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详细(医学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14.84 MB
- 文档页数:10
TKA 的手术步骤一、手术切口膝关节皮肤切口周围的血液循环比较差,容易出现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因此要特别小心。
1、初次置换术可以选择膝关节正中纵切口。
2、有既往手术切口瘢痕时应该选择相同切口。
3、有多条既往手术切口瘢痕时要选择最外侧的切口。
二、伸膝位应完成的步骤1、外侧皮下软组织潜行剥离至髌骨外缘。
2、髌骨内缘切开进入膝关节。
3、部分切除髌下脂肪垫。
4、部分切除髌上滑囊。
5、胫骨髁内侧骨膜和侧副韧带的骨膜下剥离。
一般来说,如果手术前内翻畸形小于10°剥离骨膜的长度不应超过3cm。
6、如果髌骨周围骨赘增生严重,翻转髌骨困难,此时应使用电刀做髌骨周围松解,并将骨赘切除。
7、切断髌股韧带,翻转或滑移髌骨,屈曲膝关节。
三、屈膝位完成的步骤1、极度屈曲膝关节,并极度外旋胫骨髁。
2、切除内、外侧半月板。
' K+ U9 P# k, B) [/ C 3、骨刀切除股骨内髁、胫骨内髁和股骨髁间窝周围的骨赘,切除后交叉韧带。
4、对于膝内翻的病人来说,切除内侧骨赘和胫骨内髁骨膜下剥离基本上可以达到内侧软组织平衡的目的5、在胫骨髓外定位杆的帮助下根据X 线片所设计的切骨平面以及假体所需要的后倾角度进行胫骨平台的切骨。
胫骨平台切下后的关节面其冠状面和形态应该与术前X 线片所设计的形同。
6、股骨髁间窝开髓。
开髓点多位于股骨髁间窝最高点与股骨髌骨滑车最低点之间,少许偏内侧。
需要按照术前X 线片股骨纵轴与髁间窝交点的位置调整。
之后将股骨髓内定位杆插入股骨髓腔内。
如果髓内定位杆顺利完全插入,说明入髓点正确。
建议采用5°外翻切除股骨远端关节面。
7、在做股骨髁前方切骨时要注意防止其切骨面进入股骨干前方骨皮质而引起骨折。
股骨假体旋转轴应该与膝关节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一致。
8、清理关节后方软组织并取出关节后方增生的骨赘和游离体。
9、使用关节间隙测块在屈膝90°位和伸膝位时测量屈伸间隙是否平衡。
在内、外翻应力下屈曲90°位或伸直位的内、外侧张口程度不应超过2mm.10、股骨和胫骨假体试模复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册(强生公司)全膝关节置换第一节膝关节解剖概要与生物力学特点一、膝关节的构成(一)骨性结构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共同组成,其中髌骨与股骨滑车组成髌股关节,股骨内、外髁与胫骨内,外髁分别组成内、外侧胫股关节。
在关节分类上,膝关节是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它与股四头肌、髌腱共同组成伸肌装置(extensor apparatus)。
蘸骨厚度约2~3cm,其中关节软骨最厚处可达5mm。
髂骨后表面的上3/4为关节面,由纵向的中央嵴、内侧峭分为外侧关节面、内侧关节面和奇面或称第3面(theoddfacet.thirdfacet);内、外侧关节面又被两条横嵴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故共计有七个关节面。
髌骨后表面的下1/4位于关节外,是髌腱的附着点。
股骨远端的前部称为滑车(trochlea),其正中有一前后方向的切迹将之分为内、外两部分,滑车切迹向后延伸为髁间切迹(intercondylar notch.ICN),向前上延伸止于滑车上隐窝。
股骨远端的后部为股骨髁(femoral condylars),由ICN分为股骨内髁和股骨外髁,分别与内、外滑车相延续,构成凸起的股骨关节面。
从侧面观,股骨外髁弧度大于内髁且较内髁更突前,而内髁比外髁更加向后延伸。
参与构成膝关节的胫骨平台并非绝对水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由前向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即所谓胫骨平台后倾角。
胫骨平台中央有一前一后两个髁间棘,其周围为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附着处。
外侧胫骨关节面的前l/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
内侧胫骨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
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性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在水平面上有一定的旋转活动。
并且膝关节的伸屈活动也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有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
曲铁兵教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1 手术体位和消毒铺巾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麻醉可以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在手术侧肢体的膝关节后方横行放置一个胶垫或沙袋,以使手术中屈膝时患肢的足部得到支撑而便于操作(图1)。
当使用止血带时,为了减少对术中膝关节及髌骨的运动轨迹评估时的影响,应尽量将止血带靠近大腿近端包扎固定,消毒范围要从止血带向下包括足部在内的整个下肢。
足部可以在消毒以后用一只无菌手套套上,以利于手术时能够清楚辨认踝关节解剖标志(图2)。
不使用止血带时的消毒范围应从脐下方到整个下肢。
由于患者的呼吸气流会因麻醉师的移动将其带到手术区,增加手术感染的机会,因此,铺巾时应该将麻醉区完全隔离(图3)。
手术无菌贴膜的粘贴方法应该是屈膝时粘贴膝关节前方,尽量伸膝时粘贴关节的后方。
这样能够避免术前标定的手术切口发生移位,同时也能够避免安装试模或假体时由于后方贴膜的紧张导致的假性伸膝障碍。
准备一个如同枕头大小的无菌包裹,在需要屈膝时垫在膝关节后方,需要伸膝时垫在踝关节后方。
建议在切开皮肤和缝合伤口时,使用屈膝位置操作。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小手术后伤口的张力。
患肢驱血后的止血带充气压力一般在320~350毫米汞柱之间(或者千帕)。
时间控制在90分钟之内。
2 手术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入路是膝关节正前方入路(即Inssal’s切口),皮肤切口于膝前正中髌上3~5 cm处向下至胫骨结节内侧。
膝屈曲位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伸膝装置显露后,取膝前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
具体操作方法:沿髌上股四头肌腱与股内侧肌交界处的腱性组织切开,向远经髌骨内缘至髌韧带内侧及胫骨结节内侧切开。
髌旁保留0.5 cm的腱性组织,以便缝合。
切开髌前脂肪垫内侧,尽量保留髌韧带下脂肪垫,如果有严重的髌前滑膜病变,可以切除髌前滑膜部分保留髌下脂肪垫。
于胫骨前内侧做关节面下0.5~1.0 cm前内侧的骨膜剥离,切断内外侧半月板前角并其沿边缘切除前半部分,切断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图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一、麻醉:全身麻醉二、体位:膝关节置换专用平卧位1)双手平伸于搁手板固定,外展小于90°2)健侧下肢平伸于手术床上,上盖换药巾3)患侧下肢踩于专用横挡架上4)患侧大腿外侧放置大腰托固定三、常用物品:1)敷料:大包、衣包、骨科巾包、大孔巾2)器械:骨大器械包,公司外来器械3)常用一次性物品常规:特殊:四、手术步骤及配合手术配合1、消毒,铺巾,手术野贴皮巾、驱血、止血带充气,使用电刀及吸引装置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脂肪,切口为膝关节正中直切口(近端在骰上四横指,远端达胫骨结节内缘),全层皮瓣3、胫骨髓外定位:选择适当度数的胫骨平台截骨板,并将其安置在胫骨对线器上。
将胫骨对线器指向在踝关节正中近侧胫骨髓外定位器的安装: 注:需要把胫骨截骨导向器、力线杆、踝钳组合在一起,将胫骨对线器指向在踝关节正中近侧,在大多情况下,正确的中心位置在此导向器上的读数为内侧2-5mm,调整后倾角,通过凸轮来调节后倾角,正常值为3-5° 4、胫骨准备:确定胫骨平台截骨面并固定截骨板,取下胫骨定位力线器,胫骨截骨5、将钻头在股骨牌中央开口,插入T 型导向杆,用长的T 形髓内导向杆打通髓腔6、股骨力线定位器的安装: 安装股骨髓内定位装置,股骨髓内力线定位:使用三件套截骨板,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翻角度和纠正旋转的度数,固定股骨远端截骨导向器,打固定钉7、测试截骨厚度,取下髓内杆、股骨定位器8、股骨远端截骨,并取下骨片9、取下股骨远端截骨板10、股骨镰测量:测试股骨骸的尺寸,确定外旋3。
11、3。
外旋钻孔12、安装四合一截骨板:使用四合一截骨板,对股骨骸前、后面、斜面进行截骨递碘伏纱球、持物钳、换药巾、手术薄膜巾,驱血带;巡回护士充气并计时固定电刀及吸引器皮管等;清点器械、缝针与敷料等数目递大圆刀片、纱布、开来及有齿锻、各类拉钩、骨剥、咬骨钳递装配好的胫骨平台截骨板和胫骨对线器 递胫骨截骨测量器、钉3枚与骨锤 递动力摆锯 递接好动力的5/16英寸钻头 及T 型导向杆递霍夫曼拉钩调整外翻角度并安装截骨导向器递三件套截骨板(将T 形杆、股骨定位器、股骨远端截骨板安装在一起),递骨钉3—4枚及骨锤 递截骨面测量器递动力摆锯,2.5Cnl 宽凿、考克钳递拔钉器 递股骨吸测量器递外旋3°定位器、3.5限深钻头及动力 递相应尺寸的截骨板、钉3—4枚、骨锤;递动力摆锯,递骨凿、考克钳 13、牌间截骨:选用相应的股骨牌间截手术步骤骨板,固定后用动力摆锯截骨,取下骨块14、安装股骨试模:安装股骨试模 15、胫骨及垫片试模安装:选择安装合适大小的胫骨盘试模及垫片试模 16、间隙及力线测试:测量下肢力线(一般力线棒对于第二跖骨为宜),测试仰直间隙与屈膝90度间隙是否相等17、将相应尺寸的胫骨托试件覆盖在平台上18、胫骨准备:安装导向套筒,进行钻孔19、安装胫骨冲压器:安装到胫骨托盘上,准备冲压20、最后骨的准备:冲洗,将牌间取下的骨块填塞于股骨牌间髓腔开口处,封闭髓腔,放止血带止血 21、胫骨假体植入:调骨水泥,将骨水泥涂胫骨假体上及胫骨截骨面上,填充胫骨髓腔 22、股骨假体植入:将骨水泥涂于股骨假体上,股骨假体植入 23、胫骨衬垫植入:利用试样间隙再次测试,随后放置正式衬垫 清理骨水泥 24、去掉多余的骨水泥,待骨水泥发热后用冲洗枪冲洗,干后去除多余的骨水泥25、关闭切口:冲洗、引流、缝合、覆盖递股骨牌间截骨板及动力钻 递股骨试模、假体打击器及骨锤递胫骨盘试模及垫片试模 递9mm 试样间隙和测力线棒 递胫骨托(将胫骨托对线手柄连接到胫骨托试件上),递两枚短钉、骨锤递导向套筒、钻头(装在动力钻上)将胫骨平台翼型锂与冲压导向器组装一起,并调整相应的号码递冲洗装置递骨水泥装置、胫骨假体、胫骨打击器、骨锤递安装好假体的带锁安装器和不带锁股骨假体安装器 递相应尺寸的衬垫式样、正式衬垫和衬垫打击器。
PFC-Sigma假体包括以下下各种类型:初次保留交叉韧带型全膝关节(PRIMARY CRUCIATE-RETAINING TKR)设计上,带有后唇衬垫可用于PCL功能正常的情况。
PCL紧张时,需行松解。
初次交叉韧带加强型全膝关节(PRIMARY CRUCIATE-SUPPTEMENTING TKR)使用曲线型衬垫可加大接触面,加强功能上过度松弛的PCL,适应较大的匹配性。
初次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PRIMARY CRUCIATE-SUBSTITUTING TKR)在胫骨衬垫中央加入一个聚乙烯突起,可充当已不存在的PCL作用。
相应的股骨假体使用前后向切骨及斜面切骨,与PCL保留型假体相同,在准备女子的植入点不行翻修术时,允许改变。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假体(REVISION TKR)胫骨衬垫的几何形状考虑到在翻修和复杂的初次置换时,替代PCL和MCL,选择统一型式的胫骨、股骨干、衬垫,实际上是为翻修留有余地。
该系统提供三种级别限制,满足各种翻修需要:稳定型、限制型或TC3型。
RICHARD D.SCOTT,M.D.SCOTT,M.D.THOMAS S.THORNHILL,M.D.CHITRANJANS.RANAWAT,M.D.AssociatcClinical Professor of Orthopuedic Surgery,Harvard Chairman,Deparlhment of OrthopaedK Surgery, Clinical Professor of Orthopaedic Surgery Medical Schoo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Orthopacdic Surgeon,Ncw England Baptist Orhupacdic Surgeon,New England Baptist Dirtctor, Orthopaedic SurgeryHospital and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Hospital center for Total Joint ReplacementBoston, Massachusetts Boston, Massachusctts Lenox Hill HospitalNew Y ork, New York术前计划(PREOPERATIVE PLANNING)拍全长下肢x线片,确定力学及解剖轴。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介绍(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某些膝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
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解除病人膝关节疼痛、保留功能、矫正畸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疗效令人鼓舞。
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正在逐年增加。
在国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数量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近。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地选择病人,选用设计合理、质量优良的假体,正确的手术操作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主要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操作中的手术入路进行介绍。
1 皮肤切口常用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的皮肤切口包括膝正中切口、偏内侧弧形切口和偏外侧弧形切口(见图1),其中以膝正中皮肤切口最为常用。
自髌上缘以上5~7 cm处至胫骨结节内侧做膝关节前正中皮肤切口,此切口较弧形切口瘢痕小,术后皮肤一旦出现感染或愈合问题,不易直接与关节囊相通。
最好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作切口,可使皮下组织翻向两侧而增加显露范围。
如果以前的手术切口瘢痕位于可利用的部位,通常应将其包括在切口中。
如果存在多处切口瘢痕,因为膝前部皮肤血供主要来自内侧,所以应选用最外侧可利用的切口瘢痕。
一般如以前有内、外侧皮肤切口或横切口,则不能用前正中切口。
皮肤切口应有足够的长度,以避免牵开过程中皮肤张力过大,从而导致皮肤坏死。
2 关节囊切口图1 - 图2 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浅层,于深筋膜浅层与其深层之间进行剥离,剥离范围不宜过大,且应层次清楚,手法轻柔,严禁钳夹皮肤。
关节囊入路有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下面分别叙述。
2.1 内侧髌旁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内侧髌旁入路被认为是经典的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朗金柏克(Von Langenbeck)[1]最早对此入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该入路又称Von Langenbeck入路(见图2)。
自切口上端向下,在股四头肌腱中内1/3沿纵轴切开股四头肌联合部分,至股内侧肌髌骨止点附近绕向髌骨内缘(注意保留髌骨内缘少许髌腱组织,以便于术后缝合关节囊),向远端沿髌韧带内缘延至胫骨结节内下缘,打开关节腔。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要点1.3手术操作要点①上充气止血带。
②膝正中切口,取内侧髌旁入路打开关节囊。
③彻底切除增生的骨赘,髌下脂肪垫、半月板及交叉韧带。
④股骨采用髓内定位方法,胫骨采用髓外定位方法。
⑤股骨远端截骨时,矫正FTA角为外翻5°~7°,误差不超过2°;切除胫骨平台8~10mm,保持后倾5°。
⑥选择适当试模测试,原则是以膝能充分伸直,关节要稳定,切忌过紧。
⑦应用普通或抗生素骨水泥,以相应的假体置入。
⑧充分止血。
1.4术后处理①膝关节内外侧放置引流管1~2根,创口加压包扎,于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
②术后第二天作膝关节活动度锻炼(ROM),利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从屈曲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10°。
③踝泵运动。
④主动帮助下负重行走3.1手术适应证TKR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包括:①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②严重的骨性关节炎。
③少数创伤性关节炎。
④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的骨性关节炎。
⑤少数老年人的髌股关节炎。
⑥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
尤其对高龄老年患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TKR几乎能立即减轻疼痛,恢复运动。
本组患者多数年龄较高,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TKR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随着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3.2手术常见并发症3.2.1感染由于膝关节周围大多为腱性或韧带样组织, TKR术后一旦感染,很难控制,常引起关节的疼痛和病废,以致手术完全失败。
虽然国内外学者[2]作了不懈的努力,目前TKR术后感染仍为1%~2%。
本组感染3例,1例为深部感染,2例为低毒感染。
深部感染患者细菌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在行对流冲洗无效后行切开关节内清理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6周,停用抗生素后观察2周,无异常后痊愈出院。
经过1.5年的随访未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