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带答案解析)【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89.0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N B.5N C.8N D.11N2、一氢气球匀速下降时,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这些力的关系是( )3、如图所示,在一只可忽略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始终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增大 D.逐渐减小到零4、将一个重4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然后将物体浸没在重6N的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A.6NB.3NC.2ND.1N5、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6、小英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F1、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F浮=F2﹣F3 B. F浮=F4﹣F3 C. F浮=F2﹣F1 D. F浮=F2﹣F4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8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8 N,竖直向上 B.5 N,竖直向下C.3 N,竖直向下D.3 N,竖直向上8、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 1/3 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物体浸入水中 1/2 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A 18NB 14NC 10ND 8N9、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5N B.7N C.14N D. 12N10、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第10章浮力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小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小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2.如图所示,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质量为m、体积为V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物块甲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mgB.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ρ水gVC.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mg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ρ水gV排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
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实心球,将球放到盛有足量水的大容器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B.乙球的密度是1.0×103kg/m3C.甲球一定漂浮在水面D.乙球一定漂浮在水面4.如图所示,将一个实心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小球上浮,则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若小球下沉,则它受到的浮力不变C.若小球悬浮在水中,则它不受浮力D.若小球漂浮在水面,则它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5.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多年前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记载,“茶品”是我们最好的饮品,如图是小明给爸爸泡的一杯绿茶。
观察水中起伏的茶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茶叶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B.茶叶在逐渐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茶叶逐渐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D.茶叶沉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
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7.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且A、C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B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10.1《浮力》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气体或液体D.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2.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邀游的“天宫一号”B.航行的“辽宁号”C.天空中的飞机D.上升的热气球3.将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为4N,将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重物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4N B.3N C.1N D.7N4.如图所示,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全部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往烧杯里加水B.往烧杯里加些食盐C.往烧杯里加些酒精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金属块不露出水面5.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图甲是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做的乒乓球浮力消失实验,图乙为某物理老师做的浮力实验。
关于液体浮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乙A.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差B.液体内部存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且有流动性C.图甲,液体对乒乓球没有压力差,因此浮力消失D.图乙,乒乓球受到液体压力,因此受到浮力作用7.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它们之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8.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减小的阶段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9.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027N的乒乓球M被轻质细线拉住浸没在某液体中,如果它受到的浮力是0.335N,则轻质细线对乒乓球M的拉力是()A.0.027N B.0.335N C.0.308N D.0.362N1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巩固练习】一、选择1.一玩具气球充气后置于水池底部,松开手后,气球从池底开始上浮,最后浮出水面,在此运动过程中气球所受的浮力()A.先不变后变小B.先变大后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 先不变后变大2.(2015•银川一模)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悬挂重1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为7N。
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7N,竖直向上 B.3N,竖直向下 C.10N,竖直向下 D.3N,竖直向上4.潜水运动员从水面开始下潜到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潜水运动员受到的()A.重力变大B.浮力不变C.水的压力差不变D.浮力变大5.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A.仍受水的浮力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D.无法判断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7.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二、填空8. 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前、后、左、右、上、下表面都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作用,和的压力差决定了物体浮力的大小。
9.(2015春•曲靖校级期中)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4.7N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N。
《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会利用浮力的产生原因、称重法、公式法、特殊状态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4.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就叫浮力。
2.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4.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gV ρ==浮排液排要点诠释: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V V V =-露排物)。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gV ρ=浮气排要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F gV ρ=浮液排,G V g ρ=物物; ①如果F G <浮物,物体下沉,ρρ>物液; ②如果F G >浮物,物体上浮,ρρ<物液; ③如果F G =浮物,物体悬浮,ρρ=物液。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 G =浮物 ,展开为:gV V g ρρ=液排物物, 因为:V V <排物, 所以:ρρ<物液。
(3)沉底的物体:F G F =-浮物支,所以:F G <浮物,ρρ>物液。
2.浮力的应用(1)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①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道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有一木块A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F1,把小金属块B放在A上,木块A所受的浮力为F2,如图所示,现将金属块B拿下投入水中沉到容器的底部时,容器底对金属块B的支持力为N,则()A.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少了F2﹣F1B.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少了NC.金属块的密度为D.金属块的密度为2、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
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3、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4、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5、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6、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7、你会识别新鲜的鸡蛋吗?将新鲜的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变质的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漂浮(如图所示).用G甲和F甲分别表示新鲜鸡蛋的重力和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用G乙和F乙分别表示变质鸡蛋的重力和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G甲B.F甲>G甲C.F乙=G乙D.F乙>G乙8、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一支装有适量铁沙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北师大版一、选择1.(2012 厦门)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如图所示。
“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2。
(2012 威海)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3.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悬挂一个实心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浸没水中,而木块仍浮在水面,下面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B.铁球的重力等于铁球受到的浮力C.木块和铁球重力之和等于木块和铁球受到的浮力之和D.铁球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块的重力4。
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了一个金属块,把它的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
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及气球( )A .仍能静止B .向下运动C .向上运动D .上下晃动5.质量为200g 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 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 A .沉入水底 B .悬浮水中 C .浮出液面 D .无法确定6.一个大冰块放在水里,因为水不够深,所以冰块压到盆的底部,当冰全部熔解后盆内水面( )A .上升B .下降C .位置不变D .结论和冰的体积有关7.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其状态如图所示,比较两者质量的大小,应该是( )A .甲比乙的质量大B .甲、乙的质量一样大C .甲比乙的质量小D .若其中有空心的,就无法判断8. A 和B 是密度为ρ=5×103kg/m 3的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小球,A 球的质量为100A m g =;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其质量为=320m m g =乙甲。
第十章浮力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轮船(保持质量不变)由大海驶向河流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把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形状不同的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先后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____(填“圆柱体大”、“球体大”、“长方体大”或“一样大”)。
再将同一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3、重5N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了4N的水,则金属球受到了__________N的浮力,若将其放入足量的水银中,它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N。
4.在江心屿玩耍的小科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小一半,水上轮船的所受浮力和浮沉情况会怎样变化呢?你的看法是:这艘轮船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的位置将(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5. 质量相等的木块(ρ木=0.6×103kg/m3)和冰块投入足够多水中静止时,木块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冰块所受的浮力,木块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冰块排开水的体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有两个体积相同的木块,在水中的情况如图所示,请比较下列各量:木块的密度,ρA________ρB;木块的质量m A________m B;受到的浮力F A________F B.7.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浮力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汤圆上浮。
若一个汤圆的体积约为20cm3,那么它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所受浮力约为______N8、将重10 N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N。
(三)上课讲义知识点一浮力产生的原因例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B)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知识点二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利用例2: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C)A.B.C.D.翟志刚“行走”太空李宁点燃奥运圣火炬热气球冉冉升空飞机翱翔蓝天知识点三阿基米德原理例3:将一铁块第一次浸没于水中,第二次浸没于煤油中,比较铁块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A)A.铁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铁块浸没于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大C.两次铁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两次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例4: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A.B.C.D.例5: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下降(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例6: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果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A、B、D、E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当堂测试(A卷)1.(2005•连云港)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2.(2005•东城区二模)潜水运动员从水面开始下潜到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潜水运动员受到的()A.重力变大B.浮力不变C.水的压力差不变D.浮力变大3.(2000•重庆)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4.(2015•南平模拟)如图1、2所示,某跳水运动员完全入水后,身体由蜷曲变为打开蹬地.在这过程中,他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减小,压强增大B.浮力增大,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增大D.浮力不变,压强减小5.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B.C.D.6.某核潜艇完全潜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1,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1.排出一部分水后,潜艇缓慢上浮,但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是F2,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7.如图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时,小华观察到的鱼吐出气泡上升情景.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A.浮力、压强均变小B.浮力、压强均变大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压强均不变8.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A.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小B.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C.两者体积不相等,但是质量相等D.两者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9.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10.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2﹣F3=F4﹣F1B.F1=F4F2=F3C.F1=F2=F3=F4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11.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A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B.C.D.12.(2015•益阳)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N.13.(2015•杭州校级模拟)在如图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填“大”或“小”)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无关.14.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的.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15.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深潜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m级试潜,若“蛟龙号”体积为20m3,完全潜入海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N,在海面下下潜过过程中浮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潜到水下7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海水密度取1.0×107kg/m3,g=10N/kg)16.如图,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右图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金属块下降距离的图象,由图可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17.把一块矿石挂在弹簧秤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把矿石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则:(g=10N/kg)(1)矿石受到的浮力是N.(2)矿石排开的水重N.(3)矿石排开水的体积是.(4)矿石的密度是.1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择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水、细线,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实验器材有.(2)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拴好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铜块的重力为G1,将铜块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求出铜块受到的浮力F浮1=G1﹣F1;②重复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G2﹣F2.(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19.有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4.9N,当把它放在液体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2.5N,则:(1)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2)该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0.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浮力(二)一、知识要点(一)浮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力叫做浮力.浮力产生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其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施力物体是。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或气体)受到的,公式:F浮=G排=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和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无关.(二)物体的浮沉3.浮沉条件:上浮:F浮G物(ρ物ρ液)漂浮:F浮G物(ρ物ρ液)悬浮:F浮G物(ρ物ρ液)下沉:F浮G物(ρ物ρ液)4.浮力的应用:(1)轮船的大小用表示,它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2)潜水艇靠改变实现上浮、下潜;(3)气球、飞艇靠改变实现上升、下降;(4)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状态.在所能测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5.计算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F浮=G-F示(2)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4)利用浮沉条件: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1.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2.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2013黑龙江龙东)在物理课“造船比赛”中,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某同学用质量为20g 的橡皮泥做成的船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橡皮泥排开水的质量是________g.4.(2013哈尔滨)用手把体积为5×10-4m3的球浸没在水中,球受到的浮力是 N,若该球重为8N,放手后这个球将(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g=10N/kg, ρ=1.0水×103kg/m3)5.(2012达州)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小梅帮妈妈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100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g的水溢出,则( )A.土豆会浮在水面上 B.土豆会沉入盆底C.土豆会悬浮在水中 D.不能据此判断出土豆的浮沉2、如图所示,是高空中的一只热气球,以下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必须继续给热气球中的空气加热B.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只需把热气球上的物体抛掉一部分C.热气球正在匀速下降,假如有一物体从热球上掉下,热气球将立即上升D.热气球正在匀速下降,假如有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先下降后上升3、游泳潜入海底观光,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逐渐变大 B.浮力逐渐变小C.压强逐渐变大 D.压强逐渐变小4、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用细线连在一起放到盛水的烧杯中,恰好悬浮,甲球的重力大于乙球的重力,细线受到的拉力为0.1 N,若把细线剪断,两个球的情况是( )A.甲、乙都上浮 B.甲、乙都下沉C.甲上浮,乙下沉 D.甲下沉,乙上浮6、如图所示,把一个马铃薯放入浓盐水中,马铃薯处于漂浮状态,如果将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剩下部分的马铃薯将会 ( )A.浮起一些 B.悬浮 C.下沉 D.不能判断7、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A .仍能静止B .向下运动C .向上运动D .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二、填空题8、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①当F 浮______G 物(ρ液______ρ物)时,物体上浮;②当F 浮______G 物(ρ液______ρ物)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悬浮);③当F 浮______G 物 (ρ液____ρ物)时,物体下沉。
知识点10.1 浮力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9春•成都期末)如图所示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航行中的“辽宁号”B.太空中的“天宫二号”C.空气中的热气球D.水中的金鱼2.(2019春•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实验中,能说明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的一组实验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⑤⑦D.①②⑥3.(2019•杭州模拟)小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A是实心圆柱体,根据数据作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从图乙可知()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NB.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NC.该物体的密度为1.0×103kg/m3D.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4.(2020•章丘区模拟)如图,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
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
此实验说明了()A.大气存在压强B.连通器原理C.浮力产生的原因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5.(2019春•方城县期末)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水面戏水的鸭子B.水中游弋的小鱼C.水中大桥的桥墩D.海底水草的叶子6.(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大桥的桥墩,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0N B.105N C.104N D.1.4×104N 7.(2019•临沂)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in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8.(2019春•沂水县期末)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二.填空题(共4小题)9.(2020•渠县一模)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关系是F向左F向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F向上F向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巩固练习】一、选择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2.不同的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B.改变物体的形状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D.改变物质的状态3.如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体育图标。
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就会向前运动,那么使皮划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桨B.湖水C.运动员D.皮划艇4.用绳子系住水桶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A.水桶B.地球C.手D.绳子5.一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A.一定不吸引地球 B.一定吸引地球 C.不定吸引地球 D.以上说法都不对6.将一准确的弹簧秤的弹簧截去一段后,重新调整好零点,再测量同一物体的重力时,其读数与原相比()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是否变化7.2012年6月16日18时,“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实现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汇对接,下列物理实验中能在“天宫一号”实验舱中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C.利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体积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刘洋的拉力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弓是利用弹力工作的B.铅垂线能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道理C.“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9.测一个大小为6N的力时,应选用最适当规格的弹簧测力计是()A.量程为10N,分度值为0.2NB.量程为5N,分度值为0.1NC.量程为15N,分度值为0.5ND.上述都可以1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D.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二、填空11.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物理第十章浮力章末巩固题一、选择题1.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不变2.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后,轮船受到的浮力()A.变小,船身下沉一些B.不变,船身上浮一些C.不变,船身下沉一些D.变大,船身上浮一些3.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球>F碗B.F球<F碗C.F球=F碗D.F球≥F碗4.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5.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ρ木〈ρ水〈ρ铁),一起投入盛水的桶中,两球静止,它们受到的浮力()A.铁球大 B.木球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6.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A.ρA=ρB=ρC B.2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7.如图所示,人漂浮在死海上看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海水的密度小于人体的密度B.人所受的重力小于人所受的浮力C.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可以肯定的是()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C.甲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小D.甲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9.某课外物理合作探究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模型下沉的时候,受到的水的压强不变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水艇模型下沉C.改变注射器活塞位置,当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水艇模型悬浮D.潜水艇模型的试管上绕铁丝,目的是为了增大在水中的浮力10.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二、填空题11.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________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若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________N。
八下物理浮力巩固练习1.【题文】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木块上升是由于所受的浮力大,铁块下沉是由于所受的浮力小B.同一物体在液体内部浸没的越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C.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相等D.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D【解析】A 选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浮力的大小相等,故 A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选项: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B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选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物体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在不同的液体中时,液体密度有可能不同,浮力的大小也可能不同,故 C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选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故D 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 D 选项正确。
2.【题文】如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关系的图是〔〕【答案】A【解析】由题意,在物体未完全浸没时,F 浮大小随h 的增加而增大(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在增加),在物体完全浸没后,F 浮大小与h 无关(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 F 浮大小不变,又根据测量浮力的方法:F 浮=G –F ,物体的重力G 是一个定值,所以F 随h 的变化是:先变小后不变,故A 选项正确。
3.【题文】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
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ρ 铁>ρ 铝),则〔〕A.F1>F2 B.F1=F2C.F1<F2 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根据公式ρ=m/V,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因为ρ 铁>ρ铝,所以铁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则铁球排开水的体积小于铝球排开水的体积,所以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铝球受到的浮力,又根据测量浮力的方法:F 浮=G –F,两个球的质量相同,根据G=mg 也既重力相同,则铁球所受的拉力大于铝球所受的拉力,也既F1>F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巩固训练——10.1 浮力一、选择题(共7题)1、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2、一名初中生游泳时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 )A.5牛 B.50牛 C.500牛 D.5000牛3、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4、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N B.5N C.8N D.11N5、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3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则这种液体一定是()A.水B.水银C.酒精D.盐水7、一长方体铁块按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5题)1、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5N,将它全部浸没在酒精中时,读数是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
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8.1 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5.1 N.则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3、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2.7kg,它的密度是kg/m3;当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Pa,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让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g 取10N/kg)4、小华在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一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7.5N。
《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会利用浮力的产生原因、称重法、公式法、特殊状态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4、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浮力的计算方法1、压力差法: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它所受的浮力可用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来求,即:F F F =-浮向上向下。
压力F Ps gh ρ==液。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压力的产生又是因为液体压强导致的,压力差法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物体,只是对于不规则的物体,运用这个方法不方便。
2、阿基米德原理:F G gV ρ==浮排液排,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受力平衡法: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等式,找到浮力与重力和可能受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的关系。
(1)漂浮(悬浮):F G =浮物 (2)称重法:F G F =-浮拉物 (3)沉底:F G F =-浮物支要点诠释:1、利用公式求浮力时,要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为一定值,等于(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液面,为定值,等于)。
要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受力比较:(1)上浮时,合力方向向上;(2)下沉:时,合力方向向下;(3)漂浮(悬浮):时,合力为零;(4)沉底:,合力为零。
2.密度比较:(1)上浮(漂浮):;(2)下沉(沉底):;(3)悬浮:。
要点诠释:1.对于实心的物体,由,,浸没时,所以当时,物体上浮;当时,,物体悬浮;当,物体下沉。
2.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最终状态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最终状态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漂浮和悬浮的共同特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把重为5N 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有200g 水流出,则物体静止后会( ) A .沉底B .悬浮C .漂浮D .无法判断2.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N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2N ,该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是( ) A .0B .16NC .8ND .48N3.如图所示,A 是立方体木块、B 是立方体铁块,在物块A 下用一段细线于杯底相连,现向容器内缓慢加水(加水后A 、B 能够漂浮起来),若细线的拉力用F 表示,烧杯中水的深度用h 表示,那么在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 随深度h 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1m 、1V 和1F ,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2m 、2V 和2F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若12m m >,则1F 一定小于2FB .若12m m =,则1F 一定小于2FC .若12V V =,则1F 一定小于2FD .若12V V >,则1F 一定大于2F 5.潜水员逐渐从水底浮起到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正确的是( )A .浮力、压强逐渐都增大B .浮力、压强都逐渐减小C .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 .浮力减小、压强增大6.甲、乙两个玻璃缸内分别盛有水和消精,将同一个木块放入甲、乙两个玻璃缸内静止时如图。
木块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 .水的大B .酒精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7.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 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 N/kg )( )A .圆柱体的高是5 cm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 N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 ND .圆柱体的密度是1.5 g/cm 38.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盐水,将同一枚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不等D.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较大9.小明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A区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如图所示。
【巩固练习】一、选择1.(2012 厦门)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如图所示。
“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
“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2.(2012 威海)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3.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悬挂一个实心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浸没水中,而木块仍浮在水面,下面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B.铁球的重力等于铁球受到的浮力C.木块和铁球重力之和等于木块和铁球受到的浮力之和D.铁球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块的重力4.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了一个金属块,把它的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
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及气球()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D.上下晃动125.质量为200g 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 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 A .沉入水底 B .悬浮水中 C .浮出液面 D .无法确定6.一个大冰块放在水里,因为水不够深,所以冰块压到盆的底部,当冰全部熔解后盆内水面( ) A .上升 B .下降 C .位置不变 D .结论和冰的体积有关7.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其状态如图所示,比较两者质量的大小,应该是()A .甲比乙的质量大B .甲、乙的质量一样大C .甲比乙的质量小D .若其中有空心的,就无法判断8. A 和B 是密度为ρ=5×103kg/m 3的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小球,A 球的质量为100A m g =;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其质量为=320m m g =乙甲。
若用细线把球和木块系住,则在水中平衡时如图所示,甲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乙浸没水中(g 取10N/kg )。
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 3B .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 球之间的细线,B 球静止后,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的大小为4.8NC .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 球之间的细线,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6×10-4m 3D .如果剪断木块甲和A 球之间的细线,A 球静止后,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为0.2N9. 已知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ρ1ρ2=2:3,体积之比V 1V 2=2:1,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之比F 1F 2可能是( ) A . B.43 C.D.21二、填空10.如图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相同,若选甲、乙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________有关,若选甲、丙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________ 有关。
11.一体积为1.0×10-4m 3的实心物体A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8N ,物体A 的密度为________。
若把物体A 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8N ,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12.有一个木块,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10g,若把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____g酒精。
(,,)1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将物体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3,这个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 kg/m3。
14. 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3m3。
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体将(填“上浮”、“漂浮”或“悬浮”),静止时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
(g=10N/kg)15.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的质量相等,其密度分别是和。
甲金属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金属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使两金属球均浸没在水中。
这时,甲、乙两金属球所受的浮力之比是________。
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是________。
16.一名潜水员需要到水下打捞体积为的物体,当他潜入水下10m深处时摸到物体,此时他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浮力的方向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17.测定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是:在几支试管内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再向每支试管内分别滴入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哪一个管中血液悬浮,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
根据上文的启示,利用下列器材:一个杯子、足够的水和食盐、一根玻璃棒、一支密度计。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一个鸡蛋的密度。
请写出:(1)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用到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用天平测石块所受浮力的实验中,小刚先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然后,再把用细线拴好的石块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
请你根据图景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N。
(g=10N/kg)四、计算19.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在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柱形烧杯的过程中(如图所示)(1)当圆柱体浸入的深度为3.0cm时,其底面所受的压强;(2)圆柱体的质量;(3)圆柱体的密度。
3420.(2012 咸宁)如图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 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 。
若在木块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 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 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 。
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 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
若m 1m 2=51,ρ水=1.0×103kg/m 3。
(1)在木块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 1的物块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木块A 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多少?(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 3?【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B2.【答案】C 【解析】木棍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gV 排,V 排丙>V 排乙>V 排甲,∴ρ丙<ρ乙<ρ甲。
故选C 。
3.【答案】C4.【答案】C【解析】当气球和金属块在水中静止时,。
将金属块和气球向上移一些,则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受浮力增大,此时,则金属块和气球向上运动。
5.【答案】A【解析】小球重2N ,放入水中后排开水重1.6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小球的浮力等于1.6N ,又因为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
6.【答案】A【解析】若水足够多时,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冰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 G =浮冰,即:gV V g ρρ=冰冰水排,代入冰和水的密度(冰的密度是0.9×103kg/m 3,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可得:V 排=0.9V 冰;冰熔化为水,质量是不变的,即m 冰=m 水,ρ冰V 冰=ρ水V 水,代入冰和水的密度可得:V 水=0.9V 冰。
由此可知,冰熔化为水后,水面是不变的。
题中所说的情况是水不够深,冰块压到了盆的底部,此时冰块排水的体积比较少,即V 排<V 水(冰熔化为水的体积),水面会上升。
7.【答案】C58.【答案】B【解析】设甲和乙的体积为V ,A 的体积:33100205/AB A Am g V V cm g cmρ====, 物体A 的重力:0.110/1A A G m g kg N kg N ==⨯=,物体甲、乙的重力:0.3210/ 3.2G G m g kg N kg N ===⨯=乙甲甲。
(1)由甲图可知:=F G G =浮总排,∴()A V g m m g ρ=+甲水排,即:3311/(20)3201002g cm V cm g g ⨯+=+ 解得:V=800cm 3, 木块的密度:3333320=0.4/0.410/800m g g cm kg m V cmρ===⨯甲木,故A 错; 如果剪断木块甲和A 球之间的细线,A 球下沉,3363110/201010/0.2A A F V g kg m m N kg N ρ-==⨯⨯⨯⨯=浮水,A 球静止后,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10.20.8A A F G F N N N =-=-=浮,故D 错; (2)由乙图可知,F G G '''==浮总排,∴B V m m ρ=+乙水排,即:3331/(800)3205/B B g cm cm V g g cm V ⨯⨯=+⨯, 解得:3120B V cm =,335/120600B B B m V g cm cm g ρ==⨯=, 0.610/6B B G m g g N kg N ==⨯=,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 球之间的细线,B 球下沉,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3363110/1201010/ 1.2B B F V g kg m m N kg N ρ-==⨯⨯⨯⨯=浮水, 6 1.2 4.8B B B F G F N N N =-=-=浮故B 正确;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 球之间的细线,乙木块漂浮, 3.2F G N ==乙浮乙, 排开水的体积:43333.2 3.210110/10/F NV m kg m N kgρ-===⨯⨯⨯浮乙排水, 露出水面的体积:-63434380010 3.210 4.810V V V m m m --=-=⨯-⨯=⨯露排,故C 错。
9.【答案】BCD【解析】这道题条件较少,不知道物体在水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因此需要对水中的两个小球的状态进行分类讨论。
(1)如果两个小球都沉入水中,根据公式F gV ρ=浮液排,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等于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即1221F V F V ==。
(2)如果两个小球都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因此浮力之比等于它们的重力之比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