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2
《身边的侵害和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阶段,他们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有限,判断来自各方面侵害的能力差,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相对缺乏,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侵害。
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在体验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简析】本框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等方面的侵害,同时也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当然学会自我保护更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将从实际生活出发,在身边事例的分析中,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1.通过对身边侵害事例的列举,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青少年侵害的现象,并意识到青少年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同时学会正确对待来着学校、家长的侵害;2.通过侵害事例应对方案的提出,体会并理解各方面对青少年的保护,同时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种种侵害的类型;青少年应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来自学校、家长的侵害。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福建南平校园伤人事件”后续新闻报道视频,提问:1.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孩子的安全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认识到青少年学生本身的特点,为“青少年容易受侵害的原因”和“青少年需要保护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埋下伏笔。
)2.这一事件后,你能从校园中发现学校对这一呼吁的响应吗?(预设追问:学校保安叔叔的装备有什么变化吗?)师总结: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很容易在大家身上出现各种侵害权利甚至生命安全的情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到底我们身边有哪些侵害以及我们可以怎样保护自己。
二、种种侵害1.除视频中为我们展示的事件外,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哪些可能危害到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事情呢?●学生逐个说,教师副板书并进行适当地引导(亦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案例去说);●要求学生根据侵害来源对所罗列的种种侵害进行归类。
七上第九课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保护的基本内容”,这是新课标对本课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材分析本框主要以实例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等方面的侵害;指出虽然我们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自我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判断来自各方面侵害的能力差,缺乏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不了解维权途径。
因此帮助学生提高判断侵害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维权途径就成了本课教学目标。
目标设计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以及了解身边的保护,特别是我国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并学会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别身边的侵害。
教学难点:身边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
课件自制PPT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引入5【复习】:元旦即将来临,我提前收到了很多好友的祝福,也收到了一条特别的信息,说我的手机号码参加抽奖获得了一等奖,奖金为一辆价值10万的轿车,但是我必须先缴一定的税收约2万。
轿车对我来说是一个诱惑,但是大家说张老师该不该先缴2万呢?【生】这是不良诱惑,该拒绝。
【承转】大家都学的不错。
我们的生活是复杂的,除了各种诱惑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侵害。
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的侵害吗?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吗?今天我们就聊聊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出示学习目标】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通过材料让学生感知侵害。
师生(多媒体展示):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事故伤害画面。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信达外国语学校钱燕燕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半成熟状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往往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等方面的侵害。
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学生提高辨别侵害的能力,懂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1、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并认识青少年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懂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2、学会认识和辨别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并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并懂得身边的保护2、教学难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出示:一则关于“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报道的新闻学生阅读新闻并感受这场事故给受灾群众带来的身心伤害教师转承: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同时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会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
那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的侵害吗?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吗?引出课题:《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二)进入新课活动一:畅所欲言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身边经历过或者看到听到过哪些不法侵害的现象教师:结合学生所述加以补充Ppt出示:几则涉及意外事故、社会侵害、家庭侵害和学校侵害的材料学生阅读材料,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种种现象教师提问:深究上述几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是什么?学生回答:都发生在我们青少年身上教师再问:那为什么我们青少年更易受到这些不法侵害呢?学生回答:略师生共同小结,青少年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活动二:表演小品《杜娟的故事》课前组织三位学生将课本p.92.的材料编排成小品,然后再课堂上以小品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问:杜娟受到来自哪方面的侵害?她采取了什么行动?获得了哪方面的保护?除此外,杜娟还可以采取什么行动?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学生看小品表演,再由小组讨论回答通过此环节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引出身边的保护活动三:斗智斗勇Ppt再现:活动一所探究的几则涉及意外事故、社会侵害、家庭侵害和学校侵害的材料组织学生谈一谈,假设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会如何来保护自己教师小结:青少年身边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Ppt出示:相关法律法规作出的对青少年加以特殊保护的规定通过此环节,学生懂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并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九课保护自我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收集材料的方法,收集生活中存在着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事例;在分析这些事例的基础上,使我们理解各种侵害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从而敲响保护自己的警钟;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活动方式,分析典型事例,模拟自护情景,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必要的方法,以增强保护自己的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我国法律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中学生身边可能存在哪些侵害?青少年受到这些侵害的原因是什么?【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来自学校、家长的侵害。
【教学方法】比较法、归纳法、赏析法、游戏体验法。
【教学时数】本框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触目惊心的家庭侵害家庭,应该是未成年人最安全、最可靠、最温暖的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明文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可是不少家长忘记了还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爱怎么管就怎么管,要怎么打就怎么打,而未成年的孩子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在家庭中发生了一些儿童受侵害的悲剧。
2000年4月12日夜11时,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43岁的农民骆淑平,因对8岁的儿子王闯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说谎之事不满,遂持木把笤帚对王闯进行殴打。
王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去反抗,也不躲避,任母亲毒打,造成双臂及下肢大面积创伤,并引发肾功能衰竭,法医鉴定为重伤。
第九课保护自我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2)教案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教材第92页:杜娟受到的侵害来自。
她采取的行动是。
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和保护?点拨:杜娟受到的侵害来自家庭。
她采取的行动是维护自己受教育的合法行为。
她得到了学校的保护和教师的帮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当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是会提供保护的,同时在紧急、特殊、复杂的情况下,当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有不及时、不到位时,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二、讲授新课㈡身边的保护(板书)1、加强青少年自我保护的原因(板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肩负着保护青少年的责任。
他们采取的保护措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虽然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这些保护有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我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我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增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板书)我国青少年占全国人口将近半数,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4亿,约占总人口的1/3以上。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第九课保护自我主备教师:刘春杉框题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1、身边的种种侵害:1、)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几方面的侵害;2、)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2、身边的保护1、)各方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2、)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二)分析: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介绍了青少年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事故,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侵害;进一步分析了对青少年的伤害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伤害,而且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伤害,最严重的是对生命的剥夺;指出虽然学生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侵害及应对策略(二)分析:让学生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我国法律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框主要以实例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侵害;指出虽然我们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保护自我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难点:让学生明白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侵害,让学生学会更全面的了解与对待;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边的保护;从深层次上关注学生在心理精神方面的伤害。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展示整个第九课的结构图,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投影新闻视角:婴儿奶粉害人事件——引导出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一、种种侵害阅读书91页周欣和小创的故事,思考书中提出的六个问题。
引出第一个知识点:1.在生活中青少年可能会受到来自几方面侵害(投影)意外侵害、社会侵害、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等四个方面的侵害。
而且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生理、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最严重的甚至会剥夺青少年的生命。
保护自我●预见到危险,就避免了一半。
●用巧劲才能捉住狐狸,凭勇敢才能捉住狼------谚语。
●无知是最大的灾难。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1-92,回答下列问题)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第一课时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
2、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而受到侵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
3、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4、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侵害,我们应积极争取社会、和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作共建5、材料一 1996年10月,在西安某小学,因为没按时交纳用于打针、取暖的17元费用,二年级有数名七八岁的小学生被班主任勒令站在讲台上自己搧自己的嘴巴,没人100下。
材料二李明的父亲看见别人发了财,而自己的儿子不仅不挣钱,还要花学杂费,就将13岁的李明送到乡里的砖瓦厂去做工。
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西安某小学数名学生和李明所受的侵害来自哪方面?请你分析两个材料中有关人员的行为。
(2)如果你是这些同学中的一员,你应该怎么做?6、(多选)农村曾经发生这样一种事情:小学生在桥上遇到了一辆马车,不知躲闪的小学生慌乱中只好跳下桥去,结果被湍急的河流卷走。
类似这样的不该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却屡次发生,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青少年不懂得安全防护知识B、有的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弱C、没有大人保护D、没有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7、两群孩子为争强而打架,你的朋友吃了亏,受了气,让你帮助他还击出气,你的反应()A、为朋友出气,两肋插刀B、朋友求上门来,不好拒绝C、反正是别人先动手,当然要还击D、不怕伤面子,拒绝朋友让你前去帮忙的请求,并劝朋友用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自测自评8、青少年必须加强自我保护,这是因为()①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②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③所有的侵害都针对青少年④青少年面对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第一课时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案3《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并学会自我保护。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和我国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
教学重点身边的保护。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来自学校、家长的侵害。
师生互动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事故伤害画面。
师:请同学们观看画面,讨论画面上对我们的侵害分别来自哪些方面?生:来自家庭、学校。
生:还来自社会、意外事故。
师: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周围你遇到过类似的遭遇吗?面对如此遭遇,你是麻木不仁,是束手无策,是坐以待毙,还是勇于保护自己!?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这一主题。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点评:激“情”调“趣”,将各种不法侵害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初步感性认识,再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各种侵害有了初步了解和判断。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请小组代表分别讲述身边遭遇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侵害的故事。
学生讲述故事。
师:故事真实感人,我们为同龄人的不幸而同情,我们更为他们所受到的深深伤害而痛心。
种种侵害究竟给青少年带来哪些伤害呢?请大家说说看。
生:肉体即身体方面的伤害;1生: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伤害;生:最严重的是对生命的剥夺。
点评:通过讲故事、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侵害,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学生判断各种侵害的能力,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师:我们渴望安全而充实的生活,我们拒绝侵害,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侵害而拒绝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家长、老师在教育我们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伤害呢?生:对家长、老师的伤害,我们应该原谅。
尽管他们有时行为过急,方法不当,但是他们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健康成长。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一框题身边的侵害与保护(学案)班别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以及了解身边的保护,特别 是我国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
2.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和勇气,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辨别身边的侵害教学难点:身边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自主学习】(充分预习课本,掌握重点基础知识)填一填:在书本中找答案1.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 ______________ 。
由于 存在着 _________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__________ 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 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2. ______________ 身心尚未 、社会经验 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_ 自我保护。
3. 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侵害,我们青少年积极争取 和___________ 等方面的保护。
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就要尽自己所 能,用 ___________ 和 __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作探究】[活动情景]材料一:最近,有关“校园暴力”的视频短片频繁在网络中出现,校园暴力的 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前不久,某中学学校门口,一群穿着校服的初中生分成两 队进行“谈判”,双方不时还拉扯、争吵。
后来“谈判”失败,随着“大佬” 一声令下,双方人马大打出手。
十分钟后,只听一声惊叫,阿华(化名)倒在 了乱拳之下。
材料二:某初中学生陈某,受到社会不良青年的教唆,经常抢夺同班同学的 钱财,索取保护费,供上网玩电子游戏之用。
如果同学不给,就会对同学拳脚 相加。
起初被抢的几名同学没敢告诉老师和家长,于是陈某的胆子越来越大, 变本加厉地施以暴力手段伸手向同学要钱。
姓名—的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 地位而受到侵害。
第九课第一框身边的侵害和保护
年级主任(组长)签字:
知识目标:知道青少年身边存在种种侵害的表现及原因,加强自我保护。
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拿起法律武怎样辨别身边的侵害,加强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师生随笔
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___
小组探究讨论:
鹃的老师,怎样做她父亲的思想工作?(指出父亲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括号)
、下面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案新人
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种种侵害类型及原因;
(2)身边的保护。
难点: 身边的种种侵害。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青少年正初在兴趣高峰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不免性急出了查错,招来他人、父母、老师等的惩罚,甚至招到毒打,面对此现象你这时该怎么办呢?在坐的同学有类似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一)、种种侵害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图片和教材第P91页两个事例和两幅图,讨论下列问题:
(1)、两个事例、两幅图的青少年受到了来自哪方面的侵害?
(2)、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3)、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侵害?
(教师巡视小组的讨论并借有利时机进行指导。
提示:青少年可能受到的伤害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事故)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小结:
(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
(2)、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讨论:如何辨证认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伤害?
(学生讨论)
教师点评:一方面,家长和老师是爱护我们的,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另一方面,主动与家长、老师交流,避免互不理解而造成的伤害。
同时对来自家庭和学校造成的伤害要敢于拒绝,甚至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举例(略)
(二)、身边的保护
(投影显示):杜鹃的父亲封建思想很严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一直让
她辍学。
到初中三年级时,他的成绩出现波动,为此父亲逼她辍学。
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做她父亲的工作,最终维护了杜鹃的受教育权,使她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活。
探讨:(1)、杜鹃受到的侵害来自何处?
(2)、她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3)、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和保护?
(4)、假如你是杜鹃的老师,怎样做她父亲的思想工作?
教师指导学生小结: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
假如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保护不及时、不到位,我们青
少年应该如何做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加强自我保护;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练习:
1.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
A 忍气吞声,任其侵害
B 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C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一位家长说:“孩子是我的,想让他上学就上学,不想让他上学就不上”。
这位家长的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小结: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一)、种种侵害:
1、类型:意外伤害、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等。
2、原因:各方面都不成熟;生活环境复杂。
(二)、身边的保护:
1、责任和保护措施: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
2、注意:加强自我保护;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业:
女生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