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3.20 KB
- 文档页数:1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旨在探讨该路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际效果及影响。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及研究目的,正文包括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特点、常规措施、应用效果评估、对患者护理工作的影响以及优势和局限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快康复速度,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重于路径的个性化应用和更多临床实践的验证,以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评估、患者护理、优势、局限性、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不断优化,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手术切除是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疤痕少等优势。
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如何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影响,以及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该手术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为未来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2. 正文2.1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特点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特定疾病或手术过程中,根据临床实践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患者全程护理计划。
护理临床路径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摘要]目的: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妇科住院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患者为2019年7月前未实行护理路径前行妇科常规护理的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结论: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科;腹腔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首先提出的护理方案,是通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1]。
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妇科住院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80例进行临床护理路径,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研究设计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观察的方法,通过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妇科住院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患者为2019年7月前未实行护理路径前行妇科常规护理的患者8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方案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表1、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n=80)组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月)试验组65.95±12.559.55±5.18对照组66.01±13.359.61±5.15组间比较t=0.255t=0.236P值0.7550.681(注: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常规护理。
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要求,对妇科腹腔镜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的认知的关键。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4-25T03:30:51.816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5期作者:毛俊丽[导读]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将行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1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分别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7.5±2.8)d、留置导尿管时间(16.2±8.6)d与住院时间(7.6±2.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9.3±3.2)d、留置导尿管时间(22.3±9.7)d与住院时间(9.5±3.6)d;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0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术后感染1例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出血1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术后感染4例。
术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与总体健康情况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良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抑制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临床路径护理;术后恢复;并发症;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5-0201-03目前,临床所收治卵巢肿瘤患者大多均为良性,仅10%左右患者为卵巢恶性肿瘤,现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卵巢良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较广泛,大部分患者均为青中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
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方法将2013年与2014年我科卵巢肿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按照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平均日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临床路径对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卵巢肿瘤;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院各部门各专业的专家,依据某种疾病或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据此模式来接受治疗。
它的设计思路是以人为本,融入循证护理、整体护理等方法,强调科学性、合理性;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特征,以控制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费用为目的[1]。
我科自2014年年初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在卵巢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中推广,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排除合并内科严重疾患,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符合以上条件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高中15例,大专13例,本科8例,均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变部位、手术方法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
试验组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及其他医技人员共同参与,针对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需求,结合手术计划,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和健康教育评估标准,对患者从入院当天至出院实施健康教育。
卵巢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如下:入院第1 d:①入院介绍:介绍病区环境、设施、相关制度、作息时间、物品管理等。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意义。
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00例卵巢囊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随机抽取50例按临床路径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路径组),并与同期同类50例按传统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手术病人(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过去的(8.2±2.34)天下降到(5.01±1.62)天,P0.05,平均住院费用由(14250±431)元下降至(12100±352)元,P0.05,患者满度由72%上升至98%。
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护理模式,可使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护理服务,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减少了住院天数,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说明临床路径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关键词】临床路径卵巢囊肿围手术期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265-02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新型医疗模式,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以及院外康复期间的有序、定时、高效的照顾。
是指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做出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照护计划。
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
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采用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护理整体水平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本人去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修期间,收集了自2012年4月到2012年8月在本科室开展单病种卵巢囊肿临床路径的管理途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2012年4月到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路径组50例,平均年龄(31.5±0.02)岁,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31±0.04)岁,两组均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卵巢肿瘤患者,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100%、健康知识掌握率96.88%,均高于对照组,服务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肿瘤围手术期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标签:护理;路径;卵巢肿瘤;手术卵巢肿瘤作为女性生殖器官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卵巢肿瘤的检出率日益升高,对于该病的处理往往以早期手术为主[1]。
而良好的护理方法既能缓解患者痛苦,又可解除其心理负担[2]。
笔者本次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卵巢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得以确诊且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年龄33~70岁,平均(42.00±3.50)岁;已婚60例,未婚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12例,大专以上52例;卵巢肿瘤包括单纯性囊肿、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良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以及卵巢癌等;手术方法:腹腔镜下肿瘤切除、保留对侧或部分卵巢、子宫全切等。
同时在患者及家属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曹秀容【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总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8(013)006【总页数】3页(P826-828)【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手术;效果【作者】曹秀容【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广州市5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近年来,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卵巢良性肿瘤最为常见[1],包括卵巢囊肿、卵巢冠囊肿、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
手术治疗是卵巢良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但常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多,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2]。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是当前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3]。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特殊患病人群在住院期间制定并实施的护理计划,同时也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整体护理模式[4]。
有研究指出[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实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协作性护理模式,旨在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和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首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规范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流程。
通过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操作规范,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必要操作和疏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还可以明确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要求,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其次,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恢复。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恢复速度。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后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最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和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资源浪费。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还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社会声誉。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和提高医疗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观察的方法,通过对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行普外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62例,平均年龄40.5岁,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回顾分析患者为2020年6月前未实行护理路径前行普外科常规护理的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平均年龄41.1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比较,试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满意度均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普外科;腹腔镜临床护理路径是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首先提出的护理方案,是通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
本文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行普外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进行临床护理路径,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效果应用。
1研究设计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观察的方法,试验组:通过对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行普外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62例,平均年龄40.5岁,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回顾分析患者为2020年6月前未实行护理路径前行普外科常规护理的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平均年龄41.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包括:术前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疼痛管理等。
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指导择期手术病人优化生活方式,戒烟禁酒,进行适当运动锻炼。
卵巢良性肿瘤(经腹腔镜单侧卵巢切除术)临床路径一、卵巢良性肿瘤(经腹腔镜单侧卵巢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行经腹腔镜单侧卵巢切除术(ICD-9-CM-3:65.31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妇科检查提示。
2.盆腔超声或CT或MRI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肿块直径小于5cm,疑为瘤样病变,肿瘤生长缓慢,未婚未育,可做短期观察;2.手术方式:单侧卵巢切除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153,CEA,AFP,HE4);(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6)宫颈HPV(7)盆腔超声、心电图、肺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心脏B超、双下肢B超、颈内动、静脉B超,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2-11-01T15:51:34.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甄艳梅[导读] CNP的应用可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甄艳梅
(鱼台县人民医院妇科山东鱼台 272300)
【摘要】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将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患者满意度、术后自理能力评分6项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前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后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认为应用CNP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自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358-01 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们将临床路径应用于40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者,并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年龄30-50岁,平均40岁,其中畸胎瘤5例,囊肿35例,术前检查均能耐受手术,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由本科有经验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成立临床研究小组,根据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在计划其护理活动时,将临床经验、遵循证据和患者的需要相结合,制定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内容以表格形式表示,患者入院当日由责任护士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且悬挂于病床床尾,护理人员每日按临床路径内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根据不同阶段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护理,以执行“√”。
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自制患者健康知识掌握问卷,能将疾病相关知识复述85%以上视为达标。
手术后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压疮、切口感染等,比较其发生率。
从洗漱、进食、入厕3项分床上活动、床旁活动、室外活动3个等级,分别计1,2,3分,4项满分为12分,从术后开始由责任护士每日对患者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越早。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自制表,对每项指标设立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评价满意度的指标有:对治疗护理及服务是否满意、对住院时间等20项是否满意。
2 结果
2.1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自理能力评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自理能力评估比较(x-±s)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评估比较(n%)
3 讨论
3.1 CNP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是为患者设计的住院期间规范的护理措施和方案,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患者参与治疗、护理、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且健康宣教贯穿于各环节,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进而有效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3.2 CNP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护理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CNP将治疗、护理过程清楚,有预见性的提出,让患者及家属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由被动依赖性转变为主动合作性。
让患者在术前就能了解治疗护理全过程的大致情况,调动患者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3.3 CNP的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使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4 CNP的应用可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NP有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避免了各种因素造成的时间浪费,同时可使护理人员通过培训和实施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更全面、准确观察病情变化,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和工作积极性,使患者满意度上升,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给医院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08期.
[2]王秀君.临床护理路径让护理变得有计划[N].健康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