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肿瘤临床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39.16 KB
- 文档页数:3
郭勇应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恶性肿瘤经验+谷建钟'徐宾悦z占雨2沈莹莹郭勇(指导)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关键词恶性肿瘤竹叶石膏汤名医经验郭勇郭勇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学科带头人。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8年,对恶性肿瘤的中西医配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首创“中医肿瘤四阶段学说”辨证治疗肿瘤病。
竹叶石膏汤为《伤寒论》经方,有清 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主治热邪未尽、津液已伤、虚 火上逆之证。
本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施,扶正兼顾祛邪。
对于气阴两虚伴发热证候,本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此证的发热,多为低热。
可以是外感寒邪入里化热,大邪虽去余热不尽而致;也可以是温病、暑病、伤 寒解后,气阴两伤而引起虚热。
郭勇教授常灵活应用本方,以治疗肿瘤的正虚、减少癌性发热、为放化疗增 效减毒、阻止肿瘤转移等,并喜以太子参易人参,使补 虚而不留邪、邪去而不伤正。
现将郭勇教授对于竹叶石膏汤具体辨证论治、加减应用的经验介绍如下。
1竹叶石膏疗效佳,补气阴而不留邪正如中医正邪理论,肿瘤发生亦是始于正虚,正 气不足,即有免疫力低下、代谢失常等表现。
若加之外 因如饮食不节,邪毒侵袭,则易致机体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从而发为“积证”。
正虚致病,则当扶正,益气 养阴法正是中医学扶正原则中一重要治法。
现代研究 也证明益气养阴法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
而肿瘤外 邪致病,常发于气血瘀滞、痰瘀交阻。
瘀、郁则易蕴结化热而伤气阴,使患者出现气阴两虚的癌症证型。
肿 瘤为邪毒之物,能助火化热,耗气伤阴;另有过用属性 温热的益气之品,亦可助火伤阴;放疗可视为热毒,而 化疗、手术易伤及正气,三者均极易耗气伤阴,上诉这 **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郭勇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07项目;“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中西医结合肿瘤证候学,编号:2017-XK-A09;第六批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些同样能致气阴两虚证型。
经方薯蓣丸治疗肿瘤经方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第一是调整体质状态,改变肿瘤生存环境;第二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第三重视生存期的延长,力求达到人癌长期共存。
薯蓣丸能增进食欲、改善贫血、升高白细胞、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任何副作用,可视为肿瘤患者的常规调理方。
薯蓣丸特别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见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者,以及高龄肿瘤患者的保守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本方对肺癌、肠癌、胰腺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效果相对好,化疗期间服用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病例:毛某,男,70岁。
身高175cm,体重62kg。
2020年7月6日初诊。
病史:2019年4月行胃癌全切手术,6次化疗后,体重下降近20kg。
现诉乏力明显,以下肢疲软感为主,自觉中气不足,白细胞降低(2×109~3×109/L);伴有轻微干咳,气短,大便每天1~2次、偏稀,食欲一般。
家族史:母亲患肠癌,妹妹患胃癌。
体征:体瘦骨架大,面黄唇暗,倦容;舌淡,苔光剥,脉空大;扁平腹,腹部按压缺乏弹性。
处方:薯蓣丸。
山药50g,生晒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黄15g,麦冬15g,阿胶10g,肉桂10g,柴胡10g,防风10g,杏仁10g,桔梗10g,神曲10g,白蔹10g,大豆黄卷10g,干姜10g,红枣50g。
10剂,每剂服用2天。
2020年9月7日二诊:服药后白细胞计数上升,体重无下降,大便成形。
原方去阿胶(考虑患者经济状况一般),加制黄精10g。
15剂,每剂服用2天。
2020年12月7日三诊:红细胞、血红蛋白复查均有上升,体重稳定上升至63kg;舌上有薄白苔,腹肌弹性可。
20剂,每剂服用2天。
2021年2月1日四诊:持续服用薯蓣丸后,患者乏力感减轻,食欲好,白细胞上升,体重增加至63.8kg,二便正常,面色渐红润。
20剂,每剂服用2天。
脑瘤的经方治疗(上)--理法方药王三虎 / 07-1223播放脑瘤的经方治疗(上)--理法方药16'43''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脑瘤。
分类脑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脑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两种。
原发性的脑肿瘤,约占到2/3;转移性的脑肿瘤,占到1/3。
在原发性脑肿瘤中,胶质瘤、脑膜瘤分别占50%和20%。
脑转移的肿瘤中,以肺癌最多见,其次是乳腺癌、肾癌、黑色素瘤。
恶性程度因为脑为元神之府,脑肿瘤几乎就是恶性的,即使有个别良性的,它的治疗难度往往也是和恶性划等号的。
至于转移性脑肿瘤肯定就是恶性肿瘤的晚期阶段。
所以,脑肿瘤就是恶性肿瘤中的最后堡垒,是比较难以攻克的。
我们中医怎么样治疗脑肿瘤,今天我们就谈一谈。
病因病机首先呢,脑肿瘤的病因病机。
脑居人体的最高位,它的病因与风有直接关系。
风邪伤人,从上部开始。
脑肿瘤呢,不管是内风还是外风,都是贯穿始终的基本矛盾。
要用中医的术语来讲的话,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易袭阳位,而头为诸阳之会,众邪入脑多以风为先导。
所以,《灵枢·九针》就明确提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强调了风邪与肿瘤的密切关系。
实际上呢,与脑瘤的关系更为密切。
其次呢,就是寒邪。
寒主收引,寒邪入中呢,则令血脉凝涩,气机不通。
寒邪造成的疾病主要是疼痛。
脑肿瘤的疼痛啊,是剧烈的,是很难缓解的。
所以,《素问·奇病论》也说“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
可见,风寒相伴,缺一不可。
当然,无风则寒邪难以深入脑,无寒则津液难以凝聚成块。
外邪是要在内邪的基础上互相发挥作用的。
从内因来看,痰浊和髓海空虚,是造成脑瘤矛盾的两个方面。
从实来看,痰浊上犯;从虚来看,髓海不足。
中医讲最虚之处便是留邪之体。
没有髓海空虚,痰浊就无以上犯,风寒就无以进入;没有风寒痰浊的阻滞、凝聚,也仅仅有髓海不足,那就是内科病,那就是常见的头晕头痛等等。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其中,经方和合方是中药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而合方则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个性化调配的中药方剂。
经方和合方的运用,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经方运用经验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基础,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组成、配伍原则、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等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较为稳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经方的运用经验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健脾益气汤健脾益气汤是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体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该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益胃消食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健脾益气汤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桂枝汤桂枝汤是中医药学中的另一种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症和阳虚体弱的症状。
该方剂由桂枝、大枣、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桂枝汤常用于治疗寒症、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合方运用经验合方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个性化调配的中药方剂。
合方的运用经验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治疗肺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合方的运用经验十分重要。
例如,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中药方剂,如杏仁、桔梗、蒲公英等,配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合方的运用经验十分重要。
郑卫琴教授经方治疗卵巢癌经验总结唐晓慧;程俊;郑卫琴【摘要】郑卫琴教授40余年致力于肿瘤中医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总结郑老运用经方治疗卵巢癌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临床上采用辨病、辨体质、辨证相结合诊治疾病,辨证准确,疗效确切.【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19【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卵巢癌;郑卫琴;名老中医【作者】唐晓慧;程俊;郑卫琴【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 重庆 400021;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 重庆400021;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 重庆 4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7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9.1/10万,发展中国家为5.0/10万[1]。
卵巢癌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分期的不同采取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全程中医药的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中医药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临证经验也非常重要,而对于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学好、传承中医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郑卫琴教授为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各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郑老40余年致力于肿瘤中医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卵巢癌经验介绍如下。
1 辨病论治中医并无卵巢癌的病名,但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客观体征等,可归属于“肠蕈”、“癥瘕”、“积聚”、“肠覃”等范畴。
《灵枢·水胀篇》对肠覃症候的描述为:“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生,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这是对卵巢肿瘤的最早相关记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需。
”妇人一生中经历经、带、胎产,故妇人病多虚、多瘀,郑老认为素体本虚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此外,郑老认为“肝为女子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患者素体抑郁,长期情志不遂,忧思郁怒,气机壅致,日久血结成瘀,凝结于胞脉为患。
宫颈癌与宫体癌的经方治疗王三虎 / 07-26今天我们讲宫颈癌与宫体癌。
仲景文详于常而略于变如果说卵巢癌与风邪的关系密切的话,宫颈癌和宫体癌,从总体上讲,与寒邪的关系密切。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对于宫颈癌、宫体癌与寒邪的关系以及宫颈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在我没讲以前呢,这段话虽然讲的人多,但是不得要领,因为没站在宫颈癌、宫体癌,没站在癌症的角度看这一段话,自然如瞎子摸象。
我说过,《伤寒论》是张仲景对当时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进行了详细全面地论述,即使是常见问题,他也是很详细地叙述的,不厌其详,不厌其繁。
为什么?因为太常见了,需要教给大家实实在在的技术,所以《伤寒论》是详于常而略于变,太阳病篇就占到了全书的2/5,而太阴病、厥阴病、三阴病(的篇幅)就很少了。
《金匮要略》之所以大家觉得不如《伤寒论》那么好学,《伤寒论》的条理性强,前后贯穿,而《金匮要略》是续续断断的。
为什么呢?为什么叫《金匮要略》呢?“要”就是讲重要的,“略”就是略平常的。
对一般的病,张仲景就不细讲了,那么他讲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疾病。
张仲景的临床观察非常细致非常独特在我的眼中呢,《金匮要略》好多篇章是讲恶性肿瘤的。
因为恶性肿瘤在当时,应该说知道的医家还比较少,所以张仲景也是不厌其繁,不厌其详。
比如说,《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他说“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你看他强调了病因,虚、积冷、结气还是比较全面的,导致了闭经,这个还是小问题。
他接下来讲,“至有历年”,经过了好多年,这个符合肿瘤的逐步地演变过程。
说“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这就是宫颈癌的不,宫颈的不!“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有意思了,这个寒,血寒集结胞门,怎么成了寒伤经络,这怎能理解?怎么凝坚在上?用我的话讲,这就是肺转移的嘛,甚至是肝胃的转移,所以他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啊。
这可是非常难得的见解呀,没有人把这个肺痈在这里解释得清楚,是我解释清楚了。
黄煌运用薯蓣丸治疗化疗后肺癌的临床经验苗婷婷(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介绍了江苏省名中医黄煌教授运用薯蓣丸治疗化疗后肺癌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机为气血阴阳俱不足,夹有风邪。
病位在肺、脾、肾,以调补气血,扶正祛邪为该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并偏重于扶正,寓祛邪于扶正之中,而薯蓣丸正是扶正与祛邪兼备之方,与肺癌的病症特征相对治。
临床实践中常以薯蓣丸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常常佐以补肾之品。
关键词:黄煌;肺癌;薯蓣丸;临床经验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肿瘤细胞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
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中、晚期患者常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等恶病质特征。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通常按照分型,采取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支持治疗等方法。
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亦非常明显,常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继而引起其他继发性感染。
很多患者在放、化疗后由于机体不能耐受,往往不能将疗程坚持到最后。
黄煌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从医40载,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对经方颇有研究。
黄师根据肺癌的中医发病机理,常运用薯蓣丸进行加减治疗,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整理于下。
根据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考虑全市38个区县的人均GDP排位,现场调查选择在渝北区(人均GDP第3位)和垫江县(人均GDP第25位)两地进行。
在所选的样本区/县内,选择了两个慢性病管理工作开展得较好且愿意配合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院,从其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的花名册中,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对他们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经济负担和家庭卫生支出”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1 病因病机在中医文献中,没有与肺癌完全相对应的病名,但有不少与肺癌类似的记载。
中医古籍大多以出现的症状、体征给疾病命名。
如《黄帝内经》中就有“息积”“息贲”等相关记载。
无论是息贲、肺积、肺萎,其描述的症状及体征均与现代医学中肺癌的临床表现相似,故肺癌可归属于中医“息积”“息贲”“肺积”“肺萎”等病范畴。
蔡长福经方治疗癌症蔡长福老师根据自己临床实际经验,创作了乳腺疾病辨治歌诀,这部分歌诀并不能涵盖所有乳腺疾病的治疗办法,但是可以给予医生治疗思路的启发: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方解说: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蔡长福老师认为治疗乳腺疾病要彻底坚持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不能受“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等病名干扰。
而是要从整体脉证去治疗。
?比如乳腺疾病病人如果出现乳房寒冷,病人怕冷,不出汗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治疗。
蔡老师二十多年前在安徽鹤山县遇到一个32岁女病人,在菜市场卖卤菜,医院检查出乳腺癌,要求其尽快手术,患者家属已经准备好钱,准备第二天手术。
蔡老师正巧在菜市场遇见患者,诊察到患者乳房肿胀、四肢无力、胸闷气短、心烦急躁、胸腹胀、背部胀、大便不通,怕冷、无汗、诊脉细弦。
因而想到此是伤寒直中少阴,治疗要太阳少阴同治,于是就告诉患者可以先吃一副中药再决定是否手术。
蔡老师给患者开了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逍遥散加川芎。
患者服用后得小汗一夜,大便遂通畅,乳房肿胀疼痛消失,身体其余不适症状也几乎全部消失。
病人身体好转后,最终未去手术,虽然不能确诊癌细胞是否消失,但是病人痛苦得到了极大缓解。
?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病人如果出现乳房热、胀、疼痛,手臂难以上举,可以考虑使用麻黄汤加逍遥散。
蔡老师遇到这样患者较多。
多年前蔡老师在鹤丘县,遇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病人,乳房发红疼痛一周,浑身痛,无汗,脉弦紧有力,脸色红润,蔡老师使用麻黄汤加石膏合并逍遥散。
服用一剂后几乎全部不适症状消失,患者后来购买了三盒逍遥丸服用,最终康复。
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汤乳核疾病表现为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是生于乳房的肿瘤。
乌梅丸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摘要:乌梅丸为治疗蛔厥和下利的主方,更是厥阴病的主方,对于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
乌梅丸实涵大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泻心汤数方之意,具有温阳补肝、祛寒驱蛔、除热止烦之功。
本文结合典型案例,论述了乌梅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笔者从医22年,先后跟师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肿瘤病专家吴勉华教授、脾胃病专家刘沈林教授和徐肇敏教授及妇科名医傅友丰教授。
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等疑难病,疗效尚可,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临证常选用经方,对于临床表现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的肿瘤患者,方证对应选用乌梅丸,常获佳效。
今与同道分享,敬请指正!1. 乌梅丸方证探析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的病机为:下寒上热,且以下寒为本;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兼心神被扰,胃气上逆。
乌梅丸主用于蛔厥和久利的患者,更成为厥阴篇之主方。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指出厥阴篇的本质是因肝阳虚而形成寒热错杂证,治之亦应在温肝的基础上调其寒热, 寒热并用、燮理阴阳。
方中乌梅合黄连、黄柏除上热、解烦满、降逆气;乌梅酸敛止渴,与苦燥的黄连、黄柏同用,更能治下利。
桂枝、干姜、附子、细辛、川椒温阳散寒、下气降冲、通脉除厥。
人参、当归补虚,兼祛寒、止呕、止烦。
黄连配干姜,取辛开苦降、升降气机之意,恢复脾胃升降功能。
当归、乌梅性柔,可防干姜、桂枝、川椒、黄连、黄柏之过于刚燥。
附子、干姜等益肝之用,乌梅、当归补肝之体,人参益肝气,连柏泻其相火内郁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