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治疗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5
2023年CSCO肾癌诊疗指南一、概述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渐增加。
早期的肾癌往往无症状,因此很难被发现,而晚期肾癌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制定科学的、全面的肾癌诊疗指南对于提高肾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肾癌的病因和分类1. 病因肾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有关。
吸烟、肥胖、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等因素都与肾癌的发生风险有关。
2. 分类肾癌主要分为肾细胞癌和肾盂癌两大类。
肾细胞癌占据了绝大多数肾癌的病例,而肾盂癌则相对较少见。
三、肾癌的诊断1. 临床表现肾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肿瘤长大、浸润或转移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疼痛、血尿、腰部包块、体重下降等症状。
临床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对肾癌进行初步的诊断。
2. 影像学检查肾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CT、MRI和肾动脉造影等。
这些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对于肾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主要包括尿细胞学和肾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
四、肾癌的治疗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对于高危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和手术后辅助治疗可能会更加合适。
2. 化疗和靶向治疗对于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阿昔替尼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肾癌治疗的一大突破,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尼伊蒂尼布、帕博利替尼等已经成为晚期肾癌的标准治疗药物。
五、CSCO肾癌诊疗指南的制定1. 依据CSCO肾癌诊疗指南的制定依据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证据,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权威的诊疗建议。
2. 内容诊疗指南涵盖了肾癌的病因、诊断、分期、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面,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NCCN指南I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推荐2024肾细胞癌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
据估计,2018年在美国将有约65340人被诊断为肾细胞癌,14970人将死于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RCC)约占所有新诊断癌症的 3.8%,男性的发生风险高于女性。
中位诊断年龄为64岁。
肾细胞癌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并不常见。
约3%至5%的肾细胞癌与遗传性基因疾病有关。
局部肾细胞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转移性肾癌对常规化疗无效。
在过去的十年中,转移性肾癌的靶向治疗取得了进展,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帕嘤帕尼等,抑制VEGF及其受体。
这些药物阻止了新血管的生长。
有研究发现VEGF/VEGFR信号通路在RCC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发现多个靶点,如VEGF配体和其受体VEGFR-I/2/3,且目前是肾透明细胞癌的标准靶点。
肾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VEGF抗体广泛应用于肾细胞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至今,已有9种药物获FDA批准用于晚期RCC的一线或序贯治疗,分别是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Qfenib)、帕嗖帕尼(PaZOPanib)、阿昔替尼(axitinib)、替西罗莫司(temsiro1imus)、依维莫司(evero1imus)、贝伐珠单抗+干扰素、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乐伐替尼(IenVatinib)。
最新NCCN指南靶向药物推荐舒尼替尼NCCN推荐舒尼替尼(1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优先\NCCN推荐舒尼替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序贯治疗。
NCCN推荐舒尼替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全身治疗(优先1索拉非尼NCCN推荐索拉非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序贯治疗。
NCCN推荐索拉非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全身治疗帕嘤帕尼NCCN推荐帕嘤帕尼(1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优先\NCCN推荐帕嗖帕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序贯治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10月第25卷第10期927•学A 园地•2020年欧洲泌尿协会肾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陈莉,汪涌,祝广峰,窦小亮,陈晓鹏,王禾,张波DOI :10. 3969/j. issn. 1009-8291. 2020. 10. 016(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38)关键词:肾癌;诊断指南更新;概要中图分类号:R737. 11文献标志码:R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hinese UrologicalAssociation,CUA )肾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摘要自2014 年后尚无更新,但国外指南更新迅速。
目前最新的2020 版欧洲泌尿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 )肾癌诊疗指南(2020年3月26日发 布)相对2014版CUA 指南有许多更新之处,现总结 如下m 。
1介绍主要目的是为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的临床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2流行病学与病因学2.1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占所有癌症的2%〜3%( 男女比例1. 5 = 1(2.2 病 学2.2.1致病因素①吸烟;②肥胖;③高血压;④扑 热息痛;⑤非d 体抗炎药;⑥肾结石;⑦病毒性肝炎#⑧过量酒精。
2.2.2保护因素 ①饮酒(适量);②十字花科蔬菜 (如卷心菜);③水果;④富脂鱼类;⑤戒烟;(减肥。
2.3病理 分为下列几种: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 嫌色细胞癌;梭形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样癌等,其治疗证据摘要及推荐建议见表1、表2。
2.4分期 与目前的CUA 的TNM 分期基本相同。
2.5 常用的评分系统常用评分系统包括PAD UA ;RENAL ; C-index 评分系统。
表1其他肾肿瘤治疗证据摘要及推荐建议作者简介:陈莉,技术员.主要从事术后实验室技术工作.E-mail : cl961020@ 126. com证据摘要证据等级存在多种肾肿瘤,其中约15%是良性的。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诊断】(一)、目前,既往经典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临床出现率已经不到15%,这些患者诊断时往往为晚期。
(二)、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作为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肝肾功能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确诊则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主要有超声、CT等检查。
(三)、肾癌的TNM分期分期标准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1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 7cmT1a 肿瘤最大径≤ 4cmT1b 4cm<肿瘤最大径≤ 7cmT2 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7cmT2a7cm<肿瘤最大径≤10cmT2b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10cmT3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除同侧肾上腺外的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围筋膜T3a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侵及肾静脉分支的肾段静脉(含肌层的静脉)或侵犯肾周围脂肪和/或肾窦肪),但是未超过肾周围筋膜T3b肿瘤侵及横膈膜下的下腔静脉T3c 肿瘤侵及横膈膜上的下腔静脉或侵及下腔静脉壁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包括侵及邻近肿瘤的同侧肾上腺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 一个以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治疗】(一)局限性肾癌的治疗: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1、根治性肾切除手术;2、保留肾单位手术;3、腹腔镜手术。
(二)局部进展性肾癌的治疗:1、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2、肾静脉或和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
(三)内科治疗即细胞因子治疗和化疗:主要用药有1、IL-2;2、IFN-α;3、化疗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吉西他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
(四)放疗:对骨转移、局部瘤床复发、区域或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姑息放疗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抗肾细胞癌药治疗肾细胞癌的西药使用指南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之一,治疗肾细胞癌的西药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突破。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抗肾细胞癌药物使用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一、靶向突破:抗血管生成药物近年来,针对肾细胞癌的治疗策略从传统的免疫疗法转向了靶向治疗,其中最重要的一类药物就是抗血管生成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1. 口服靶向药物口服靶向药物是治疗肾细胞癌的一线选择。
其中,舒尼替尼(Sunitinib)和索拉非尼(Sorafenib)是最常用的两种药物。
舒尼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干扰细胞血管生成和增殖信号通路。
索拉非尼也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可抑制多个酪氨酸激酶,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生成。
2. 静脉注射药物除了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药物也是治疗肾细胞癌的重要选择。
阿昔替尼(Axitinib)和帕克替尼(Pazopanib)是目前常用的静脉注射药物。
阿昔替尼是一种选择性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的药物,能够抑制肾细胞癌的生长和血管生成。
帕克替尼则是一种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和血管生成的药物,对多种亚型的肾细胞癌均具有治疗效果。
二、免疫疗法:PD-1及PD-L1抑制剂除了靶向治疗,PD-1及PD-L1抑制剂也在肾细胞癌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分子,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
1. 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Nivolumab)是一种PD-1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它能够恢复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2. 阿伦单抗阿伦单抗(Atezolizumab)是一种PD-L1抑制剂,适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
它通过阻断PD-L1与其受体PD-1的结合,激活患者免疫细胞对肿瘤进行攻击。
一、引言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
晚期肾癌是指肿瘤已侵犯肾周组织、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肾癌。
由于晚期肾癌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晚期肾癌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术前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肿瘤的发现时间、大小、形态、生长速度、有无转移等。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有无贫血、消瘦、水肿等全身症状,以及腹部有无肿块、压痛等局部体征。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等。
(4)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CT等,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
2. 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1)肾切除术:对于单侧肾癌,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行肾切除术。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2)肾部分切除术:对于多发肾癌或单侧肾癌体积较大,可行肾部分切除术。
3)肾上腺切除术:若肾上腺受侵犯,可行肾上腺切除术。
(2)放疗1)外照射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肾癌或复发肾癌患者,可减轻局部症状,缓解疼痛。
2)近距离放疗:适用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邻近器官的患者,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3)化疗1)细胞毒性化疗:包括顺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
2)靶向治疗:针对肾癌中常见的基因突变,如VEGF、PD-1/PD-L1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4)免疫治疗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2)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2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5)内分泌治疗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可抑制肿瘤生长。
2)抗雄激素药物:如氟他胺、比卡鲁胺等,可抑制肿瘤生长。
(6)并发症治疗1)疼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中国肾癌治疗指南内科治疗解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郭军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马建辉基于中国人群肾癌的流行病调查资料和临床研究结果,并参考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的肾细胞癌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组织国内众多泌尿外科及肿瘤内科专家,讨论制定了“2008年版中国肾癌治疗指南”,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了中国肾癌治疗的诊疗策略,从而规范肾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科治疗是肾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就指南的内科部分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得对指南进行理解与应用。
一.局限性肾癌术后辅助治疗肾癌手术切除后,20-30%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
肺脏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发生于50-60%的患者[1]。
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1-2年;多数在3年内复发。
无复发转移期(手术至确认复发的时间)越长,生存期越长。
术后(手术完全切除病灶)辅助治疗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确认。
pT1a期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pT1b~pT2期肾癌手术后1~2年内约有20%~30%的患者发生转移[2,3]。
尚未有全身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可能性的循证医学证据。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针对局部进展期的肾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了长期低/高剂量IFN-α或高剂量IL-2与单纯观察组比较,结果发现这些辅助治疗与单纯观察组比较并未延长无复发转移时间,总生存亦未得到改善[4,5]。
单纯的观察随访仍是肾癌根治术后的标准处理。
如果有可能,可选择适宜患者进入临床试验。
即使是术中发现有淋巴结受累,或者肿瘤未能切净,进行术后放疗也不能够使患者获益。
因此指南认为手术后的放、化疗不能降低转移率,不推荐术后常规应用辅助性放、化疗。
二.转移性肾癌的内科治疗转移性肾癌主要是指临床分期为Ⅳ期的患者,根据2002年AJCC临床分期,Ⅳ期包括任何T4病变、任何N2病变以及M1病变。
2023ESMO指南推举:晚期透亮细胞肾癌的一线治疗和适应证近日,基于最发表的争论结果,ESMO指南更了透亮细胞肾癌一线治疗推举意见。
此外,自2023年起,针对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EMA共批准了7种治疗方案的适应证〔见表〕。
详情如下:透亮细胞肾癌一线治疗的更基于以下争论基于KEYNOTE-426争论结果,ESMO指南推举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西替尼可用于初治晚期透亮细胞肾癌的一线治疗U,A]。
该争论的中期分析〔中位随访12.8个月〕显示,联合治疗能带来OS的显著获益(HR=0.53;95%CI0.38-0.74,P<0.0001]o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J(HR=0.69;95%CI0.57~0.84;P<0.001)也明显支持联合治疗。
而且生存获益似乎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QMDC)预后评估亚组、PD-L1表达状态无关[1]o期盼更成熟的随访结果和患者报告结局结果。
中位随访32个月时,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用于一线治疗的结果显示,获益限于IMDC中高危人群,这与EMA批准的适应证一致[I,A][2.3]o该争论显示,与舒尼替尼相比,免疫联合治疗的OS获益更多[OSHR=0.66;95%CI0.45-0.80]o大局部患者的获益来源于长期缓解。
一项探究性分析显示,OS获益富集于PD-L1阳性患者〔OSHR0.45;95%CI0.29-0.41],但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指南中也还没提及。
此外,联合治疗的患者报告结局优于舒尼替尼。
有两项随机临床争论也报道了阿西替尼÷avelumab、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比照舒尼替尼用于初治患者的一线治疗的结果。
两项争论均到达了预设的PFS共同主要终点,但OS均未优于舒尼替尼[4,5]。
期盼最终OS的公布。
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前的相关III期临床争论[6-8],对于不适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阿西替尼或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的患者,ESMO指南建议使用VEGFR靶向治疗[I,A-11,B]β对帕博利珠单抗+阿西替尼或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进展或不耐受后的治疗方案数据有限。
2020版EAU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更新解读肾脏肿瘤外科治疗新进展摘要基于近年来最新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对其发布的2019版肾细胞癌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涉及肾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在肾癌外科治疗方面的更新主要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手术指征、肾髓质癌的手术指征以及早期肾细胞癌的主动监测与非手术治疗选择等方面。
本文将对以上2020版EAU指南中涉及肾脏肿瘤外科治疗的更新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介绍与解读。
今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如期更新了2020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
本次指南更新在2019版指南的基础上,结合2019年新发表的研究结果,对肾脏肿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部分更新。
尽管更新的内容没有药物治疗丰富,但仍然有一些亮点值得分享,主要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外科治疗、肾髓质癌的外科治疗以及早期局限性肾癌的主动监测与非手术治疗选择等方面。
一、肾AML的外科治疗AML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分为散发性和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相关的AML。
作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家族的一员,其生物学行为偏良性,一般生长缓慢,病死率低,较少出现恶性临床表现甚至远处转移。
对于肾AML的治疗选择,近50%的患者可采取主动监测的方式,早期文献认为直径≥4 cm的肾AML更容易引起自发性破裂出血[1],因此推荐4 cm作为选择主动监测或积极干预的分界标准,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指南推荐及临床实践所采用的标准。
2019年发表在《European Urology》上的一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主动监测、手术、肾动脉栓塞及射频消融对肾AML患者的疗效,在纳入的43项研究中,仅有21%使用4 cm作为主动监测与积极干预的分界线,其结论是虽然AML的大小与出血风险有一定关系,但以现有资料无法确定肿瘤大小与主动监测之间的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