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基础知识培训说课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516.50 KB
- 文档页数:36
《质量》说课稿范文模板6篇(质量说课稿范文模板人教版)下面是收集的《质量》说课稿6篇(质量说课稿人教版),以供借鉴。
《质量》说课稿1一、备课首先认真研读课本、教参,完成伴你学、配套练习册、化学报纸和随堂练习卷上的习题,查阅网上相关资料,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然后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想办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写出纸质版教案。
最后仔细挑选随堂习题,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组内说课(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基准和计算公式。
(四)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生成过程、基准的选择和会应用公式进行常见的计算。
我说课时,将难点设为了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基准的理解,和教研组的相比,出现了偏差。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对初三学生是非常抽象非常难理解的,必须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让学生一步步接受,从而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见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生成(1)我的版本:先给出一组常见原子的质量,让学生体会原子的实际质量非常小,计算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因此,要想办法将其转化为常规范围内的数值。
通过“采用米作为单位来计量星球间的距离,非常不方便”来引入“基准”。
为了计算和使用方便,必须想办法将大数值转化为小数值,即选择恰当的基准,从而引出计量原子质量的基准为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并解释什么是碳12原子。
最后根据基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做了进一步修改:给出一组常见原子的质量,并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原子质量,学生会发现记忆起来非常困难,从而产生将其转化为常规范围内数值的迫切需求。
虽然只是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通过让学生亲自体会原子实际质量记忆的不方便,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性。
分别设计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引入计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
2024《质量》正式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质量》,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质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重量以及质量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量的单位和换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质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和换算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测量和换算计算。
③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质量单位和换算的方法。
难点是: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测量和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物称重器具和相关的练习题,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和巩固练习。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不同质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和猜测它们的质量。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相互交流,让学生意识到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同物体的质量可能不同。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物品的观察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为学习质量的概念打下基础。
环节二、检验课前自学成果。
在课前,我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前预习成果和解题思路。
质量基础知识资料一、质量基础管理知识1.质量: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关键工序:指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3.质量监督:为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质量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4.质量评审:对实体具备的满足规定要求能力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检查。
5.三自一控:指由操作者按规定对自己加工(装配)的工件进行自检:把所检工件按合格与不合格进行自分:在合格件上自作标记:并在检验人员配合下控制自检正确率。
6.三按:按产品图纸﹑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生产。
7.五不流转: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毛坯不加工,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转下道工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8.三检制:操作者日常自检,班组长班组检验员对本组各工序互检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质量的互检,和专职检查。
9.三不放过:对废品和质量事故要做到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没有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不放过,当事人没有得到教育和吸取教训不放过。
10.什么是3N原则?所谓3N原则是指工序间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转不合格品. 11.什么是5M1E?所谓5M是指生产管理中的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1E指测量。
12.现场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内容?①严格贯彻质量控制计划,保证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②严肃工艺纪律。
③执行“三自一控”。
④开展3N﹑5M I E﹑6S现场管理,搞好文明生产。
⑤加强质量信息管理。
13.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的职责?①领导本班组职工不断追求高质量﹑低消耗和高效率。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满足顾客”的思想。
②组织学习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增强质量知识。
③认真落实“三按”﹑“三检制”﹑“三自一控”﹑“五不流转”和“三不放过”活动。
④做好有关质量情况的原始记录。
⑤搞好班组的文明生产和定置管理。
14.什么是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我国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