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1)
- 格式:pptx
- 大小:198.90 KB
- 文档页数:7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包括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
A.交往过程B.群体过程C.心理过程D.行为过程正确答案:B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华生B.班杜拉C.斯金纳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A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B.奥尔波特C.勒温D.华生正确答案:A4、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
A.班杜拉B.阿德勒C.巴甫洛夫D.劳伦兹5、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B.荣格C.华生D.桑代克正确答案:D6、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是()。
A.勒温B.华生C.奥尔波特D.班杜拉正确答案:C7、以下哪一位不属于行为主义学派?A.华生B.斯金纳C.罗杰斯D.桑代克正确答案:C8、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A.班杜拉B.阿德勒C.劳伦兹D.巴甫洛夫9、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桑代克B.华生C.马斯洛D.荣格正确答案:A10、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巴普洛夫C.班杜拉D.华生正确答案:D11、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以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A.负强化B.正强化C.消退D.惩罚正确答案:C12、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是重要的一步。
新闻评论、日记、病历等属于什么方法?A.观察法B.元分析方法C.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C13、在社会心理研究的实验设计中,用民族志、文献分析法来描述社会行为的方法叫做()。
A.元分析方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14、我们想要了解历代皇帝和大臣人际互动的特点,一般选择什么研究方法?A.非参与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D1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
A.有目的式观察B.一般观察C.情景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学习社会心理学有助于()。
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清净的力量的学科,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构建。
3、社交信念同样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也许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4、哈佛幸福课快乐50%来自于基因遗传,10%社会环境,40%取决于个体行为。
5、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社会影响塑造行为,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6、人类是一个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产物,进化论心理学家提醒我们,我们从遗传得来的天性预先就已经设定,社会排斥会令我们的血压升高,而社会支持却会抵抗疾病的免疫系统。
7、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8、一流的理论做预测,二流的理论下禁令,三流的理论作解释9、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成度,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别人没有像我们那样注意我们。
10、透明度错觉: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我们总能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
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的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public mental slips)的明显度。
比如说,如果我们触按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非常苦恼(“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怪人”)。
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
也就是说,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关注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探究了人类如何被社会情境塑造、影响和操控,以及个体如何对社会情境做出反应。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人们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来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认知,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评价和信念。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受到他们的社会认知的指导和影响。
人们的社会认知是根据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群体的期待、态度、信念和情感形成的。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社会影响,即群体对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合作、竞争、信任、归属感和亲社会行为。
社会影响研究探究了个体如何受到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并阐明了人们为什么会遵循群体规范、对他人产生同理心或亲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于个体及其行为。
社会认知的独特之处在于,个体的社会认知不仅由内部因素决定,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的社会认知不仅受到其自身的信念和态度的塑造,还受到社会成员的期待和环境的压力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为我们理解个体是如何获取、解释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提供了框架。
在社会心理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社会认同、团结、合作、竞争、权力和领导。
这些概念涉及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的认同感,作为人们获得自尊和归属感的重要源泉。
团结和合作是通过相互协作和共享资源来实现集体目标的重要机制。
竞争与合作并存,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以不同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权力和领导涉及到群体中不同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和领导力的运作。
总而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认同、团结与合作、竞争、权力与领导等概念。
(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与发展: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强(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
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
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
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