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5油脂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皂化反应和氢化反应。
1.通过油和脂的宏观状态,结合油和脂的结构区别,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认识油和脂区别的本质原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油脂的皂化和氢化反应,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3.通过油脂的结构特点,依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模型,分析和预测油脂的化学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一、油脂的组成与结构1.组成(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组成元素:C、H、O。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3.分类4.常见的高级脂肪酸【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油脂属于酯类,对应的醇不一定是丙三醇 ( × )提示:油脂是酯类的一种,特点为对应的酸和醇分别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 )提示:天然油脂大多为混合物。
③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 √ ) 提示:无论简单甘油酯还是混合甘油酯,只要只有一种成分,就是纯净物。
【微思考】油脂和乙酸乙酯是否为同系物?提示:否。
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含有3个酯基,乙酸乙酯含有1个酯基,不是同系物。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色、味、态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味的,但一般油脂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密度密度比水的小,为0.9~0.95 g·cm -3 熔、沸点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油脂本身也是一种较好的溶剂2.化学性质:(1)油脂的水解反应(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油脂的共性:1 mol 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 甘油和3 mol 高级脂肪酸(或盐)。
人教版选修5油脂《人教版选修 5 油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油脂是一种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物质。
从烹饪美食到护肤美容,从工业生产到生物化学,油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翻开人教版选修 5 的教材,走进油脂的世界,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有趣的知识。
油脂,简单来说,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的被称为油,呈固态的则被称为脂肪。
它们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先来说说油脂的组成。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
高级脂肪酸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碳原子之间全部以单键相连,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存在双键。
这一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性质上的不同。
油脂的性质是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从物理性质来看,油脂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不同的油脂在熔点上有所差异,这与它们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有关。
通常,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熔点较高,所以在常温下呈固态;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
在化学性质方面,油脂具有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这个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被称为皂化反应。
正是利用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用油脂来制取肥皂。
油脂在人体内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克油脂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都要高。
此外,油脂还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
然而,油脂的摄入也需要合理控制。
过量摄入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可能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饮食的均衡,选择合适的油脂种类和摄入量。
在工业生产中,油脂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用于制造肥皂,油脂还可以用于制造润滑油、油漆、表面活性剂等。
再来说说油脂的提取和精炼。
油脂知识点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跟甘油形成的酯。
属于酯类化合物。
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做油,呈固态的油脂叫做脂肪,也就是说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2.油脂的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其结构可表示如下:油脂结构中R、R'、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要点解释:(1)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油脂都是混合物。
(3)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知识点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注意: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
油脂属于酯类,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许多油脂还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碱或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①油脂在酸或酶催化下的水解。
工业目的: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工业目的:制肥皂和甘油。
(2)油脂的氢化。
工业目的: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
知识点三.油脂的用途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2.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肥皂、甘油和多种高级脂肪酸。
类型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例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都称为皂化反应D.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都可以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解析: 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A说法正确;油脂中混有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时,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B说法不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才称为皂化反应,选项C说法也不正确;液态油脂可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以利于贮存和运输。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质第一节油脂教学目的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
2.理解油脂的结构、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
3.掌握油脂的化学性质;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4.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油脂的概念及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和皂化反应及工业制肥皂的工艺过程。
探究建议:1.实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
2.阅读与讨论:乳酸、磷脂的结构、性质特点和营养作用。
3.讨论: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4.阅读:硬脂酸钠、烷基磺酸钠的结构特点及其乳化作用。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子油等都是油脂。
那么,什么是油脂?他们的结构怎样?具有什么性质?本节课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板书] 第一节油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复习提问] 导入陈述性组织者1、什么是羧酸,什么是高级脂肪酸?2、高级脂肪酸定义中对烃基部分有何规定没有?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哪三种?3、什么是醇?醇和酸如何反应生成酯?4、酯有何化学性质?5、写出乙酸和乙醇,乙酸和丙三醇,三种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组织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指导阅读课本P74-75[设问] 什么是油脂,油脂定义中的要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给予适当评价后板书1、油脂定义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叫油脂R 1、R 2、R 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指导学生归纳]3、油脂的分类按常温下的状态分:油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脂)。
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说明: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同一分子中的321R R R 不同,二是天然油脂由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第一节 油 脂[课标要求]1.了解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
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皂化反应和氢化反应等概念。
3.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1.组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是油和脂肪的总称,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3.分类4.常见高级脂肪酸1.油脂是甘油与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油脂属于酯类中的一种,油脂中,在常温下呈液态的为油,呈固态的为脂肪。
3.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4.油脂的催化加氢反应又称为油脂的氢化或油脂的硬化。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提醒](1)只有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才称为油脂。
(2)混合甘油酯是指油脂结构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同,而非混合物。
1.下列属于油脂的是( )解析:选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酯,应是由形成的三元酯,且每个羧酸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在十几个以上。
2.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B .R 1、R 2、R 3一定相同C .若R 1、R 2、R 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D .若R 1、R 2、R 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解析:选A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在油脂的结构中,R 1、R 2、R 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R 1、R 2、R 3都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若R 1、R 2、R 3不相同,称为混合甘油酯,此时R 1、R 2、R 3既可能是饱和烃基,也可能是不饱和烃基。
1.物理性质油脂的性质2.化学性质油脂属于酯类,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许多油脂还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①油脂在酸或酶催化下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