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农业税制及借鉴
- 格式:rtf
- 大小:132.17 KB
- 文档页数:4
法国欧盟农业补贴政策及对我国几点启示一、法国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是法国农业政策的中心。
60年代以来,法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经过了按产品价格补贴、按生产规模直接补贴和按环境、农村发展、农产品质量及动物生存条件直接补贴的演变过程。
目前,法国的农业补贴可分为公共财政补贴、税收和社会分摊金减免、农业贴息贷款三类。
法国是欧盟农业补贴的最大受益国。
农业收入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欧盟的补贴:同时。
法国政府也列出巨额预算补贴农业和农村发展。
1、补贴的来源。
2003年,法国农业的公共财政支持总额为288. 3亿欧元。
比2002年增加2. 3%。
其中来自欧盟102 .90亿元。
占36%;农业社会补贴辅助基金亿元。
占40%;国家农业部58 .60亿元。
占20%;国家其他部委亿元,占4%。
2、补贴的种类。
法国农业补贴项目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农业生产补贴。
包括农牧产品生产直接补贴和稳定农牧产品市场补贴。
前者补贴是对降低支持价格的补偿,属于对生产和贸易具有直接扭曲影响的政策(蓝箱政策)。
牧产品生产补贴包括养牛及牛肉类补贴、养羊及羊肉类补贴、家禽及鸡蛋补贴等。
后者主要用来控制农牧产品供给水平的支出或补贴。
如停止生产奶产品的补贴、休耕补贴、出口补贴和通过价格机制维护市场平衡的补贴。
二是农村发展补贴。
包括农业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含农业社会保障、从事农业停业后的保障和食品援助三项补贴)、青年农民安家(包括提前退休)和农场现代化补贴、农村环境维护补贴、农产品标准培训补贴、农村发展计划补贴、农民转移土地经营权补贴、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补贴。
三是林业持续管理补贴。
包括对林业生产行业的补贴和对林地整治与保护的补贴。
3、农业补贴的发放。
法国的各种农业补贴,每年由财政部作出预算,由农业部具体规定。
来自欧盟的农产品补贴由谷物办公厅发放。
用于欧盟以外出口的补贴由农业发展和保障基金会发放。
同时。
对发放对象、发放标准和各种换算系数、优惠条件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法国农业政策法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家,其农业政策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近年来,法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支持农业现代化、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法国农业政策的各个方面。
一、农业现代化政策法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措施包括:1、土地集中政策:法国政府鼓励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以扩大农场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此,政府成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直接干预地产市场,购买“没有生命力”的小农户的土地,转卖给“有生命力”的农场主。
此外,还设立了“调整农业结构社会行动基金”,用提供财政援助的办法鼓励老农场主放弃耕作,把土地出卖或出租给青年农民。
2、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法国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农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例如,政府设立了“农业现代化基金”,为农民提供贷款和补贴,帮助他们更新设备和技术。
3、农业教育政策:法国政府重视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实施“绿色证书”等培训计划,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此外,政府还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
二、保护农民权益政策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这些措施包括:1、价格支持政策:法国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保障农民的收入。
政府采取措施调节市场价格,保证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获得合理的收益。
2、农业保险政策:法国政府实行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农民可以购买农业保险,以减轻自然灾害等风险带来的损失。
3、反垄断法政策:法国政府实行反垄断法政策,防止大企业垄断市场,保障农民的利益。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限制大企业在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保护小农户的利益。
4、税收优惠政策:法国政府对农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
例如,政府对农民使用的农用设备和车辆实行减税政策,鼓励他们更新设备和技术。
三、促进农村发展政策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条件。
法国税收制度法国以间接税(其中主要是增值税)为主体,辅之以直接税。
法国的税收规则传统上依照有利于企业投资、区域发展的目的而制定。
法国奉行领土原则,只要外国企业在法国拥有常设机构,对于其在法国的所得,就应该按照法国税法纳税。
一、法国税制简况法国税收总体上分为:专业税收、个人税收和地方税收。
专业税收主要包括对工商利润、非商业利润以及农业利润所征收的税、公司税、年包税、增值税、职业税、建筑土地税、非建筑土地税、办公税、视听税、Vignette税、企业车辆税、工资税、学徒税、职业继续培训税、建筑税等。
(一)增值税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增值税的国家,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增值税计算、征缴体系。
增值税由从事独立经济活动的个人或法人缴纳,而不管其活动是否具有营利的目的。
1.税率法国增值税率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般税率为19.6%,大多数商品销售和服务都是这种税率;(2)特殊情况的低税率5.5%,适用于食品、部分农产品、客运、大多数剧场经营、出版、部分第一住宅工程;(3)更优惠的税率2.1%,适用于社会福利范围内可报销的药品、产肉牲畜的出售、电视税、某些演出、已注册的新闻出版物;(4)专业增值税率(证券、股票、专利经营许可、专利发明、生产工艺收入等),实行特殊税率。
2005年1月1日起,税率为15%;2006年1月1日起,某些税率为8%,其余为15%;(5)涉及货物运输或者服务提供方面,税率根据具体情况而不同;(6)因贷款产生的增值税可以要求返还;(7)有些商品的增值税可以减免,如:海洋渔业、外贸出口、非盈利性质的活动、医疗、教育、不动产(无装修)住房出租、房屋(带家具)出租、工业废料及回收物品的运送;(8)有些行业的增值税是不能够享受减免政策的,如旅游业的交通工具等。
增值税的征缴,只针对法国境内开展的经营活动,但商品出口以及欧盟内部的商品贸易,原则上免除增值税。
商品进口应缴纳增值税,纳税地点为商品运抵法国时的入境海关。
法国税收制度一览法国税收制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它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都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概述法国税收制度的主要特点和目标,同时介绍一些重要的税收类别和规定。
税收目标和原则法国税收制度的目标是为国家提供财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提供。
同时,该制度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在税收征收方面,法国坚持以下原则:1. 纳税人平等原则:即根据纳税人的实际能力征收税款,确保公平性。
2. 税收公正原则:通过适度征收和合理分配税收负担,确保税制公正。
3. 稳定性原则:确保税制的稳定性,以便纳税人能够进行长期规划。
4. 效率原则:通过合理的税率和税收规定,提高税收制度的效率,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
主要税收类别1. 所得税:法国通过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来征收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实际收入水平进行差别税率征收,高收入者的税率较高。
企业所得税则基于企业的利润水平。
2. 增值税:增值税是法国主要的消费税种类,适用于商品和服务的销售环节。
增值税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税率(通常是5%,10%,20%)来征收。
3. 社会保险费: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世界闻名,其强调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社会保险费是法国全民健康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等公共福利计划的重要资金来源。
4. 房产税:法国对于房产征收房产税,该税款是根据房产的估值和所在地的税率来计算的。
此外,法国还对房产出租收取额外的租金收入税。
5. 企业税:除了企业所得税外,法国还对企业征收其他税种,如商业税和税收附加等。
税收合规和扣除法国税收制度对于纳税人有一系列的合规和扣除规定,以便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并鼓励合规纳税。
1. 个人所得税扣除:法国允许一定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包括家庭抚养扣除、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扣除等。
这些扣除可以减少纳税人应付的个人所得税额。
2. 企业成本扣除:法国允许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一些商业成本,如劳动力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等。
这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应交企业所得税额。
法国的农业税制及借鉴法国的有关农业税制在法国,农业税制并没有设置成独立的税种,而是散布在各个相关的税种中,涉及农业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
1.率售、次。
的免征增值税,但也可以自行选择缴纳增值税。
因为农民生产要购买机器、肥料、种子等,这些都包含增值税。
农民如选择按增值税办法的缴纳就可以扣除这部分税款。
城里的商人喜欢到实行增值税办法的农民那里去购买东西,这样税款可以扣除。
2.包含农业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在法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一切自然人和特定的法人。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纳税人的净所得总额,应税所得总额包括下述各项净所得之和:工商业利润、地产收益、农业收益、工资所得、特定公司成员的报酬、自由职业所得、流动资本收益等。
其中,农业收益为自耕农、分成农、佃耕农以及农场主经营所获的农业所得、山林所得以及培育树苗、蘑菇、养蜂、饲养家禽、养殖(鱼、牡蛎等)所得。
农业收益应税所得的确定有两种方法,纳税人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一是协商征税,即由税务部门根据每个经营种类历年的总收益,减去必要费用,协商决定每单位平均收益,再按照数就是该家庭应纳税额。
家庭系数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大人为1,小孩为0.5。
但根据各人的状况不同,也有所不同。
家庭系数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法国个人所得税采取申报纳税和协商纳税两种课征方法。
对于纳税人不能正确申报其纳税收入的,采用协商征税法,比如:农业应税所得由税务检查人员决定,农业纳税人每年定期向税务检查官提出记载被雇人和助手的人数、支付的报酬、使用车辆情况等情况的申报表,检查官据此决定纳税人应纳税额,纳税人按期交纳税款。
3.对农业有优惠的公司所得税在法国,公司所得税的纳税人中,农业纳税人主要有:各种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公共团体、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征税对象为各公司和法人的应税毛所得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如工商业利润、经营农田、林地获得的收入等。
法国的农业税制及借鉴
法国的有关农业税制
在法国,农业税制并没有设置成独立的税种,而是散布在各个相关的税种中,涉及农业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
1. 法国实行大范围的增值税
在法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仅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和自由职业者,还包括农业,即所有法国境内有偿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都应当缴纳增值税。
纳税人相应地包括从事上述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即包括自然资源采掘企业、制造加工企业、商业批发和零售企业、建筑企业、提供劳务的企业、同经济活动有直接关系的自由职业者,还包括农业企业和部分农场主。
课税对象是从事采掘业、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所获得的增值额。
税率共有四种:基本税率17. 6%;低税率7%;高税率33. 3%和“零”税率。
农产品主要按基本税率或低税率计征。
免税规定包括:一是彻底免税,即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
二是一般免税项目,主要包括某些农产品的销售、特定旧物的贩卖、有价证券的交易等等。
对于免税环节,一般都确定在商品的最后一个环节——零售环节上。
课征方法有:税款扣除法;核定征收法;简化的据实征收法;据实申报的征收方法。
农业纳税人每季度只缴纳上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款的1/5。
年终按实际发生数结算,每年申报一次。
对于每年应缴增值税税额低于3500法郎的免征增值税,农业纳税人年收入在30万法郎以下的免征增值税,但也可以自行选择缴纳增值税。
因为农民生产要购买机器、肥料、种子等,这些都包含增值税。
农民如选择按增值税办法的
缴纳就可以扣除这部分税款。
城里的商人喜欢到实行增值税办法的农民那里去
购买东西,这样税款可以扣除。
2. 包含农业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
在法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一切自然人和特定的法人。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纳税人的净所得总额,应税所得总额包括下述各项净所得之和:工商业利润、地产收益、农业收益、工资所得、特定公司成员的报酬、自由职业所得、流动资本收益等。
其中,农业收益为S耕农、分成农、佃耕农以及农场主经营所获的农业所得、山林所得以及培育树苗、蘑菇、养蜂、饲养家禽、养殖(鱼、牡蛎等)所得。
农业收益应税所得的确定有两种方法,纳税人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一是协商征税,即由税务部门根据每个经营种类历年的总收益,减去必要费用,协商决定每单位平均收益,再按照每公顷平均收益额乘以经营面积计算出应税所得;二是据实征税,即在征税年度中,就总收入减去经营上必要费用及折旧费后的实际收益征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具体见下表:
课税所得额级距税率%
0-25610 0
25610-50380 10.5
50380-88670 24
88670-143580 33
143580-233620 43
233620-288100 288100以上
48
50
法国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税额的计算是按家庭系数来确定的。
所谓家庭系数制是法国于1954年实行的一种按总所得征税的方
法,其基本内容是将家庭所有成员的收入全部加在一起,然后按家庭成员的系数划分为若干份,每份纳税义务乘以系数就是该家庭应纳税额。
家庭系数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大人为1,小孩为0.5。
但根据各人的状况不同,也有所不同。
家庭系数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法国个人所得税采取申报纳税和协商纳税两种课征方法。
对于纳税人不能正确申报其纳税收入的,采用协商征税法,比如:农业应税所得由税务检查人员决定,农业纳税人每年定期向税务检查官提出记载被雇人和助手的人数、支付的报酬、使用车辆情况等情况的申报表,检查官据此决定纳税人应纳税额,
纳税人按期交纳税款。
3 .对农业有优惠的公司所得税在法国,公司所得税的纳税人中,农业纳税人主要有:各种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公共团体、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征税对象为各公司和法人的应税毛所得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如工商业利润、经营农田、林地获得的收入等。
公司所得税实行单一的比例税率33%,并实行完全估算制,不论是估算分红利润还是保留利润都适用。
但对公共团体和其它各种团体的农林业收益按24%的减轻税率征税。
公司所得税只对在法国国内经营的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征收。
而农业合作信贷银行、农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组织的收益,免征公司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实行预交制,纳税人须按上年度税金总额的90%作为本年度预交公司所得税税额,分四次预交。
我国农业税制的借鉴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正迅速地向市场经济转变。
农业税制改革,既要从现实出发,又不能局限于既有现实;既要考虑产业特点,又不能脱离国民经济整体。
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现行农业税制改革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取消相互脱节的农业各税,将其分别并入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和资源税中,建立以增值税、所得税为主体税,消费税、资源税与之相配套的双主体税制体系。
具体说:
1.实施大范围的增值税并以消费税与之配套调节
农业税制的改革应推行大范围的增值税,实施对农业部门流转额的税收调
节。
依照“区别对待,简化征管”的原则,对农业部门课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课税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所获得的增值额(全部销售额减去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后的余额)。
纳税人为农林特产的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收购人为扣缴义务人。
对农林特产品税中的农产品按17%的基本税率课征,对部分收入过高的土特产品先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进行调节,比如: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烟叶等;改革后税负显著下降的产品,如毛茶等;贵重或非生活必需品,如海参、鲍鱼、干贝、燕窝等等。
对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的,销售,应改变一律免税的做法,按低税率课征。
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应对农业投入物实行免税以体现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和优惠。
某些农产品的销售,年增值额在
一定限额以下的,在零售环节免税。
实行核定征收法,纳税人每季度只缴纳上
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款的1/5,年终按实际发生数结算,每年申报一次。
对农业部门的流转额同样课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既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和
公平原则,又便于农业生产者扣除购买农机、化肥、农药种子时已交增值税,
还便于工商业生产者购买农产品时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以利于加强税收的征
收管理,并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2. 开征农业所得税
农业税制的改革应开征较为规范的农业所得税。
课税对象为农业收益和地产收益即纳税人来自农业部门的全部净所得以及其他所得,采用综合所得税制,把各项净所得综合计税,应税所得按农业实际收入扣除生产成本、费用,再加以必要的政策调整后确定。
纳税人为所有在农业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的确定应着重考虑农业税的税负水平,农民的负担能力、调节功能发挥等因素,对个人以一定时期内的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为免征额,实行累进幅度较缓的超额累进税率;对农业企业实行统一的比例税率。
课税方法采取申报纳税和协商征税两种办法。
对于纳税人不能正确申报其纳税收入的,采用协商征税办法即纳税人提供有关所得资料,由税务人员核定应税所得。
该税可并入统一所得税制,作为相对独立的计征项目。
对农业部门的所得额,开征统一的所得税,既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能对农村纳税人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都进行调节,减轻偷漏税现象,缓解个人收入的过分悬殊,实现社会公平目标。
3. 统一征收土地使用税
农业税制的改革应将现行的耕地占用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为土地使用税,归入资源税类。
税制设计可遵循“农业用地的总税负低于非农用地的总税负,优等地的税负高于中等、劣等地的税负”的原则进行。
土地使用税的课税对象为使用土地从事生产、开发利用的行为,其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计税土地面积全部依据土地详査的结果。
纳税人为使用土地从事生产、开发和利用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实行差别比例税率,对将农业用地或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的,均一次性课征土地使用税,其税率应比现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对非农业用地实行税负为重的原则,以4-5倍的幅度提高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负。
针对土地使用者从土地上因肥力和位置不同而获得的级差收益,应制定相应的差别税率对农业用地进行课税。
对从事山地、荒地、滩涂等开发性生产的项目,可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税收;对贫困地区、劣等耕地或因受自然灾害而减产绝收的应该减免税收;对达到征税条件,超过免税期限的新垦和复垦耕地,及时调整农业税收任务。
开征土地使用税,可以保护极度稀缺的耕地资源,控制滥占、滥用土地的行为;还可以调节不同土地使用者的级差收益,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调节土地使用行为,促使土地使用者合理、节约使用土地。
总之,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业税制体系与工商税收体系相一致,既有利于我国税收体系的完整统一,体现税收中性原则;又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还有利子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促进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财政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法国财政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 尹音频.重构中国农业税制.财经科学[J], 1998(3).
[3] 张元红.论中国农业税制改革.中国农村经济[J]. 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