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斜颈推拿手法
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儿童斜颈推拿手法这事儿。
你们想想看啊,那小宝贝的脖子要是有点歪斜,得多让人心疼呀!这时候,咱这推拿手法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咱先来说说怎么找到那个关键的部位。
就好像找宝藏一样,得仔细点儿呢!用手轻轻摸摸宝贝的脖子,感受一下哪里有点不一样,有点硬硬的或者紧紧的地方,那可能就是我们要“进攻”的目标啦。
然后呢,就可以开始推拿啦!动作要轻柔哦,可别像大力水手似的,把宝贝弄疼啦。
就像抚摸小猫咪一样,轻轻地揉一揉,推一推。
比如说,用大拇指在那个有问题的地方慢慢地转圈揉,这就像是给那个地方做个舒服的按摩。
再比如说,可以从脖子的一侧往另一侧轻轻地推过去,这感觉就像是给小脖子做个舒展运动。
哎呀,你说宝贝会不会觉得很舒服呀?
还有啊,咱在推拿的时候,可得注意宝贝的反应。
要是宝贝皱眉头或者想哭,那咱就得轻点啦,是不是?这就好比我们大人,要是有人给咱按摩太大力了,咱也不舒服呀。
而且哦,这推拿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好的,得坚持呀!就像每天吃饭一样,要养成习惯。
每天给宝贝来那么一小会儿,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宝贝的脖子越来越正啦!
咱可别小看了这推拿手法,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呢!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就能帮宝贝解决问题,多好呀!
所以呀,家长朋友们,要是发现宝贝有斜颈的迹象,别着急,别慌张,咱就用这推拿手法来试试。
就像那句话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只要咱有耐心,有爱心,宝贝的脖子肯定能变得直直的,健健康康的!相信我,准没错!。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 多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和生产过程中损失, 以及出生后姿势不正确、习惯不好和护理不当等多种原因所致。
临床分为肌性、骨性、神经性和习惯性4 型。
表现为头颈部向患侧、颜面向健侧歪斜为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颜面部肌肉萎缩,斜视等。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小儿斜颈推拿按摩
(1)患儿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儿头顶部, 以右手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在患儿患侧颈部, 以肿块为重点, 轻轻按揉5~ 10分钟,见本图(1) 。
(2)患儿取坐位,术者左手稍稍固定住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和余四指指腹轻轻拿揉患儿颈部3~5分钟,见本图(2) 。
(3)术者接上法, 用左手扶住患儿颈背部, 固定患儿身体,用右手五指稍分开, 固定住患儿头部, 向患侧方向轻轻旋转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双手抱住患儿头部, 左右轻柔的活动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孕妇怀孕中后期做好定期产检, 特别是胎位不正的
准妈妈要适当适量加强运动。
(2)宝宝出生后,注意观察宝宝头颈部的姿势、姿态和形态,如有偏歪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面诊。
(3)如为斜颈患儿, 在治疗同时还应加强配合患儿头颈部的功能锻炼和康复。
如每周给宝宝头脚部方向调换; 宝宝床头及卧室顶部不宜悬挂物品以免使宝宝长时间盯视。
(4)患儿应保持颈部清洁、干燥, 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破损而导致感染。
痉挛性斜颈1、定义: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为表现的症候群,以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最为常见,称之为特发性颈肌张力障碍更确切。
其定义是:由于异常的不随意肌收缩引起的颈部不随意性扭曲和转动。
2、危害一、影响美观。
当此病发生在身体时会严重影响美观,这也直接导致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社交障碍,他们羞于和人交往,不敢外出就业。
有些患者怕遗传给孩子,甚至不敢要小孩。
这些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二、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患痉挛性斜颈后,很多人的心里压力比较大。
而社会上有很多人对痉挛性斜颈患者有一定的歧视,这也导致很多患者自尊心受到打击,长此以往很多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疾患。
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短时或长时间的颈部震动刺激发现,患者头位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周围本体感觉刺激发生改变,使中枢性控制头颈代偿扭转刁节功能受累,传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发生障碍。
四、伴发畸形:可检查有无髋关节脱位、颈椎椎骨畸形等。
五、视力障碍: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位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影响视力,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致使患者眼睛位置由原来的水平状向下方移位,而肩侧眼睛则上升。
六、颈椎侧凸:主要是由于头颈旋向健侧,因而引起向健侧的代偿性侧凸。
七、双侧颜面变形:由于头部旋转,致双侧面孔大小不一,健侧丰满呈圆形,患侧则狭而平板。
3、西药治疗的危害一、常用的药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类、氟哌啶醇、注射肉毒素等,这些药物只是起到控制作用,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比较明显,会造成身体上的损伤、长期服用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可能,而且长期服用药效也会变低,身体会对药物产生一种抗体,需要加大药量,加大药量副作用会更大。
对身体造成器官造成损伤。
二、手术治疗与起搏器,手术治疗反复几率比较大,复发以后等于没做,一般都会切除神经根,手术后颈部无任何感觉,起搏器费用昂贵,需要电池供电才能工作,一般一定时间需要更换电池,病人承受痛苦不言而喻,但是不适应每个人,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最常应用在帕金森上。
小儿肌性斜颈发布时间:2021-05-17T15:06:29.24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作者:吴泽炳[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
吴泽炳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一、概述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属于中医的“歪头”范畴。
它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和颜面部变形为特点。
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因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患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肌性斜颈。
二、祖国医学认识小儿肌性斜颈,在祖国医学中,属“筋痹”的范畴。
与督脉、筋血为病有关。
如《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
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
”“筋痹”语出《素问·痹论》,指以肌肉症状为主的痹症,又称肌痹。
“痹”者,闭也,即有闭阻不通之意。
在这里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藏经络而引起的病症。
小儿肌性斜颈,为胸锁乳突肌受伤,造成该肌血离经脉,气血瘀阻而形成的筋痹。
若瘀血留着,聚而不散,经筋挛缩日久,发生筋结则难治。
临床上通过手法治疗,按其经络疏通郁闭之气,摩其塞聚,可以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促使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
在拉牵胸锁乳突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滑利关节,矫正畸形,使疾病早愈。
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所言“:按摩可使筋节舒畅,血脉流通。
盖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
(1)病因病机小儿斜颈虽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都是头颈歪斜,活动受限.其病理多为气滞血瘀,经脉失畅,颈筋挛急而致.但是,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尽如此,而可以将该病证概括分为虚实两大不同临床证型.实证(气滞血瘀,筋脉挛缩)或因胎儿在宫内活动不利(胎位不正、胎儿过大、羊水过少等),或因分娩受阻(难产而致产程过长,助产不当、急产等),造成颈部经脉损伤,使脖颈血脉不畅,气机凝涩,筋肉挛急,而见颈部肿块,头颈歪斜,活动不利. 虚证(气血虚弱,肌肉萎软)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小儿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脾主肌肉,血养筋脉,气充躯干,3-4个月的小儿正是直立抬头之时,亦是脖肌用力之时,如气血不足,则气不充肌,血不养筋,必然导致筋肉萎软无力,而见头颈歪斜,活动不灵.正如《幼幼集成》日“有小儿生下颈便软者.胎气不足也.’ 三、临床诊断(一)辨病诊断1.临床诊断①斜颈畸形斜颈特有的姿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患侧耳朵向下接近胸锁关节。
家兔歪头症(斜颈症)治疗歪头到底是什么?在医学上这种状况被称为斜颈症(拉丁文就是颈部扭到的意思),有时候歪脖子会导致家兔把头弯过身体一边,通常还伴随着出现失去平衡,眼球快速地横向移动,也就是眼球震颤。
这种现象会突然发生或渐渐出现,但结果都是一样,家兔会朝歪头的那边走路。
某些很严重的情形下,家兔的方向感会变得很差,以致于无法走路,以致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尝试恢复平衡而绕圈圈。
这对家兔饲养人来说是最痛心的,太多人因为不想见到他们的家兔「继续遭受痛苦」,而做出不智的决定:让他们安乐死。
事实上歪头症通常是可以治疗的,只是恢复速度可能很慢;当用尽所有的方法都还没办法治愈的话,最后才考虑是否要给予安乐死。
但记住一件事,永久性的歪头并「不代表」就一定要安乐死,许多歪头的家兔也还是过着快乐的生活,和其他正常的同类一样四处奔跑嬉戏。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去除导致歪头的原因,一但这个因素消除了,家兔的姿态就会有所改善。
造成歪头的原因很多,包括脑部肿瘤、脑内长脓包、可能有脑部小胞子虫感染(但是许多兔专科兽医师怀疑这二者的关连性)或中风,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观察到最常见的原因是内耳或中耳的感染。
患兔通常会出现眼球震颤和歪头其中的一种症状,或二者皆会。
横向移动通常表示问题出在中耳和/或内耳;眼球快速的上下移动可能表示脑干受损,但并不一定是如此。
耳前庭主控平衡,位于二边耳朵基部的颅骨窝腔中,当内耳有严重感染时,颅骨窝内会充满大量坚实、干酪样(触感像奶酪)的脓汁,压迫到耳前庭而导致失去方向感和歪头的现象。
轻微的感染会造成组织发炎,也会影响到前庭的功能而歪头。
歪头的症状往往突然就会出现;愈快治疗,复原的机率就愈高。
在最理想的情形下,脓汁可以从耳朵外看到,兽医师就可以采样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将样本送到实验室里,用培养皿来培养细菌,然后以数种不同的抗生素来测试),这可提供兽医师二个重要的讯息:首先是造成感染的细菌种类,其次则知道最有效的抗生素为何。
婴儿斜颈是什么?婴儿斜颈的原因婴儿斜颈是什么?新生儿斜颈指的是1岁之内的婴儿发生脖子歪斜的现象,斜颈也俗称“歪脖子”,是小宝宝颇为常见的外科疾病,此症通常发生在幼儿。
新生儿斜颈虽然是新生儿常见的头颈部问题,但在接受治疗后,大部分的宝宝都能得到很好的矫正。
一般来说,婴儿斜颈的宝宝有四种症状。
其一,宝宝的头倾向一侧,下巴朝对侧肩膀。
在平躺时,小宝宝倾向睡同一侧,而在坐姿时,头就会固定转向一边。
其二,宝宝的颈部消失硬块,大小约1~3公分,就似乎是颈部长了一个瘤。
其三,大多数有斜颈的宝宝的脸部都会消失左右大小不对称的现象。
最终一个,就是宝宝的颈部活动会受到限制。
宝宝的爸爸妈妈可以尝试吸引宝宝左右看,假如发觉宝宝头颈部转动有困难就要多加留意或者到医院确诊一下。
新生儿斜颈的发生率依据的调查现象,大多在0.3%~1.9%之间。
其中绝大部分的新生儿斜颈都被发觉在诞生后3个月内,而在这些婴儿当中,约有1/5是临时性的姿态性斜颈。
婴儿斜颈的缘由婴儿斜颈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常见疾病,但是一般来说婴儿斜颈都是能准时订正的。
那造成婴儿斜颈的缘由有哪些呢?第一种,肌源性斜颈。
这是最常见的斜颈类型,约占了90%以上。
主要是由于颈部的一条肌肉“胸锁乳突急挛缩所造成的颈部歪斜。
若是右侧的挛缩,则婴儿的头部会倾向右侧,而下巴则斜向左侧。
其次,姿势性挤压。
大部分的新生儿斜颈发觉于诞生后3个月内,其中约有1/5是临时性的姿态性斜颈。
胎儿在子宫内的最终两三个月时,由于姿势性挤压造成了临时性的斜颈外观。
这些婴儿除了脖子歪斜以外,并没有明显的颈部活动受限或是固定性变形的状况。
这样的婴儿在诞生后随着自主性肌肉的进展,到两三个月大时已经可以自主地掌握头颈部的肌肉,也不会再有斜颈现象的产生。
第三,骨源性斜颈。
这是较少见的类型,约占全部斜颈婴儿的2%,指的是由于骨骼的畸形所产生的斜颈,大部分是头颅底部与第一及其次颈椎有问题所造成的。
有一些是骨骼发育上的畸形,有一些则是合并关节原发性的变形或不稳定,这都会造成颈部歪斜、颈部活动不良。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5 -84-方法。
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再做舌部训练、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
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与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
进行字、词、句训练,单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患者“单词—词组—短句”发音。
从简单的单词开始,然后再说短句:阅读训练及书写训练,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训练。
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70例舌强语謇患者中,护理效果好或较好的共60例,占86%。
5.3 减轻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养成每日清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克服长时间入厕,忌努挣。
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戒烟酒,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
热秘患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
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取主穴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
配穴:小肠、肺。
艾条温和灸。
68例便秘患者中,护理效果好或较好的共60例,占88%。
6讨论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时,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护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医护理技术,此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饮食指导、转移情绪护理[4]、运动指导等护理工作,这有助于加快中风患者病愈,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痉挛性斜颈2种手术方法效果比较钱海;周忠清;石祥恩【摘要】@@ 痉挛性斜颈为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美国200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1]发现其患病率高达170/100 000.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主要应用肌内注射肉毒素和手术.但是由于肉毒素效果有限,最终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切断术联合C1~6后支切断术,其有效率为70%~90%[2-3].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痉挛性斜颈患者40例,分别采用颈神经前根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2种手术方法治疗,现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47)001【总页数】2页(P133-134)【关键词】痉挛性斜颈;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颈神经前根切断术【作者】钱海;周忠清;石祥恩【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第11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93【正文语种】中文痉挛性斜颈为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
美国200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1]发现其患病率高达170/100 000。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主要应用肌内注射肉毒素和手术。
但是由于肉毒素效果有限,最终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切断术联合C1~6后支切断术,其有效率为70% ~90%[2-3]。
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痉挛性斜颈患者40例,分别采用颈神经前根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2种手术方法治疗,现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痉挛性斜颈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
年龄18~60岁,中位年龄35岁。
旋转型30例,侧偏型5例,后仰型1例,混合型4例。
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2组。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具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20例接受了颈后正中入路硬膜下C1~3前根切断术加副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4](手术1组),20例接受了C1~6后支切断术加选择性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切断术[4](手术2组 )。
先天性肌性斜颈怎么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见于刚出生的婴幼儿,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引起先天性肌性斜颈,尤其是母亲在分娩时遇到的意外情况也是引起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上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问题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主要是保守治疗。
那么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以怎么治疗?★ 1.治疗原则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
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 2.保守治疗适用人群适用于出生后和不满半周岁的婴儿,应积极采用保守治疗,以促进血肿早期吸收,防止肌纤维挛缩。
★ 3.手法按摩:可先在医院按摩,患者家长掌握手法操作要点后,自行在家按摩,既方便也易于坚持。
方法是用手指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柔和的捻散捋顺,边揉捻边,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动作轻柔。
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
★ 4.沙袋固定:让婴儿仰卧床上,脸向患侧,枕部向健侧,用沙袋(或米袋)固定,保持头在以上体位。
★ 5.局部按摩:涂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肿块反复按摩,可活血、消肿、散结、解痉,促进肿块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 6.牵拉:持续将头牵向健侧,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
做时把患儿平放于床上,父母用双手按住其头,将其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
★ 7.体位疗法:亲人或者保姆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
比如说孩子是右侧斜颈,就要在喂奶和睡觉时把孩子放于您的左侧,反之亦然。
斜颈术后的矫正方法
斜颈术后的矫正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疗法:通过物理治疗方法如牵引、按摩、热敷、电疗等,帮助放松颈部肌肉,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2. 肌肉训练:进行针对颈部肌肉的锻炼和拉伸,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颈椎的稳定和正常运动。
3. 脊柱调整:通过手法矫正和调整颈椎的位置和结构,恢复颈椎的正常曲度和稳定性。
4. 功能锻炼:进行一些功能性动作和活动,如弯曲、旋转、屈伸等,帮助改善颈椎的运动范围和灵活度。
5. 维持正确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并使用正确的床垫、枕头以支撑颈椎。
6. 减轻压力:避免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防止颈部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减少颈椎的负担。
7. 适当使用颈托:根据医生建议,佩戴合适的颈托来支撑颈部,减轻颈椎的压
力,帮助颈椎恢复。
请注意,斜颈术后矫正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决不能自行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斜颈治疗方法
首先,改善姿势是治疗斜颈的重要方法之一。
长期保持不良的
姿势会加重颈部的负担,导致颈椎受压,从而引发斜颈。
因此,改
善坐姿、站姿和睡姿非常重要。
在工作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
要长时间低头工作,应该适当休息,活动颈部和肩部。
睡觉时,选
择合适的枕头,保持颈部和脊椎的自然曲线,避免长时间睡姿不正
确导致颈部僵硬和疼痛。
其次,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也是治疗斜颈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
颈部运动可以增强颈部的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的灵活性,缓解颈部
的不适和疼痛。
常见的颈部运动包括颈部转动、前屈、后仰、侧屈
等动作,每天坚持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斜颈。
此外,按摩和理疗也是治疗斜颈的有效方法。
适当的按摩可以
缓解颈部的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颈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理疗包括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斜颈的重要方法。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避
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总之,斜颈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但是通过改善姿势、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按摩和理疗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预防和治疗斜颈的。
希望患有斜颈的朋友们能够重视颈部健康,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日康复。
斜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肿、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最终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造成挛缩。
斜颈患儿常并发畸形足、髋关节脱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说法。
斜颈如不及时治疗,随年岁增长,则畸形更明显。
斜颈民间的说法叫歪脖子,是指脖子向一侧歪斜导致的畸形,小儿斜颈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
一、非手术治疗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因此,一旦作出诊断,应尽早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
手法牵引的具体方法为:由母亲将患儿平卧于膝上,使患儿颈部后伸,母亲用左手轻轻按住患儿胸廓,右手握住头颈部,将患儿脸部尽量旋向患侧,枕部旋向健侧肩峰,操作过程中手法应轻柔,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得到较大的牵伸。
患儿卧床时,取仰卧位,用小砂袋固定头部于脸面部向患侧,枕部向健侧位。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用于半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
(2)12岁以下斜颈畸形明显者;
(3)12岁以上如面部畸形不严重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4)对于成年人,因畸形已存在多年,术后不仅面部畸形将更加明显,且视力也因不适应术后的新体位而发生改变,故多不宜施行手术。
2、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在锁骨上作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
(2)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对于颈部包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
(3)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对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
(4)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
此手术优
点:
①矫正头颈歪斜,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
②不破坏正常颈三角体表形态,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使颈部遗留凹陷畸形或不正常的平坦畸形,使颈部美观对称。
(5)胸锁乳突肌上、下端联合松解加成形术
Ferkel等认为年龄较大患儿或其他手术失败者可采用此手术。
方法为将胸锁乳突肌乳突侧及锁骨头侧完全切断,胸骨头侧行“Z”形延长。
3、术后处理斜颈畸形严重者及不合作的患儿术后需以头-颈-胸石膏矫正以维持患儿体位。
温馨提示:任何方法都有成功或失败的,如果保守疗法失败,应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多在1岁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岁半。
手术也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原文链接:/jzb/2014/0731/185898.html。