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青松
- 格式:docx
- 大小:15.43 KB
- 文档页数:3
18 青松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意。
教学难点::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三、教学准备电脑APP课件、投影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旧知导入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
你们还记得“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青松蜡梅翠竹)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指生说说)2、出示松树简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写青松的诗。
(师相机板书:青松)(学生齐读课题)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这也是我们学古诗的方法之一:知诗人。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还记得学习古诗词的其他方法吗?方法二:读准字音。
方法三:读通诗句。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
如果能读出停顿就更好啦。
(学生读文)2、检查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读诗。
(1)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是翘舌音。
(2)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学生互评。
3、刚刚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字词吗?例如:压、挺(直)、高洁、待、化。
4、这也是学古诗的方法之一:理解字词。
那谁可以帮助下小伙伴们了?(点生回答,师补充。
)压:重压(指雪大,雪厚)。
挺且直:挺拔直立(在重压下不屈不挠)。
高洁:高尚纯洁。
待:等待,等到。
化:融化。
5、字词我们理解了,现在我们要学学诗意。
根据刚刚的词意,可不可以试着连起来把整个诗的大概意思说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同学互说。
《青松》教案之一极品家丁之绿林青松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青松》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材分析】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品质。
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
【教学要求】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化是什么意思?(融化)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
(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朗读。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青松一、就地作画,激发兴趣师作画:小朋友们,本日老师给大众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画)你看,它是谁啊?板书:青松请小朋友伸出手指,一起跟我来写一写。
2、读题: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一下。
师:小朋友,你对青松有什么明白呢?这是一棵怎样的青松?二、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领会诗句含义。
1、过渡:古往今来,许多人写过赞美青松的诗歌,本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出示全文,放录音朗读)这是我们熟悉的陈毅爷爷所写的。
2、请同砚们打开书,仔仔细细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遇到不明白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这首诗有5个生字,会读了吗?出示生字词:压挺且直待到雪化时①指名读,评议:你不光读得正确,而且每个字都读得很明白,准确,念书就要象他这样读。
还有谁和他比一比?②指名读,评:你读得真好,特殊是“挺”这个字,后鼻音读得特殊准,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做小老师领着大众读读。
做小老师领读。
③去掉拼音你明白吗?谁来读读。
④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生词。
要整齐响亮。
齐读。
4、生字的音都读准了,那么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①理解“压”师:“压”是个表示行动的词语,你们能把这个字的意思用行动演一演吗?(学生表演)老师不明白,你在表演时好像费了很大的劲往下按,为什么呀?(学生说)师: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理解了“压”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了,小朋友,你们理解了吗?(理解)那么应该怎么读这个“压”字呢?(指名读)评议:是的,你把这个字读得很有力,很重。
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班小朋友可真聪明,能用这么好的办法来理解生字的意思。
看来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了。
师:那么课文中是什么压在什么上面呢?请大众仔细读读诗歌。
一会来告诉老师,好吗?生:是“大雪压青松”(出示“大雪压青松”的画面)师: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砚们看图。
学生说话。
师:虽然这是雪后的情形,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测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生齐: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生齐:长)。
赞青松的诗句3篇赞青松的诗句11、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李峤《松》2、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杜甫《四松》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咏松》4、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
——《萧寺偃松》5、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白居易《松声》6、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
——顾况《千松岭》7、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白居易《庭松》8、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曹松《僧院松》9、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柳宗元《孤松》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刘桢《赠从弟》11、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李商隐《高松》12、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李白《南轩松》13、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
——范云《咏寒松诗》1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韩溉《松》15、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皇甫松《古松感兴》16、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耿湋《观邻老栽松》17、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白居易《松斋偶兴》18、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白居易《栽松二首》19、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
——皎然《赤松》20、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廖匡图《松》21、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吴芾《咏松》22、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
——甫《松》2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崔涂《涧松》24、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
——李胄《文宣王庙古松》25、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
——白居易《松下琴赠客》26、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陆惠心《咏松》27、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28、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杜荀鹤《小松》29、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皎然《戏题松树》30、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31、遥远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32、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18.青松(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苏教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8.青松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压”、“挺”、“且”、“代”、“化”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意思,深入挖掘诗意。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探究诗意,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深入挖掘诗意,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课件出示松树图片谈话交流: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松树)你对松树有哪些了解?指名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松树。
描写青松的诗句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2、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李白《南轩松》3、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苏轼《送来杭州进士诗叙利亚》4、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5、人生严禁为松树,却突遇秦封作大夫。
——李涉《题五松驿》6、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7、松柏本孤直,容易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8、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杜甫《古柏行》9、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天下无人知晓年。
——贾岛《松下偶变成》10、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苏辙《服茯苓赋叙》11、梧桐真不免衰谢,数叶波浪还有声。
——张耒《夜挤》12、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岑参《感遇》13、白金再加得紫松树,君既先柏树我不柏树。
幸存有西风极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去。
——白居易《松树》14、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成彦雄《松》15、不茜文章世已怒,未言抠南征谁能够送来。
——杜甫《古柏行》16、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17、青松寒不落下,碧海宽愈谦。
——杜甫《寄峡州刘伯华魏人四十韵》18、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白居易《赠王山人》19、自小褐毛浅草里,而今渐觉出来蓬蒿。
时人不晓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低。
——杜荀鹤《大吉》20、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韩溉《松》21、皇天后土力,并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意旨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单一制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煞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民俗文化芳馨。
——皇甫吉《参天感兴》22、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清正廉洁诗词1. 《石灰吟》 - 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墨梅》 - 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 《书端州郡斋壁》 - 包拯(宋)-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4. 《入京》 - 于谦(明)-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5. 《爱莲说》(节选) - 周敦颐(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咏竹》 - 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 《官箴》 - 吕本中(宋)-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8. 《青松》 - 陈毅(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9. 《观书有感》- 朱熹(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 《咏史·其二》- 左思(西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11.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东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2. 《不贪为宝》 - 左丘明(先秦)-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13. 《贫士诗》- 陶渊明(东晋)贫士失职志不平,灌园鬻蔬食薄名。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公卿。
14.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郑板桥(清)-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15. 《题长安酒肆壁》- 陆游(宋)南游北走无端事,得尽平生笑口开。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空自哀。
16. 《竹石》- 郑燮(清,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 《题李凝幽居》- 贾岛(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8.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唐)-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青松作文二年级下册
在我家乡,无论你站在哪面山上眺望,都会看见苍劲挺拔的青松,有深绿的,也有浅绿的。
一阵微风轻轻吹来,青松便会伸展出挺拔的腰身,翩翩起舞,宛如轻风拂起水面的层层浪花,美丽极了。
青松的性格是坚强的。
在盛夏,它战高温,斗酷暑,依然枝繁叶茂,亭亭玉立,显示出永不低头的样子;秋天,别的树叶都被飒飒秋风吹得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空中纷纷落下。
然而青松却精神抖擞,更加枝繁叶茂;秋去冬来,经不起严寒的花草树木都像害了一场大病的人一样,面黄肌瘦,早已叶萎枝枯了。
然而,青松却依旧穿着那身绿衣装,傲霜斗雪,昂首挺胸地矗立着,如同那些英俊威武的解放军一样,在庄严地站岗、放哨,保卫着祖国的领土。
青松一年四季站在花坛里,有大雨,它们团结一心保护着泥土,不让泥土流失;刮大风时,它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同挡住风沙;即使人们看不起这些小青松,但小青松仍然保护着大地。
青松的品格是高尚的。
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无论在哪里,它永远是一样的绿,一样的生机勃勃,一样的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二年级语文(上)一日一练
内容:18、青松拟订人:吴国静审核人:陈亚红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 xuě qīnɡ sōnɡɡāo jié dài dào
tǐnɡ zhí zhī dɑo lǜ huàěr qiě
二、按要求填表。
汉字音序音节部首组词
压
挺
待
雪
三、选词填空。
青清待带化话到倒()松()领变()()茶()水等()说()()达四、把下列词语分类写下来。
青松冰箱黄河狐狸空调竹子长江老虎运河山羊彩电雪梅狗熊音响秋菊湖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诗句和相对应的诗意连上线。
大雪压青松还要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青松挺且直要想知道松树是怎样的高尚、纯洁
要知松高洁青松仍然是直的
待到雪化时厚厚的大雪压着青松
六、默写古诗《青松》,回答问题。
1、《青松》一诗的作者是______元帅。
2、我们曾经学过《陈毅探母》这篇文章,知道陈毅是一位____的元帅。
学了《青松》后,我们知道了陈毅还是一位______。
3、全诗共__句话,第一句写了青松在风雪中________,第二句赞扬了青松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导语】《青松》描写了⼤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洁的品格。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青松》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青松》原⽂ 青松 ⼤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洁, 待到雪化时。
译⽂: 厚厚的⼀层雪压在松枝上,这青松⼜⾼⼜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多么纯洁多么⾼⼤,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篇⼆】⼩学⼆年级语⽂《青松》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
2、学会本课⽣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情感; 第⼀课时 ⼀、旧知导⼊ 1、⼩朋友们⼀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位⽂学修养特别⾼的诗⼈呢?今天,让我们从这⾸诗中了解他吧! ⼆、初读求正确、流利 1、⼩朋友们先听⼀听⽼师的朗读。
教师范读。
听了⽼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猜这⾸诗写了什么? 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开始吧! 3、常规⾃读,圈画⽣字,检查⽣字学习情况。
4、指名读⽂,检查字⾳是否准确。
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
三、学习⽣字 1、本课6个⽣字,“挺“字要具体指导,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右边部分是“建字底”。
其它字可采取学⽣⾃学的⽅式,让学⽣说⼀说⾃⼰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2、学⽣描红、临写。
第⼆课时 ⼀、⼀读理解诗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读,看看这⾸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朋友⾃⼰认真读⼀读,相信你有很多地⽅⾃⼰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会⼉你提出来⼤家帮你解决? 2、学习第⼀⼆句。
⼤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看图释疑。
科技日报10月25日“创新周刊”版新时期的“十八棵青松”——写给江苏首批“科技镇长团”科技日报报道组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下移,他们经历着一场不是战争的战争建立产学研用长效机制,他们进行着一段不是恋情的恋情秋宵月。
关河千里,照人离别。
秋天是离别的时候。
叶子离别树枝,候鸟离别北方,游子离别故乡。
公元二〇一〇年九月,江苏首批“科技镇长团”,结束乡镇党政副职,离别常熟,各自开始新的生活。
历史注定在此留下浓重一笔。
在过去两年中,“科技镇长团”的17位勇士,离别高校,离别家人——在高校资源匮乏的县级市,建立起全国首家立足县域经济的省级大学科技园。
在创新资源匮乏的县域里,构建起“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的三螺旋结构。
他们和“阿庆嫂”,常熟科技局局长张燕,并称新时期的“十八棵青松”。
坐而论道,谁是病人?从“开门办学”,到“上山下乡”,到“科技副县长”,再到“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科技资源一直试图接近县域。
从论文到论文,中国数百所高校,科研力量难以释放,大量发明创造被束之高阁。
这是中国高校和院所科研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的悲哀,这是中国科技和经济脱节长期处于“两张皮”境地的悲哀春节刚过,纠结不安中,翟俊霞终于痛下决心,“把孩子接到常熟读小学”。
她些许发楞。
转而陷入沉思。
在过去一年里,她从高校来到常熟,促成了碧溪镇的若干产学研合作。
在夜深人静时,她会感到太多无力。
毕竟,离开家的日子里,她只能看着孩子,成绩从90分掉到60分。
“我来常熟挂职,没时间管孩子。
孩子才10岁,自制力不强。
”她眼圈一红。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我不是好妈妈”,“对不住孩子”。
事实上,2008年,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参与,从16所高校挑选的17名教学科研骨干,注定要在常熟各乡镇党政副职上经历甘苦。
丁正山的孩子面临“小升初”。
张春法的孩子赶上高考。
张明把年幼的孩子扔给岳母。
32岁的祁林准备要孩子。
最年轻的李向锋则是新婚燕尔。
生活上的磨难,换来了什么?扎根乡镇,17位勇士,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这与带学生搞科研时存在着不小落差。
18、青松备课时间:2007年11月9日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青松纯洁坚强的品质。
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①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②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③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2)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化”是什么意思?(融化)①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②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③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青松的样子④指导朗读。
(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3、练说全诗的意思。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青松纯洁坚强的品质。
苏教版二上18课《青松》课文[原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注释]《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
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
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
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
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
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
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
粲,形容笑的样子。
仲弘,是陈毅的字。
[史事]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
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
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
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
在这危急关头,党和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高举马列主义旗帜,坚持真理,坚持原则,迎接困难,奋勇前进,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逆流。
《冬夜杂咏》组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写成的。
它既袒露了作者的胸怀,也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写照。
《冬夜杂咏》是一组借物咏怀诗,它包括12题19首。
《青松》、《红梅》、《秋菊》等篇,是通过对这些抗暴耐寒花木的歌颂,赞美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含羞草》、《亡羊》等诗,作者对修正主义者不讲原则、丧失立场表现了极大的轻蔑。
《长江》、《三峡》、《故乡》则是对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及不可阻挡的革命潮流的赞扬,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
《吾读》、《一闲》则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和乐观而旷达的人生态度。
这组咏物诗,寄兴无端,情生意发,字少行短,却每每给人启迪和震撼。
这里只选其中一首重点赏析,其总体风貌,从中可略窥一斑。
[鉴赏]《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
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