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387.0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
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
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
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
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
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
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
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
1. 山西省: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该省的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煤炭基地之一。
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煤炭生产区,尤其以大庆煤田、乌兰察布煤田等为代表。
3. 陕西省:陕西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4. 河北省:河北省也是中国的煤炭产区之一,尤其以磁县、邯郸等地的煤田比较富集。
5. 安徽省:安徽省的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在西部地区也有一些煤炭产区。
这些省市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基础。
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缓对煤炭的依赖。
1/ 1。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及其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中国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一、煤炭资源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目前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主要的煤炭产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等地。
山西省尤其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被誉为“煤海”。
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主要的油田分布在华北、东北、新疆等地区。
华北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与石油类似,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也分布广泛,主要产自新疆、四川盆地、辽宁等地。
三、水能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水能资源的国家之一,水电是中国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中国的大江大河众多,水电潜力巨大。
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以其巨大的发电能力成为中国电力的重要来源。
此外,中国还有黄河、珠江等多个水利发电重要基地。
四、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中国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的风电场正在逐步建设中。
同时,中国还拥有广阔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都有较好的太阳能发电条件。
五、核能资源核能被认为是未来的重要能源之一,中国也在积极开展核能开发。
目前中国已建成多座核电站,并正在加速建设更多的核电项目。
预计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大幅增加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综上所述,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
这些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具特点。
中国将继续发展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并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以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我国煤炭的分布规律我国煤炭的分布规律我国煤炭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规律。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煤炭资源在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对集中。
在北方,像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份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这就好比大自然在绘制我国的煤炭资源地图时,把大部分的煤炭宝藏都堆放在了北方和西部这两大“仓库”里。
我们可以把煤炭想象成是大地母亲珍藏的“黑色金子”。
北方和西部就像是大地母亲放置这些“金子”的“大金库”。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说,这些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有利于煤炭形成的地质过程。
例如,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死亡后堆积在沼泽等地,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如压实、泥炭化、煤化等过程,慢慢形成了煤炭。
而北方和西部的地质条件,像是合适的沉积环境、地层的稳定性等,就像是为煤炭形成量身打造的“温床”。
拿山西来说,它简直就是煤炭的“超级王国”。
山西的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这里的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为我国的能源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数据上看,山西的煤炭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而且,山西的煤炭开采和运输也带动了当地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像煤炭运输需要的铁路、公路建设,煤炭加工需要的化工产业等。
再看看内蒙古,那是一片广袤的煤炭富藏之地。
这里的煤炭分布广泛,露天煤矿也比较多。
这就好比是大地母亲把煤炭宝藏露天放置在内蒙古这片大地上,等待人们去发现和开采。
内蒙古的煤炭运往全国各地,就像一群群黑色的“能源使者”,为各地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能源支持。
在我国南方,煤炭资源相对较少。
这有点像在一场资源分配的盛宴中,南方分到的煤炭份额比较小。
南方的地质条件、古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煤炭难以大规模形成和储存。
不过,南方也有一些小型的煤矿,就像散落在南方大地的点点“黑色星光”。
了解我国煤炭的这种分布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能源规划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分布规律,合理布局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利用。
例如,在北方和西部的煤炭产区,建设大型的煤炭开采基地和煤炭运输通道,将煤炭高效地运往东部和南方的能源需求地。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1、中国煤炭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 6 省.2、中国石油分布特点:①陆上:东北(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华北(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西北西南(西南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青海油田、吐哈油田);华中(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②海上:渤海(蓬莱 19﹣3 油田)、东海(春晓油气田)、南海(莺歌海盆地).3、中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天然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陆上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以及东部近海海域的渤海、东海和莺﹣琼盆地,目前这 9 个盆地远景资源量达 46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82%;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6.21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 93%;剩余资源量 40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剩余资源量的 81%.【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自然资源中,煤炭是丰富的省区是山西省,第一和第二大油田分别是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南方地区以有色金属矿居主多,青藏地区以清洁能源居多.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分析: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解答: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 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 5 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 3000 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答案为:山西省;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有色金属;清洁能源;青藏地区;四川盆地.点评: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概况.可结合自然资源分布图理解记忆.。
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与储量评估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煤炭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以及对其储量进行评估,对于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以及储量评估进行综述。
一、地理分布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
1. 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欧洲地区,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波兰等国家。
英国曾是世界煤炭生产的领头羊,但如今产量已大幅下降。
德国和波兰煤炭产业仍然比较发达,是欧洲地区重要的煤炭供应国。
在亚洲地区,中国是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煤炭产量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2.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之一,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等地区。
澳大利亚的煤炭主要用于出口,主要消费国包括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
3. 北美北美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煤炭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地区、伊利诺伊盆地等地。
加拿大也有一定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尔伯塔、新不伦瑞克等地。
二、储量评估对于煤炭资源的储量评估,是了解煤炭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储量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煤炭的开采和利用,预测煤炭的供需状况。
煤炭储量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可采储量和预测储量。
1. 可采储量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能够经济合理开采的煤炭储量。
可采储量评估需要考虑开采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
通过对煤炭矿区的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可采储量数据。
2. 预测储量预测储量是指对未来某一时期内的煤炭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
预测储量评估需要考虑煤炭资源的再生能力、勘探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等因素。
通过对煤炭储量的趋势和发展进行分析,可以对未来煤炭资源的供应情况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