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哈利法塔结构设计和施工-迪拜塔
- 格式:pdf
- 大小:6.46 MB
- 文档页数:7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总高度达到828米。
这座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哈利法塔土木工程施工的一些特点和难点。
首先,哈利法塔的地基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由于哈利法塔地处沙漠地区,地下土层主要由沙子和粘土组成,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地下挖掘和地基处理工作。
他们采用了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深基坑支护技术,确保了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哈利法塔的混凝土施工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建筑高度达到了828米,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和泵送成为了关键问题。
施工团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混凝土泵送技术,将混凝土一次性泵送到606米的高度,创造了世界纪录。
此外,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施工团队还采用了高强度混凝土和特殊的施工工艺,确保了哈利法塔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另外,哈利法塔的结构施工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建筑的外立面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形态,每个楼层的尺寸和结构都不同,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施工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测量工具,确保了建筑的精确度和一致性。
他们还使用了高强度的钢材和特殊的连接件,保证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
最后,哈利法塔的幕墙施工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建筑的幕墙面积达到了14.2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
施工团队使用了特殊的幕墙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了幕墙的透明度和美观性。
他们还进行了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检查,保证了幕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哈利法塔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面临了许多技术和施工上的挑战。
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克服了复杂的地质条件、高耸的建筑高度和特殊的建筑形态等难题。
通过精细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哈利法塔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建筑之一。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是迪拜地标性建筑,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其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规划与设计管理:哈利法塔建设项目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需要确定项目目标、范围和需求,进行土地选择和用途规划,并与设计团队合作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系统设计等。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确保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高效、安全地建设的过程。
包括承包商选择和管理、施工计划制定和执行、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采购管理等。
资源管理:确保项目所需的资源(人力、物资、设备等)的有效管理和调配,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这包括人员招聘和培训、物资供应链管理、设备采购和维护等。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管理项目风险,以减少可能的影响和损失。
这包括风险评估和规划、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等。
质量管理: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成果。
包括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实施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持续改进等。
成本管理:控制项目成本,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
这包括制定项目预算、成本估算和控制、支付管理、变更管理等。
沟通与利益相关者管理:与项目相关的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包括项目团队、业主、政府机构、顾问、承包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这包括建立沟通渠道、进行定期会议和报告、解决利益冲突等。
以上仅是哈利法塔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些基本内容,实际项目中还涉及很多其他方面的管理和决策。
项目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迪拜塔——施工技术措施技术措施一:庞大的基础162层,高度为818米,的“迪拜塔”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以支持重量可能超过500,000吨的地面以上建筑。
“迪拜塔”建造在一个3.7米厚的三角形结构的基座上,这个三角形基座由192根直径为1.5米的钢管桩或支柱缸体支持。
这些钢管桩或支柱缸体深入地下50米。
技术措施二:抗震设计为了保持这幢超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采用了高强度的混凝土。
“迪拜塔”的设计标准是能够经受里氏6级地震(当地属于地球上少地震的地区)。
它还能在每秒55米的大风中保持稳定(在高楼中办公的人完全感觉不到大风的影响)。
技术措施三:建筑过程的监测为了保证“迪拜塔”在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它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动态,都由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跟踪。
在建设期间,建筑物的重力变化情况,由设置在建筑物中的700多个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措施四:工程进度“迪拜塔”47个月的建设时间表,基本上以3天为一个生产周期,包括安装钢结构件,浇灌混凝土等工作。
钢结构件预先在地面制作,按照建设的进度,用起重机吊到高空进行安装。
技术措施五:浇灌混凝土程序在三天建设周期的第二天,在一个特定楼面的内部结构外壳安装到位,同时通道打开,并安装钢支持梁。
下一天,混凝土灌入外壳,然后,又进行下一个楼层的建设。
89 楼技术措施六:液压千斤顶提升在某个楼层完工之前,建筑工程师用一个起重能力达2,300吨的液压千斤顶提升浇注混凝土的外壳和建筑材料。
技术措施七:超级起重机在“迪拜塔”已完工的楼层上,安新装了3台巨大的塔式起重机来起吊大量的建筑材料。
技术措施八:混凝土制作设备在“迪拜塔”工地上,有4台巨大的混凝土搅拌机,能够快速地制作混凝土。
技术措施九:混凝土高压泵在“迪拜塔”工地上,有3台高压泵,将混凝土输送到工人操作的高处。
一个挑战是,将高强度的混凝土输到570米以上的高度,并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技术措施十:附着式升降机“迪拜塔”工地的另一种起重设备是附着式升降机,用来运送建筑材料和工人。
阿联酋3|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塔)迪拜游第3天(1月12日)早上8:30乘车前往哈利法塔,与几个团友一起自费去登塔(需提前一天预订)。
哈利法塔是一栋有162层,总高828米的摩天大楼(总投资15亿美元),目前是世界第一高楼和人工建筑。
哈利法塔建设最初的原名叫迪拜塔,2010年的12月2日正式亮相前夕重新命名为哈利法塔。
据介绍:在古阿拉伯世界中,哈利法为“伊斯兰世界最高领袖”之意,同时也是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统治者的称号。
而迪拜所属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同时也是阿布扎比的酋长,名字正好是哈利法。
哈利法塔的设计为伊斯兰建筑风格,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楼面为“Y”字形,并由三个建筑部份逐渐连贯成一核心体,从沙漠上升,楼层呈螺旋状排列,直往顶上,中央核心逐转化成尖塔;上午9点(预约时间)我们乘坐世界最高、最快(17.5米/秒)的“智能型”电梯,1分钟就到第128层的室内观景平台,365度俯瞰整个迪拜。
然后步行下到第124层室外观景平台,继续欣赏城市和阿拉伯海湾的迷人风景。
游览结束10:30离开迪拜,乘旅游车去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阿布扎比。
哈利法塔--远景哈利法塔--模型哈利法塔--模型前留影哈利法塔--塔尖哈利法塔--128层室内观景平台128层室内观景平台俯瞰迪拜市景俯瞰迪拜市景俯瞰迪拜市景俯瞰迪拜市景128层室内观景平台128层室内观景平台128层室内观景平台124层室外观景平台124层室外观景平台124层室外观景平台124层室外观景平台124层室外观景平台124层室外观景平台观迪拜塔上部。
第1篇一、建筑设计依据1. 地理环境:迪拜位于阿联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气候因素,采用绿色建筑设计,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2. 结构设计:哈利法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桩筏基础,塔身采用钢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抗风、抗震、抗腐蚀等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形象设计:哈利法塔以“沙漠之花”为设计理念,立面通过21个逐渐升高的退台形成螺旋线,呈现含苞待放的花朵形态,既美观又富有象征意义。
二、材料选择依据1. 混凝土:选用C80高强度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强度、抗渗性能好等特点,确保建筑物使用寿命。
2. 钢材:采用高强钢筋和型钢,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 玻璃:选用高透光、高耐热、高强度玻璃,满足建筑物的美观、节能和安全性要求。
三、施工技术依据1. 桩基施工:采用螺旋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确保基础稳定,降低沉降。
2. 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技术,将C80混凝土一次性泵送到606米的高度,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3. 钢结构施工:采用现场拼装和吊装技术,确保钢结构安装精度和效率。
四、安全规范依据1. 劳动安全:严格按照劳动法规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安全:制定严格的施工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五、法规要求依据1. 联邦法律:《阿联酋民事交易法》等联邦法律对建筑工程合同原则、工作合同要求等进行了规定。
2. 地方法规:迪拜市政部门、各自由区发布的建筑标准、环境、健康和安全准则等地方性法规,对建筑工程实施进行规范。
综上所述,迪拜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安全规范以及法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这些施工依据为迪拜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2篇一、地质勘探在迪拜工程开始施工前,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了解,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建筑名称: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建筑、结构设计单位: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建筑位置: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开竣工日期:2004年9月21日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建筑层数:168层建筑高度:828米(2,684英尺)结构形式:钢结构建筑造价:20亿美元所获荣誉及之最:世界最高的自立建筑:828 米(3,220英尺);最多楼层数:162层;最高混凝土结构: 601.0 米(1,972 英尺);最高的电梯服务;最高的户外观景台创新点:SOM创新了一种结构体系,使用支撑核心让塔楼稳固而且经济。
塔楼由围绕核心的三个“翼”元素,随着塔楼高度增加,“翼”的终端都是向上旋转递减的造型,减小塔的体型,楼面为不断上升的“Y”字形,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风的影响。
利用塔的高度优势,设计师发明高空气体冷却系统,从楼顶吸入冷空气(比底层空气低10度),再输入楼体下层以降低塔楼温度,而塔楼高性能外立面系统可以抵御迪拜夏季数月极端高温的考验。
详细介绍:哈利法塔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哈利法塔加上周边的配套项目,总投资超70亿美元。
哈利法塔37层以下是世界上首家ARMANI酒店,45层至108层则作为公寓。
第123层将是一个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个迪拜市。
建筑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周边配套项目包括:龙城、迪拜MALL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务中心等项目。
“哈利法塔”自2004年起兴建,其承建商Emaar集团一直都保持神秘,没有透露任何建筑计划。
迪拜哈利法塔现代建筑的巅峰之作迪拜哈利法塔(Burj Khalifa)是一座象征着现代建筑技术与设计艺术的杰作。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卓越的技术创新成为了现代建筑的象征。
本文将就迪拜哈利法塔的设计、建造和创新之处进行探讨,展示其作为现代建筑巅峰之作的魅力。
迪拜哈利法塔位于迪拜市中心,是由Adrian Smith设计的。
它于2010年完工,高度达到828米,共有163层。
塔楼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东传统建筑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外立面采用了大量的花瓣形状面板,以模仿花朵的造型。
这种独特的外观赋予了塔楼一种优雅和独特的美感。
在建造过程中,迪拜哈利法塔采用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新技术。
首先,它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来增强建筑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塔楼还在其外部覆盖了大量的太阳能板,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哈利法塔在建立后便成为了世界上最绿色、最环保的建筑之一。
在内部设计方面,迪拜哈利法塔以其豪华和奢华而闻名。
塔楼内部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酒店和住宅区。
这种多功能性的设计使塔楼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城市中心。
此外,塔楼还拥有多个观景平台,供游客欣赏壮丽的城市全景。
哈利法塔的建造过程也是一次力量与智慧的展示。
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需要面临许多挑战,如地面基础工程、高楼层脱离地面的安全问题等。
然而,他们通过创新工程技术和设计理念,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得塔楼能够安全而稳定地屹立于迪拜的天际线上。
哈利法塔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刷新世界纪录,更是为了展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一个里程碑,并且启发了许多未来建筑的设计与创新。
迪拜哈利法塔的成功建立证明了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
总之,迪拜哈利法塔作为现代建筑的巅峰之作,通过其独特的外观、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展示了人类在建筑领域的进步和成就。
它不仅是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迪拜哈利法塔的璀璨光辉下,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建筑的美感与艺术,也能够体会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
题目:对“迪拜塔”工程结构体系选型的分析论文内容:一、工程概况:建设地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总建筑面积:527000㎡塔楼建筑面积:344000㎡占地面积:34.4公顷全部楼层:206层可用楼层:162层最大高度:828m结构设计:总高度828m 钢桅杆768~828m 钢结构601~768m 混凝土结构0~601m 地下结构-30~0m 桩-80~-30 m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式多塔组成,由三个建筑部分逐渐连贯为一个核心体,从沙漠以螺旋模式上升。
投资情况:总投资15亿美元总平面图二、建筑特色及材料应用:建筑风格:迪拜塔(又称哈利法塔)的设计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楼面为“Y”字形,并由三个建筑部份逐渐连贯成一核心体,从沙漠上升,以上螺旋的模式,减少大楼的剖面使它更加直往天际,至顶上,中央核心逐转化成尖塔,Y字形的楼面也使得迪拜塔有较大的视野享受。
设计特色:SOM创新了一种结构体系,使用支撑核心让塔楼稳固而且经济。
塔楼由围绕核心的三个“翼”元素,随着塔楼高度增加,“翼”的终端都是向上旋转递减的造型,减小塔的体型,楼面为不断上升的“Y”字形,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风的影响。
利用塔的高度优势,设计师发明高空气体冷却系统,从楼顶吸入冷空气(比底层空气低10度),再输入楼体下层以降低塔楼温度,而塔楼高性能外立面系统可以抵御迪拜夏季数月极端高温的考验。
材料选用:迪拜塔总共使用33万立方米混凝土、3.9万公吨钢材及14.2万平方米玻璃。
色彩应用:主体以银白色为主,大多是采用伊斯兰教建筑的色彩,在伊斯兰教中,白色象征圣洁。
所获荣誉及之最:世界最高的自立建筑828 米(3,220英尺);最多楼层数162层;最高混凝土结构601.0 米(1,972 英尺);最高的电梯服务;最高的户外观景台。
内部设计:内部设计由乔治·阿玛尼设计,一个阿玛尼饭店将坐落于37楼以下的楼层,45至108楼将会有高达700间房间(据开发商表示,这些公寓房间在开卖后的8小时内即销售一空),一座游泳池将坐落于76楼,106楼以上的楼层将为办公室与会议室,124楼预计会设计观景台(约442米),而顶部的尖塔天线将包含通讯功能。
哈利法塔的结构分系与布置解析哈利法塔(Burj Khalifa)位于阿联酋迪拜的迪拜国土公司旗下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中,是全球最高的建筑。
它在建成时的高度为828米,超过了台北101,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哈利法塔的结构分系与布置是其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下面将对哈利法塔的结构分系与布置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哈利法塔的结构分系遵循了“框架结构”和“核心筒结构”的组合形式。
框架结构:哈利法塔的外立面由一个钢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组成,由54层塔楼构成,每个塔楼与核心筒通过一个平衡臂连接。
这种框架结构能够提供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核心筒结构:哈利法塔核心筒采用了钢混凝土结构,并在其中放置了47部电梯、2部螺旋楼梯和2部消防电梯。
核心筒结构能够提供建筑的垂直支撑和抗震能力。
其次,哈利法塔的布置包括地下室、塔楼和顶部构造。
地下室:哈利法塔地下室有3层,用于停车、硬件设备和其他支持设施。
这些地下室为建筑的整体提供了基础支撑。
塔楼:哈利法塔的塔楼共分为18个段,每段的高度为15-25层。
在不同段的塔楼上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包括住宅、办公室、酒店、观光区、休闲区等。
每个塔楼段都有自己的立面和结构系统,使得整个建筑在外观上具有变化和多样性。
顶部构造:哈利法塔的顶部构造包括塔楼段之间的平衡臂和塔尖顶部结构。
平衡臂连接着核心筒和塔楼段,提供塔楼的平衡和稳定性。
塔尖顶部结构是整个建筑的标志性部分,由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构成。
最后,哈利法塔的结构分系与布置的设计考虑了多个方面。
一是风荷载:由于建筑极高,风荷载是哈利法塔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通过使用框架结构和核心筒结构的组合形式,哈利法塔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
二是抗震能力:位于地震活跃区的哈利法塔必须具备出色的抗震能力。
核心筒结构能够提供垂直支撑,而框架结构能够提供水平支撑,共同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三是功能性布置:哈利法塔作为一个综合性高楼,需要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布置。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建筑名称: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建筑、结构设计单位: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建筑位置: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开竣工日期:2004年9月21日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建筑层数:168层建筑高度:828米(2,684英尺)结构形式:钢结构建筑造价:20亿美元所获荣誉及之最:世界最高的自立建筑:828 米(3,220英尺);最多楼层数:162层;最高混凝土结构: 601.0 米(1,972 英尺);最高的电梯服务;最高的户外观景台创新点:SOM创新了一种结构体系,使用支撑核心让塔楼稳固而且经济。
塔楼由围绕核心的三个“翼”元素,随着塔楼高度增加,“翼”的终端都是向上旋转递减的造型,减小塔的体型,楼面为不断上升的“Y”字形,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风的影响。
利用塔的高度优势,设计师发明高空气体冷却系统,从楼顶吸入冷空气(比底层空气低10度),再输入楼体下层以降低塔楼温度,而塔楼高性能外立面系统可以抵御迪拜夏季数月极端高温的考验。
详细介绍:哈利法塔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哈利法塔加上周边的配套项目,总投资超70亿美元。
哈利法塔37层以下是世界上首家ARMANI酒店,45层至108层则作为公寓。
第123层将是一个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个迪拜市。
建筑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周边配套项目包括:龙城、迪拜MALL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务中心等项目。
“哈利法塔”自2004年起兴建,其承建商Emaar集团一直都保持神秘,没有透露任何建筑计划。
阿拉伯奇迹迪拜塔迪拜塔,全名为哈利法塔(Burj Khalifa),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座超高层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迪拜塔建成于2010年,成为了迪拜城市的地标之一,同时也展示了迪拜在建筑和技术领域的雄心壮志。
一、迪拜塔的建设背景迪拜塔的建设标志着迪拜向全球展示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创新的决心。
迪拜是一个富裕的酋长国,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和繁荣的城市之一的迪拜市,而迪拜塔的建设正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迪拜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二、迪拜塔的设计与构造1. 塔楼设计:迪拜塔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阿拉伯传统的花纹和形状,塔楼呈现出优雅的曲线和创新的外观。
其设计师借鉴了伊斯兰建筑的几何规律和美学,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2. 结构和材料:迪拜塔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和钢结构。
塔楼内部设有多层钢筋混凝土核心,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三、迪拜塔的世界纪录迪拜塔的高度让世界为之瞩目,并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1. 最高的建筑物:迪拜塔的高度达到828米(2717英尺),超过了之前的纪录保持者——台北101大楼。
2. 最高的人造结构:迪拜塔不仅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人造结构。
3. 最高的观景层:迪拜塔内设有世界上最高的观景层,游客可以在124层观景层上鸟瞰整个迪拜市区的壮丽景色。
四、迪拜塔的意义与影响迪拜塔的建成使迪拜成为了建筑和技术创新的中心,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城市树立了建筑的新标杆。
1. 城市形象塑造:迪拜塔成为了迪拜城市的象征之一,其独特的外观和高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塑造了迪拜作为国际商业和旅游中心的形象。
2. 经济发展推动:迪拜塔的建设为迪拜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商业机会,推动了迪拜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3. 城市建设和创新:迪拜塔的建设推动了迪拜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的创新,激发了其他城市对于建筑高度和创新的追求。
结语迪拜塔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更是代表了迪拜在建筑和技术领域的奇迹。
迪拜哈利法塔结构设计与施工撰文 赵西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 工程概况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为828m,其中混凝土结构高度为601m。
基础底面埋深-30m,桩尖深度达-70m。
全部混凝土用量330000m3;总用钢量104000t(高强钢筋65000t;型钢39000t)。
有效租售楼层162 层,建筑面积526700m2,塔楼建筑面积344000m2。
塔楼建筑重量50万t。
居住和工作人数12000人,总造价为15亿美元。
工期自2004年9月至 2010年1月,共1325天,用工2200万工时。
哈利法塔是一座综合性建筑,37层以下是阿玛尼高级酒店;45~108层是高级公寓,78层是世界最高楼层的游泳池;108~162层为写字楼;124层为世界最高的观光层,透过幕墙的玻璃可以看到80公里外的伊朗;158层是世界最高的清真寺;162层以上为传播、电信、设备用楼层,一直到206层;顶部70m是钢桅杆(图1,2)。
为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的地位,钢结构顶部设置了直径为1200mm的可活动的中心钢桅杆,可由底部不断加长,用油压设备不断顶升,其预留高度为200m(图3)。
为此哈利法塔始终不宣布建筑高度。
到2009年底,确认五年内世界各国都不可能建成更高的建筑,才最后确定828m的最终高度。
2010年1月4日,哈利法塔举行了开幕式,正式宣布建成。
2 建筑设计哈利法塔的建筑理念是“沙漠之花”,平面是三瓣对称盛开的花朵(图4);立面通过21个逐渐升高的退台形成螺旋线,整个建筑物像含苞待放的鲜花(图5~8)。
这朵鲜花在沙漠耀眼的图2 哈利法塔平面图3 顶部可升高的钢桅杆图4 三瓣盛开的沙漠之花总高度/混凝土结构高度:828m/601m基础底面埋深/桩尖深度:30m/70m全部混凝土用量:330 000m3总用钢量:104 000t(高强钢筋65 000t,型钢39 000t)有效租售楼层:162层总建筑面积/塔楼建筑面积:526 700m2/344 000m2塔楼建筑重量:50万t可容纳居住和工作人数:12 000人总造价:15亿美元工期:2004年9月~2010年1月,总计1 325天工程总包:韩国三星土建承包:江苏南通六建幕墙承包:香港远东、上海力进、陕西恒远建筑设计、结构设计:SOM图1 哈利法塔——世界最高建筑图5 用21个退台构成立面的螺旋线图6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图7 三叉形平面有利于抵抗风力2阳光下,幕墙与蓝天一色,21个退台熠熠生辉(图9)。
哈利法塔很高,在风力作用下,上部楼层水平位移较大,将酒店和公寓安排在下部楼层,办公楼层放在上层,可以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按现在的布局,公寓最高的108层,最大位移为450mm,办公最高层162层最大位移为1250mm。
3 建筑幕墙系统哈利法塔的建筑幕墙总面积为13.5万m2,其中塔楼部分为12万m2。
在塔楼幕墙中,玻璃10.5万m2,不锈钢板1.5万m2,相当于17个足球场面积。
采用单元式幕墙,共有23566个单元板块。
幕墙由香港远东公司承建(该公司1998年由航天部收购),转交上海力进和陕西恒远,380余中国技术工人进行幕墙安装。
从2007年5月开始,到2009年9月完工,历时30个月。
开始一天只能安装20~30个单元,最后最高每天可达175个单元。
幕墙总造价约为人民币8亿元,约为6000元/m2。
3.1 环境条件迪拜位于中东沙漠地带,环境条件恶劣,气温范围为2°C~54°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82°C,气候干燥,多沙尘。
3.2 设计标准1)风力:50年一遇,55m/s,风压按风洞试验取值;2)地震:按美国标准UBC97的2a区,地震系数 z=0.15,相当于我国8度设防;3)结构水平位移:50年一遇风力,828m顶部1450mm,办公层顶部1250mm,公寓层顶部450mm;4)结构竖向压缩:每层平均4mm,整座建筑的顶点650mm。
设计前,专门制作了视觉模型(图10)。
3.3 幕墙试验进行了5个幕墙足尺试件的四性试验和飞机头动风力试验(图11),测试了气渗、水渗、风压变形、平面内变形、温度循环。
5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幕墙满足哈利法塔的要求。
对设备层幕墙单独进行了专门的试验。
3.4 塔楼幕墙3.4.1 材料(1)玻璃为中空玻璃,16mm空气层,两片超白玻璃。
外片镀银灰反射膜;内片镀Low-E膜。
两膜均朝向空气层。
可见光透射率 20%;综合热透射率16%。
山东金晶玻璃公司生产。
(2)铝型材主要杆件6063-T5,6063-T6,连接件6061-T6,最大截面300mm。
可见表面氟碳喷涂,不可见表面阳极氧化。
共 2 600t,由广东兴发铝材厂生产。
(3)不锈钢板用于窗下墙的一部分。
(4)不锈钢材用于竖向装饰条和设备层水平装饰条。
(5)五金件由广东坚朗公司生产。
3.4.2 板型单元板块有21种主要板型,尺寸由1.3m×3.2m到2.25m×8m。
3.4.3 安装楼板为300mm厚混凝土板,单元板块吊挂件埋在楼板边缘。
标准楼层层高3.2m,板块直接连接在预埋挂件上。
设备层层高较高,后面另加铝型材立柱。
图10 幕墙的视觉模型图11 四性试验(左)和飞机头吹风试验(右)图8 阳光明媚,银塔擎天图9 蔚蓝天空下21个退台使立面富于变化33.5 入口处索网双层幕墙系统三个入口处设入口大厅,周边均由索网双层幕墙封闭,分别用于酒店、公寓、写字楼。
建筑要求幕墙极度通透。
白天阳光可以照射,晚上灯光可以透出,因此要求玻璃尽量大,支承结构尽量小,所以选用索网玻璃幕墙。
迪拜温度极高,为做到透光不透热,做双层通风幕墙,内外幕墙均用索网。
两道幕墙均为圆柱形,竖向为直线,水平是圆弧。
竖索上端拉在顶部楼板梁上,下端拉在地梁上,中间由多道水平方向的钢圆弧梁支承。
水平索两端拉在角部刚性竖向钢桁架处,由水平方向圆弧梁和圆弧状分布的竖索来保持水平索的圆弧形状。
所有索均采用不锈钢绞线。
内外两道索网相距1500mm,由水平放置的不锈钢杆支撑来保持这个距离,这个空间便是能通风的热通道。
采用低铁超白玻璃。
玻璃四角由夹板支承,夹板位于不锈钢支撑杆的端部。
在两道幕墙之间的热通道中设有电动金属遮阳板,遮阳板的开启、关闭及开启角度由电脑控制。
透过外幕墙进入室内的辐射热被内幕墙阻挡,集中在热通道内,由抽风机排出室外。
SOM公司对冷凝问题进行了详细计算,表明一年间出现结露的时间不多,冷凝水量并不大。
3.6 清洗设备设置了18台擦窗机和固定伸臂,其外伸长度可达10~20m,这些设备不用时可以隐藏起来。
18台设备、36个工人,全部清洗一遍要2~3个月。
图12为清洗设备。
4 风洞试验进行了40次以上的风洞试验,为主体结构设计和幕墙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风洞试验在加拿大安大略RWDI边界层风洞进行。
风洞尺寸为2.4mx1.9m和4.9mx2.4m。
分别进行了刚性模型的力平衡试验和弹性模型的多自由度试验。
按50年一遇的风力,做了风压分布、风环境、风气候等方面的研究。
模型测点1140个。
刚性和气弹性整体模型为1/500,局部风力研究的模型为1/250及1/125(图13~17)。
取用了6个主风向:3个翼尖方向和3个凹入方向,试验表明主控制方向是翼尖风向。
50年一遇风力按55m/s考虑,风压分布见图18。
最大风力在退台附近。
最大负风压为-5.5 kPa,最大正风压为+3.5 kPa。
5 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5.1 结构体系“全钢结构优于混凝土结构,适合于超高层建筑”,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遍共识。
这个时期大量建造了300m以上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如1971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412m)、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2m)。
到了八九十年代,人们发现纯钢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建筑高度进一步升高的要求,其原因在于钢结构的侧向刚度提高难以跟上高度的迅速增长。
从此以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加外围钢结构就成为超高层建筑的基本形式。
我国如上海金茂大厦(1997,420m)、台北101(1998,448m)、香港国际金融(2010,420m)、广州西塔(2010,460m)、广州电视塔(2009,460m)、上海环球图12 清洗设备图13 RWDI边界层风洞,1/500模型图14 1/125 大比例模型图15 风环境试验图16 测点的导压管图17 沿高度的气流分布图18 建筑物风压分布4金融(2009,492m)、上海中心(2014,632m),深圳平安保险(在建,680m)等,均无一例外。
哈利法塔作了前所未有重大突破,采用了下部混凝土结构、上部钢结构的全新结构体系。
-30~601m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601~828m为钢结构,其中601~760m采用带斜撑的钢框架。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纽约世贸中心纯钢结构,412m处的最大侧移1000mm;而哈利法塔混凝土结构,601m处的最大侧移450mm。
即使从哈利法塔本身来看,到混凝土结构的顶点601m处,最大位移仅450mm;到了钢框架顶点760m处,位移就迅速增大至1250mm;到钢桅杆顶点828m处,位移就达到1450mm了。
所以哈利法塔把酒店和公寓都布置在601m以下的混凝土结构部分;而将601m以上的钢结构部分作为办公楼使用。
5.2 结构布置采用三叉形平面可以取得较大的侧向刚度,降低风荷载,有利于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
同时对称的平面可以保持平面形状简单,施工方便。
整个抗侧力体系是一个竖向带扶壁的核心筒。
六边形的核心筒居中;每一翼的纵向走廊墙形成核心筒的扶壁,共六道;横向分户墙作为纵墙的加劲肋;此外,每翼的端部还有四根独立的端柱。
这样一来,抗侧力结构形成空间整体受力,具有良好的侧向刚度和抗扭刚度(图19)。
中心筒的抗扭作用可以模拟为一个封闭的空心轴。
这个轴由三个翼上的6道纵墙扶壁而大大加强;而走廊纵墙又被分户横墙加强。
整个建筑就像一根刚度极大的竖向梁,抵抗风和地震产生的剪力和弯矩(图20)。
由于加强层的协调,端部柱子也参加抗侧力工作。
5.3 竖向布置竖向形状按建筑设计逐步退台,剪力墙在退台楼层处切断,端部柱向内移。
分段步步切断可以使墙、柱的荷载平顺逐渐变化,同时也避免了墙、柱截面突然变化给施工带来的困难。
退台要形成优美的塔身宽度变化曲线,而且要与风力的变化相适应(图21,22)。
图19 抗侧力结构布置图20 整座建筑如同一根竖向梁图21 全高有21个退台图22 各楼层平面图23 建筑的七个设备层(左)和结构的五个加强层(中、右)图24 加强层的剪力墙外伸臂图25 601m以下的混凝土结构5建筑设计在竖向布置了七个设备层兼避难层,每个设备层占2~3个标准层。
利用其中的五个设备层做成结构加强层(图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