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8
江西省临川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不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管,其实等于无为而治,社会应当给这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B . 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C . 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D .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2.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往事并不如烟, 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从年初的增速下行到年底的触底回暖,每一步变化都拉动着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神经。
对于备受关注的资源税改革,相关研究者认为有望成为中国基础品价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切入点。
A . 往事并不如烟B . 触底回暖C . 拉动D . 攻坚克难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们要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提高解放军不断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B . 中国现代企业的灵魂在于“中国制造”,怎样才能摆脱故步自封,重振华夏雄风?事实证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
C . 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郎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D . 虽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很大的收益却会由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被抵消,结果其实际总收入还有可能下降。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进入秋天后,气候干燥,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宜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少食生冷寒凉、辛温燥热之物。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傩戏(nuó)央浼(miǎn)朔风(suò)落入下乘(chéng) B.付梓(zǐ)毗邻(pí)憎恶(zèng)桂棹兰桨(zhào)C.熟稔(rěn)临邛(qióng)梵文(fán)未雨绸缪(móu) D.坍塌(tān)混沌(hùn)慨叹(kǎi)盛筵难再(yán)【答案解析】D央浼(měi)朔风(shuò)憎恶(zēng)梵文(f 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螺钿不落言筌疏朗不及不离潦水B.椽子臭名昭张寒砧锱铢必较惴水C.迤逦不可逾越钟爱命途多舛讥诮D.懿范临风出尘尺牍投笔从戎酒馔【答案解析】C不即不离臭名昭彰踹水凌风出尘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骂人很凶,却不带一个脏字,可谓素口骂人啊!B.两个人遭到大厦保安的毒打之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小偷。
C.杭州是历史名都,西湖更为古今中外称道,诗情画意,俯拾即是。
D.贾迎春是一个语言迟慢,耳软心活之人,她是救不了司棋的。
【答案解析】A素口骂人:一面持斋吃素一面心怀私欲,恶意伤人。
比喻伪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复原后的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嘴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B.“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C.随着年轻人生活观的转变,“蹭生活”这个新鲜名词也闯入了我们的视线,新一代“蹭一族”悄然升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本试题共6页,六大题,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抚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高一下·遵义月考) 下面的句子中,“辞”的含义是()例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白居易《琵琶行》)A . 主动要求解除职务B . 解雇C . 推脱D . 离开,告别2. (2分)下列各句中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 .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3. (15分) (2019高三上·绵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海水浩荡、峰峦挺立的景象。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后,受到京都豪富子弟竞相追捧的场景。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但用心专一,所以能够“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2题;共18分)4. (9分) (2019高二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其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杂诗》前两句采用不加修饰的语言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B . 《杂诗》开篇白描记言,诗末工笔绘景,全诗的表现手法依诗人之情运用得流畅自然。
C . 《长干曲》开篇写女主角出口问人,可谓“声态并作”,泛舟女子的形象和询问声都跃然纸上。
D . 《长干曲》中女子急于停舟相问“或恐是同乡”,侧面表现出了女子背井离乡、水宿风行、无人共语的孤零漂泊之态。
抚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6高三上·温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
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鳞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
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甲]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
他是在瓦解一块铁板——举手投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
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乙]孔孟都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我倒并不是反对人群,但人群中如不给个人以选择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自由,这人群就不值得留恋,还不如“一而不党”,没麻烦。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凤毛鳞角B . 并且C . 津津乐道D . 一而不党(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明年上海春季高考将探索一名考生同时被两所高校录取的招生,但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其中一所高校进行录取确认,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有所区别。
B . 有分析认为,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年人对自身财务状况渐渐失去信心,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赚“快钱”的骗局。
C . 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D .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残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2. (3分) (2016高三上·鹤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江西省临川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 (2019高三上·阳高期中)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流水不仅倒映着山,也在修改着山。
一座山在水的倒影中变得朦胧,,变得柔软,仿佛随波荡漾。
水也因山的存在而越发幽深,越发纯净。
山与水互为镜像,使彼此的美学特征越发。
山水是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两种,成为一个画种的名称,也成为一种审美原型。
A . 模模糊糊凸显成分B . 影影绰绰凸显元素C . 模模糊糊突显元素D . 影影绰绰突显成分2. (1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30来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积累了丰硕的物质、科技和体制成果,也让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潮流的正确发展之路。
B .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未改变。
C . 我们的国民,甚至我们的舆论宜传,基本都说日本的经济依赖中国市场,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的市场,它才能够活着;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准确。
D . 专家经现场勘察确认,汉中门大桥桥梁裂缝是因为桥梁和桥体材质不同,热胀冷缩力有差别所致,但裂缝没有威胁到桥梁本身的安全。
3. (1分)(2018·新乡模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
B .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C . 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
D . 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
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4. (3分) (2017高一上·腾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
高二上学期期终语文试卷附答案抚州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抚州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60分)一、(30分,第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寥落(liáo)悖谬(bèi)梦魇(yăn)睚眦(zhì)B、玄虚(xián)伎俩(jì)干练(gān)端倪(nì)C、喋血(dié)尸骸(hái)砥砺(dǐ)夯筑(hāng)D、荫蔽(yīng)虫豸(zhì)单于(chán)惩创(chuā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畜牧会晤殒身不恤言简意赅B、对峙禁锢焦燥不安仗义直言C、防碍讹诈安份守已摧山拆地D、布署苑囿礼尚往来积毁销骨3、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字,作者却不是因为写长篇就______笔墨。
②、为了搞好工作,他们_______了许多好的建议。
③、农村能源短缺和不稳定供应,极大地______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A、乱用搜集制约B、乱用收集限制C、滥用收集限制D、滥用搜集制约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该厂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立见成果,当月即扭亏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之效。
B、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C、工作十年来,他在单位一直是一位无声无息的人物。
D、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就难以大有作为。
B、这本盗版书里的错误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之多。
C、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贡献的人。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美国纽约州一所高中的学生罗瑞克极具表演天赋,把历任总统的表情模仿得栩栩..如生..,他把“山寨”照片放在网上后,获得粉丝无数。
②他非常擅长占卜,替人占卜,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能说中。
但是占卜之术秘不授人,面对别人的虚心求教,他都不赞一词....。
③坚持还是放弃就在一念之差....,坚持不住的时候可能会后悔当初的冲动,怀念当初的安逸,当你坚持到终点时,才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对一切以邻为壑....的做法,反对一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强权逻辑,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⑤随着微博平台的勃兴与壮大,微博营销风生水起....,已日渐规模化与制度化,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商家生意越做越大。
⑥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
A. ①②③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③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B. 在国际金融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美国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而且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虽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但是,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仍旧时有发生,这些短视行为,最终只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D. 周小川强调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和偏远地区金融服务,鼓励科技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完善贫穷地区的金融状况.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为眼前利益的申遗才应被“拆除”近日有媒体爆出,埋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唐僧”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要被拆掉了,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此,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辟谣”称,为配合丝路申遗,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由此看来,兴教寺被拆是一种误读了。
在这种误读背后,恰恰反映了人们对申遗的担忧。
不顾文物价值、只顾眼前利益的申遗,能否对保护文物发挥积极作用?在文保方面动辄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应该先从理念上“拆除”逐利的“申遗”,才有可能做好文物保护。
近年来,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提款机”,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
此前,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湖北武当山等许多景点,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
更让群众担忧的是,申遗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被权力和资本独占,普通民众的利益反而受到损害。
如今,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愿意看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也希望这些祖传的宝贝能够更好地为全民共享。
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到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也是件好事,然而,事实并非尽如所愿,一些贴上了申遗标签的文物,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
前不久,就在申遗冲刺的大背景下,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游客进入古城需要购买148元的门票,而其中四成的收入要收归政府财政。
不少想品味湘西风情的游客,在这道门槛面前望而却步,当地商户利益受损,也纷纷提出抗议。
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本意是保护濒危遗产,把申遗凌驾于文物保护之上,显然是本末倒置。
江西省抚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1. (12分)(2018·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彷徨在古域阙上,倚栏杆处,任那杨花柳絮纷纷扬扬随意拂面,静听春的韵律,萦绕故国女墙,袅袅余音。
不绝如缕;【甲】漫步在灞桥两岸,俯仰之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落叶,寒鸦数点,预报着这又将是一个摇落情思的悲凉季节。
许多年来。
踏在半裸着秦砖汉瓦的黄土地上,遥望着西风残照中隐约的城墙映入水面,【乙】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脚下的这片黄土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强悍雄盛的几个帝国二——周秦汉唐?【丙】“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洲(杜甫《秋兴八首》)”为什名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屡屡选中这一块风水宝地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故国的流风余韵在何处还可以寻觅得到?(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彷徨B . 一直C . 孕育D . 流风余韵(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8分) (2020高三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超过了1000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为眼前利益的申遗才应被“拆除”近日有媒体爆出,埋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唐僧”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要被拆掉了,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此,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辟谣”称,为配合丝路申遗,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由此看来,兴教寺被拆是一种误读了。
在这种误读背后,恰恰反映了人们对申遗的担忧。
不顾文物价值、只顾眼前利益的申遗,能否对保护文物发挥积极作用?在文保方面动辄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应该先从理念上“拆除”逐利的“申遗”,才有可能做好文物保护。
近年来,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提款机”,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
此前,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湖北武当山等许多景点,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
更让群众担忧的是,申遗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被权力和资本独占,普通民众的利益反而受到损害。
如今,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愿意看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也希望这些祖传的宝贝能够更好地为全民共享。
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分享到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也是件好事,然而,事实并非尽如所愿,一些贴上了申遗标签的文物,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
前不久,就在申遗冲刺的大背景下,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游客进入古城需要购买148元的门票,而其中四成的收入要收归政府财政。
不少想品味湘西风情的游客,在这道门槛面前望而却步,当地商户利益受损,也纷纷提出抗议。
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本意是保护濒危遗产,把申遗凌驾于文物保护之上,显然是本末倒置。
申遗并不是保护文物所必需的,为了申遗大拆大建,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有时还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与兴教寺同属丝路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捆绑申遗过程中投入了120亿元,但却被专家批评为“让这个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址变成了迪斯尼式的游乐园”。
兴教寺在当地不是“死文物”,它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延续千年而不绝。
现在为了申遗,就想把那些已经融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拆掉,就有可能把兴教寺搞成充满商业味道的“标本”。
面对令人担忧的申遗前景,兴教寺方面已经做出“如果拆迁,就退出申遗”的公开表示,对商业开发式的文保做了拒绝。
对当地政府而言,与其花大力气申遗,不如把财力物力投入到保护文物上,让兴教寺的兴旺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福祉。
1.关于“兴教寺被拆”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唐僧”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近日有媒体爆出,它们存在将被“拆除”的问题。
B.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强调称,为配合丝路申遗,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C.兴教寺被拆其实是公众的一种误读,寺院是依托于塔而兴,拆除的只是一些影响墓塔环境风貌的私盖建筑,根本不存在什么“拆庙”。
D.兴教寺拆除部分影响寺院的生活与宗教活动、影响寺与塔的一体性和传统格局的建筑,正体现了作者在本文提出的文物部门要加强保护管理和科学维护的主旨。
2.下列对于“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原因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A.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同时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B.申遗所带来的好处被权力和资本独占,普通民众的利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C.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提款机”,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
D.一些文物单位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被贴上申遗标签的文物,也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有关兴教寺被拆一事,要想不被公众误读,在文保方面动辄就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必须先从理念上“拆除”逐利的“申遗”。
B.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地方政府充分合理地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分享到了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
C.专家批评同属丝路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变成了“迪斯尼式的游乐园”,就是因为它在捆绑申遗过程中投入了120亿元,搞大拆大建,浪费社会资源,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
D.为了申遗成功,想把那些已经与兴教寺融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拆掉,必然就把兴教寺搞成了充满商业味道的“标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蒋堂,字希鲁,宜兴人。
摧进士第,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吏部引对,真宗览所试判,善之,特授大理寺丞、知临川县。
县富人李甲多为不法,前令莫能制,堂戒渝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
召为监察御史。
禁中火,有司请究所起,多引宫人属吏。
堂言:“火起无迹安知非夭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诏原之。
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准南,兼江、淮发运事。
时废发运使,上封者屡以为非便,堂言刘晏、裴休,皆尝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不闻别置使名。
国朝王嗣宗、刘师道,亦止为转运兼领发运司事,而岁输京师常足。
”时虽用其议,后卒复。
在江、淮,岁荐部史二百人。
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_罪,何以多为?”堂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知越州。
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徙苏州。
先是,发运使上计,造大舟数十,载江、湖物入遗京师权贵,堂曰:“吾岂为此,岁入自可附驿奉也,前后五年,未尝一至京师。
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庆历初,诏天下建学。
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
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
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
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功既半,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祠,又毁后土及刘禅,蜀人浸不悦,狱讼滋多。
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卒,特赠吏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蒋堂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B.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C.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D.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堂执法,果敢严明。
他管理临川,对怙恶不悛没人控制的李甲先劝后兵,然后果断行事,用州兵搜出了李家的超越本分之物,最后置之于死地。
B.蒋堂析事,独出机抒。
面对上封者否定废止发运使一事,他却上奏赞同废止,然后从今昔逐一加以论述分析,从而让朝廷在当时采纳了他的建议。
C.蒋堂遇事,不事阿谀。
对鉴湖百姓自占田地被侵占一事,他不顾及豪门大族势力而上奏;对于他人建议载物馈赠京师权贵,他竟然五年不去京城。
D.蒋堂一生,也有缺憾。
他知益州时和在蜀地有能名的杨日严不善;建造规模宏大的铜壶阁时,终因砍伐古陵与祠庙的树木让蜀人不悦,诉讼增多。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2)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暮春即事(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5分)9.“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6分)(三)名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形影相吊。
(2)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
(3)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5分)西伯利亚的温暖冯有才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
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
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
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
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
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
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
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
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
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
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
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
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
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