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绪论和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59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
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中药区划的概念:研究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变异,以及与中药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第一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生长:是植物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
经过一系列的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
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定根: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
不定根:是由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其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直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小而少。
如:桔梗,党参等。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侧根发达,根系簇生。
如:龙胆,麦冬等。
根的变态:药用植物的根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其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异常的变化,形成了变态根。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绪论
1.1药用植物学性质、地位、任务
1.2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1. 药用植物学的概念及任务
2. 药用植物学发展中重要的本草著作
3.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1.课后思考:
(1)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药用植物学的主要任务
(3)如何有效学习药用植物学
1.药用植物学的性质
²药用植物:是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的总称。
²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和中药类相关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2.药用植物学的任务
(1)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药物。
3.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
(1)古代本草著作:
ü《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药物专著(萌芽阶段) ;
ü《新修本草》又叫《唐本草》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
ü《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本草;
ü《本草纲目》为自然属性分类先驱,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