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致同学们 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8.05 KB
- 文档页数:7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授课设计新版新人教版致同学们课题致同学们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今后的生物授课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认识生物课的授课流程,以适应今后的授课。
授课重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授课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教法学法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授课过程(授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学生课前演讲教师部署此项活动,学生倾听,达到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第一,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 46 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从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第一我们来看一下。
(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够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种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受骗地毯来赏析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 3 中的少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可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可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后我人体就会生相的抵挡能力,今后碰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
《致同学们》教案(1课时)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
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
如使用档案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
同时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及进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教学目的: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材料器具: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实施步骤:涉及报刊有关信息:列举事例,如:成都七中学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说明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却没有,为什么?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
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1)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3)出示:藤缠树的标本。
学生受到启发,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4)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5)伙食团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6)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7)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8)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9)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10)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2、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科学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难点: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水果、蔬菜、杂草、石块,请学生分辨哪些可以食用,从而引出生物学。
学生举例一些生物的食用、药用或其他价值。
(教师小结:从古到今,人们不断观察、尝试、探索生物知识,形成了现在的生物科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联系生活经验,了解生物学概念。
1、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生物学的概念。
2、学生举例:举出常见的生命现象的例子。
(如蜘蛛织网捕虫、树叶变黄飘落等。
方法指示:学会观察。
)3、拓展反思:生物学不仅是对表面现象的`观察,更深入到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
如对青蛙的眼睛研究、蜻蜓飞行技巧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仿生学,谁能举出一起关于仿生学的例子?学习任务二:学生自学教材,体会生物学的重要性。
1、全面浏览教材的前言部分,分析教材从哪些方面总结了生物学的重要性。
并有感情的朗读教材中的段落,体会大自然之和谐。
2、小组内探讨: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尝试总结交流生物学的应用(重要性)。
3、师生交流:有关对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科学的疑问。
拓展反思:怎样认识封山育林、封海休鱼?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医学等方面总结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四:诊断评价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谈一谈你对生物学的认识和怎样学习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老师问同学们今天上的是什么课,同学们回答是生物课。
老师认为这是初中新开设的课程之一,相信同学们都对这门新科目很好奇。
老师问同学们是否喜欢生物,因为生物无处不在。
然后,老师让同学们说一下他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同学们回答包括动物、植物和菌类。
老师出示生物发展史的图片,介绍地球的历史和人类历史,然后让同学们想想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有哪些生物,这些动物现在是否还存在。
接着,老师介绍了其他生物,如树和微生物,让同学们说一下还有哪些生物在我们身边。
老师提到生物学不仅研究不同生命的现象,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例如,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因为牛奶中含有钙,而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如幼儿预防接种。
老师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要接种,然后介绍接种的原理和好处。
老师还提醒同学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同学们需要认真遵守老师的要求,如课前预、课堂积极发言、按时完成课外作业、保持课堂纪律等。
教学后记:新课标第一网在课堂上,学生的气氛相对较为活跃,他们对于新的生物学知识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下午这个时间段。
因为下午的时间,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会有所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多举一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反思:。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生物学发展前景。
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录像、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态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三、教学难点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四、教学设计(一)教师激趣,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你喜欢生物吗?你能说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生物吗?教师小结并过度:你知道什么是生物学?(二)通过提纲、引导学习1、什么是生物学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生物学与医学学生讨论说出所知道的有关生物学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知识。
(2)生物学与农、林、牧、渔业的关系学生讨论举例,如无公害绿色果蔬、优质粮食、安全且富营养的禽畜产品、水产品和杂交水稻等。
(3)生物学与生态环境问题学生讨论举例,如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生物种类急剧减少等。
3、生物科技的发展学生讨论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生物科技的发展,如试管婴儿、转基因技术、克隆羊和基因组计划等。
4、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生物学是学习农业、林业、医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良好的生物学基础,所以从现在开始,要认真学习生物学课程,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的素养。
5、怎样学好生物学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建议。
(三)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意识到了生物学的重要性,那就让我们走进这门课程,共同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吧!(四)反思本设计注重利用感性材料,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以后生物教学打下根底。
2、初步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向以及教学流程方法等,以便适应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综合运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四、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ppt课件、生物课堂相关资料。
2、课件制作要生动、简洁,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功能要明显。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环节动新课情景激趣: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你是否感引导分析结合实引入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美?际答复视频播放视频:变化的世界,你准备好了吗?观看视感知播放视频频,激发学习动力和谈谈感受。
11、根据已有知识,谈谈身边的生物以及未互动来开展的方向。
点评2、引导补充,结合PPT展示。
实验3、抛砖引玉,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操作用生物相关原理或概念来解决。
怎样学好生物学?合作交流盘点一、生物学收获1、概念〔板书2、研究范畴设计〕3、重要性二、怎样学好生物学三、学习生物的几点要求质疑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还有答疑提出来,让大家来帮助解组织、巡视、指导、点拨、评价、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组织小结点拨评价组织解疑1、列举2、答疑3、分析1、合作交流。
2、引导分析、相互评价。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谈收获、谈感受。
1、质疑2、答疑2。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二、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三、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四、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
(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1、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2、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3、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4、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分析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
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
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
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
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
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
(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致同学们-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前言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指在地球上所有有机体的结构、功能、分类、演化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案将主要涉及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相关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2.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标准和各类生物的特征。
3.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种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内容1.生物的多样性概述。
2.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标准和各类生物的特征。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平衡。
教学方法1.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类卡片等实物,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生物的多样性。
2.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特征,例如,哺乳动物的特征是哺育幼崽。
3.制作海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总结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生命活动与调节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活动的概念和范畴。
2.理解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和能量转换。
3.了解调节的概念和机制。
教学内容1.生命活动的概述。
2.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和能量转换。
3.生命活动中的调节机制。
教学方法1.通过生命活动图将生命活动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理解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2.尝试进行实验,使用酵母菌等物质,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代谢和能量转换这一方面的知识。
3.进行研究,应用群体活动的思想,让学生了解调节机制。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目标1.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和组成。
2.理解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3.掌握物种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内容1.基因和染色体的概述。
2.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3.物种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方法1.通过实验模型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组成及相关知识。
2.进行研究,让学生了解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过程。
3.制作有关物种进化的图表、动画等,让学生了解进化过程的原因和过程。
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涵盖了生物的多样性、生命活动与调节、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等知识点,其教学方法也参考了实验、讨论、研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这一科目的内容。
生物教学案例设计《致同学们》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与其有关的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习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在学习之初,应让学生对生物课有充分的认识。
本节课是整个初中生物课的绪论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学的意义;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以及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激起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爱国热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及掌握的信息说明生物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方面:(1)通过观察录像、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在了解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介绍我国在生物科学发展中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事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初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转变学习方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体现生物多样性及前沿的多媒体课件;有关试管婴儿和袁隆平杂交水稻、转基因动物。
教学程序:一、情景激趣屏幕显示画面:花园里百花齐放,当你和你的小狗在林间散步的时候,当蜜蜂在金黄的油菜花上嗡嗡唱的时候,当你在吃着新鲜的瓜果,喝着营养丰富的牛奶的时候,当你在医院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时候。
引出: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进入生物科学知识的海洋,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选用七年级生物学科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
内容如下:课题致同学们内容1、什么是生物学?2、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生物学新进展。
4、正确看待生物新科技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程里,已经学习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学习生物学之初,应该让学生对生物学有充分的认识。
本节课是整个初中生物课的绪论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以及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爱家爱国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媒体选择1、资料来源教材、网络2、教师准备PPT课件、报刊资料、图片等四、教法设计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思维的学习方式。
2、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3、让学生了解生物科研的新成果以及生物科学的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树立学好生物学造福人类的决心。
五、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学的含义。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生物学发展的前景,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物学的含义。
2、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关注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喜欢生物吗?当你和你的小狗在小路上漫步、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用两个字组成的词来形容一下图片中的情景。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致同学们》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喜爱。
1 概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描述描述生物学的概况、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3.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2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老师运用生物学的应用例子,解释和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生物学所面临的问题。
2.课堂上通过分析、讨论生物学相关问题,提升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现象,交流表达生物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生物学兴趣,。
4.使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动机,并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5.老师让学生确立学习生物学的目标,养成学习生物的习惯,树立将来在生物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志向。
3学情分析
1、课文知识层面上分析:本课是生物学的开篇,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起着重大作用。
2、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分析:本课中:生物学的概念、概况和应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展开。
3、从学生上分析:学生才进入初中,对生物学习应该充满兴趣,对于要突破的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应该较为容易。
4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能终身热爱生物科学,突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1)认识生物学观点与生物的分类。
2)初步认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及生物学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与技术:在详细案例剖析过程中培育用生物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图片剖析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为何要学习生物学。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课过程:1、创建情境假如让你选择一个地方长久居住,你会选择上图中的哪里?为何?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象这些情形,同桌之间进行沟通。
学生活动:自由讲话,叙述选择的原因。
教师活动:大多数同学选择第二幅,你们感觉到美吗?想象一下这里面有生物吗?都有哪些生物?学生活动:禾苗、小麦、鱼、大雁、花草、蝴蝶教师活动:生物的世界是美的,你将感觉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我们要爱护这些美的事物,爱惜我们的大自然。
2、利用图片,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现图片,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蛙鸣蝉噪、百花争艳等。
对图片中的生物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同学们认识与平时生活有关的生物。
感觉场景:当你和你的小狗在林间漫步的时候,当蜜蜂在金黄的油菜花上嗡嗡唱的时候,你能否感觉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学生活动:谈感觉,进一步认识身旁自然的美。
教师活动:对图片中的生物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同学们认识与平时生活相关的生物。
对生物的分类进行总结。
3、举例说明,认识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有关教师活动:当你在吃着新鲜的瓜果,喝着营养丰富的牛奶的时候。
当你在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时候。
无形之中生物学,在此中饰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人类来说,生物学是美的!生物学是重要的!人们的生活到处离不开生物”。
教师活动:举例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太空椒、基因治疗、蚕丝与人们吃、穿的关系、试管婴儿。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议论——举例人们的衣食住行、环境保护与生物的联系,并派代表讲话。
学生活动:代表讲话,说说生物与我们的感觉。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第一课内容。
本节内容放在最前面来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学好生物知识打基础,做好学习生物课知识的铺垫,兴趣越高,学习生物的效果越明显,本节课也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启蒙课。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生活与生物密切相关这一主题,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生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意识为先导,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本节内容提供的PPT课件、以及音像等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表现为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渡经验,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所以,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概述生物学的概念,描述生物学的概况、应用已及发展前景。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资料,通过讨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热爱生物科学。
六、课前准备
PPT课件制作,视频材料、挂图。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这一课来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下一步生物教学打好基础。
2、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以适应此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引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图片,有关病例资料,课本彩图,课件等二、教学过程:导问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初中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问同学们喜欢生物吗?解释:生物无处不在,引导同学们说出:在同学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让同学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
拿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讨论解决: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向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做到: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三、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
一、知识技能
了解生物学的概念,说出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与方法
将所学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对身边生物现象进行描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生物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
1、教师自我介绍
2、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学?
展示生物世界精彩的照片,显微镜下的照片。
一些生物学有关的谚语。
3、教学过程
(1)提问:什么是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有哪些研究对象?
展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的照片。
(3)生物学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现代农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等。
(4)如何学好生物学?生活中有哪些你知道的生物学有关的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
(5)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注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注意实验动手和观察等能力的培养;
(3)注意了解最新的生物学科研进展;
(4)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o students instructional desig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
分析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
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
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
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
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
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
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
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
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这种做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初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转变学习方式。
2.能力目标:训练思维、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材料器具: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教学实施步骤:
1. 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
(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
2.涉及报刊有关信息:列举事例,如:成都七中学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说明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却没有,为什么?
(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
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
(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
4.欣赏: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
(提高文学修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生物的情感。
)
5.探讨: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式学习。
)
a) 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b) 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c) 出示:藤缠树的标本。
学生受到启发,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
(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
d) 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e) 学校食堂周围的树干与其他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
f) 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g) 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h) 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i) 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j) 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6.拓展: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
(在此引导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查资料,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回答不全,教师补充。
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
7.结束语: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
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占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后反馈:
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后布置一篇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
通过作业反馈,全班53名学生有52名答喜欢。
多数学生感悟较深:原来生物学有这么大的用处,认识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