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历史区观察记录日期:[填写日期]观察员:[填写观察员姓名]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初中历史区的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研究情况等方面,以便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观察内容1. 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2. 教学方法和教师行为3. 学生研究情况和课堂参与度4. 教室环境和教学资源5. 其他观察的重要细节观察记录1. 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 教师使用了《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的第三章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所用教材内容与课堂讲解内容相符,教材内容包括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教学方法和教师行为:- 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和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回答。
3. 学生研究情况和课堂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的研究态度,认真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
- 少部分学生存在分散注意力和缺乏积极参与的情况。
4. 教室环境和教学资源:- 教室环境整洁有序,课桌椅摆放整齐。
- 教室内设备齐全,包括多媒体设备、黑板和教学工具等。
5. 其他观察的重要细节:- 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教师给予了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观察结论综合以上观察内容,初中历史区教学质量较高,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仍需关注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分散注意力和缺乏积极参与的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辅导和激励。
改进建议1. 针对分散注意力和缺乏积极参与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互动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研究或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和互相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研究困难。
4. 继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不断更学资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人教宋代社会风学科历史年级初一教材版本课题版貌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明确、恰当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活动学生的?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注重联系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体现本质?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详略得当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教学资源合理内外教学资源?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注重方法指导导和培养?补充视点:学生主动性高教学改进建议:学生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补充视点:教学改进建议: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补充视点:教学改进建议: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学科年级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视点观察者:教材版本观察记录课题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历史课堂观察记录日期:[填写日期]学校:[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填写班级名称]教师:[填写教师姓名]观察人:[填写观察人姓名]---背景介绍历史课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通过研究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文化身份,培养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观察将记录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反应,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教育的实施情况。
观察内容1. 教学目标:观察教师在本节历史课中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目标应当明确、具体,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为导向。
2. 教学内容:记录教师讲解的历史知识点、事件和人物,包括教材内容和补充教学素材。
注意观察教师的讲解方式、引导问题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
3. 教学方法:观察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方式。
评估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引导性和互动性,并记录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反应和表现。
4. 学生反应:观察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包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参与程度、兴趣程度以及个别学生的特殊表现。
记录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以及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引导和解答。
5. 评价和总结:对本次历史课堂的观察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教师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历史课堂的深入发展。
观察记录1. 教学目标教师在本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帮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特点,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轨迹。
2. 教学内容教师以PPT为辅助,详细讲解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结构、皇帝的权力和各级官员的职责。
同时,还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版图和城市建设,丰富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想象力。
3.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讲解教授历史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案例展开讨论,提高他们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学生反应学生对历史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课堂观察记录【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学诊断观察目的:罗捷老师是一位年轻教师,此次观察的目的主要是发现他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向成熟教师转变。
课堂观察分工:李杰老师注意其对重难点的把握、马志民老师注意其讲解方法的灵活性、肖光老师观察其教态及教学语言。
课堂类型:年轻教师常规课教学观察记录与点评第1~2分钟导入:教师用PPT文件演示出一组图片(包括洪秀全雕像、桂平金田村风光),配合图片进行导入,教师讲述广西一直是中国不太发达的地区,也很少出现影响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然而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却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者点评:导入方式虽然传统,但很好地结合了广西地方特色,将课本知识与乡土历史相结合,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
第3~5分钟教学过程:结合PPT演示文稿讲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原因。
就课本知识层面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并很快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
教师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以赞许。
PPT演示板书设计(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2.阶级矛盾的激化3.自然灾害严重观察者点评: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难以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仅仅是机械地找出课本上已有的原因,因此,随之而来的教师的表扬也就很难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
观察者建议:授课者可将问题设置得更加深奥一点。
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思考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原因同历史上你所了解的原因有什么相同之处,同时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
这个环节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农民起义这种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现象的规律性原因,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也可以由这个问题引发对于今天的启示。
一年级小学历史上册听课记录表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历史
- 所属册别:上册
- 年级:一年级
- 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内容
评价和建议
请在此记录各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教师和家长参考。
1月10日 - 古人的衣服
- 评价:学生对于古人的衣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
- 建议: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服饰。
1月15日 - 古人的食物
- 评价: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了古人的饮食惯,表达了对
于食物的好奇心。
- 建议:安排一个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尝试古代的食物。
1月20日 - 古人的住房
- 评价:学生对于古人的住房建筑产生兴趣,并用简单的语言
描述了自己家的住房情况。
- 建议:增加一些绘图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展示自己理解
的古代住房。
1月25日 - 古人的交通
- 评价:学生通过图片和动画了解了古代的交通方式,对于马车和船只产生了兴趣。
- 建议:增加一个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古代交通工具。
1月30日 - 古人的游戏
- 评价:学生通过游戏了解了古人的娱乐方式,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 建议:设立一个游戏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的游戏。
签字
教师:__________ 家长: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