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2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4 KB
- 文档页数:3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领悟宇航员带上植物种子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竞猜导入,激发阅读情趣1.围绕“客”字进行用词竞猜。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教室来了不少……(客人)没错!李老师也是其中一个。
这节课,让李老师来客串一下,当一回你们的语文老师,欢迎吗?….谢谢!板书“客”字师:围绕“客”字,咱们来个小小竞猜游戏,好不好?看谁反应快,用词准!在公园游玩的叫什么客?(游客)在商场购物的叫什么客?(顾客)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叫…(侠客)乘坐公共汽车的叫…… (乘客)乘坐飞机、轮船、飞船的,我们也可以叫……(乘客)2.师:反应真快!难不倒大家!加大难度----____年10月15至16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在这艘飞船上,有一位英雄人物,热爱科技的小朋友一定知道,是谁?(杨利伟)聪明!不过,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杨利伟叔叔还带上了一群特殊的乘客---揭题----3.师:齐读课题。
你最关注课题中哪个词?你怎么理解“特殊”?师:再齐读课题,读出你的关注。
4. 质疑:你想从题目知道哪些问题呢?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刚才的疑问快速默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教师容易步入误区,上成类似的科学课,我冒险尝试把此类说明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设计意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把握略读课的特点,根据学生实际在一节课内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于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这篇课文有数十个难以解释的专业术语,涉及到的植物种类、变化趋势多而复杂,篇幅长。
另外,这些高科技的信息离四年级学生很遥远,他们缺少知识上的积累,正确解读文本会遇到很多困难。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课堂向课前开放。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课程标准描述】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整洁。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
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篇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全文共6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
首段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意,明确了本文要说明的客观事物──“特殊乘客”,即经过航天旅游的植物的种子,同时,以两个设问句导入下文。
【学习目标】1.通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积累词汇。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评价活动方案】1. 创设基础运用环节,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一大题“基础”,关注学生学习基础,以评价目标1。
2. 创设理解内容环节,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二大题“理解填空”,关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以评价目标2、3。
3. 创设拓展运用环节,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三大题“拓展运用”,关注学生表达运用能力,以评价目标4。
【学习过程】一、揭题导入1、观看神舟飞船飞天的录象〔片段,十秒左右〕,认识飞船。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教材解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变化。
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篇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全文共6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镜头回放,激发阅读期待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在神舟5号飞船上,有一位英雄,热爱科技的同学一定知道,他是谁呢?(杨利伟)其实,飞船里不仅载着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同时,还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
(板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你们知道特殊的乘客在本课指的是什么吗?(植物的种子)是的,是植物的种子,来,一起读课题。
同学们,这批特殊的乘客和杨利伟一样,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飞向太空,让我们再来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学习提示:①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②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和读不懂的地方划下来。
2.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第一组词)请你来读?例如筛选浩瀚辐射淘汰佳肴遨游处于大家看这个字(处字:变红),它是个多音字,在这个词中怎样读?(指名读)你知道它的的另一个读音吗?给它组个词?来咱们把第一组词一起读一遍。
B.(出示第二组词)再来看第二组词,谁来读读?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这组词是描写什么的?是的,这是一组太空科技术语。
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再读一遍。
3.同学们都很会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都掌握得非常熟练。
三、研读文本,交流感悟1.课文中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 要求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2.认识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3.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重点 难点 感悟本文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的特点。
教具 准备 幻灯片 教学 课时一课时 课文详解飞船上的特殊乘客2019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❶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①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其实,它们已搭乘过先前发射的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算得上是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
[句导读: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我国先后五次成功发射了神舟号飞船,分别是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但前四次都不是载人发射,每次都装载一些植物种子,所以说是“老乘客”了。
]那么,航天飞行为什么要带上这些植物种子呢?它们也能向我们描述美妙的太空之旅吗?[②这两个问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交代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特殊乘客”就是指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
植物的种子是不会讲话的,但是我们有办法了解它们在航天旅行中的经历❷。
科学家们让这些从太空归来的种子生根发芽,再和没有上过太空的同类植物相比较,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差异。
例(lì)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句导读:运用列举实例的方法说明“有趣的差异”,很有说服力。
]科学家们从中筛(shāi)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从而推进农林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⑦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作者把科学家比作“魔法师”,借此赞美了科学研究的神奇力量,赞颂了聪明勤劳的科学工作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2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 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案(二)
一、略中求精,找准切入点
我在教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课时,采取了聚焦策略,从种子的变化切入,展开教学。
导入课题后,通过朗读课文中一段文字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在神州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
从此聚焦种子的变化,让学生通过默读找出课文哪里让你感受到种子的变化,划出相关的句子。
二、读写结合,体会写法特点
周一贯先生多年前就指出:在语文课上,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
动笔写一写,在客观上能迫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至于课堂上成了老师和部分学生的热闹对话。
在课堂上,寻找语言文字的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读写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即使在略读课文教学,我也尽量抓住机会让学生课堂上有机会动笔。
仿写训练点的寻找,要整合整个单元的单元主题与教材特点。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四上第8单元的第四篇课,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个单元共选用了四篇说明文,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之前,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学习与运用,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因此,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出示:我希望带着的种子上太空,培育出新的太空,太空的特点是。
引导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新型太空种子的魔力,水到渠成地完成句式的填写。
三、拓展迁移,激发阅读兴趣
如果把阅读比作开车的话,那么课堂内的阅读是开车考驾照的训练场,课外阅读就是公路上的自由行驶了。
如果说精读课是严格规范的训练场的话,那么略读课就是依路而建半开放的训练场了。
为课外阅读引路,最后目标也指观独立完成的课外阅读,才是阅读教学的主旨。
大量的行驶经历,才能形成高超的开车技术,阅读也不例外。
本篇课文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太空的欲望和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教学结束时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参考的书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选读课文《人造发光植物》等文章,上网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
课外阅读作业把学生引向了课外阅读的公路上,让学生课内的学习有了操练的地方。
四、不足之处
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配合十分好。
课堂也很热闹。
但是略读课文中需要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
这个点的确定,就成为略读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而我的教学设计欠一个集中的点,经教研组教师的讨论,认为应该围绕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进行,这样的课堂就不会这么散。
此外在切入重点句段时,多为学生创设亲近文本时机做得还不够,今后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上,还需努力做到略中有精,精中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