3反应生成NaAlO 2,过滤后再在滤液中加H 2SO 4生成Al 2(SO 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但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方案乙更合理;(5)CuSO 4·5H 2O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w =c mol·L -1×b ×10-3 L×250 g·mol -1×5a g×100%;滴定时,未干燥锥形瓶,不影响测定结果;若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所读取的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使测定结果偏低;若未除尽可与EDTA 反应的离子,消耗EDTA 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