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刘三姐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2
印象刘三姐项目可行性分析一、项目概述印象刘三姐项目是一个旨在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项目。
刘三姐是中国传统戏曲《刘三姐》中的女主角,以其优美动人的歌唱和舞蹈技艺闻名于世。
该项目旨在通过打造旅游景点,演出剧场和相关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并提供一种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市场需求分析1. 文化旅游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旅游。
他们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印象刘三姐项目符合这一需求,通过演出剧场和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2. 传统文化传承需求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日益丧失和遗忘的问题。
印象刘三姐项目通过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为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项目的成功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3. 经济利益需求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印象刘三姐项目将为当地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
首先,旅游景点的建设和维护将刺激当地的建筑和服务业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其次,游客的消费将带动当地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的增长。
最后,该项目的成功将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印象刘三姐项目的核心是演出剧场和文化活动。
通过现代化的灯光、音响和舞台设计技术,结合传统舞台艺术表演,可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演出效果。
此外,项目还需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和推广,与游客进行线上互动,提升用户体验。
现有的技术手段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2. 市场可行性印象刘三姐项目的目标市场是具有文化旅游需求的游客。
中国拥有庞大的旅游市场,在国内外游客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项目地点选择在有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的景区或古镇,能够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3. 管理可行性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项目规划、资金调配、团队协作以及市场营销等各方面。
印象刘三姐内容解说印象刘三姐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目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之一。
它以中国西南地区的苗族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家族、宿命的感人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刘三姐的苗族女子,她生性豁达、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
然而,她的父母却早早去世,留下她和她的两个哥哥相依为命。
刘三姐和她的两个哥哥一起生活,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刘三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哥哥们相继遭遇不幸,而她自己也被迫嫁给了一个并不心仪的男子。
在婚后的生活中,刘三姐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但她从未低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故事情节中,刘三姐最令人难忘的是她的爱情故事。
她与一个叫阿宝的年轻人相爱,但由于家族间的恩怨和宿命的安排,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也充满了真挚和动人。
在剧目中,刘三姐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鲜活和立体。
她是一个勇敢、善良、乐观的女子,她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她的坚韧和执着,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们对她的印象深刻而难以忘怀。
整个剧目通过对刘三姐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命运和爱情的思考。
它告诉人们,命运或许是无法改变的,但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改变命运。
爱情或许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有真挚的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总的来说,印象刘三姐是一部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剧目,它通过对一个女子命运的描绘,让人们思考人生、命运和爱情。
刘三姐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形象,她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摘要:在当今中国演艺市场迅速发展演艺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演出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显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刘三姐》是国内新型演艺市场不断摸索新的运营模式—- 文化艺术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尝试:是对文化的创意和创新: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完美契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间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结合。
关键词:旅游文化演艺经营与管理开发模式存在问题正文: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印象·刘三姐传唱最久远的民族山歌,史无前例的桂林漓江风情巨献。
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数易其稿,历时三年半努力制作而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刘三姐》体现了一种淋漓尽致的豪华气派,利用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传统演出是在剧院有限的空间里进行,这场演出则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放眼望去,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化为中心的舞台,给人宽广的视野和超然的感受。
传统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创作,而“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上帝共同的创作。
在印象·刘三姐,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晴天的漓江,清风倒影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
国内有很多这样的旅游演艺项目,印象。
刘三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第一、政府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为演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第二、旅游产品的主题不断创新。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印象刘三姐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于不断的创新主题.第三、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充分融合,树立了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
一、当下西安与桂林文化发展的概述常言道:“五千年文化”看西安,“两千年文化”看桂林。
中国的历史文化最浓部分就是来自于古代汉唐长安(今西安),也是历史最长的帝王建都之地。
曾经在唐玄宗时期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分别在经济、文化、军事以及贸易领域到达了一个世界顶峰水平,受到万国来朝的尊荣。
当下陕西旅游文化主要指西安与咸阳关中平原一带,主要旅游重点项目有“明代古城墙、大雁塔、临潼区秦兵马俑、华清池、西岳华山、回民街”等著名景点[1]。
同时近年西北地区最吸粉的旅游景点莫属“大唐不夜城”,它是由大雁塔与周边音乐喷泉、人文雕塑步行街、西安美术馆、西安音乐厅、雁塔景观公园组合而成的商业圈,同时也是许多明星和国际游客打卡之地,早已名声远扬,也是西安市影响力最强的文化形象品牌。
相比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位置,接邻广东湖南两省,从自然气候和宜居指数来说要比西安气候好很多,但是要与西安人文历史、城市建设、经济收入方面比较还是相差甚远。
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时间比较远,始于秦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朝,也是我国首批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之一。
从唐代到今天,桂林一直是我国桂西南和广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民国以前是广西行政首府,发挥着重要角色。
如今桂林城市文化形象主要以阳朔漓江文化为代表,其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山水,《千古情》和《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族风俗实景文艺演出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民族文化价值。
所以顺应国家政策,桂林宝地正向“国际优秀文化旅游城市”迈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桂林会变得更加美丽。
二、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夜景设计近年许多城市之间竞争宜居和旅游文化城市的称号,几乎全国省市都在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品牌。
如今借用现代最流行抖音和快手媒体手段宣传景点,目的就是让人们不出门或身体力行去观赏和体验不同的文化景色。
比如:依据现代媒体报道和传播的流量数据,了解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夜景十分动人,可以用“华丽高雅、五光十色、异彩缤纷”的语言来形容此景。
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第一篇: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一.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表现在什么地方:1,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充分融合,树立了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
2,在世界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观众多,收入高,演出地位高。
1,将民族文化和商业完美融合,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树立了经典的民族文化品牌。
2,人文和自然结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特点山水实景演出,叠加各种优势资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印象刘三姐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造成一种强烈的现场冲击波,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终身难忘的震撼效果,达到营销的目的;印象刘三姐最大限度的表现了阳朔山水,用实景,山水去带动顾客的情绪,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从生命周期上说,印象刘三姐处于哪个阶段从生命周期理论来说,印象刘三姐现在处于成熟阶段。
刘三姐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已经有大量的相似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印象系列没有新奇之感。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各类印象系列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节目创新,服务质量与态度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印象刘三姐的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印象刘三姐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它明智的将其定位于世界级的品牌战略策略,它从各个反面满足了中外游客的不同需求,既保留了刘三姐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化的东西,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为中外游客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理,增加了东西方游客对中华文化的深层理解。
印象刘三姐走的是高端精品化的路线,其集名山、名水、名人、名剧等于一身,邀请张艺谋等世界知名人物来策划,再加上国内外媒体和网络终端的炒作,得到了民众广泛的关注。
《印象·刘三姐》案例分析一.成功的原因1.大品牌《印象·刘三姐》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取决于三大品牌:大桂林旅游品牌、阳朔旅游品牌和张艺谋品牌。
《印象·刘三姐》在营销时打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实景演出甲中国”的形象宣传口号,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化,大多数游客都是慕名前来观看的。
2.低成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有67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
然而参加表演的都是当地渔民、学生等业余演员,工资低廉,竹筏等道具也具有原生态性和民族特色,运作成本很低。
3.有效投资运作有效运作是旅游演艺成功的重要保障,《印象·刘三姐》的投资商对旅游感兴趣,投入了几千万进行旅游开发,由于前期的市场分析不足,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在桂林旅游协会的推广宣传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印象·刘三姐》已成为阳朔旅游发展的代名词,更是展示阳朔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4.创新回顾《印象·刘三姐》的发展历程,处处能感受到创新的作用:表演形式的创新、经营体制的创新、投资方式的创新、运作方式的创新……《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创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同时还创新机制,探索出一种政府扶植、市场引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的文化产业经营新模式。
二.演出经营与管理模式(一)市场运营模式1.发展策略1)、市场细分:有效地抓住特定的目标市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者需求的新趋势,这给旅游企业市场细分提供了一定依据。
《印象刘三姐》面向文化修养较高或者喜欢猎奇的了持有者有强烈的吸引力,由此作为目标市场,取得成功。
消费者定位:中外游客原因:1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00多亩建设用地上,鼓楼、风雨桥以及贵宾观众等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2越是自然的,就越是世界的。
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作为中心舞台。
印象刘三姐内容解说
刘三姐,又称刘海砍樵,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形象。
她是
四川省峨眉山的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刘三姐的故事被搬上了舞台,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目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刘三姐的故事起源于明朝,据说她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女英雄。
她的丈夫是一位砍柴的汉子,有一天去山上砍柴时被土匪所害,刘
三姐为了替丈夫报仇,不畏艰险,最终斩杀了土匪头目,保护了自
己的家人和村民们的安全。
刘三姐的勇敢和坚毅精神深深感染了人们,成为了一个传奇的英雄人物。
刘三姐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代表了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她的故事被
传颂了几百年,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被广泛地传颂
和演绎。
刘三姐的故事也被搬上了舞台,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
目之一。
在这些剧目中,刘三姐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加生动的表现,
她的故事被以戏曲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些剧
目不仅展现了刘三姐的英雄形象,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了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刘三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她的形象展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她的故事被传颂了几百年,成为
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传奇人物。
她的形象也被搬上了舞台,成为了
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目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刘三姐的故事不仅
展现了她的英雄形象,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了
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部分。
她的形象将继续在中国文化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永恒符号。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个案姓名:钟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张利群20080401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个案研究生:钟声导师:张利群教授专业:文艺学研究方向:文学批评学年级:2005级中文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力与文化力日益融合,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近十年的发展,证明了其是最具前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和文化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以现代科技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意创新为核心和灵魂,贯穿生产、传播、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综合概念;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本身是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延伸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随着实践不断完善。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土壤,诸如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全社会经济富裕程度的提高和人们消费结构的转变(文化消费比重上升)……其重要性还表现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体系和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本文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重点剖析案例,从文化创意理论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流程和理论要素、文化资本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侧重于分析《印象・刘三姐》这一文化创意产业典型案例中的“文化”内核及“产业”属性,把握这一文化产品的文化艺术创新和创意内蕴特征,分析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特质、艺术性特质、个人化特质,总结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并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一.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表现在什么地方:1,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充分融合,树立了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
2,在世界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观众多,收入高,演出地位高。
1,将民族文化和商业完美融合,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树立了经典的民族文化品牌。
2,人文和自然结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特点山水实景演出,叠加各种优势资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印象刘三姐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造成一种强烈的现场冲击波,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终身难忘的震撼效果,达到营销的目的;印象刘三姐最大限度的表现了阳朔山水,用实景,山水去带动顾客的情绪,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从生命周期上说,印象刘三姐处于哪个阶段从生命周期理论来说,印象刘三姐现在处于成熟阶段。
刘三姐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已经有大量的相似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印象系列没有新奇之感。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各类印象系列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节目创新,服务质量与态度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印象刘三姐的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印象刘三姐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它明智的将其定位于世界级的品牌战略策略,它从各个反面满足了中外游客的不同需求,既保留了刘三姐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化的东西,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为中外游客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理,增加了东西方游客对中华文化的深层理解。
印象刘三姐走的是高端精品化的路线,其集名山、名水、名人、名剧等于一身,邀请张艺谋等世界知名人物来策划,再加上国内外媒体和网络终端的炒作,得到了民众广泛的关注。
其投资之大、舞台之广、演出人员之多也是以前舞台剧从未有过的。
《印象·刘三姐》案例分析一.成功的原因1.大品牌《印象·刘三姐》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取决于三大品牌:大桂林旅游品牌、阳朔旅游品牌和张艺谋品牌。
《印象·刘三姐》在营销时打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实景演出甲中国”的形象宣传口号,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化,大多数游客都是慕名前来观看的。
2.低成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有67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
然而参加表演的都是当地渔民、学生等业余演员,工资低廉,竹筏等道具也具有原生态性和民族特色,运作成本很低。
3.有效投资运作有效运作是旅游演艺成功的重要保障,《印象·刘三姐》的投资商对旅游感兴趣,投入了几千万进行旅游开发,由于前期的市场分析不足,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在桂林旅游协会的推广宣传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印象·刘三姐》已成为阳朔旅游发展的代名词,更是展示阳朔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4.创新回顾《印象·刘三姐》的发展历程,处处能感受到创新的作用:表演形式的创新、经营体制的创新、投资方式的创新、运作方式的创新……《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创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同时还创新机制,探索出一种政府扶植、市场引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的文化产业经营新模式。
二.演出经营与管理模式(一)市场运营模式1.发展策略1)、市场细分:有效地抓住特定的目标市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者需求的新趋势,这给旅游企业市场细分提供了一定依据。
《印象刘三姐》面向文化修养较高或者喜欢猎奇的了持有者有强烈的吸引力,由此作为目标市场,取得成功。
消费者定位:中外游客原因:1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00多亩建设用地上,鼓楼、风雨桥以及贵宾观众等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2越是自然的,就越是世界的。
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作为中心舞台。
《印象刘三姐》的启示班级:09旅游管理姓名:潘媛媛学号:30《印象刘三姐》无论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山水实景演出,还是作为一个新兴开发的旅游项目模式,都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印象刘三姐”这两年的门票收入极为可观,从投资商、策划人,到土生土长的居民,都共同分享着“印象刘三姐”所带来的成功。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印象刘三姐”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从会展旅游的角度来说:第一:《印象刘三姐》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短短四年,《印象刘三姐》的观众就超过了300万人次。
仅2011年游客接待量达150万人次,这是自印象刘三姐开演以来,年游客接待量的最高纪录。
到2011年,阳朔县实现旅游收入38.6亿元,旅游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第二:《印象刘三姐》提高了阳朔漓江知名度,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应。
阳朔能够有今天的发展,除了天然的优势之外,不得不说,与《印象刘三姐》的创造性的演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印象刘三姐》这场将中国顶级自然风光(自然)与中国历史名人(人文)相结合,由知名导演亲自执导的文化盛宴,三种顶级品牌的有机整合,使最美的演出在最好的山水间展现在大家面前,也形成了巨大的广告宣传效应,极大程度地节省了宣传成本,却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印象·刘三姐》推出后,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阳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
第三:《印象刘三姐》同样有效地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过去,一般游客游完漓江上岸,往往只在阳朔西街作短暂停留后就立即返回了市区。
如今,游客观赏完演出后,多会选择在这里住下,融入西街这个中西合璧的“地球村”。
过去只是一日游的地方,现在餐饮、住宿全都发展起来了,宾馆接待能力从2000个床位增加到12000个,并带动了阳朔4500人就业,占当地劳动人口的5%。
2012年第一季度,宜州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6.5万人次,创收2.16亿元。
,《印象刘三姐》现已形成了“票房销售—带动旅游—房地产增值—商贸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产业链条,有效地拉动了地区综合效益的全面发展。
综合案例分析:“印象刘三姐”为何经典?2010年9月3日晚,参加2010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的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的旅游业代表,在阳朔观看桂林山水实景大型演出《印象刘三姐》,集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的《印象·刘三姐》获得整晚掌声。
《印象·刘三姐》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漓江书童山下公演至今,一直保持着“全国演出业中观众最多、影响力最大、年营业额最高”的演出地位,堪称我国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
印象·刘三姐》将世界知名的名胜风景——桂林山水风光、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刘三姐》、世界知名导演——张艺谋等三个品牌组合在一起,在美丽的漓江畔演绎了一个旅游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的传奇。
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总场次近2000场,观众约3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6亿元。
2008年全年,《印象·刘三姐》观众量约达10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1.8亿元。
2009年1月至3月,观看《印象·刘三姐》的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
请思考:“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世界知名度高,影响力高,观众最多,年营业额最高,演出地位极高2,旅游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树立了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3,演出总场多,观众多,票房收入多,并且出现了增长状态“印象〃刘三姐”的产品创新表现在哪里?1将民族文化与商业完美结合,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树立了经典的民族文化品牌2,人文与自然结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印象〃刘三姐”是如何实现产品创新的?以时俱进,将历史优秀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在保持经济的增长旅游与文化结合,在达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宣传了传统文化“印象〃刘三姐”在产品组合方面运用了哪些策略?这个专业知识,我真的不懂啊。
印象刘三姐[《印象丶刘三姐》:彰显传统文化力量]由张艺谋等一批著名艺术家创作、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通过政府扶持与民营资本运作结合,民族艺术与著名艺术家品牌效应结合,建设专业艺术队伍与助学扶贫工作结合,开发山水景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在文化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多重效益。
《印象・刘三姐》已成为桂林旅游文化最强劲的增长点由张艺谋、梅帅元、王潮歌、樊跃等著名艺术家策划、创作、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闻名世界的桂林漓江山水为实景舞台,以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壮族刘三姐民歌为素材,把自然山水、经典山歌、民族风情、特色服饰等元素,运用大写意的手法、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乐舞理念加以创新组合,了无痕迹地融为一体,使山野炊烟、漓江浣衣、渔舟唱晚、樵夫放排、顽童牧归等人们“久违了”的景象交织出诱人的田园诗话,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劳作与收成的快乐,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梦幻境界,展示世界名胜漓江及其两岸奇峰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和晴、阴、雨、雾等自然气候环境下的神韵,具有浓烈的原生态艺术效果,视觉冲击力不凡。
《印象・刘三姐》是世界上最大、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大型山水常年实景演出,桂林山水、刘三姐民歌加上张艺谋等名家的创意,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特色、广西特征。
《印象・刘三姐》演出范围为桂林阳朔漓江两岸的木山、田家河、木山榨、猫仔山等几个小山村一带,共约1.87平方公里。
据了解,先后有67位艺术家参与了《印象・刘三姐》的创作,演出方案修改多达109次,全剧从酝酿到正式演出,历经5年零5个月,共有600多名演职员参与演出。
现在,游漓江、看《印象・刘三姐》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名城桂林时下最热门的两大旅游文化品牌。
《印象・刘三姐》已成为桂林旅游文化最强劲的新的增长点。
《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正式演出以来,中外观众已超过11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约8000万元、年均利润约3000万元。
一、《印象·刘三姐》简介2003年国庆期间,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试演;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2004年7月1日,《印象·刘三姐》百场纪念演出。
五年磨一剑,项目建设奠定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一些人认为《印象·刘三姐》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但这种以桂林漓江真山实水为舞台的演出却是人们从未见过的,加上刘三姐形象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影响,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名人效应,《印象·刘三姐》成为桂林旅游的最大亮点。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都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
该项目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会议、最佳休闲渡假推荐景区。
二、《印象·刘三姐》的景色特点漓江的烟雨,是否藏着岁月锦绣的心事,一段段沉没在无人所知的山水之后,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铺陈的或许就是其中的一段,浩大的演出,灯影迷蒙的山水实景,盛大的舒事诗、山歌宴,演绎了许多无人所知的漓江春夜的繁华。
《印象·刘三姐》表演舞台为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
“山水剧场”坐落在阳朔县城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
观众席绿色梯田造型构成,设席位2000位,其中普通席位1800个,贵宾席位180个,总统席位20个,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
印象刘三姐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
《印象·刘三姐》看台上,眼前缓缓展开的视觉盛宴彻底冲击着眼球,满江彻底而热烈的红,江上拉扯的条条红稠,翻飞翻飞,在漓江夜色烟雨的背景下却带着某种狂放凄切的意味。
还有那彻底而魅惑的蓝,飞扬的冷色被用到极致,月亮上飞舞旋转的腰身似妖似魅,究竟是哪一种诱惑啊,浸入夜色最深沉的眼神和肌肤。
印象刘三姐价格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小组成员:严广彩、陈红彩、侯秋梅、陶水莲谢佳俐、李坤燕、陈可宇、王亚平一、印象刘三姐简介: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历时五年半努力制作完成。
它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
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视觉的革命。
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的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
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历经5年零5个月、1 .654平方公里水域、12座著名山峰、67位中外著名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
印象刘三姐的经典民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上帝合作之杰作”。
二、印象刘三姐的定向消费者:中外游客、原因:1、艺术模式的大胆创新,成就完美的山水间实景体验;2、名人推广品牌产品的叠加效应;3、把握好机遇,聚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4、无限前景走向世界的品牌;5、合理的价格政策;三、印象刘三姐的价格定位标准其定价目标为撇脂定价法,也就是处于投入期的高价法。
其标准价格为:普通票:188元/位贵宾票:320元/位总统包厢:680元/位1.12米—1.4米儿童票85元/人,1.2米以下不需要门票,1.4米以上按成人票收取。
演出时间:淡季20:00开始,周末跟黄金周第一场19:40开始,第二场21:10开始;一般春节前停演1个月左右。
观看时间:60分钟观众席由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
共设座位2200个,其中普通座位2000个,贵宾座位180个,总统席20个。
案例分析——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文化机构董事长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历时五年半努力制作完成。
它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
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视觉的革命。
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实景演出;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的集合、历经5年零5个月;1.654平方公里水域、12座著名山峰、61位中外著名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
这部作品于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议为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最佳-休闲度假推荐景区;2004年11月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荣获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印象·丽江《印象·丽江》是继《印象·刘三姐》之后推出了又一部大型实景演出,总投资达2.5亿元,上篇为“雪山印象”,下篇为“古城印象”,主创人员由《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组成。
《印象·雪山》以雪山为背景,汲天地之灵气,取自然之大成,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用大手笔的写意,在海拔3100米的世界上最高的演出场地,让生命的真实与震撼,如此贴近每一个人。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是全球首部皇家文化主题,演绎康熙大帝传奇经历的大型户外实景演出。
案例分析:《印象刘三姐》
从原创文化精品《印象刘三姐》,到《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近年来,“印象”系列风靡中国演出业。
作为一部开创世界和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先河的原创性文化精品,《印象刘三姐》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漓江书童山下公演至今,一直保持着“全国演出业中观众最多、影响力最大、年营业额最高”的演出地位,堪称我国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
本体特色
“因地制宜”——《印象刘三姐》以漓江水域为舞台,以12座山峰和广袤天穹为背景,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多种元素创新组合,融入桂林山水之中,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它突破了“一个舞台三面墙”的传统剧场结构,赋予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全场演出约70分钟,演出人员约700人,整个演出如梦如诗、气势恢弘。
市场定位
《印象•刘三姐》从一开始就将市场定位为文化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一个高雅的艺术作品,,只有以市场需求来确定文化产品的定位,引起公众的文化需求欲望,才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上歌舞剧《印象•刘三姐》的剧场,坐落在桂林市阳朔县城附近的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具有地势优势: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朔的自然山光水色,凡浏览桂林的客人80%都要到阳朔,这里的峰林、清江、溶洞、田园、古民居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情画卷,吸引着众多国际及国内游客来到阳朔度假。
人和,人气兴旺也。
“山水甲天下”、“刘三姐”两大品牌,以及具有多年市场运作成功经验的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使《印象•刘三姐》凝聚了旺旺的人气,构成了强强合作具有成功趋向的客观条件。
《印象刘三姐》是一个偏雅的高端文化产品。
高雅艺术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往往叫好不叫座,但《印象刘三姐》尽管普通票票价为每张188元,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逆市中既叫好又叫座。
由于《印象刘三姐》的原创性,游客非常愿意掏钱看。
在他们心中,现在,到桂林旅游不看《印象刘三姐》就等于没到桂林。
“《印象刘三姐》已经成为桂林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
文化创新
包括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等导演在内,《印象刘三姐》整个剧目有67名中外艺术家加盟创作,演出方案修改了19次,历经5年零5个月完成。
该剧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创新。
《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经典山歌与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组合,使之成为民族与地域的文化标志。
名人效应
世界知名的名胜风景——桂林山水风光、
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刘三姐》、
世界知名导演——张艺谋
三个品牌组合在一起,在美丽的漓江畔演绎了一个旅游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的传奇。
资金充足
包括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等导演在内,《印象刘三姐》整个剧目有67名中外艺术家加盟创作,演出方案修改了19次,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历经5年零5个月完成。
该剧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创新。
在资本运作上,除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项目初期给予20万元启动经费外,其他近1亿元投资都是由项目总策划人梅帅元组织业主实施产业化运作,完全按照企业化运作,吸纳国家政策性扶持资金、民营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品牌无形资产等进行多元投资经营的。
营销策略
《印象刘三姐》从立项时就确立了“整体营销”的思路。
公司引入了日本理光公司桂林销售总监出任票务销售总管,联络各大旅行社,把文化与旅游产业捆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把票务市场做大,形成“多赢”。
此外,整个《印象刘三姐》及其园区工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遵循“绿色艺术、环保先行”的理念,特别强调保护漓江江岸和水面的原生状态,打造园区环保的品牌。
在园区周边建设道路、绿化、停车场、餐饮、足浴、桑拿等配套项目,加上桂林阳朔丰富的休闲旅游方式,如骑自行车、登山、攀崖、泥浴、看演出、民俗游、逛东街、游西街等,形成了一条多环节联动的产业链,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印象·刘三姐》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票房销售—带动旅游—地产增值—商业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新模式。
衍生产品
《印象刘三姐》三分之二的演员是附近农村的渔民。
他们白天劳作,晚上划着渔舟演出,既真实地展现了漓江儿女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增加了收入。
此外,作为产业后续发展,项目组还建立了“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以教学-实践-就业一条龙为办学模式。
学校毕业生部分考入专业艺术高校和文艺团队,部分被《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机构录用为演职员,既发掘了艺术人才,也保证了演出队伍的稳定和质量。
《印象刘三姐》成为一个常年演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当地知名度的提高。
其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良好综合效益,反过来又让《印象刘三姐》这个文化品牌叫得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