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醚msds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3
异丙醚的密度
异丙醚的密度是多少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异丙醚。
异丙醚,也被称为二甲基乙醚,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
它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快速的麻醉效果和较短的作用时间。
那么,异丙醚的密度是多少呢?异丙醚的密度在不同的温度下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在室温(约20摄氏度)下,异丙醚的密度约为0.73克/毫升。
这意味着,每毫升的异丙醚约重0.73克。
与其他麻醉药物相比,异丙醚的密度较低。
这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较容易挥发和扩散,有利于快速产生麻醉效果。
此外,由于其较低的密度,使得异丙醚在分离和提纯过程中较易操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异丙醚的挥发性较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以避免过量使用或过度蒸发。
此外,由于其挥发性,异丙醚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泄漏和火灾。
除了密度外,异丙醚还具有其他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例如,它的沸点约为34摄氏度,闪点约为-37摄氏度。
异丙醚可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
这些性质使得异丙醚在医疗和实验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一下,异丙醚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其密度约为0.73克/毫
升。
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易挥发和扩散。
然而,由于其挥发性较高,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
异丙醚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它在医疗和实验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对异丙醚的密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异丙醚结构式异丙醚,又称二甲基乙酰氧化物,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液体。
其结构式为 (CH3)2CHOCH2,化学式为 C6H12O,分子量为 100.16。
它有着重要的医疗用途,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异丙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异丙醚最早是由爱尔兰化学家S. P. Silver在1920年发明的,但直到1930年代初,它才被用于医学上。
当时,乙醚是一种主要的麻醉剂,但它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它可以引起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如呕吐、不规则的心跳、低血压等。
由于这些问题,医学界迫切需要一种更安全的麻醉剂。
在这个背景下,异丙醚应运而生。
这种化合物相较于乙醚来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传导性。
它可以通过呼吸系统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体完全失去意识,从而实现麻醉的目的。
此外,异丙醚在患者术后恢复方面也表现出了优异的表现。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异丙醚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麻醉剂。
它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产科手术和急诊处理等领域。
这是由于其在诱导和恢复麻醉时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药物残留和药物依赖。
此外,与其他通用麻醉药物不同,异丙醚可快速切断患者的意识和疼痛,使得患者更加舒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异丙醚的争议逐渐增多。
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异丙醚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率减慢、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问题。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和血压等重要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这些都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和对技能要求的提高。
现今,在临床应用上,异丙醚逐渐被其它麻醉药所替代,但它的重要意义依然不能忽视。
无论对于异丙醚的争议和发展,在医学史上,它都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异丙醚MSDS(GHS)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异丙醚
化学品英文名:isopropyl ether
企业名称:邮编:
企业地址: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
询专线: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物/刺激物类别3。
吸入危险物质类别2。
水环境危害物质-急性危险类别2。
危害说明(H术语):高度易燃液体。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标签要素:
形象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等设
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保持容器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产品名称:异丙醚版本:xxxxx。
31027异丙醚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 异丙醚; 二异丙醚英文名: isopropyl ether; diisopropyl eth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CAS 号: 108-20-3相对分子质量: 102.18分子式: C6H14O化学类别: 醚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性综述: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接触后能引起恶心、头痛、呕吐和麻醉作用。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 易燃闪点(℃): -12 引燃温度(℃): 442爆炸下限[%(V/V)]: 1.0(100℃) 爆炸上限[%(V/V)]: 21.0(100℃)最小点火能(mJ): 1.14 最大爆炸压力(MPa): 0.830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异丙醚的密度异丙醚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也被用作溶剂和萃取剂。
异丙醚的密度是多少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异丙醚的密度是0.737克/毫升。
这意味着在标准条件下,1毫升的异丙醚约重0.737克。
相比之下,水的密度是1克/毫升,所以异丙醚的密度略低于水。
异丙醚的密度是如何测量的呢?通常,我们使用一个称量瓶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首先,将称量瓶放在天平上,并记录下空瓶的质量。
然后,将瓶子装满异丙醚,并再次称重。
通过减去空瓶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到异丙醚的质量。
最后,将得到的质量除以异丙醚的体积,即可得到密度值。
异丙醚的密度与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有关。
它的化学式为(C3H7)2O,分子量为74.12克/摩尔。
由于异丙醚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因此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量较多,导致其密度较高。
异丙醚的密度对于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所需的异丙醚剂量。
通过了解异丙醚的密度,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剂量,以确保麻醉效果的安全和有效。
除了在医学领域,异丙醚还被广泛用作溶剂和萃取剂。
由于其低表面张力和良好的溶解性,异丙醚常用于溶解脂肪、油脂和天然产物。
在实验室中,它也经常用于分离和提取化合物。
然而,尽管异丙醚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由于其易燃性,使用异丙醚时需要特别注意防火措施。
此外,长时间暴露在异丙醚中也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总结一下,异丙醚是一种密度较低的液体,其密度为0.737克/毫升。
通过了解异丙醚的密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麻醉和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然而,在使用异丙醚时,我们必须注意安全问题,以确保其正确的使用和储存。
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接触后能引起恶心、头痛、呕吐和麻醉作用。
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类。
急性毒性:LD50847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LC50162000mg/m3(大鼠吸入);兔吸入250g/m3,均因呼吸衰竭死亡;人吸入800ppm×5分钟,最小中毒浓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豚鼠吸入125g/m3×几周,肝严重毒性变化,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下降。
刺激性:家兔经眼: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
家兔经皮:1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WS/T136-1999,作业场所空气)
色谱-质谱法(EPA方法1624)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105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