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
- 格式:docx
- 大小:14.52 KB
- 文档页数:3
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比较表?不一样线径(1毫米以下的)铜线载流量表S=I/JJ=I/SI=JSS=截面积,J=电流密度,I=电流变压器:J=2.5输电线:J=5以上,铜线在不一样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蒙受的最大电流表2008-04-2806:22P.M.铜线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假如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 1.5-2倍。
假如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必定安全。
假如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经过的电流可依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依据以下顺口溜进行确立: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你解说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能够了,假如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方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当很好记吧,说明:只好作为估量,不是很正确。
此外假如按室内记着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出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能够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适合,10-50米,3A/平方毫米,5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假如不是很远的状况下,你能够选择4平方铜线或许6平方铝线。
假如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否是高楼),必定采纳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铜芯线承载电流表线径与载流(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G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想复习电路串并联知识,以电流计为主线,开始即用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额定电流较小的电表测量大电流,如何用额定电压较小的电表测量大电压?学生可以运用刚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知识思考,深化学生认识;通过例题,让学生亲自计算、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最后通过多量程电表的练习题,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应用。
二、 教材分析按教材,电表的改装并未单独成节,而是在串并联电路里,以习题的方式呈现但电表的改装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设计电路,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因此有必要详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从根本上搞清其原理和相关知识。
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串并联知识基础,但对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思想还没有强化,应用起来有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高二的学生(尤其是理科)也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来获得思维的提升。
教师应当充当指导者角色,由学生自主设计出电表改装方案。
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量程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理解将小量程电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及电压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设计解决电表量程扩大的问题,进一步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科学素养。
五、 重点难点重点: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原理的理解难点:改装后电表的串并联应用六、 教学方法启发式提问、讲解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七、 教学过程(一) 复习串并联知识(二) 介绍电流计,(三) 思考与讨论,(如右图)抛出问题引入新课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流表G 的刻度盘,如果图中电流表的内阻是100Ω,请在这个刻度盘上对应1、2、3的下面标出相应的电压数值(单位为V ).学生思考讨论时间画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