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50
黄煌治肿瘤的4个经方黄煌教授经方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一是调整体质状态,改变肿瘤生存环境;二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三是不着眼肿瘤的大小,而重视生存期的延长,力求达到人癌长期共存。
黄煌教授在临床中针对不同个体特征,常选用下列经方治疗肿瘤。
01炙甘草汤[推荐处方]炙甘草20g,人参10g,麦门冬15g,生地黄20g,阿胶10g,肉桂15g,生姜15g,火麻仁15g,红枣60g。
以水1200mL,加入黄酒或米酒50mL,煮取汤液300mL,化入阿胶,分2~3次温服。
[适用病证]癌症晚期出现恶液质或者肿瘤放化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者。
临床以羸瘦、贫血、心律不齐、大便干结难解者最为有效。
以食道癌、胃癌、肺癌、血液癌、口腔癌应用较多。
肿瘤化疗过程中导致心脏损害者也可以使用。
[应用参考]1.适用本方者大多贫血,无贫血者效果欠佳。
2.本方中有地黄、阿胶,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
3.食欲素差、体质柔弱者,用量宜小,可以一剂服用2~3天。
4.服用本方期间,患者宜食用一些动物蛋白,特别是猪蹄、牛筋、鸭翅、鸭爪等含有胶质的食物。
02小柴胡汤[推荐处方]柴胡20~40g,黄芩10g,制半夏10g,党参10g,生甘草5g,生姜15g,红枣20g。
以水11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感冒发烧者,柴胡应取大量,并可根据病情日服4次,以得汗为度;恶心呕吐者,服药量不易过大。
[适用病证]肿瘤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者。
特点:其发热反复持续,伴有怕冷怕风,其人全身状况较好,体重下降不明显,无贫血,有抑郁倾向。
胃癌、肝癌、肺癌、血液系统肿瘤应用较多。
[应用参考]1.本方合五苓散、当归芍药散、半夏厚朴汤、四逆散,用于全身状况较好、无贫血肿瘤患者的体质调理。
2.有怕风、身体疼痛、或有过敏史者,加荆芥15g,防风15g;白细胞低下者,加枸杞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及肿瘤转移出现淋巴结肿大者,加连翘30~60g;消瘦、食欲不振者,加麦冬30g。
刘嘉湘经方论治肿瘤验案二则刘苓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32)摘 要:刘嘉湘教授认为经方的临床运用/不在其病,而在其证0,在精确辨证基础上,投以与病证相符的经方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屡获良效。
关键词:刘嘉湘;恶性肿瘤;经方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9-1460-02M edical R ecord s of Two Emp ir ical Pres crip tions of Cancer by LIU Jia -xiangLI U L ing -shuang(O ncology D e par t m ent of Longhua H osp ital aff iliate d w it h Shanghai Universit y of TC M ,Shanghai ,200032,China )Abstrac t :L IU Jia -x iang suggests t hat it is essenti a l for us to use the e m pir i ca l prescri p tions i n cli n i ca l practice under thepr i nciple of "observ i ng t he cli n i ca lman ifesta tions but no t d i sease".It i s i m po rtant f o r us to use the emp irical prescr i pti on wh ich is consistent w i th the c li n ica lm an ifestati onsw e observed i n t he basis of prec ise d ifferentia l diagnosis ,i n orde r to ob tai n the best c li n -ical e ffi cacy dur i ng the treat m ent o fm a li gnan t tu m or .K ey word s :L IU Ji a -x iang ;cance r ;e m pir i ca l prescr i pti ons 收稿日期:2008-12-23作者简介:刘苓霜(1965-),女,山东沂水人,主任医师,硕士,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李佩文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验案2则摘要]李佩文教授治肿瘤以“祛邪抑瘤,扶正培本”为特色,活用经方,整体辨证,病证合参,临床上每获良效。
关键词:五皮饮;旋复代赭汤;肿瘤;医案;李佩文。
李佩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40余年,有其独特的用药经验。
李老治肿瘤以“祛邪抑瘤,扶正培本”为特色,整体辨证,病证合参,临床上每获佳效。
其中熟读经典,活用经方也是李教授诊治肿瘤的一个重要特色,笔者有幸随李教授待诊,收货良多,现将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的中医用药经验归纳如下,略举数例。
《素问·阴阳别论篇》有云“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
”金·张子和云:“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
结谓热结也……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
此所谓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
”[参考文献:[1]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认为,“三阳结,谓之隔” 所指即为噎膈。
明·张景岳亦在《景岳全书·噎膈篇》引用此句经文以阐述气、痰、瘀三者郁结于食道为噎膈病机。
清·张隐庵云:“三阳,太阳也。
……太阳之气,生于膀胱。
从内膈而出于胸胁,从胸胁而达于肤表。
阳气结则膈气不通。
内膈之前,当胃脘贲门之处,膈气逆,则饮食亦隔塞而不下矣。
”[[2]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素问》“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三阴结,谓之水,”认为水病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
周衡等论曰“《内经》有谓:三阴结谓之水。
三阴,乃脾肺少阴肾经也,此证是矣。
何以言之?盖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皆受气焉,脾为其行津液者,是故脏腑经络必因脾乃得享水谷气,今脾之阴不与胃之阳和,则阴气结伏,津液凝聚不行,而关门闭矣,关闭则小便不利,不利则水积,水积则溢面目一身,水从脾气所结不与胃和遂从土色发出黄肿,结自三阴,故曰里水其脉沉也,如小便自利,则中上焦之津液从三阴降下而亡故渴也。
郭勇应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恶性肿瘤经验+谷建钟'徐宾悦z占雨2沈莹莹郭勇(指导)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关键词恶性肿瘤竹叶石膏汤名医经验郭勇郭勇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学科带头人。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8年,对恶性肿瘤的中西医配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首创“中医肿瘤四阶段学说”辨证治疗肿瘤病。
竹叶石膏汤为《伤寒论》经方,有清 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主治热邪未尽、津液已伤、虚 火上逆之证。
本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施,扶正兼顾祛邪。
对于气阴两虚伴发热证候,本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此证的发热,多为低热。
可以是外感寒邪入里化热,大邪虽去余热不尽而致;也可以是温病、暑病、伤 寒解后,气阴两伤而引起虚热。
郭勇教授常灵活应用本方,以治疗肿瘤的正虚、减少癌性发热、为放化疗增 效减毒、阻止肿瘤转移等,并喜以太子参易人参,使补 虚而不留邪、邪去而不伤正。
现将郭勇教授对于竹叶石膏汤具体辨证论治、加减应用的经验介绍如下。
1竹叶石膏疗效佳,补气阴而不留邪正如中医正邪理论,肿瘤发生亦是始于正虚,正 气不足,即有免疫力低下、代谢失常等表现。
若加之外 因如饮食不节,邪毒侵袭,则易致机体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从而发为“积证”。
正虚致病,则当扶正,益气 养阴法正是中医学扶正原则中一重要治法。
现代研究 也证明益气养阴法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
而肿瘤外 邪致病,常发于气血瘀滞、痰瘀交阻。
瘀、郁则易蕴结化热而伤气阴,使患者出现气阴两虚的癌症证型。
肿 瘤为邪毒之物,能助火化热,耗气伤阴;另有过用属性 温热的益气之品,亦可助火伤阴;放疗可视为热毒,而 化疗、手术易伤及正气,三者均极易耗气伤阴,上诉这 **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郭勇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07项目;“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中西医结合肿瘤证候学,编号:2017-XK-A09;第六批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些同样能致气阴两虚证型。
术后非感染性低热是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手术后体温持续在37.3~38℃,伤口愈合良好,未见血象及体征有明显感染指征,应用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疗效不佳。
经方是古代医家治疗疾病的临证经验总结,是传统医学的精华所在,狭义的经方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
经方的使用须遵循其适应证,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对患者进行辨证,而后选方及化裁。
笔者认为,肿瘤术后患者气血阴阳逆乱,气虚阴虚,郁热、瘀血等导致了非感染性发热的产生。
临床分析患者证型,予经方化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择验案3则报道如下。
1 阳明经证兼太阴气虚杨某,男,78岁。
2016年8月4日初诊。
2016年7月21日因“发现肝脏占位1月”就诊,8月1日在全麻下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术程顺利。
术后第1天出现发热,体温38.9℃,给予抗感染治疗及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处理,第2天体温降至37.5℃。
此后体温持续波动在37.3~37.5℃。
白细胞:6.6×109/L;尿、粪常规及腹部B超、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刻下:低热,体温37.4℃左右,咳嗽咳痰,微喘,有黄色黏痰,较易咳出,咽喉肿痛,烦热汗出,倦怠乏力,情绪欠佳,不欲饮食,大便干,口渴,舌质淡红中有凹陷,苔薄黄且斑驳,脉弦滑。
诊断:发热(阳明经证兼太阴气虚);治法:清宣里热,益气健脾;选方:麻杏石甘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处方:麻黄6g,杏仁6g,生甘草6g,生石膏20g,桔梗9g,陈皮6g,党参8g,白术8g,茯苓8g,细辛3g,玄参9g,附片3g(先煎)。
3剂。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8月7日二诊:咳嗽咳喘减轻,烦热、倦怠乏力症状较前好转,体温降至37.2℃左右,前方加麦冬10g、白芍10g,继服5剂。
药后咳嗽咳喘、倦怠乏力等症状基本缓解,咽喉疼痛未再出现,烦热基本消除,体温36.7℃左右,诸症较前缓解。
随访2个月,未再出现发热症状。
按: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脑瘤的经方治疗(上)--理法方药王三虎 / 07-1223播放脑瘤的经方治疗(上)--理法方药16'43''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脑瘤。
分类脑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脑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两种。
原发性的脑肿瘤,约占到2/3;转移性的脑肿瘤,占到1/3。
在原发性脑肿瘤中,胶质瘤、脑膜瘤分别占50%和20%。
脑转移的肿瘤中,以肺癌最多见,其次是乳腺癌、肾癌、黑色素瘤。
恶性程度因为脑为元神之府,脑肿瘤几乎就是恶性的,即使有个别良性的,它的治疗难度往往也是和恶性划等号的。
至于转移性脑肿瘤肯定就是恶性肿瘤的晚期阶段。
所以,脑肿瘤就是恶性肿瘤中的最后堡垒,是比较难以攻克的。
我们中医怎么样治疗脑肿瘤,今天我们就谈一谈。
病因病机首先呢,脑肿瘤的病因病机。
脑居人体的最高位,它的病因与风有直接关系。
风邪伤人,从上部开始。
脑肿瘤呢,不管是内风还是外风,都是贯穿始终的基本矛盾。
要用中医的术语来讲的话,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易袭阳位,而头为诸阳之会,众邪入脑多以风为先导。
所以,《灵枢·九针》就明确提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强调了风邪与肿瘤的密切关系。
实际上呢,与脑瘤的关系更为密切。
其次呢,就是寒邪。
寒主收引,寒邪入中呢,则令血脉凝涩,气机不通。
寒邪造成的疾病主要是疼痛。
脑肿瘤的疼痛啊,是剧烈的,是很难缓解的。
所以,《素问·奇病论》也说“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
可见,风寒相伴,缺一不可。
当然,无风则寒邪难以深入脑,无寒则津液难以凝聚成块。
外邪是要在内邪的基础上互相发挥作用的。
从内因来看,痰浊和髓海空虚,是造成脑瘤矛盾的两个方面。
从实来看,痰浊上犯;从虚来看,髓海不足。
中医讲最虚之处便是留邪之体。
没有髓海空虚,痰浊就无以上犯,风寒就无以进入;没有风寒痰浊的阻滞、凝聚,也仅仅有髓海不足,那就是内科病,那就是常见的头晕头痛等等。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其中,经方和合方是中药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而合方则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个性化调配的中药方剂。
经方和合方的运用,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经方运用经验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基础,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组成、配伍原则、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等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较为稳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经方的运用经验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健脾益气汤健脾益气汤是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体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该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益胃消食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健脾益气汤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桂枝汤桂枝汤是中医药学中的另一种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症和阳虚体弱的症状。
该方剂由桂枝、大枣、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桂枝汤常用于治疗寒症、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合方运用经验合方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个性化调配的中药方剂。
合方的运用经验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治疗肺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合方的运用经验十分重要。
例如,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中药方剂,如杏仁、桔梗、蒲公英等,配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合方的运用经验十分重要。
赵杰教授运用经方扶阳法治疗肿瘤经验
霍晓露;刘雅丽;赵杰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22(31)11
【摘要】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据统计,肿瘤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和农村居民的第二大死因,且肿瘤的治疗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
经方扶阳学派赵杰教授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一整套治疗肿瘤的理论体系,疗效显著。
【总页数】4页(P67-69)
【作者】霍晓露;刘雅丽;赵杰
【作者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R249.7
【相关文献】
1.吴荣祖教授运用温阳扶阳密阳法治疗阳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2.吴荣祖教授运用温阳扶阳密阳法治疗阳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3.王德敬教授运用扶阳灸法治疗抑郁症经验
4.王德敬教授运用扶阳灸法治疗抑郁症经验
5.张敏建教授运用扶阳思想治疗男性疾病经验总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蔡长福经方治疗癌症蔡长福老师根据自己临床实际经验,创作了乳腺疾病辨治歌诀,这部分歌诀并不能涵盖所有乳腺疾病的治疗办法,但是可以给予医生治疗思路的启发: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方解说: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蔡长福老师认为治疗乳腺疾病要彻底坚持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不能受“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等病名干扰。
而是要从整体脉证去治疗。
?比如乳腺疾病病人如果出现乳房寒冷,病人怕冷,不出汗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治疗。
蔡老师二十多年前在安徽鹤山县遇到一个32岁女病人,在菜市场卖卤菜,医院检查出乳腺癌,要求其尽快手术,患者家属已经准备好钱,准备第二天手术。
蔡老师正巧在菜市场遇见患者,诊察到患者乳房肿胀、四肢无力、胸闷气短、心烦急躁、胸腹胀、背部胀、大便不通,怕冷、无汗、诊脉细弦。
因而想到此是伤寒直中少阴,治疗要太阳少阴同治,于是就告诉患者可以先吃一副中药再决定是否手术。
蔡老师给患者开了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逍遥散加川芎。
患者服用后得小汗一夜,大便遂通畅,乳房肿胀疼痛消失,身体其余不适症状也几乎全部消失。
病人身体好转后,最终未去手术,虽然不能确诊癌细胞是否消失,但是病人痛苦得到了极大缓解。
?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病人如果出现乳房热、胀、疼痛,手臂难以上举,可以考虑使用麻黄汤加逍遥散。
蔡老师遇到这样患者较多。
多年前蔡老师在鹤丘县,遇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病人,乳房发红疼痛一周,浑身痛,无汗,脉弦紧有力,脸色红润,蔡老师使用麻黄汤加石膏合并逍遥散。
服用一剂后几乎全部不适症状消失,患者后来购买了三盒逍遥丸服用,最终康复。
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汤乳核疾病表现为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是生于乳房的肿瘤。
刘怀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恶性肿瘤案例举隅
刘怀民教授是一位中医药学专家,他运用经方治疗恶性肿瘤的案例举足轻重。
经方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式,通过草药和其他天然材料的组合使用,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刘怀民教授的一位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在接受传统西医治疗的她也希望能尝试中医的经方治疗。
于是,她找到了刘怀民教授。
刘怀民教授首先对该患者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观察,了解到她的病情及身体状况。
基于中医的诊断原理,他认为该患者的病情是由体内湿热和气滞所致。
他开出了一副适合该患者的经方草药处方。
这副经方草药处方由多种草药组合而成,包括了黄芩、黄连、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作用的草药。
这些草药具有调理体内阴阳平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患者按照刘怀民教授的要求,每天按时服用经方草药,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开始感到一些明显的改善,她的乳房肿块变小,疼痛也明显减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患者继续坚持中医的经方治疗,并进行定期的检查。
疗程结束后,她的肿瘤完全消失,同时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这个案例是刘怀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成功例子。
通过调理阴阳平衡和草药的消炎、活血作用,他帮助患者减轻了症状,并最终治愈了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经方治疗恶性肿瘤仍然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疗法,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对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传统的西医治疗仍然是首选,中医的经方治疗只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使用。
岐黄传人在现代医学中,肿瘤一般是根据其人体器官组织来源和生物学行为来命名。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危害性的不同,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根据肿瘤存在的方式,又将肿瘤分为实体瘤和非实体瘤。
实体瘤常形成明显的肿块,主要应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而非实体瘤大多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常无明显的肿块,治疗以化疗为主。
徐汝奇是道地的中医师,在中医药治疗肿瘤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用经方治肿瘤,往往会事半功倍。
徐汝奇从中医学的角度总结了导致肿瘤的原因: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热毒内蕴、正气虚弱。
气滞 指气机流通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
如:肺癌患者,辨证为肺失肃降,上焦气机壅滞,症见胸闷咳喘;肝癌早期病人,辨证为肝失疏泄,肝经郁滞,出现胁肋胀闷;胃肠肿瘤患者,辨证为胃肠气滞,则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时重时轻。
血瘀 由于局部血瘀,血流慢而不畅,也阻碍了气的运行,形成气滞,气滞可加重血瘀,血瘀又可加重气滞,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血瘀较重时,局部血液逐渐形成瘀血、肿块。
痰湿 肺、脾、肾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不能得到正常的布散,停滞而成痰饮水湿。
日积月累,影响气血的运动,气血阻滞,气机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更助长湿邪凝聚,二者互为因果,引起机体的病理变化。
热毒 包括病毒感染,烟草,油烟的污染毒素,职业环境中的化徐汝奇经方治肿瘤事半功倍徐汝奇 1963年出生,江西省泰和县人。
初拜师于泰和县桥头镇名老中医关培善老先生门下,再受教于当代著名伤寒学家陈瑞春教授。
从医30余年,专注于平脉辨证与经方运用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赞誉其脉法“本于仲景、叔和,以六经为纲,把阴阳脉法之奥秘,师古而不泥古,继承而有创新”。
善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肾病、肿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不孕不育等。
文\肖格格 李善举72《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1月刊岐黄传人学毒素,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污染毒素,饮食中的各种毒素等,或由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久积体内,经络、脏腑气机阻碍,郁而生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