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78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一、城市规划的任务1、是“空间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2、作用3、任务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第二节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1、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2、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3、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4、城市设计三、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1、国家2、省、自治区、直辖市3、城市四、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一)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
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二)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五、城市规划的审批(一)城市规划纲要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
(二)城市总体规划(三)人防规划(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五)城市分区规划(六)城市详细规划第三节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特点一、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2、论证、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技术经济指标3、合理选择用地、确定功能布局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5、拟定新区开发、旧区改造的原则、步骤及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9、提出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实践性——要付之实现三、城市规划的成果1、规划文件A文本B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各专题规划等2、图件第四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一、调查研究的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4、文献资料的运用二、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1、现场踏勘2、资料收集及整理3、分析研究三、基础资料的内容1.城市勘察资料2.城市测量资料3.气象资料4.水文资料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7.城市人口资料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工矿企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15.工程设施(指市政工程、公用设施)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资料17.城市人防资料及底下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18.城市环境资料第五节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一、城市规划的层面和阶段层面:1、战略层面2、建设控制引导层阶段:1、总体规划纲要2、城市总体规划3、分区规划(大中城市)4、详细规划二、城市总体规划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中心城区规划3、分区规划(大中城市)(一)总体规划的内容1、纲要的内容(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成果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总体规划从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2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
(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对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整个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
需要通过文献、访谈、现场勘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的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环境等展开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在收集与调研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
要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数量和用地性质进行核查和分析,切实掌握土地使用的真实状况和效益,分析人均用地水平、用地结构和区域建设用地分配等资料。
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全面和细致的掌握,为提出合理、高效的土地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城市现状图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2)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和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首先要系统的回顾历版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技术内容,研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
特别是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遗留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前提下,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B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市现状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落实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保障要素,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等前提出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前瞻性的研究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科学合理的研究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
城规课件第二章: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 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建设与发展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管理。
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
2.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规划范围确定规划范围的确定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确定规划范围的边界和范围。
2.2. 商业用地规划商业用地规划是指确定城市商业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包括商业中心、商业街区、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的布局和规划。
2.3. 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是指确定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包括住宅区、宿舍区、公寓楼等居住设施的布局和规划。
2.4.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确定城市交通网络的布局和规划,包括道路、轨道交通、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的布局和规划。
2.5.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环境状况和保护需求,确定环境保护区域的范围和保护措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6.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是指确定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规划,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的位置和布局。
3. 城市规划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规划工作的步骤和流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3.1. 规划前期调研规划前期调研是指对城市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3.2. 目标确定和问题分析目标确定和问题分析是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问题,明确规划的需求和重点。
3.3. 方案设计和编制方案设计和编制是根据目标和问题,进行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设施位置和发展方向等。
3.4. 方案评审和修改方案评审和修改是指对编制好的方案进行评审和修改,根据专家评审和社会反馈等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
3.5. 方案报批和公示方案报批和公示是指将编制好的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反馈。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规划是指一种维护城市发展秩序,保护城市资源环境,实现城市功能布局合理、人口合理分布、城市空间有机布局的综合性规划工作。
而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编制程序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具体内容和执行城市规划的步骤和程序。
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整体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进行综合规划。
它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区划、交通规划等内容。
2.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各具体区域的详细规划,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交通设施等的规划,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对城市特定领域的规划,如旅游规划、文化规划、环境规划等,以保障城市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4. 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更新规划是对城市老旧区域的整体更新规划,包括区域拆迁、重建、土地再利用等,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
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是指制定城市规划时需要按照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1. 规划编制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确定编制规划的目的、范围和依据,然后进行背景调查和分析,明确城市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 规划编制方案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前期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城市规划编制方案,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
3. 规划编制草案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规划编制方案进行深入细化和专业论证,形成可行性计划,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评估。
4. 规划编制报批程序阶段在这个阶段,将规划编制草案上报审批部门,经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确定最终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案。
5. 规划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执行城市规划,实施规划方案,并进行监测和评估,随时进行规划的调整和优化。
结语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编制程序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合理规划和科学实施,才能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要点和流程。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规划是指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内容1.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城市空间结构规划2.详细规划–城市片区规划–城市细部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分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交通规划–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规划5.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水域保护规划6.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产业集聚规划7.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规划编制准备阶段–需求分析和调研–规划范围确定–规划编制机构和团队组建2.规划编制阶段–立项申报–规划编制方案设计–公众参与与听证–规划正式备案3.规划实施阶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划实施方案设计–规划实施监督4.规划评估和修编阶段–规划实施效果评估–规划修编5.规划更新和完善阶段–城市发展变化调整规划–规划完善和更新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涵盖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不同方面,编制程序包括规划编制准备阶段、规划编制阶段、规划实施阶段、规划评估和修编阶段以及规划更新和完善阶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 前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及编制程序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2.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科学规划,包括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空间范围、功能布局等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并形成一套可行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
2.2 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内容。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域的规划,可以有效实现城市功能的分工和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和生活品质。
2.3 绿化规划绿化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化植被规划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4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和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的规划工作。
通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5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水利、供电、供热、供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通过科学的基础设施规划,可以保障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有效布局和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3. 城市规划编制程序3.1 调研分析阶段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全面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3.2 规划编制阶段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入到规划方案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城市规划师会制定针对性的城市规划方案,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绿化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内容,并形成可行的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