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3
外科护理重要知识点:手术室的管理外科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手术室的管理1.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帽子、鞋,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透应更换。
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
手术完毕,衣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
2.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准入内。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3.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禁止吸烟。
4.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禁止同时在一室内实施无菌及污染两种手术。
5.施行手术先由住院医生提交手术通知单,应于前一天上午10时前提交手术室。
如需特殊器械应预先注明。
6.急诊手术有值班医师通知手术室,同时送手术通知单,以免发生错误。
如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安排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7.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经排定后,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因故必须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护士长或值班护士联系。
8.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受急诊手术,不得擅离。
9.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器械、设备的固定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
急救药品、器材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以便立即取用。
一般药品、器材必须随时检查,及时修整、补充。
10.室内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擅自外借。
11.手术完毕,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做清洁或消毒处理,然后放回指定地点。
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材,均应作特殊处理,手术间亦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
例题: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哪些规定( )A.遵守无菌技术原则B.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C.实施标准预防D.围术期抗生素应用E.。
手术科室护理管理制度1. 总则为规范手术科室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维护患者的健康与利益,订立本制度。
2. 护理岗位设置与职责2.1 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含人员调度、资源调配和监督引导等。
2.2 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包含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护理和术后病情察看等。
2.3 手术室巡回护士:负责手术室外的护理工作,包含器械准备、手术室清洁和消毒等。
3. 工作流程3.1 术前准备:•完善手术室护理记录,包含患者个人信息、术前检查结果、手术安全核查等。
•执行术前准备工作,包含洗手消毒、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等。
3.2 手术过程护理:•确认手术室环境和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情况。
•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域清洁、乾净、有序。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供应必需的手术器械和药品,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3.3 术后护理:•监测患者术后病情变动,察看出血、感染等并及时处理。
•完善术后护理记录,包含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给药情况等。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顿工作,供应必需的术后引导和建议。
4. 护理质量管理4.1 完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工作。
4.2 监测手术室内的感染病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感染传播。
4.3 开展护士技能培训和学术沟通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5. 安全管理5.1 遵守手术室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术前手术安全核查。
5.2 定期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好性,并做好记录。
5.3 加强手术室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6. 人员管理6.1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人员确保工作职责的履行。
6.2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6.3 严格管理护理人员考勤,保证人员的到岗率和工作质量。
7. 知识产权保护7.1 护理人员要严守患者隐私,不得私自泄露患者相关信息。
7.2 护理人员在患者教育和宣教过程中要敬重患者知情权。
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一、手术室的管理。
1. 手术室应严格按照医院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确保手术室内的秩序和安全。
2. 手术室的开放时间应根据医院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确保手术室的正常运转。
3. 手术室内的设备和物品应按照管理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
1. 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应按照医院的卫生标准进行,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卫生。
2. 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应按照消毒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手术室的人员管理。
1. 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确
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2. 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着装和行为规范,确保医护人员的形象和素质。
3. 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交接班和记录,
确保手术室内的工作连续性。
四、手术室的安全管理。
1. 手术室内的安全设施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
保手术室内的安全使用。
2. 手术室内的应急预案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制定和实施,确
保手术室内的突发事件的处理。
3. 手术室内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确
保手术室内的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以上为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希望所有医护人员严格遵守,确保手术室内的安全和秩序。
手术室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工作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入手术室必须穿戴手术室的清洁鞋、衣、帽及口罩。
2.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并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室器械、药品未经护士长同意一律不得外借。
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3.手术室内应有无菌物品存放柜,放置有序,每周进行灭菌处理,标明物品种类及消毒日期,消毒过期、未消毒和无标志的物品严禁使用。
4.手术前后必须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
使用手术包前应查对灭菌有效日期及灭菌标准,灭菌物品有效期7天。
手术完毕后及时清除污物,洗刷地面,清洗手术器械、手套、敷料,消毒手术室。
5.冲洗器具、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包等必须做到一人一包一器,用过后进行消毒灭菌,一次性物品消毒后毁形处理。
6.每日手术前用消毒液擦洗床面、台面、灯具及地面。
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一次,定期作细菌培养(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8.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人员应作详细登记,做好统计工作。
9.手术室内禁放各类私人物品,如茶杯,书报等。
10.受术者进入手术室前应更换清洁鞋,并核对姓名、年龄、手术名称、部位等,防止差错。
11.凡与手术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手术室,如确实需进入参观、学习人员,应经手术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听从手术室人员安排,不得影响手术人员的工作。
二、手术室管理制度1.手术室护士在身体素质好的基础上必须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刻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反应能力及责任心。
2.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及定期清洁卫生消毒制度,每天空气消毒2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1次,每日术毕清洁、消毒手术间。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及参观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无菌手术间及感染手术间,标识明显。
外科护士的工作职责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手术器械、药品和设备,检查手术室的设备和环境卫生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手术团队提供所需的支持。
2.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帮助患者进行洗净、脱衣、穿手术服,确保患者准备妥当。
3. 术中工作: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为主刀医生提供所需的器械、药物和物品,保证手术进行安全顺利。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操作,如止血、缝合、贴敷伤口等。
4. 术后工作: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后的处理工作,如清理手术室、处理手术废物和器械,为患者更换干净的衣物、床单等。
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护理和照顾,包括嘴唇部位的伤口清洗及伤口的护理。
5. 教育和咨询: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管理指导,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6. 数据记录和报告: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医嘱和护理措施,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状况和护理过程,做好病人的医学影像资料管理
7. 协调管理工作: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协调医疗资源,提供团队合作。
8. 专科知识和技能培训:持续学习更新外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这些工作职责要求外科护士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沟通、组织和协调等能力,具备应对紧急情况和压力的能力,并能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和法规。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手术室是外科诊断、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决定手术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临床医学科学迅猛的发展,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从而使人们对手术室的护理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而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取决于护理管理水平。
因此,护理质量管理相当重要,本文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总结如下。
1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提高业务水平随着医学领域的扩大,各个医院相继开展一些新业务,如器官移植、内镜手术、激光手术等,手术室护理由一般护理向专科护理扩展。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操作技术、极强的应急能力。
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进行专科培训。
手术室护士长应用发展的眼光管理科室护理人员,在本科室内加强业务学习,调配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人员与年轻缺乏临床经验的人员进行合理搭配,使技能较差的得到传帮带。
使护士在术中配合时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在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及时选派人员到先进的外院科室进行专业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 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改变工作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组织学习《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等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护理人员要改变护理工作方式,传统的工作方式是护理人员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护理工作以“手术”为中心。
手术室环境相对隔离,很少与手术病人接触,再加上手术室护士片面地追求技术,忽略了病人的身心反应,从而增加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之间的距离[1]。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走出手术室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手术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即加强术前随访、术中关心、术后随访,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3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当接到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问寒问暖,缓解紧张的心理,以轻松的心态坦然面对手术。
外科护理学知识点1.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手术室准备等。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病史采集,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士还要为手术室准备必需的设备和药品,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2.外科手术的技术操作:护士需要掌握外科手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了解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护士要熟悉手术室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熟练掌握手术室设备的使用。
3.外科手术的监护与安全:手术中,护士需要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士还要保证手术室的安全,避免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4.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后疼痛管理、伤口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等。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护士还要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监测镇痛效果,并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5.输血与护理:外科手术可能需要输血,护士要了解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熟悉输血的操作技术和护理要点。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配血,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
6.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外科手术后,患者营养状态通常较差,护士要了解外科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7.感染控制与预防:外科手术室是感染风险较高的环境,护士需要掌握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巧,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
护士还要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8.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提高护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护士需要了解外科护理的评估指标和质量监控方法,并参与外科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改进工作。
总之,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护士需要全面了解外科手术的各个环节,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护理技能,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手术室使用规范制度1. 规章制度目的为保证手术室的安全、有序运行,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2. 手术室管理职责2.1 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组织订立手术室使用计划,确保手术室的合理利用。
—定期对手术室设备、器械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功能完好。
—确保手术室的消毒、清洁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负责组织手术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室团队的整体素养。
2.2 手术室医生—负责手术室内的医疗工作,确保手术操作安全、准确。
—严格依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组织帮助手术室护士完成手术准备工作,如消毒、器械准备等。
—及时报告手术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3 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室内的患者护理工作。
—帮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
—保证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和准备工作的及时完成。
—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做好手术室的消毒清洁工作。
2.4 手术室器械护士—负责手术室内器械的管理工作。
—对手术器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功能完好。
—管理手术室内的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工作。
—做好手术器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有效使用。
3. 手术室使用管理3.1 使用计划—手术室主任每月依据手术量和手术室资源情况订立手术室使用计划,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
—手术室的使用计划由手术室主任负责确认和调整。
3.2 手术预约—患者的手术需提前进行预约,并在手术室使用计划中布置手术时间。
—手术室主任依据手术紧急程度和手术室资源情况,决议手术的优先次序。
3.3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开始前,应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检查手术室内的器械、设备是否齐全,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确保手术室内有充分的清洁、无菌的工具和设备供手术使用。
3.4 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室医生必需依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手术切口或使用不合适的器械。
—手术室医生和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应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室医生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情况,供应必需的术后护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