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失衡与通货膨胀 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矛盾:经济扩张→基础 产业供应紧张,物价上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
2021/6/7
41
2003年后的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 背景:
• 2003 —2006 年, 我国的居民消费者价格 指数上升幅度较小, 分别为1.2 % , 3.9 % ,1.8 %和1.5 %。而进入2007年后, 物价 上涨幅度明显加大, 特别是受食品价格持 续上涨的影响,2007年1 —11月CPI计上 涨4.6%。
2021/6/7
29
促进论
• 1、通货膨胀实质相当于政府对公众的一 种隐含的强制税收,即 “通货膨胀税”; 政府支出增加大于民间投资减少,总产出 增加;
• 2、货币幻觉效应,促使就业增加,投资 增加,总产出增加;
• 3、通货膨胀使得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
人们倾向于减少现金持有,增加消费,消
费和投资规模增加;
10
• (三)混合型调节——同时压缩货币供给 量和增大货币需要量
• (四)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 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时,反其道 行之,即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 供需在新的起点实现新均衡。
21/6/7
11
第二节 通货膨胀
2021/6/7
12
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胀
•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一直是 一个典型的经济案例,年通胀率平均达到 450%,1990年初之前的12个月其通胀率 更飙升至200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 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胀吞噬一切。
2021/6/7
30
促退论
• 1、虽然通货膨胀在短期内会促使人们增 加当期消费和投资,但会导致人们储蓄倾 向的下降和削弱人们的储蓄能力,阻碍投 资,生产会出现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