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0.02 KB
- 文档页数:3
治骨髓炎秘方新骨痨丸【来源】赵永昌,《名医秘方汇萃》【组成】当归、熟地各15克,牛膝、威灵仙、木瓜、杜仲、茯苓、川芎、乳香、没药各9克,川续断12克,补骨脂、骨碎补、茜草根、羌活各15克,黑木耳25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每次服1丸,日服4次,亦可煎汤,常以3月为一疗程。
【功用】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
【方解】本病中医谓之骨痨,因其易流窜他处,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古人又称“凉痰”,多以气血虚寒痰阴清阳凝结而成。
但因其病在骨,而肾主骨,肾虚则骨骼失养,易痰易凝,故实属流痰为标,而肾虚为本之证,其病多发儿童、青年,或因年幼先天不足、肾气不足;或因劳倦伤损,皆可导致三阴亏损、气血失和而骨骼空虚,遂致寒痰流注,酿为骨痨,故治当补肾固本为主,化痰消肿为辅。
方中熟地、牛膝、川断、补骨脂、骨碎补、杜仲为补肾益精之品,又能坚骨强筋;归芎行血以补血;茯苓健脾以祛湿;羌活、木瓜、威灵仙祛风湿而通上下经络;乳香、没药祛瘀止痛又能生新;更有茜草根一味,据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结核之功,故为必用之品;而黑木耳又有益气活血之力,丸方每每用之。
诸药合用,共奏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之功,故骨结核用之常能收效。
【主治】骨结核。
【加减】本证之前期,当发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亦可短期合用抗结核药物,则收效更捷。
当结核外溃及瘘管形成时,应进行病灶清除术,剔除死骨,并用红粉纱条换药,可祛腐生肌,有治瘘管及促进愈合之功,而现代药理研究——抑菌试验亦证明红粉纱条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化脓性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故临床用之常获良效。
附:红粉纱条制法:红粉3克,朱砂12克,共研为极细末,与生肌玉红膏(《医宗金鉴》)60克调和均匀,制成纱条,消毒后备用。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诸症初愈,改汤剂为丸,继服3月以善后,巩固疗效。
骨痨起瘫汤【来源】史济柱,《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组成】大熟地30克,川续断、肉苁蓉各15克,菟丝子、黄柏、地龙各10克,怀牛膝、知母、木瓜、红枣各15克,葎草、泽漆、蚕砂各30克,全蝎3只。
自拟中药抗痨汤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结核病患者中使用自拟中药抗痨汤行辅助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病例数为72例。
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接受抗结核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拟中药抗痨汤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痰菌转阴率、胸片吸收好转率、血沉正常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上针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抗痨汤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用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抗结核药;自拟中药抗痨汤;效果【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32-01临床上当患者肺部发生结核杆菌感染后形成的慢性传染病就是肺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大部分症状表现为慢性的过程,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患者存在结核结节以及干酪样坏死,通常咋发病后存在有乏力、发热等全身性的症状或者咯血、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1]。
最近几年以来肺结核疾病存在有回升的趋势,并且在普遍的西药治疗下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耐药性,因此当下针对肺结核多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2]。
本次研究中使用自拟中药抗痨汤行辅助常规抗结核西药治疗的疗效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病例数为72例。
全体患者均接受胸部X片、CT片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其症状与《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标准相符合,均存在有胸痛、盗汗、潮热、咳痰咳嗽、舌质红苔厚等症状。
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中男性有19例,女性有17例,年龄37岁至70岁,平均年龄为(5371±522)岁;观察组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20例,年龄36岁至70岁,平均年龄为(5412±509)岁。
名医秘方:骨痨(脊柱结核)屡用屡验起瘫汤
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秘方齐备,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
所登出的秘方中,有的虽然题目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的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
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百姓!
【秘方】大熟地30克,川续断、肉苁蓉各15克,菟丝子、黄柏、地龙各10克,怀牛膝、知母、木瓜、红枣各15克,葎草、泽漆、蚕砂各30克,全蝎3只。
【用法】每日一剂,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用】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强筋壮骨。
【主治】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
【加减】如痉挛甚者,加蜈蚣1条(研吞),严重者加羚羊角粉2克(分吞);小便癃闭者,加肉桂3克;有冷脓疡者,加皂角刺30克;无痉挛者,去地龙、全蝎。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献方人:史济柱。
・综’述・脊柱结核的治疗进展冯浩・林宏生(审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630)【关键词】结核;脊柱;治疗;手术冲图分类号】R529.2陂献标识码】A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新中国建立以前,民间有“十痨九死”之说,可见当时结核病的猖獗程度。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以及社会卫生与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发展,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度降低,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流动人群的增多、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及艾滋病流行而并发结核感染病例的增多等原因,结核病的发病率又有明显升高的趋势II】o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一75.22%。
目前,尽管人们对脊柱结核的病因病理不断取得认识,并且随着特效抗结核化学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脊柱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完善,脊柱结核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脊柱结核的化疗方案、手术指征、病灶清除范围、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尚未统一的标准。
1化学药物治疗全国结核病会议所倡导的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肺结核的化疗原则,完全适合脊柱结核化疗的实施。
早期:在脊柱结核病的早期,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病灶内结核菌以生长代谢旺盛的A类结核菌群为主,早期应用抗结核药物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联合:主要目的为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由于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
变异菌株的增多等原因,如果仅单用一种抗结核药物,只可以消灭绝大部分敏感菌,但仍会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终形成耐药菌优势生长。
联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则耐药菌罕见,效果较单用药为佳。
适量:用药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疗效不佳。
目前已知利福平和异烟肼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05-4).5p咖L、0.025—0.05斗咖L,吡嗪酰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细胞内的酸碱度有关,pH5.0时为1.5斗g/mL。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15卷第5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20,Vol 15,No 5 ·临床研究·DOI:10.13935/j.cnki.sjzx.200532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5125)作者单位:1.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急诊科,湖南株洲412000;2.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骨伤科,湖南株洲412000通信作者:戴致波,Email:dzb666888@sina.com骨痨汤联合抗结核治疗对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丘继觉1 彭亚勇2 汤毅2 戴致波2【摘要】 目的 观察骨痨汤联合抗结核治疗对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湖南省直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四肢骨结核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
对照组给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骨痨汤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及疼痛评分、腋下体温、血沉、骨密度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血浆IL-2、IL-10、IL-6、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IL-2、IL-10含量较本组治疗前上升(P<0.05),IL-6、TNF-α含量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IL-2、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对脊柱造成侵犯且累及骶髂及其周围关节,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疼痛,易致使其脊柱关节活动受限[1]。
中医学将AS 归为“痹证”等范畴,临床通常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得以缓解[2]。
本研究收治AS 患者105例行骨痨愈康丸联合中药熏蒸和西药治疗,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AS 患者105例,依据临床医治方案的不同分两组。
对照组男女比3:2;年龄22~68岁,平均(41.52±9.54)岁;病程8~25年,平均(3.75±0.24)年。
试验组男女比32:23;年龄23~67岁,平均(40.78±9.22)岁;病程10~26年,平均(4.27±1.63)年。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①对照组单纯行西药治疗: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用药0.5g,2次/d。
②试验组于此基础上行骨痨愈康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前者15粒/次,3次/d;后者药剂成分包括乳香、细辛、没药各10g,制川乌、青风藤、草乌、海风藤各15g,桂枝、川芎各20g。
将上述各药置入沙袋且至熏蒸治疗床药箱煮沸,设置温度约55℃,1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指标: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比对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CRP(C 反应蛋白)、ESR(血沉)]水平变化情况。
效评定标准[3]:①痊愈:腰骶疼痛与晨僵消失,且日常活动均恢复正常;②显效:腰骶疼痛、晨僵有所改善,但脊椎活动稍微受限;③有效:患者轻微晨僵,腰骶疼痛稍微好转,且脊椎活动范围稍增大;④无效:以上各项指标均无变化。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x ±s )表达,组间、组内之比经由t 检验;计数单位经由n (%)表达,且在组间对比经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