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除尘新技术应用--龙辉共7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52 MB
- 文档页数:77
电除尘在燃煤电厂中的发展和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除尘已被广泛应用到发电厂中,但调查发现,电除尘的实际功率消耗比理论功率消耗要大得多,那么就需改造电除尘,提升电除尘的除尘效率,降低电能消耗。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电厂电除尘的发展,以及燃煤发电厂中电除尘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除尘;燃煤电厂;发展;应用引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发电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持续发展,就需重视电除尘节能技术。
科学分析电除尘器的能耗节能原理和特点,合理应用一系列的节能技术,提升静电除尘器的运行经济效果,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正文一、国外电厂气力除尘技术的发展火电发电厂采用气力除尘起源于粉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
1866年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研制了除尘器,标志着粉粒状物料气力输送技术研究的开始。
1886年阿林顿(Allington)对纤维的气力输送进行了研究。
1906年米切尔(Mitchell)研制了谷物卸船机,在该卸船机中采用了输料管逐段改变断面尺寸的技术。
1919年昆尼翁(Kinyon)发明了用于压送粉末状物料的螺旋泵。
1924年加斯特斯塔特 (Gasterstadt)对气力输送小麦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压力损失计算公式。
1958年尼特(Barth)进一步发展了加斯特斯塔特的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上发生能源危机,许多发电厂由烧油改为烧煤,气力输送开始广泛应用于输送粉煤灰、石灰石等物料,且发展非常迅速。
1980年Hoegh Petersn在精辟地概括了当时电除尘技术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宽间距、予荷电、脉冲电源等电除尘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得到了行业的认同。
脉冲电源的研制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达到商业应用阶段,无火花放电的峰值电压,可提高粉尘粒子的荷电量,使粉尘粒子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从而达到提高收尘效率的目的。
二、国内电厂除尘技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期,燃煤发电厂已应用火力发电厂气力输送技术,主要是输送除尘器干灰和锅炉底渣。
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技术及应用摘要:目前,微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环境的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湿式电除尘器可以高效捕集对环境和人体危害巨大的微细颗粒物,因而越来越多的电厂使用湿式电除尘器来控制总颗粒物的排放量,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持续提高,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
关键词: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技术应用引言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器布置在湿法脱硫之后,湿式电除尘器对细微颗粒物有很强的脱除能力,对SO3、汞及多种重金属污染物也有一定的脱除能力,布置在湿法脱硫之后,可以有效控制“石膏雨”、PM2.5气溶胶、蓝烟酸雾的产生,起到综合治理的效果,在要求燃煤电厂达到燃气轮机超洁净排放的场合,显得更加重要。
1湿式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1.1介质的特殊性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之后的湿式电除尘器,其面对的烟气介质有3个特性:饱和烟气含湿量大;呈酸性,腐蚀性强;所含颗粒物细微。
介质的3大特性对湿式电除尘器的选型、结构、清灰方式、材料选择、供电会产生重大影响。
1.2介质的电气特征无论是固体颗粒物还是气溶胶,由于雾滴和水汽的作用而失去其固有的电气特征,易于荷电和捕集,没有高比电阻和反电晕产生,但大量荷电的细微颗粒物和气溶胶,如PM2.5和SO3气溶胶,停留在空气中,形成空间电荷,其极性与放电电极相同,能够抑制电晕放电而发生电晕封闭,除尘性能因此受到影响,这是湿式电除尘器选型和设计时要特别关注的。
1.3特定工艺的影响潮湿的细微颗粒物捕集到收尘极板上,现有振打的方式已不能实现有效清灰,用水冲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这也是湿式电除尘器得名的原因。
于是,极板上均匀水膜的取得,喷淋冲洗制度,材料的抗结垢、抗腐蚀、抗电蚀能力成为影响湿式电除尘器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选型和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喷淋冲洗产生的灰水,又脏又酸,直接外排会产生二次污染,且耗水量大,灰水的循环使用是湿式电除尘器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燃煤电厂除尘器改造技术与应用实例针对我国烟尘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现状,对燃煤电厂现有除尘器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技术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典型燃煤电厂除尘器改造实例及改造后性能试验数据,为除尘器改造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与帮助。
中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且煤炭资源主要消耗于燃煤电厂。
近年来,煤炭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微细颗粒物,其中PM10的比例可达40%,而PM10中超细颗粒物PM2.5占到40%-70%,其浓度的上升与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关系密切,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肺系统疾病最为明显。
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对火电厂污染物排放限值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分析电厂现役除尘设备的问题,通过改造技术强化现役除尘设备能力是当前应对严格排放标准的重要方法。
1燃煤电厂除尘器存在的问题1.1电除尘器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直流高压电源产生的强电场使气体电离,产生电晕放电,进而使悬浮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悬浮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的除尘装置。
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可分为气体电离、尘粒荷电、荷电粒子的捕集、极线极板的清灰四个部分,具有除尘效率高、阻力小、能耗低、能处理高温和大烟气量的气体等特点,是我国燃煤电厂普遍采用的电除尘技术。
目前,燃煤电厂电除尘器存在以下问题:(1)锅炉燃烧煤质的变化导致除尘器入口浓度升高或粉尘比电阻增大,造成除尘效率下降,出口烟尘浓度超出设计值;(2)脱硝投运后灰的粘性增大而又缺少必要的保温措施造成除尘器灰斗积灰、输灰不畅的问题及极板、极线的粘灰问题;(3)控制系统故障频繁、电晕极断线造成的部分电场无法正常投运;(4)灰斗与仓泵间关断门密封不严密造成气力输灰系统启动时在灰斗内形成二次扬尘而使除尘器出口浓度短时升高。
1.2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利用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编织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滤出的除尘设备,用于捕集非粘结性、非纤维性的工业粉尘,其作用原理是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时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
燃煤电厂粉尘除尘措施方法燃煤电站是以煤炭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火力发电厂,煤炭通过燃烧实现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的转换,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燃煤电站以其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报快,运行稳定成为我国发电的主要形式,燃煤发电站我国总发电容量的70%以上,一座装机容量120MW的燃煤电站每天消耗煤炭l0000吨左右。
煤炭经过海、铁路以及公路运至电厂,经过与处理后送至主厂房,经过制粉车间供磨煤机制成粒径在50微米左右的干燥细煤粉,煤粉同助燃用热空气一起被送至锅炉燃烧实现化学能至热能的转换。
煤炭从入厂到锅炉燃烧要经过一系列运输和加工过程,这些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的煤粉尘,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
燃煤前后经过翻卸、给煤机械、皮带多段转运、破碎、筛分、犁煤等各类备煤装备进原煤仓,在整个输送进程中陪伴发生一次尘化气流,这会把<200um煤尘扬起,使局部空气尘化而形成尘源。
尘源周边的空气被引诱、扰动而形成二次气流。
二次气流将一次尘化气流向四周空气扩散、舒展,充溢在作业现场。
由于微尘中粒径<75um的有相当比例,它们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不能沉降,甚至造成二次扬尘。
徐州博泰研制的BSD泡沫干雾抑尘系统,将泡沫抑尘和干雾抑尘结合为一体,两种抑尘方式综合运用,在粉尘产生的源头抑制粉尘的扩散,使粉尘一直保持在没有漂浮扩散到空气中的阶段,就地直接进行治理。
BSD泡沫干雾抑尘系统的耗水量低、除尘效率高,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除尘效果较好。
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能够对粉尘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对可吸入性粉尘的抑制率高达85%,可避免尘肺病的危害;相比传统布袋除尘系统设备投入更少、占地面积更小,操作方便且无粉尘二次污染;BSD泡沫抑尘系统的耗水量不到喷水抑尘用水量的1/10;可以降低粉尘浓度和引爆温度,从而大大降低粉尘爆炸几率。
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厂的污染物排放日益增加,引起了各种环境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大气环境问题就是雾霾。
通过实际统计,有工业锅炉及燃煤电厂产生的微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因此,如何对燃煤电厂进行合理改造,以减少排放量,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湿式电除尘技术的研发,为解决这种困局提供了技术条件。
本文简单介绍了湿式电除尘技术,探究了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
关键词: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技术;PM2.5;工业应用引言由于大量的煤炭及石油能源的使用,造成了许多污染问题。
其中大气污染作为与人类生活日益相关的问题,如今人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的微细颗粒严重超标,尤其是PM2.5微细颗粒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问题。
而在许多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PM2.5微细颗粒所占比例已超过国家规定值,严重污染了空气环境。
大气中的PM2.5不仅能够引发酸雨、雾霾等极端天气,还会影响人们正常呼吸,对人体造成伤害。
湿式电除尘器作为处理烟气污染物的重要装备,因此,在燃煤电厂中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1.湿式电除尘器概述1.1湿式电除尘原理湿式电除尘器具有捕集烟气中细颗粒物、汞、高比电阻粉尘和雾滴的功能,是大气污染物控制系统的关键装置。
湿式电除尘器主要是通过将水雾喷向电晕区及放电极,是其在电晕场的作用下进一步雾化,通过电场力、荷电水雾的碰撞拦截、吸附凝并等一系列环节,最终使粉尘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集尘极而被捕集。
喷雾形成的连续水膜将捕获的粉尘冲刷到灰斗中排出。
对于干式电除尘器来讲,其收集粉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振打清灰,将其震落至灰斗内部,这与湿式电除尘明显不同。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湿式电除尘器的电极更易于电子的激发。
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在电场力的驱动下水中的杂质离子转变为发射离子,形成电极放电,进而发生电晕放电现象,促使了液滴与粉尘结合。
湿式电除尘原理图如图1所示。
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的选择及应用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如果配合脱硫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燃煤电厂发电产生的烟气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应当说除尘技术本身也与PM2.5直接相关。
因此对于燃煤电厂烟气进行高效的除尘技术选择和应用是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需要。
燃煤电厂的烟气高效除尘技术有着不同的种类例如电除尘、布袋除尘、联合除尘等等。
由于除尘技术种类较多因此对除尘技术进行有效选择从而保证燃煤电厂烟气的处理效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本文将对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的各类技术以及其优势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效除尘技术的选择奠定基础。
标签:燃煤电厂;高效;除尘技术;选择;应用我国近些年来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深并且随着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也让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在利用煤炭资源时无法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种烟气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极大的,并且烟气当中含有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会在大气中变为漂浮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必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燃煤电厂作为对煤炭资源利用最多的行业之一,其对燃煤产生的烟气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除尘将直接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对于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是极为重要的。
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谈一谈关于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的选择以及应用。
1 燃煤电厂烟气的主要除尘技术1.1 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似乎通过电除尘器对烟气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这种除尘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高压电场当中的含尘粒荷在静电力的条件下进行气流分流,由于在高压电场的环境中中粒子会承受极大的静电力,而这种静电力则能够极为有效的对亚微米颗粒进行脱除。
这种方式的除尘效率是非常高的。
应当说电除尘技术无论是在除尘效果方面还是在起自身的耗能上都是较为理想的,静电除尘器的耗能较低并且效率较高且能够作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燃煤电厂烟气除尘技术。
燃煤电厂协同除尘技术应用及电除尘器改造技术为适应燃煤电厂对烟尘排放的严格要求,需要对新建或原有锅炉的烟尘处理系统开展重新设计优化,并运用环保研究新技术,通过多个系统的共同作用,将净烟气烟尘排放浓度降到IOmg/m3以下。
对目前燃煤电厂有成功运用的烟气协同处理技术、对低低温省煤器的安装运用、电除尘的改造提效、增加湿法脱硫的除尘能力以及湿式除尘器的应用等方面开展分析,阐述各系统互相配合对烟尘开展协同处理,到达超低排放的目的。
近几年,环境保护约束愈加严格,对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限值到达世界最高标准,重点地区烟尘排放浓度执行20mg∕nι3限值。
部分地方标准更是高于国家标准,燃煤电厂正在开展“超低”、"近零''排放改造,就烟尘来说,单靠传统的电除尘技术已无法到达这样的要求。
为到达排放标准,对新建或现有锅炉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本着安全、经济、可靠的原则,优化组合脱硝、低低温省煤器、电除尘器、脱硫岛、湿式除尘器等系统的配置及选定方法,充分利用每个系统的特点,分担除尘功能,以求到达大系统协同控制的能力,如图1所示。
结果证明,可有效将烟尘质量浓度控制在5mg∕m3以下,日常运行在1~3mg∕m3之间。
1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分析研究说明,通过烟气冷却器或烟气换热系统降低电除尘入口烟气温度至酸露点以下(一般在90。
C左右),使烟气中大部分的S03在烟气冷却器中冷凝成硫酸雾并粘附在烟尘表面,使烟尘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可大幅提升除尘效率,并同时能去除大部分的S03,同时解决了S03引起的酸腐蚀问题。
在锅炉空预器后设置低低温省煤器,使进入除尘器入口的烟气温度降低,能明显提高电除尘效率。
1.1低低温电除尘优点烟气温度的降低使烟尘比电阻下降。
低低温电除尘器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酸露点以下,由于烟气温度的降低,特别是由于S03的冷凝,可大幅度降低烟尘的比电阻(如图2),消除反电晕现象,从而提高除尘效率。
除尘器性能测试说明:在增设换热装置后,烟尘排放从原约60mg∕m3下降到20mg∕πι3,除尘效率明显提高。
关于电厂电除尘新技术的应用促使提效节能探讨摘要:目前在火电厂燃煤锅炉排烟温度等工况条件超出设计工艺要求以及除尘设备比收尘面积偏低等情况仍较为普遍,导致新建和现役的许多电除尘器均面临着降低烟尘排放的压力。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除尘器几种先进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探讨了在新排放标准下,如何结合各电厂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先进的电除尘组合技术,以取得最大化的节能减排效益。
关键词:电厂;电除尘新技术;提效;节能作为火电厂,为减少损失,急需简洁实用的提效补丁技术,即在原电除尘器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改造方案,使其工期短、工程量小、投资小,但又能符合新标准下达标排放的要求。
我国电除尘器产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已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余热利用提效节能技术、高频电源供电技术、气流分布与低二次扬尘技术以及湿法电收尘技术等,这些技术已成为提高电除尘性能的重要补丁手段。
一、余热利用电除尘提效节能技术1.1 高烟温对电除尘器的不利影响当前,众多燃煤火电厂的锅炉排烟温度往往偏高,造成排烟温度升高的因素有煤粉变粗、煤的挥发分变低、煤的水分增大、炉结渣、一/二次风配风不当使火焰中心上移、对流受热面堵灰、换热器减少。
上述因素均会导致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通过改进可以部分解决烟温高的问题,但受工艺条件等限制,通常实际排烟温度仍然偏高。
(1)排烟温度升高,一方面使烟气量增大,电场风速提高,烟尘经电场处理时间变短,同时加剧二次扬尘,除尘效率将呈指数关系下降;另一方面排烟温度升高,使电场击穿电压下降,除尘效率下降。
相反,排烟温度降低,除尘效率提高。
(2)烟温高,一方面会使粉尘比电阻增大,易形成反电晕,造成除尘效率下降。
当排烟温度在150℃左右时,粉尘的比电阻最高,电除尘器更易出现低电压、大电流的反电晕现象,造成除尘效率下降。
反之,降低温度,可降低烟尘比电阻,具体情况见图1。
另外,还会使气体的黏滞性变大,导致烟尘颗粒在烟气中的驱进速度减缓,造成电除尘效率下降。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达标提效技术分析与应用文章通过对静电除尘技术理论分析,结合***煤电控股公司热电厂电除尘具体情况,以同类型电除尘为研究对象,在只采用静电除尘技术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电场数量和比集尘面积,综合运用静电除尘各项新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各技术优点,可最终实现烟尘到达国家环保排放标准,为同类型电除尘器达标提效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据统计,20**年全国煤炭总消耗量约35亿吨,其中约50%用于燃煤电厂。
煤炭的直接燃烧将产生大量烟尘,烟尘污染及雾霾问题已十分严峻,为遏制和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修订了新《环保法》、《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以下简称《标准》)等一系列法律和标准,新《环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标准》对烟尘等污染因子的排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新《标准》中明确规定,自20**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烟尘排放质量浓度不大于30 mg/m3。
若单纯的采用常规电除尘器,已无法到达标排放。
1 国内外燃煤锅炉电除尘器应用现状国外燃煤锅炉电除尘器的基本现状。
美国应用电除尘器比例约占80%,欧盟约占85%,在日本则绝大部分采用电除尘器。
欧美等西方国家经电除尘器处理后烟尘排放浓度普遍在30 mg/m3以下。
欧洲暖通空调协会联盟组织认为:“干式电除尘器的排放在(10~20) mg/m3是比较平常的事情,而且还可以保证降到5 mg/m3的极限值”。
国内燃煤锅炉电除尘器的应用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投产燃煤电厂绝大部分采用电除尘器,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90%~95%(近似值)。
当前先进的电除尘器技术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后级电场除尘效率、捕集细微烟尘、克服反电晕、到达极低排放要求的本体创新和新型电源开发。
2 电除尘实现达标排放的可行性静电除尘技术基本原理:静电除尘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维持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气体电离后所产生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粉尘上,使粉尘获得电荷。
燃煤电厂电除尘改造技术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11-15T10:10:23.222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3期作者:姬文龙[导读] 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主要来源于煤电厂。
煤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近几年来变姬文龙陕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000摘要: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主要来源于煤电厂。
煤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近几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
燃煤烟气中微粒含量较高,40%为PM10,40%为PM2.5,70%为PM2.5。
它的浓度升高与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呼吸、心脏等方面的疾病更是如此。
因此,针对目前电厂除尘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技术改造提高现有除尘设施的能力,是应对高排放标准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对燃煤电厂电除尘器的改造技术和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燃煤电厂;改造技术;除尘 1燃煤电厂除尘器的作用对电除尘改造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既能提高工程的风险管理,又能在今后的火力发电厂中得到有效的推广。
运用过去的经验从中不断得到改善。
为煤炭火力发电厂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电除尘器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技术 2.1电除尘器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与供电方式有很大关系。
按其工作频率的高低,可将其划分为工频供电和高频供电。
目前,电除尘系统主要采用工频可控硅供电。
该电路采用晶闸管调相控制振幅后,将两相电源送入整流变压器进行整流,脉冲电流100Hz送入电除尘器主体。
它的特点是效率高,烟气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
但也逐步显现出了转化率较低、能耗较高的特点;低功耗,会引起电力系统的EMI;不能适应较高的工作环境;变压器的体积大、重量大、耗材多;在闪络等工作条件下,不能及时调节输出电压,且动态响应缓慢。
这些缺陷导致了工频电源在新环境下的排放越来越不适应。
该系统具有灵活的控制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为电除尘器提供最佳的电压波形,从而提高除尘效率、节能降耗。
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的选择及应用摘要:在当下供电系统当中,通过燃煤供电是供电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燃煤供电对社会提供用电便利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对环境污染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本文通过对当前燃煤电厂所排放的烟气组成和造成的危害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对烟气排放治理提出相关策略,并对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阐述。
关键词:燃煤电厂;除尘技术;选择;应用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业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这直接导致环境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雾霾天气的天数增加,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针对空气污染问题,使用了很多的方法和技术对空气的质量进行保护。
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它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1 烟气排放组成及危害影响煤炭经历上亿年物理、化学变化而逐渐形成,包含碳、氮、硫和氧等多种元素,通过燃烧会产生大量烟气,其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许多杂质和矿物质微粒。
当前部分燃煤电厂,已经针对自身的生产情况对其环保策略开展研究工作,比如说使用发电专用特种锅炉、将可吸收碳元素、硫元素的物质添加至燃烧的煤炭原料中等方法,以起到促进降低排放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然而,相比其他工厂,燃煤电力工厂是依靠蒸汽发电作为动力来源,因此额定的蒸发量要相比其他工厂大,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量也巨大。
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的有害微小颗粒,进入到大气后,造成大气质量下降,导致工农业生产的严重损失同时,还会对社会人群带来呼吸道疾病的隐患、困扰。
在煤炭燃烧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与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结合,致使雨水的pH值降低,继而形成酸雨。
另外,燃煤电厂排放烟气中的微小颗粒,是促进空气中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酸雨会导致地下水变质、土壤变质,影响农业发展的雾霾中包含20多种类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进入人体支气管,会导致肺部炎症,呼吸道、脑血管等多种病症。
中国燃煤电厂电除尘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摘要:电除尘器是具有高效率、低排放、低能耗且无二次污染的除尘设备,本文阐述了燃煤电厂电除尘行业技术的发展概况,探讨了燃煤电厂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展望了电除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除尘器;适应性;经济性;电除尘新技术;新工艺电除尘器(ESP)是一种常用于气体中颗粒物分离和捕集的设备。
中国电除尘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在电力行业应用占绝对优势。
本文将根据目前电除尘行业技术发展情况,对现代电除尘器技术的现有进展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对电除尘器技术发展有所裨益。
1电除尘器介绍及行业技术发展概况电除尘器(ESP)是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配套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烟气通过电除尘器主体结构时,电离空气,使其烟尘带电荷,带正、负电荷烟尘与阴极线、阳极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吸附在阴极线、阳极板上,定时振打阴极线、阳极板,使粉尘掉落在结构下方的灰斗中,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的烟尘的目的。
它是改善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环保设备。
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模仿设计制造电除尘器,60年代开始电除尘器的实验研究,70年代初进行电除尘器“SHWB”系列产品联合设计和生产,80年代以后先后引进了西欧、美国的先进电除尘技术。
电除尘技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行业由小到大,逐年发展,如今已形成装备精良、配套齐全的一个行业。
目前我国从事电除尘器生产的企业有200多家,还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院所,已成为电除尘器大国,生产、使用电除尘器的数量均居全球首位,在该领域的全球科技排名也位居前列。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对13家电除尘骨干企业2000—2018年的工业总产值及环保销售收入进行了统计,基本稳定在行业总量的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电除尘产品销往燃煤电厂。
前16年间,13家电除尘骨干企业的经营数据基本呈增长趋势,行业发展势头向好。
13家电除尘骨干企业2000—2016年的出口额在2010年前有很大幅度增长,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2011年以后出现下滑。
浅谈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技术研发及应用关键词:除尘技术湿式电除尘除尘器本文简述了一种新型湿式电除尘器在某电厂机组湿法脱硫后设置了工业应用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结构形式对比,发现,立式非金属收尘极的效果优于卧式金属收尘极。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能使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浓度降至10mg/m3以下。
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布置方式灵活、性能指标先进、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完成多台机组湿式电除尘器工程应用。
一、国内外湿式电除尘技术现状湿式电除尘器在20世纪九十年代国外燃煤电厂中开始应用,主要包括水平卧式和竖直立式两种。
其技术特点是收尘极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运行时连续喷入碱性水,调整烟气的pH值,延长不锈钢收尘极使用寿命。
除尘器水系统复杂,运行水耗量较大,运行和维护费用较高。
国内湿式电除尘器主要技术路线为金属收尘极和非金属收尘极。
金属收尘极为卧式布置,收尘极多采用不锈钢316L材质,与国外技术类似;非金属收尘极又分为柔性和刚性,均为立式布置。
二、湿式电除尘器工业应用试验研究2012年,某电厂6号炉200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后建立了湿式电除尘器工业应用试验装置,完成了不同结构型式对比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2.1试验系统某电厂6号炉烟囱前设置湿式电除尘器,将部分脱硫净烟气引入到湿式电除尘器试验系统中,烟气经湿式电除尘器净化后由引风机、排气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
试验系统第一电场为水平卧式布置,收尘极板、放电极均采用金属材料;第二电场为竖直立式布置结构型式,收尘极采用自主研发的非金属耐腐蚀树脂基导电复合材质,阴极系统采用金属材质。
湿式电除尘(雾)器试验装置设计参数见表1。
2.2试验内容通过工业应用试验装置研究湿式电除尘器对总烟尘、细颗粒物PM2.5、石膏雨、SO3、重金属汞等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比研究卧式、立式湿式电除尘器的性能指标;优化选型设计参数和运行控制参数。
主要研究内容:①卧式电场与立式电场分别单独投运,对比不同工况下(烟气量、收尘面积、电场风速、入口烟尘浓度)的热态性能指标;②对比不同工况下PM10、PM2.5去除效果;③测试进、出口烟气量、温度、湿度、总烟尘浓度、PM10、PM2.5浓度,以及本体阻力、漏风率、冷热态电场伏安特性、清洗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