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模具验证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1、范围1.1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维护和保持工装/模具的良好状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规定了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验收、维护和管理的职责、内容及要求。
1.3 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工装/模具的管理。
2、术语本程序引用IATF16949:2016标准中的有关定义。
3、职责3.1 生产科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模具制造、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
3.2 技术科负责工装/模具设计。
3.3 质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工装/模具进行验收、验证。
3.4 工作流程4、程序内容4.1 工装/模具设计4.1.1 工装/模具设计必须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
4.1.2 由技术科进行工装/模具图纸设计,按《技术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2 工装/模具制造4.2.生产科根据工装/模具配备的技术要求,确定自制和委外制造任务。
4.2.2 凡本企业无能力制造时,由生产科委外供方制造,并要对供方能力进行评定和监控,具体执行《供方评价程序》。
4.3 工装/模具验收4.3.1 由质管科组织生产科、技术科、使用班组及相关人员对完成的工装/模具共同进行验收,并填写“工装/模具验收记录”,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4.3.2 验证合格的工装/模具图纸由技术科保管。
4.4 工装/模具的管理4.4.2 生产科负责对工装/模具进行统一管理,并制定工装/模具统一编号规定,建立工装/模具台帐,制定“工装/模具周检计划”。
4.4.2 各生产班组也应建立“工装/模具台帐”。
4.4.3 工装/模具图纸发放必须加盖“受控”印章,执行《技术文件管理程序》。
4.4.4 各类工装/模具要做好防护工作,使工装/模具处于良好状态。
4.4.5 专用工装/模具应有所属产品图纸的专用编号,存放地有状态标识,状态标识包括合格、待修、不合格等。
4.4.6 质管科组织按计划对工装/模具进行周检,检验员做好“工装/模具周检记录”。
工装模具使用/维修和维护保养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了强化工装模具的管理,使工装模具的使用、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开展,从而保证工装模具处于良好状态。
2.0适用范围本规定只适用于本公司工装模具的使用、维修和维护保养等工作。
3.0职责3.1生产部负责工装模具的维修、维护保养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2使用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相关工作。
3.3技术部负责工装模具使用、维修、维护保养中产品件的技术确认。
3.4质保部负责工装模具使用、维修、维护保养中产品件的测量和出具质量检测报告。
4.0工作内容:对操作者进行设备和工装模具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培训合格后,操作者才可上岗操作。
模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应贯穿在模具的使用、维修、维护保养、保管工作各个环节中,模具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伴随模具的维修维护而进行的保养”。
对我公司无维护保养能力的工装模具,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定期进行委外维护保养。
工装模具在使用、维修、维护保养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相关防护措施,保证安全。
在使用、维修和维护保养过程中对首末件、生产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进行检测,经调整仍不满足工艺要求的,立即切换备用工装/模具(或模块),备用工装/模具(或模块)切换完成后对产品件进行严格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备用工装/模具(或模块)可投入使用。
4.1工装/模具维修:4.1.1本公司维修分为两大类:内部维修和外部(委外)维修。
外部(委外)维修分为:小修、中修、大修。
小修:由模具管理人员进行确认后,可进行委外维修。
中修:由生产部和技术部相关人员确认后,可进行委外维修。
大修:由公司总经理确认批准后,可进行委外维修。
4.1.2生产过程中若发生工装/模具损坏事故,应立即停机。
报告车间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并保持现场,由模具主管召集技术部和生产部门相关人员召开现场分析会,如确认厂内维修填写《工装/模具维修申请单》,将首末件和工装模具及辅助件交给模具维修车间进行厂内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