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17.63 MB
- 文档页数:31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簸]颠簸。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第1 页共13 页。
六年级上册3课古诗三首部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⑥[见]同“现”。
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古诗三首一、浪淘沙XXX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XXX家。
1、注释《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2、诗人简介XXX,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XXX”之称。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3、多音字曲(1)qǔ戏曲、曲目(2)qū曲解、弯曲簸(1)bǒ颠簸、风簸(2)bò簸箕、4、易错字词淘、XXX、锡、簸、今、直、牵5、诗文翻译曲曲折折的万里黄河中夹带的泥沙,经受了波澜滚滚和狂风簸荡,犹如从海角来到这里。
现在好像能够沿着黄河飞向浩瀚无垠的银河,一同去XXX和XXX的家里做客。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的蜿蜒曲折以及黄河的波涛汹涌和气势磅礴。
7、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XXX家。
这两句运用想象的手法,写黄河气魄雄伟的气势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诗文主要内容借景抒情,借黄河雄壮壮丽的情景,抒发诗人豪迈气势和奋发有为精神。
凸起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XXXXXX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注释XXX: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XXX(今南京的宋、齐、梁、XXX四个朝代的总称。
)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2、诗人简介XXX,字牧之,号XXX居士,汉族,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3、多音字朝(1)cháo朝向、朝代(2)zhāo旭日、朝三暮四少(1)shǎo多少、少量(2)shào少年、少女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4、易错字词南、牧、莺、酒、寺5、诗文翻译春天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旗迎风招展。
【导语】《宿建德江》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六⽉⼆⼗七⽇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夏天⾬前⾬后的变化情景。
《西江⽉•夜⾏黄沙道中》是宋代词⼈⾟弃疾的⼀⾸吟咏⽥园风光的词。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3课《古诗词三⾸》课⽂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泊烟渚, ⽇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近⼈。
六⽉⼆⼗七⽇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云翻墨未遮⼭, ⽩⾬跳珠乱⼊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如天。
西江⽉.夜⾏黄沙道中 [宋]⾟弃疾 明⽉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说丰年, 听取蛙声⼀⽚。
七⼋个星天外, 两三点⾬⼭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3课《古诗词三⾸》教案1 教学⽬标 1.会写3个⽣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默写《西江⽉•夜⾏黄沙道中》。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4.赏析诗词语⾔,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想象三⾸诗词所描述的画⾯,并⽤⾃⼰的语⾔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课时 《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 教学⽬标 1.会写“德”这个⽣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古诗的⼤意,⽤⾃⼰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体会诗⼈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丰富的想象⼒和语⾔表达能⼒;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对⼤⾃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