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大师格罗佩斯的建筑风格和其代表作作品的艺术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4
米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德国人,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的作品具有整洁和骨架外露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简练而制作精细的细部。
新材料钢铁和玻璃的普及,以及密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使他的建筑都有简洁纯净的效果。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他突出的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并设计了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使他一举成名,称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密斯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早期的代表作品。
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少即是多的名言,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最好的解释。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设计标志着密斯人生最后乃至最高的到达,是密斯的封笔之作。
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功能的设计,更是关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个领域中,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著名设计师乔治·格罗佩斯的观点和理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罗佩斯认为,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功能的设计,更是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他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在使用产品或者享受空间的时候感到愉悦和舒适。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简约、实用和人性化,注重产品和空间的细节和品质,以及与人们的情感和需求的连接。
在现代设计中,格罗佩斯的理念体现在许多领域,比如家居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
他的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优雅的形态著称,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又不失美感和艺术性。
他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产品和空间,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品和文化符号。
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更是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一种引导和影响。
他的设计作品让人们更加注重品质和细节,更加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当今社会中,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的一种主流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简约、实用和人性化,注重产品和空间的细节和品质,以及与人们的情感和需求的连接。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产品和空间,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品和文化符号。
在当今社会中,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的一种主流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介绍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裔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
格罗皮乌斯一生都在努力地呼吁建筑的设计要与工艺进行统一,讲究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之后他与人一起创办了建筑师事务所,也是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
其实不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出色的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从小受到父亲和叔父的影响,就读于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从小就学习关于建筑的知识。
在毕业之后便开始自己创业,与自己的同窗好友一同设计出了他的成名作“示范工厂”“办公楼”,这两个著名建筑在科隆展览会上展出,格罗皮乌斯是最早提出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
随后格罗皮乌斯开始陆续的发出自己对建筑的观点,他的观点以及思想对大部分国家的建筑师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格罗皮乌斯也与英国的建筑家合作过,设计了不计其数的中小型建筑,之后八年的时间,格罗皮乌斯邀请了一些知名的建筑师,组织了建筑师合作协会。
格罗皮乌斯有着独特的建筑理念,被各个国家的建筑界所效仿、推崇,对建筑界有着巨大的贡献,曾获得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的建筑组织授予的荣誉奖、荣誉学位。
1969年逝世于波士顿,享年86岁,以上就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介绍。
格罗皮乌斯设计思想格罗皮乌斯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也是著名的建筑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一生都在追求设计和工艺的统一,非常讲究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格罗皮乌斯设计思想是讲究技术、功能和经济效益。
格罗皮乌斯设计思想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从那时他就开始提倡自己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设计思想及观点对各国的建筑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是要跟着时代进行发展,创造新时代建筑。
新社会还在形成当中,那么格罗皮乌斯认为重要就是不断发展建筑风格,随着生活的改变去改变表现方式。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有一个人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
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格罗佩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
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进行合作。
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
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9年,格罗佩斯成为Grand Ducal 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Crafts Academy of Arts and School of 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 Weimar)。
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
沃尔特·格罗佩斯设计思想在设计思想方面,格罗佩斯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
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
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
现代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美学的追求,更是对功能、实用性和用户体验的考量。
在这个领域中,格罗佩斯以其独特的观点和理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罗佩斯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他的作品涵盖了建筑、家具、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
他的设计理念主张将自然与人类活动融为一体,追求简约、实用和人性化。
在他看来,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为他们创造舒适、便利的环境。
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主张将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品,更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存在的。
他的建筑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自然的材料为主,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空间。
他的家具设计也同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将人们的需求放在首位,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不仅仅是美观,更是实用和舒适。
他的理念引导着设计师们不断追求创新,将设计与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的作品也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经典,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总之,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理念不仅仅是对美学的追求,更是对功能、实用性和用户体验的考量。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存在的。
他的设计理念将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为人们创造了舒适、便利的环境。
他的作品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经典,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反映。
在这个领域中,设计师们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独特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罗佩斯(Dieter Rams)作为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德国工业设计师,格罗佩斯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更是一位对现代设计理念有着深刻理解和洞察力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少即是多”(Less, but better)的设计理念,主张设计应该追求简约、功能性和持久性。
他的设计作品以其简洁的线条、实用的功能和高质量的制作工艺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
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十项设计原则”成为了现代设计师们的指导标准,包括诸如创新性、实用性、美学性等方面。
他的设计作品也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经典之作,如Braun收音机、Braun手表等,都成为了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
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也引领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外表的美观,更注重其实用性和环保性。
格罗佩斯的“少即是多”理念正是符合了现代人们对于简约、实用和环保的追求。
因此,现代设计师们也纷纷受到了他的启发,将其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更是对于现代生活的一种回应。
因此,格罗佩斯的设计理念将会继续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
现代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物品外观的设计,更是对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的体现。
而在这个领域中,有一位备受尊敬的设计师——安东尼奥·格罗佩斯(Antonio Gropius),他对现代设计理念的贡
献不可忽视。
格罗佩斯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设计师,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简约、实用和功能性,这与现代设计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他认为设计应该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存在。
这一理念使得他的作品在当今社会中备受推崇。
格罗佩斯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创新,更是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
他
注重设计与人的互动,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更是为了让人们在其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便利。
他的作品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使得他的设计在功能性和美观性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格罗佩斯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他的设计作品往往采用可再生
材料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保护地球资源,为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总的来说,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
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实用、功能性和环保,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因此,格罗佩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将会持续深远。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有一个人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
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格罗佩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
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进行合作。
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
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9年,格罗佩斯成为Grand Ducal 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Crafts Academy of Arts and School of 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 Weimar)。
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
沃尔特·格罗佩斯设计思想在设计思想方面,格罗佩斯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
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有一个人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
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格罗佩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
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进行合作。
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
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9年,格罗佩斯成为Grand Ducal 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Crafts Academy of Arts and School of 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 Weimar)。
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
沃尔特·格罗佩斯设计思想在设计思想方面,格罗佩斯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
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
他认为设计应采用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来组成建筑与设计的合作关系,这可以说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
此外,他还认为,要改变德国的设计现状,必须创办一所与工业紧密相关的学校,必须通过设计教育来改造德国,指出艺术家必须通过新设计教育体系,从接触大批量生产过程当中,探索表现形式。
格罗佩斯的上述思想、主张和愿望,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诞生。
包豪斯与之前的欧洲建筑结构,〔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
格罗佩斯针对此提出了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为此,与传统学校不同,在格罗佩斯的学校里,学生们不但要学习设计、造型、材料,还要学习绘图、构图、制作,于是,国立建筑工艺学校拥有着一系列的生产车间:木工车间、砖石车间、钢材车间、陶瓷车间等等,学校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称谓,师生彼此称之为“师傅”和“徒弟”。
格罗皮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格罗皮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
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工厂不再有任何装饰,厂房为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大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
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椅子没有任何装潢雕饰,四方的坐椅靠背仅由几条曲线状的木条或钢条支撑,它在生产流水线上一天就能产出上百把。
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台灯,金属的半圆灯罩下一根灯杆直立在薄薄的圆形灯座上……至此,小到水壶大到楼房,格罗皮乌斯让他的学生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样式和风格的现代感。
1932年,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举办了首届展览会,设计展品从汽车到台灯,从烟灰缸到办公楼,展览会最热情的观众是遍布欧洲的各大厂商,实业家们已经预感到了这种仅以材料本身的质感为装饰、强调直截了当的使用功能的设计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一旦这样的设计被实施生产,成本降低了而成效却会百倍地提高。
格罗皮乌斯的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从此名扬欧洲,它被那些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20世纪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人称之为“包豪斯”。
包豪斯校舍是现代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之一,70年代作为建筑文物保护下来。
校舍为一综合性建筑,由几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
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教室楼,实验工厂均为四层,两者之间是行政办公用房和图书馆,学生宿舍是一座六层楼,通过一个两层的食堂兼礼堂,同实验工厂相连体现了格罗佩斯提倡的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等原则。
它的设计布局、构图手法和建筑处理技巧等在以后的现代派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格罗佩斯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
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
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
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包豪斯校舍的设计有下述特点:①校舍的形体和空间布局自由,按功能分区,又按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
它是一个多方向、多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
为了使基地不被建筑隔断,公共活动部分和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可通行车辆、行人。
②按各部分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不同的形象。
实验工厂是一大通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悬挑楼板。
外墙采用成片的、贯通三层的玻璃幕墙,既利于采光,也显示出与其他部分不同的外形。
教室楼也是框架结构,由于间距不大,构造比较轻巧。
水平的带形窗和白墙相间是它的外形特征。
宿舍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承重砖墙的混合结构;墙面较多,窗较小,各房间外面有各自的小阳台,形成了宁静和互不干扰的居住气氛。
食堂兼礼堂是集体使用的大空间,外形开朗。
屋顶全是平顶,为空心楼板上设保温层,铺油毡和预制沥青板构成,人们可以在屋顶上面活动。
全部铸铁落水管隐藏在墙内,外形整洁。
③在造型上采取不对称构图和对比统一的手法。
一个个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由于体量组合得当,大小长短和前后高低错落有致,实墙和透明的玻璃虚实相衬,白粉墙和深色窗框黑白分明,垂直向的墙面或窗和水平向带形窗、阳台、雨篷比例适度,显得生动活泼。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为大众服务格罗佩斯本人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提出设计的目的不是专为达官贵族服务,而是“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
在建筑方面,洛可可和文艺复兴时的建筑特征成为包豪斯反对的对象,提倡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功能性的设计作品,并尽量节省材料、费用和劳动力的时间。
包豪斯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作为建筑的基本材料,且采用简单的、装饰很少的设计,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降低建筑的造价,使人民大众都能够享受到相对廉价的住宅空间。
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包豪斯采用尽量简洁的版面编排和无装饰性的字体,降低书籍等印刷品的印刷费用,包豪斯在这些方面的努力真正做到了设计为全社会服务的目的。
包豪斯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为此把功能性放在首位,然后把时代的美学特征加入到设计之中,反对单纯为了外部美而设计的观念。
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设计思想使人们更加注重与大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最终有利于使思想上的产品为大众服务付诸于实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愿望和思考阶段上。
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师们对设计好坏的评价标准也不仅仅是形式美,而是着眼于结构、功能、造价等整体的设计,新的设计思想应运而生。
从简化设计产品的外形入手,以简洁的几何造型为主流,这种设计语言更加适合大工业生产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指明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方向。
二、技术和艺术的统一1919年的4月1日格罗佩斯拟定的《包豪斯宣言》发表,宣言中指出:“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且超出个人一直的那个珍贵瞬间,上苍的恩赐使它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在1923年魏玛举行的展览会上格罗佩斯以宣言的形式正式提出了艺术和技术相统一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以新的世界观为基础,被誉为包豪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阐释。
号召从事纯艺术的艺术家们打破“为艺术而艺术”的束缚,将对传统绘画艺术的追求转移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道路上来,设计出符合大众需要的日常用品,培养出集艺术、设计和技术三者为一身的新型人才。
格罗佩斯强调艺术家、工艺技术人员和工业企业家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理念的实施就是魏玛时期采用的“双元制”教学,教学方式的改变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同时获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经验、艺术和技术的双重教育,这些都值得现代的设计教育去学习和借鉴。
另外,包豪斯在迪索时期还建立了以车间为教学中心的教育体系,先后开办了印刷作坊、陶艺作坊、雕刻作坊等,用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车间教学不仅会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在做结构、功能等整体设计时能考虑到生产问题,使设计更符合现实生产的需要。
包豪斯还尽量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设计案例,在经历调研、策划、设计、生产以及商业运作等过程之后,学生可以尽早了解到设计市场的整体运行和融入社会。
格罗佩斯认为艺术和设计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而只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分类而已。
艺术家和工匠各有优点,艺术家有深厚的艺术理论且接受新思维能力较强,所以他们教育学生的能力胜过工匠,工匠在工艺上技艺精湛,格罗佩斯把两种人才都聘请到包豪斯,艺术大师激励学生开发创造力,作坊大师训练学生的手工技巧。
迪索时期包豪斯的校舍最能体现出艺术与设计相统一的设计理念。
首先,在设计上,格罗佩斯采用了非常简单的形式,从建筑物的实用性出发,按各个部分的实际用途和相互关系制定出相应的位置。
建筑高低错落有致,采用非对称的结构,建筑总体上呈现的是普通的四方形,直线条的明朗体现出建筑结构的力度感。
整座建筑没有任何装饰,各个功能部分通过天桥相互连接,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在当时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