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 酸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7
硝酸方程式
硝酸,又称硝酸盐,在化学中,是由硝酸根与一种离子反应形成的盐。
由此可推导出硝酸方程式为XO3H2 + YOH(离子)→ XY(盐) + H2O,X表示硝酸,
Y表示离子,中间用箭头将反应前和反应后分隔开。
硝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
由于它的腐蚀性强,会大量消耗在各种工业部门,用于制备漂白剂,染料,农药和其他有机化学制品等。
此外,硝酸还可以用于冶金,冶炼,采石,熔炼,制备冷冻剂,氧化铝等应用。
在矿冶行业,硝酸也常用作冶炼中矿物和金属之间的矿物质反应的载体,这些反应可以实现矿物和金属材料的净化和拆分。
此外,硝酸也可用于煤的洗煤和焙烧,去除杂质,以便处理和生产电煤和煤炭。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硝酸是温室效应有害气体排放的最重要的源之一。
由于硝酸的施用量过大可产生的大量的硝酸盐,大量的硝酸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土壤渗入到地下水中。
如果硝酸有害残留物混入大气,会破坏大气环境,并可能使太阳辐射变得越来越极端。
因此,在目前社会环境中,我们更加重视硝酸的运用与管理。
企业应当坚持精细管理,加强硝酸在工业用途中使用和改良的过程,提高硝酸的利用率,以减少硝酸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硝酸是一种有机氮化合物,也被称为氮酸,其化学式为HNO3。
硝酸是由一种氮原子和三种氧原子组成的,它们通过三种氧原子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硝酸的分子量为63.01 g/mol,单位质量的硝酸含有1.41 g氮原子和4.23 g氧原子。
硝酸的主要用途是在化学实验中,用于分解有机物质,因为它可以把有机物质分解成碳水化合物和氮气。
硝酸还被用于工业制造过程中,用于氧化物质、把物质溶解成溶液,以及用于染料制造和制作面粉等。
硝酸的主要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是由氧原子将电子从另一种物质中转移而来的,而氮原子则吸收了这些电子,从而产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硝酸可以被氧化成一氧化氮,也可以被还原成氨,它还可以用来制造火药,因为它有极强的氧化性。
除了各种化学反应外,硝酸还可以用来制备一种有毒的气体,称为硝酸气体,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可以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对于硝酸的处理非常小心。
总的来说,硝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HNO3,由一种氮原子和三种氧原子组成,可以用来分解有机物质、制造火药、氧化物质和溶解物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学物质。
高考化学硝酸知识点高考化学硝酸知识点(一)概述1.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2.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3.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98%以上为发烟硝酸),4.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长期放置时变黄色的原因?保存注意事项?棕色瓶冷暗处);5.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6。
工业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三步反应?)。
7.硝酸可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硝酸盐。
8.浓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属成高价的酸或相应的'氧化物,本身还原为二氧化氮。
9.硝酸(混以浓硫酸)与苯的硝化反应硝酸(混以浓硫酸)与甲苯的硝化反应(制TNT)10.硝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与甘油的酯化反应(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殊性”及规律1.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现象(原因及应用:钝化。
常温可以用铝罐车或铁罐车运硝酸)(表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2.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生成氢气(原因?)3.浓、稀硝酸能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表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试管中粘附的铜或银用什么来洗?)4.与金属反应时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1)、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生成NO2,而稀硝酸生成NO(2)、与锌、镁等活泼金属反应,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其价态随金属活泼性增强和酸的浓度降低而降低,最低可得NH4+。
(3)、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中的作用:表现出——酸性、强氧化性(注意:定量计算中应用)5.稀硝酸与铁反应,如果硝酸过量,生成三价铁盐,如果铁过量,生成二价铁盐(在硝酸与铁的摩尔比的不同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不同)。
氮族元素第三节硝酸1. 硝酸的组成 (1) 分子组成硝酸的化学式为HNO 3,结构式为HO-NO 2. (2)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1.5027g/cm 3,沸点83o C ,能跟水任意比例混溶。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而98%以上浓硝酸通常叫“发烟硝酸”。
(3)化学性质硝酸为一元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性: ① 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很容易分解。
4HNO3或光照2H 2O+ 4NO 2+ O 2硝酸越浓或温度越高、光强度越大,就越容易分解。
特别提示:a.实验室里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溶于浓硝酸的缘故。
b.为防止硝酸分解,应将硝酸盛放在棕色瓶里,并贮放在黑暗且温度低的地方。
②强氧化性无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指硝酸分子中+5价的N 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反应。
a.与金属反应硝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金,铂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而是发生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时,若是浓硝酸,其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若是稀硝酸,其还原产物一般是NO,而金属被氧化生成相应的硝酸盐。
3Cu + 8HNO3(稀) === 3Cu(NO3)3+ 2NO↑+ 4H2OCu + 4HNO3(浓) === Cu(NO3)3+ 2NO2↑+ 2H2O注意:冷的浓硝酸可使Al,Fe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而发生钝化现象。
所以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叫王水,王水能溶解包括金,铂在内的所有金属。
b.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一般都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如果此最高价氧化物易溶于水,则生成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S +6HNO3(浓) ===H2SO4↑+ 6NO2↑+ 2H2Oc.与其他还原剂反应硝酸能与含I-,S2-,Br-,SO32-,Fe2+等的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硝 酸1.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电离出的H +,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H 2B .浓HNO 3与浓HCl 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D .常温下,向浓HNO 3中投入Fe 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选C A 项,硝酸能电离出H +,但氧化性NO -3>H +,H +不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H 2,错误;B 项,浓HNO 3与浓HCl 按1∶3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错误;C 项,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正确;D 项,常温下,向浓HNO 3中投入Fe 片,发生钝化,不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错误。
2.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解析:选A 浓H 2SO 4吸水增重,B 错误;浓H 2SO 4常温下与Cu 不反应,C 错误;浓H 2SO 4吸水、浓HNO 3挥发都会使酸液的浓度减小,D 错误。
3.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由铜制取硝酸铜最适宜的方法是( )A .Cu 与浓HNO 3―→Cu(NO 3)2B .Cu 与稀HNO 3―→Cu(NO 3)2C .Cu ――→O 2△CuO ――――→稀HNO 3 Cu(NO 3)2D .Cu +AgNO 3―→Cu(NO 3)2解析:选C A 项,生成的NO 2会造成大气污染,不正确;B 项,生成的NO 也会造成大气污染,不正确;C 项,生成等量的硝酸铜所用的原料少比较经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正确;D 项,硝酸银成本较高,同时硝酸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不正确。
4.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 .Fe(OH)2跟稀硝酸反应B .Fe 2O 3跟稀硝酸反应C .CuO 跟稀硝酸反应D .Al(OH)3跟稀硝酸反应解析:选A A项,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OH)2具有还原性,因此Fe(OH)2跟稀硝酸反应后生成硝酸铁和一氧化氮,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正确;B项,Fe2O3跟稀硝酸反应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CuO跟稀硝酸反应,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Al(OH)3跟稀硝酸反应,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5.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反应,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该盐是()A.硫酸亚铁B.硫酸锌C.硝酸钾D.氯化钠解析:选C在酸性溶液中,硝酸盐具有氧化性,能把铜氧化生成硝酸铜和NO,选项C符合题意。
6.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NO2的量为() A.0.2 mol B.0.6 molC.小于0.6 mol D.大于0.6 mol解析:选C因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放出的NO2小于0.6 mol。
7.将1.92 g铜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12 mol B.0.11 molC.0.09 mol D.0.08 mol解析:选B铜与HNO3反应时,消耗的HNO3转变为Cu(NO3)2和氮的氧化物(NO2或NO)。
n(Cu)=1.92 g64 g·mol-1=0.03 mol;n(气体)=1.12 L22.4 L·mol-1=0.05 mol;所以共耗HNO3的物质的量n(HNO3)=0.03 mol×2+0.05 mol=0.11 mol。
8.将0.1 mol铜与40 mL 10 mol·L-1 HNO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由此可知()A.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B.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49 L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解析:选C溶液中含有H+,则HNO3过量。
在反应过程中变稀,实际上发生了两个反应: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消耗的HNO3包括起酸性作用和氧化剂作用两部分,前者反应后以Cu(NO3)2形式存在,后者被还原后生成NO2、NO气体,从两反应式看出:Cu~2HNO3(酸)~Cu(NO3)2,HNO3(氧化剂)~NO2(或NO),作酸用的硝酸为0.2 mol,生成的气体为NO、NO2的混合气体,溶液中有a mol的HNO3过量,则被还原的HNO3为(0.4-a-0.2)mol,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a-0.2)mol,溶液中的NO-3由过量的HNO3和Cu(NO3)2中的NO-3组成,为(a+0.2)mol。
9.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 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5.6 L(标准状况)气体。
则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其中显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不断减小,反应结束前实质上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反应停止后再加稀H2SO4,溶液中的NO-3在酸性条件下,又相当于稀HNO3与铜反应。
答案:(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片逐渐变小,溶液颜色变成绿色,并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 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加入稀硫酸后增加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4) 0.65 mol 0.25 mol10.为了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1) 关闭K1,打开K2,向试管中加石灰石,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一定的稀硝酸,则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微热大试管。
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 充分反应后,打开开关K1,通过气囊鼓入空气,可以观察到烧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
(4) 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关闭K1,打开K2,向试管中加石灰石,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则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石灰石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把装置中的氧气排尽,防止干扰反应现象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NO3===Ca(NO3)2+CO2↑+H2O。
(2)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产生硝酸铜、NO和水,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
(3) 充分反应后,打开开关K1,通过气囊鼓入空气,可以观察到烧瓶中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
(4) NO、NO2污染大气,它们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盐,因此可以防止大气污染。
答案:(1) 石灰石与稀硝酸生成CO2,把装置中的氧气排尽CaCO3+2HNO3===Ca(NO3)2+CO2↑+H2O(2) 3Cu+8H++2NO-3===3Cu2++2NO↑+4H2O(3)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气体(4) 尾气处理,以免气体污染环境1.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作还原剂,HNO3作氧化剂B.HNO3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化性C.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NO有3 mol电子转移D.如果有8 mol HNO3被还原,则生成了2 mol NO解析:选D由反应方程式知,8 mol HNO3参加反应,生成2 mol NO,则被还原的HNO3为2 mol。
2.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浓度越大,硝酸被还原之后的生成物的价态越低,对应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B.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不同C.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解析:选D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故A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B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多,故C错误;因3NO2+H2O===2HNO3+NO,最终收集气体均为NO,由电子守恒可知,收集NO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
3.证明浓HNO3的氧化性比浓H2SO4的氧化性强的事实是()A .浓硝酸加热能放出氧气B .浓HNO 3跟浓盐酸可配制成王水C .HNO 3跟金属反应可生成价态不同的氧化物D .浓HNO 3跟铜剧烈反应且不需加热解析:选D A 项,浓硝酸加热能放出氧气只说明硝酸不稳定,错误;B 项,浓HNO 3跟浓盐酸可配制成王水,只说明王水的性质,错误;C 项,根据生成产物的价态无法判断氧化性的强弱,错误;D 项,浓HNO 3跟铜剧烈反应且不需加热,浓硫酸需要加热,能够说明浓HNO 3的氧化性比浓H 2SO 4的氧化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