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方针:1.认读7个生字,会读“例如、筛选、淘汰、浩瀚、甘旨佳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简要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感化,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式。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感化,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课件)你们知道在飞船上,除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还有谁呢?(板书)预设:生:特殊乘客。
师:是一特殊乘客。
那他们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预设2:生:植物的种子。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些特殊的乘客是指植物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巡视)1.检查预习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对宇宙非常感兴趣,那你们想不想当宇航员呢?生:想。
师:当宇航员可不容易,需要经过重重考验,今天的第一轮考验就是挖地雷,识生字。
(课件)第一个地雷来了,谁来铲除。
非常棒。
挖地雷小能手。
扫雷大师。
字正腔圆。
板书:例如、筛选小战士们真是英勇无畏啊!最后七个地雷一起泛起,我们全班一起来铲除!每个词语读两遍。
(课件)2.看来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字词,接下来挑战又来了,小战士们要过铁索桥了!请大师快速浏览课文,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浏览课文,按照标题问题提示理清思路。
还可以在书中各个段落里找找关键词。
)(板书)现在我来问,全体同学用手势和声音一起回答我,每个人都要举起双手,发出声音,让老师知道你做对了!同学们很厉害,安全地渡过了铁索桥。
下面我们按照这一题的段落大意,来说一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教师适当启发提示。
)答案:课文主要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
(板书)全班齐读,课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只用了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把全文内容概括出来了。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2. 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航天、“神州五号”飞船的相关知识材料一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存疑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2课(板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齐读课题)。
2. 看了课题,你有想提出哪些问题吗?(交流)二、读文质疑1. 自读课文,用“―――”画出难读、难理解的词。
2. 思考填空题,用“﹏﹏﹏”在书中找到答案。
“飞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乘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特殊乘客经历太空旅行的特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 运用工具书或与同桌合作,抽读画出的难读的字、词。
4. 集体交流。
(1)读词语(出示):特殊比较差异遨游淘汰辐射筛选美味佳肴浩瀚(2)交流填空题的答案。
三、再读设疑1.根据大家的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2. 存疑: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有哪些美妙的变化?又有哪些神奇的用途呢?“魔力”是指什么?四、情境激趣1. 师:(媒体播放或学生现场表演)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他课时飞船上其中的一位特殊乘客,我们听听他的介绍吧!2. 明确听的要求:他师怎样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经历的?3. 交流后出示要点:(1)先说明自己的身份。
(2)说说自己遨游太空的所见所闻。
(3)说说自己从太空回来后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
4. 师:你想来演演这些特殊乘客吗?认真读读课文,认真读读老师发下的课外资料,按上面的提示开始准备吧!(个人准备,小组交流)5. 谁愿意来给大家演一演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来评一评谁介绍得最清楚、最生动。
(集体交流)6. 评价总结学生发言中得优点与不足。
五、回文质疑1. 师:刚才也有“特殊乘客”讲到自己获得了“魔力”,你知道“魔力”从何而来吗?课文哪一段向我们做了具体的介绍。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2.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1课时。
一、导入(教师展示图片,谈话导入)这是什么?对,在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上的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板题: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二、作者简介许龙,当代作家,1986年曾写过《苏轼——其主要的创造性的批评观点和理论》获内部拉斯加大学博士论文。
本文是作者有感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写成的。
三、初步感知1.题目解析。
题目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形象而生动地称为“特殊乘客”。
以此为题,激起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分析字词。
(1)看大屏幕,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齐读)(2)解释词语:筛选、辐射、变异植株、美味佳肴(3)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特殊——特别筛选——挑选反义词:特殊——普通勤劳——懒惰4.浏览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哪两个方面吗?明确: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两个方面的内容。
6.通过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来概括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老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全文分为五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特殊乘客”是植物的种子。
第二段(第2自然段):以飞船上的茄种为例,说明“特殊乘客”的变化。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特殊乘客”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第4、5自然段):介绍了“特殊乘客”的作用。
“学案引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究学案设计
实验班级:科目:语文执笔人:杜燕奕累计课时:
姓名:备课时间: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内容: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7个新生字,积累10个新词,能够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一、看课题质疑:()
我能规范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新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自学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前后文,并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下列生字,并给它们注音。
()()()()()()()例筛辐汰肴尿碱(2)读下列词语,并交流它们的意思。
筛选浩瀚美味佳肴辐射遨游淘汰盐碱
糖尿病微妙用武之地千家万户
(3)猜猜我是谁。
文章中指经过多次挑选。
()广大、繁多。
()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漫游,游历。
()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或者不合适的)()文章中形容太空蔬菜走进的人家多。
()文章中指是味道好,营养丰富的太空蔬菜。
()形容作用的范围。
文章中指太空中归来的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处。
()(4)词语配对
近义词:特殊——()遨游——()
筛选——()美味佳肴——()反义词:特殊——()淘汰——()
(5)多音字
载zǎi ()zài()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小组交流。
四、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tâshūlìrúyán jiǎn yòng wǔzhīdì
( ) ( ) ( ) ( )
shāi xuǎn fúshâtáo tài táng niào bìng yán jiǎn
( )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例()减()辐()副()
列()碱()幅()福()
辣()疏()旋()肴()
棘()蔬()旅()淆()
五、课外拓展
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神舟二号(2001年1月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数据和科学实验数据。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首次成功载人飞行。
承载宇航员杨利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