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停电了
- 格式:docx
- 大小:16.04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停电了一、活动目标1. 了解停电的概念,知道停电可能带来的影响。
2. 学会在停电时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停电相关图片、故事书、手电筒等。
2. 环境布置:模拟停电场景,如黑暗中的教室、熄灭的灯光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解释停电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停电带来的变化。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停电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停电时应该如何应对。
3. 小组讨论: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在停电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与同伴相互帮助。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停电游戏,让幼儿体验在黑暗中使用手电筒的感觉,学习如何在停电时保持冷静和自救。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让幼儿明白在停电时要保持冷静,相互关心和帮助。
四、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停电时的应对措施。
2. 环境创设: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参与停电应急演练,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锻炼自救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停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自救能力和相互关心意识。
3.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如打开电灯开关,引起幼儿对电的兴趣,逐步引入停电的概念。
2. 观看图片:展示停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停电带来的变化。
3. 讲述故事:选择一个适合幼儿年龄的停电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停电时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应对。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在停电时可能会做的活动,以及如何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度过停电时光。
5. 角色扮演: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手电筒、帽子等,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停电时的情景模拟。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想像画——停电了》教学目标1.掌握想象力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通过停电这一时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3.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4.提升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绘画水平。
教材准备1.茶色丝绸布或黑色的大纸张;2.蜡笔和彩色铅笔;3.伸缩画架;4.剩余的蜡烛或闪光灯等可提供暗光的物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老师在开始课堂时,先询问班上有没有孩子在前一天晚上遇到过停电的情况,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将黑色大纸张或茶色丝绸布套在伸缩画架上,使孩子们能在其上自由绘画;•关上课室的所有电灯,并提供适度的灰暗光线,以便孩子们发挥构思和创意。
第二步:讲解理论•向孩子们介绍“想像画”的概念,鼓励其想象力和创意;•说明创作的灵感来源,鼓励孩子们在停电或于晚间居住的独立房间中,根据周围环境和自身感受,产生有趣的“想像画”创意;•描述画布的使用方式,告诉孩子们在暗光下可以用更明亮的颜色使用蜡笔或彩色铅笔。
第三步:实践操作•老师放映几幅暗色调的画作,并让他们想象单调或阴沉的环境中发生有趣的故事;•老师示范一种主题,例如停电,让孩子们或自由创作或根据该主题想象一幅画作;•老师提供灯光以保持适度阴影,帮助孩子们进行绘画;•老师组织孩子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他们心中的其他创作想法。
教学评估分类考察通过分类检查,来确认幼儿的绘画水平。
准评估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问询孩子们产生灵感的原因以及对刚刚的绘画过程的感想。
自评估随机召开几次自评估会议,让孩子们分享他们自认为创作最好的作品,并相互讨论和评论。
教学总结在这次课堂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利用想象力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他们学到了不一样的绘画技巧,并且在黑暗环境中绘画。
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创造力的发展,也养成了他们的合作和交流技能。
我们相信,这一技能对孩子们的未来会有所帮助,无论是在艺术创作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2024年中班想像画美术教案停电了美术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围绕“停电了”这一主题,引导幼儿运用想像力,描绘出黑暗中的世界,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停电这一生活现象,知道在停电时如何保护自己,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运用想像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想像力,将生活中的停电现象用绘画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绘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画纸、彩笔、画册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橡皮、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停电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停电这一生活现象。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停电时的经历和感受,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与“停电了”主题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元素和场景。
分析作品中的创意和绘画技巧,教授幼儿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表现黑暗中的世界。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绘制黑暗中的场景,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评价。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和表扬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绘画与生活相结合,创作出更有趣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停电了2. 内容:黑暗中的世界想像力绘画观察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关于“停电了”的想象画,表现出你在黑暗中的感受和所见。
画出停电时家里的场景,如蜡烛、手电筒等照明工具。
表现出家人在黑暗中的互动,如拥抱、牵手等。
中班美术教案详案停电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停电了”。
通过让幼儿在停电的情景下,运用各种感官体验黑暗中的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停电时周围环境的变化,学会在黑暗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2. 培养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情感和场景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在黑暗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情感和场景。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黑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所思所感融入美术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巾等。
2. 学具:手电筒、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模拟停电情景,让幼儿感受黑暗中的环境变化。
(2)引导幼儿讨论在停电时,他们能想到哪些与美术创作相关的元素。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画有停电场景的画,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
(2)教师讲解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美术创作,表达情感和场景。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画笔、水粉颜料等材料,引导幼儿在黑暗中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1)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停电了2. 内容:(1)实践情景:黑暗中的美术创作(2)例题讲解: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应用(3)随堂练习:幼儿在黑暗中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停电”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要点:(1)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情感和场景。
中班美术教案详案停电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详细内容为“停电了”,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夜晚停电时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绘夜晚停电时的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完成作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夜晚停电时的场景。
重点:观察、想象、绘画表现、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停电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停电时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分析作品中线条和色彩的表现,讲解绘画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线条和色彩的练习。
4. 主题创作(10分钟)幼儿分组合作,根据观察和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描绘夜晚停电时的场景。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停电了2. 内容:夜晚、线条、色彩、观察、想象、绘画、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绘一个停电的夜晚场景。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停电时夜晚的环境,表现夜晚的氛围。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场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我眼中的夜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主题创作的指导与协作5. 展示与评价的公正性与建设性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想像画:停电了幼儿园中班想像画:停电了教案活动目标:1. 体验人们因停电而产生的各种烦恼和感受,了解电的重要性。
2. 发挥想像,创造描绘出黑暗中的情景和事物,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活动准备:1. 幼儿有关于电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的黑暗经验。
2. 油画棒、白纸、黑色卡纸、记号笔、胶水、剪刀等制作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一、导人1. 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突然停电的情况呢?那个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2. 请幼儿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停电情景,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教师总结:停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方便,像什么也看不见、不能用电脑玩、不能用电视看等等。
二、引导幼儿想象创作1. 教师导语: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光亮的世界里,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啊!黑夜会让我们感到无助和恐惧。
那么,小朋友们能不能想一想,如果真的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细节和情节。
三、展示作品1. 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墙面上,让其他幼儿欣赏。
2.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作品和创作思路。
3. 根据幼儿的创意和表现,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对“停电了”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想象,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了电的重要性,还通过想象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作,展现了他们在黑暗中的生活情景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与幼儿分享自己的停电经历和感受,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黑暗经验,为后续的想象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作时,教师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鼓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细节和情节,从而使得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
同时,教师还注重指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运用一些美术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停电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夜晚》,详细内容为“停电了”,通过描绘停电时的场景,引导幼儿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停电时的场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重点:观察停电时的场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蜡笔、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蜡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停电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停电时的场景,让他们谈谈自己在停电时的经历和感受。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停电场景的画,让幼儿观察画中的点、线、面元素,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3. 课堂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描绘停电时的场景,同时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大胆表现。
5. 互相评价与分享(5分钟)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停电了》2. 内容:点、线、面基本元素停电场景描绘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描绘一个停电时的场景。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课堂示范、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描绘停电场景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同时,可拓展延伸至其他描绘夜晚场景的绘画创作,丰富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停电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停电了》。
通过描绘停电时的场景,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停电时周围环境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停电场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在团队中相互帮助、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停电时的环境变化,并将其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停电场景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画纸、彩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停电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停电时周围环境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展示停电时的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2)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描绘停电时的场景,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3. 幼儿绘画实践(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运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停电时的场景。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挑选部分幼儿作品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5. 小组讨论与协作(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一幅描绘停电场景的画作。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停电了2. 板书内容:(1)观察停电时的环境变化(2)绘画技巧:线条、色彩(3)小组讨论与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个停电时的场景答案:略2. 作业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停电场景,注意画面布局和细节描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突发情况,如火灾、地震等,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绘画记录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停电时的环境变化,并将其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想像画停电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奇思妙想》,详细内容为“想像画——停电了”。
通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描绘出家中停电时的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停电时的情境,知道家中停电时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2. 能够运用线条、图形和颜色,发挥想象,创作出停电时的画面。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图形和颜色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家中停电的经历,引导幼儿讨论停电时的感受和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描绘停电场景的画作,讲解画作中的线条、图形和颜色运用,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在画纸上尝试描绘停电时的场景。
4. 创作指导(1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想像画——停电了2. 主要内容:a. 家中停电的场景b. 线条、图形和颜色的运用c. 发挥想象,创作画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绘一个停电时的场景,用线条、图形和颜色表达出你的想法。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家人围坐在一起,点燃蜡烛,玩蜡烛光下的影子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但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停电时的场景,与家长一起创作描绘停电的画作,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创作指导4. 展示与评价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语言描述: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家中停电时的场景,让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停电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停电了”。
通过描绘停电时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爱与创意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学会在突发情况下用美术方式表达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停电时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培养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情感,描绘停电场景。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能力,以及在绘画中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画教材、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停电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停电时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提问: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停电?停电时你们和家人在一起吗?都做了些什么?2. 美术知识讲解(10分钟)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情感。
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比例、色彩搭配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示范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
指导学生从家庭成员、场景、情感等方面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始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停电了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比例、色彩搭配3. 情感表达:关爱、温暖、创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个停电时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场景。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表达出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有哪些进步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用绘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中班美术教案:停电了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因此,我采用以停电后猜黑影的形式来想象画,正是对他们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这堂课打破了以往美术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幼儿在巳有的生活经验上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扩散性思维,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用自己手中的笔来确实地表达出自身的所感、所想。
教学目标:
l、通过停电后黑影的猜测,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表现出自身的所想、所感。
2、巩固蜡笔画的作画方法,使作品丰满。
教学准备:
l、各种形状的黑影若干,每人一张白纸,一支勾线笔、一副蜡笔。
2、投影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小朋友,昨天晚上李老师在家看电视时,忽然,停电了,真糟糕!你们想一想,晚上停电的时候,看见的东西会是怎么样的呢?”(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2、出示黑影
(用投影机将黑影放大到黑板上面的白纸上。
)
“是啊,我就看见许多黑乎乎的黑影,而且我用照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请你们看看,这圆圆的黑影可能会是什么呢?”(如皮球、饼干、盘子……)幼儿讲一种,教师就画一种(画的时候,用勾线笔在白纸上将黑影描下来)。
3、“瞧!李老师拍下来的黑影还有许多(同时出示许多各种形状的黑影)你们想想,它们可能是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联想作画
“现在,李老师把这些黑影都放到了你们的桌子上,请你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用勾线笔把轮廊勾出来,然后把你刚才说的画出来,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拿到黑影后不要急着画,要多看看。
多想想,想好了再画。
”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观察、想象,千万不要忘记外形的边。
2、指导幼儿涂色要均匀、鲜艳、画面要丰满。
(四)讲评
l、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给小伙伴们看,并说出:我看到的这个黑影可能是什么?
2、“啪嗒”一声,灯亮了。
“小朋友,快带着你的作品去李老师家找找,有你们画的东西,好吗?”
3、幼儿出教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