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表-案例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4章柱钢筋工程量计算第一节柱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列表注写方式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4.1和表4.1。
图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表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见表4.2:表4.2 柱的类型二、截面注写方式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4.2。
图4.2 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图4.2中,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x700(高);26二级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φ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第二节柱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柱要计算的钢筋量见图4.3图4.3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二、柱纵筋的计算规则(一)基础层纵筋计算①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有两种情况。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
情况一: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4.4;图4.4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从图4.4可知: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LIE式中,a的取值由h1和锚固长度LaE决定;h1指基础高度h—基础保护层厚度;hn指基础相邻层的净高(层高—梁高);LIE 指搭接长度(搭接率为50%时,搭接长度LIE= 1.4LaE;搭接率为25%时,搭接长度LIE = 1.2LaE。
情况二:基础板厚度大于等于2m,见图4.5;图4.5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从图4.5可知,这种情况基础插筋不插到基础底部,只插到基础中部,这样,只是竖直长度h1发生变化(h1根据具体图纸计算),计算方法同上。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理论部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
钢筋密度按7850kg/m³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²/4)X7850X(1/1000000)=0.006165d²,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
见图1-103、钢筋锚固长度(L Ae、L a)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所示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作,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
见图1-18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放射状配筋时,以R 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
见图2-9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2.5m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交错配置,最靠边的钢筋除外。
见图2-4所示。
8、条形基础钢筋标注:条形基础钢筋标注采用集中标注。
如图2-14中B、C轴线基础TJB p02钢筋标注的“B:”、“T”分别表示:①代号B: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筋。
基础钢筋⼯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第5章基础构件钢筋⼯程量计算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
本章将主要讲解的是常见的独⽴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节独⽴基础钢筋⼯程量计算⼀、独⽴基础平法识图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法(1)G101平法识图学习⽅法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
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的内容,见图5.1。
⼀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种表达⽅式,⼆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法(2)《G101-6》独⽴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所⽰。
表5.1 《G101-6》独⽴基础2. 《G101-6》独⽴基础平法识图(1)认识独⽴基础的平⾯注写⽅式独⽴基础的平法制图,⼯程中主要采⽤平⾯注写⽅式,故这⾥也主要讲解平⾯注写⽅式。
独⽴基础的平⾯注写⽅式是指直接在独⽴基础平⾯布置图上进⾏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如图5.2所⽰。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竖向尺⼨、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标⾼、基础底⾯标准标⾼不同时的标⾼⾼差和必要的⽂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不知图上标注独⽴基础的平⾯尺⼨。
图5.2图5.3(2)集中标注1)独⽴基础集中标注⽰意图独⽴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竖向尺⼨、配筋三项必注内容。
如图5.3。
2)独⽴基础编号①独⽴基础编号(《G101-6》第6页)独⽴基础集中标注的第⼀项必注内容是基础编号,基础编号表⽰了独⽴基础的类型,见表5.2。
表5.2 独⽴基础编号识图例如:DJJ 2,表⽰阶形普通独⽴基础,序号为2;BJP3,表⽰杯⼝坡形独⽴基础,序号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