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pptx
- 格式:pptx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37
第二节钢在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加热、保温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可以使钢发生不同的组织转变,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获得不同的性能。
加热转变、冷却转变(等温冷却转变、连续冷却转变)一、钢在热处理加热与保温时的组织转变——钢热处理加热的目的是获得部分或全部奥氏体,组织向奥氏体转变的过程称奥氏体化。
加热至Ac1以上时:首先由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P→A);加热至Ac3以上时:亚共析钢中的铁素体将转变为奥体(F→A);加热至Ac cm以上时:过共析钢中的二次渗碳体将转变成奥氏体(Fe3C I→A)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共析钢奥氏体化:热处理加热至Ac1以上时,将全部奥氏体化,过程如下图。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共析钢奥氏体化过程亚共析钢奥氏体化:原始组织为F+P,加热至Ac1以上时,P先奥氏体化,组织部分奥氏体化;加热至Ac3以上时,F奥氏体化,组织全部奥氏体化过共析钢奥氏体化:原始组织为P+Fe3C,加热至Ac1以上时,P先奥氏体化,组织部分奥氏体化;加热至Ac m以上时,Fe3C奥氏体化,组织全部奥氏体化2、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奥氏体晶粒对性能影响:奥氏体的晶粒越细小、均匀,冷却后的室温组织越细密,其强度、塑性和韧性比较高。
[奥氏体的晶粒度]:晶粒度是指多晶体内晶粒的大小,可以用晶粒号、晶粒平均直径、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来表示。
GB/T8493-1987将奥氏体晶粒分为8个等级,其中1~4级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4级5级6级7级奥氏体的标准晶粒度×100倍[本质粗晶粒钢]:热处理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的钢。
[本质细晶粒钢]:热处理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的钢。
一般完全脱氧的镇静钢、含碳化物元素和氮化物元素的合金钢为本质细晶粒钢。
3、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热处理工艺参数:加热速度、加热温度越、保温时间,其中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最为显著。
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热处理的定义、目的、分类及作用;
2.掌握钢加热和保温的目的;
3.掌握钢在冷却转变时的产物及转变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1. 钢加热及保温的目的;2. 奥氏体晶粒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中各种温度区域内奥氏体的转变产物及组织形貌,性能特点。
4.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特点,冷却速度对钢的组织变化和最终性能的影响
授课方法:面授(课堂教学)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图3-1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钢在加热与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热处理是指采用适当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是强化金属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主要途径之一,在机械制造中绝大多数的零件都要进行热处理。
如机床工业中60%~70%的零件要进行热处理,汽车、拖拉机工业中70%~8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各种量具、刃具。
模具和滚动轴承几乎100%要进行热处理。
因此热处理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热处理按照加热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1)整体热处理:指对工件整体进行穿透加热的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2)表面热处理:指对工件表层进行热处理,以改变表层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火焰淬火、感应淬火。
(3)化学热处理:指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滲碳、滲氮、碳氮共滲、滲金属等。
热处理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但其基本过程都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通常用“温度—时间”为坐标的热处理工艺曲线来表示(如图3-1所示)。
改变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相应的组织转变,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所以,要了解各种热处理工艺方法,必须首先研究钢在加热(包括保温)和冷却过程中组织变化的规律。
由Fe —Fe3C 相图可知,A1、A3、Acm 线是碳钢在极其缓慢加热和冷却时的相变温度线。
因而这些线上的点都是平衡条件下的相变点。
但在实际生产中,加热或冷却速度都比较快,实际发生组织转变的温度与A1、A3、Acm 都有不同程度的过热度或过冷度(如图3-2)。
通常将加热时的各相变点用Ac1、Ac3、Accm 表示,冷却时的各相变点用Ar1、Ar3、Arcm 表示。
钢的相变点是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可通过查热处理手册或有关手册得到。
图3-2 钢的相变点在Fe-Fe 3C相图上的位置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将钢加热到Ac3或Ac1温度以上,以获得全部或部分奥氏体组织为目的的操作,称为奥氏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